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923-1924年间日本驻芜湖领事馆向日本外务省隐秘地提供了两份关于安徽新闻报刊事业的调查报告。这些调查材料显示,从清末至1924年,安徽新闻报刊事业经历了萌芽、低迷、急速发展期,一时间仅省会安庆便有二十余家报社。之后多数报刊则因经营不振、缺少经费支持继而废刊以致倒闭,有些报刊则不得不求助于省府资助。省府资助的选择性对报刊的存续、安徽新闻报刊事业的发展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至1924年底,经历了短暂辉煌发展后的安徽新闻报刊界,只存有5家报社。  相似文献   

2.
苏州高校应积极参与到城乡一体化建设实践中来,并以此来促进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和城乡教育事业的均等化发展.苏州高校可以通过"高校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工程"来对接城乡一体化建设,组织实施校地共建城乡一体化行动计划、产学研推动城乡一体化行动计划、校镇互动行动计划、空中大讲堂行动计划、校乡共建社区学校行动计划等等.  相似文献   

3.
报刊新闻是一种特殊的功能文体。在翻译报刊新闻时,译者不仅要熟悉译出语和译入语的语言特点,还要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才能运用恰当的翻译手法处理文化信息不对等的问题。通过分析报刊新闻翻译实例,探讨文化差异对报刊新闻翻译的影响,提出了报刊新闻翻译中跨越文化障碍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报刊新闻是一种特殊的功能文体。在翻译报刊新闻时,译者不仅要熟悉译出语和译入语的语言特点,还要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才能运用恰当的翻译手法处理文化信息不对等的问题。通过分析报刊新闻翻译实例,探讨文化差异对报刊新闻翻译的影响,提出了报刊新闻翻译中跨越文化障碍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苏州职业教育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州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职业教育也取得了突破性发展,苏州职业教育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先后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现在适应着“两个率先”的发展要求,苏州职业教育将朝着适应政府职能的转变,家长和学生的多元需求,适应终生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6.
苏州城墙产生于春秋后期吴国与楚国、越国争战之时。其时,受战争影响,吴国阖闾城(今苏州城)应运而生。而在这以前楚国亦因战争开始筑城——“城郢”。苏州城墙产生的人才因素,体现在逃亡于吴国的楚人伍子胥身上。从其身世、经历来看,他具备将楚国军事文化中的防御性战术融会并整合到吴国军事文化中的条件及经验。在伍子胥进入吴国最高决策圈后,他向闺闻提出了修筑国都城墙的建议,获准后主持了苏州城墙同时也是苏州城的建造。苏州城的诞生,在苏州的历史和吴丈化的发展历史上都有着重要意义。它使吴地的区域文化有了一个足以附丽的地理平台,并以之形成一个核心地区,对后世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雷云 《海外英语》2014,(22):133-134
语境是翻译的基础,翻译取决于语境已成为翻译界的定论。报刊新闻本身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他既有独特的题材特征,又蕴含了丰富的文化背景信息,该文从文化语境视角出发,结合新闻体裁的特征对报刊新闻翻译中的文化语境进行分析,探讨新闻题材和文化语境如何影响报刊新闻的翻译。  相似文献   

8.
语境是翻译的基础,翻译取决于语境已成为翻译界的定论。报刊新闻本身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他既有独特的题材特征,又蕴含了丰富的文化背景信息,该文从文化语境视角出发,结合新闻体裁的特征对报刊新闻翻译中的文化语境进行分析,探讨新闻题材和文化语境如何影响报刊新闻的翻译。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由教育部新闻办公室主办、中国教育报刊社承办的2003~2005年度全国教育报刊优秀新闻作品评选结果日前揭晓。此次评选,旨在激励多年来在教育宣传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地方教育新闻工作者,推出更多的优秀教育新闻作品,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评选受到了  相似文献   

10.
苏州商会作为商办的民间社团,在民国初期的一系列发展,可以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代中国民间社会从传统向现代的演变进入到新的历史阶段。其具体表现,不仅仅是苏州商会能够在辛亥革命后政体变更的新形势下,与时俱进地采取新的应对举措和发展措施,从而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而且还不断完善自身的选举制度,使商会的选举与以往相比较更具有广泛性和民主性。此外,苏州商会还积极成立商事公断处等新的机构,在受理商事纠纷方面发挥了更为突出的作用,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在“五四运动”等反帝爱国运动中苏州商会的态度更加积极,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也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1.
从古日本盛传的“泰伯后裔说”、“剪发文身”的民俗、丝织品的“吴织、吴服、吴染”到日本菜肴“生鱼片”以及日本两座“后乐园”等五方面,可以看出以苏州为中心的区域文化对日本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苏州作为一个典型的政治地位与经济地位发展不平衡的城市,其政治地位发展的相对滞后对于该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城市影响力扩散等方面产生了诸多消极影响。如果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政治绑定效应不能得到充分重视和妥善处理,必然会引起城市化建设过程中的诸多问题。而消解政治绑定效应需要在经济与制度视角下寻求制度创新,通过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博弈达到城市政治资源与经济地位的匹配。  相似文献   

13.
自钓鱼岛事件以来,中日政治关系持续低迷.苏州作为吸引日资的重点城市,当地的大学生对日认知与情感是如何的,两者间是否存在正相关等情况引人关注.通过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化访谈,调研了苏州七所大学818名学生,全面分析苏州的大学对日认知状态和情感表现.  相似文献   

14.
无锡和苏州这两个地区的发展在近代以后呈现出明显的差异,这主要体现在近代工商业发展上。无锡曾是地区产业的中心和地区商品集散地,其有利的地理条件也对无锡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相反,苏州是在传统的农业社会基础之上发展手工业,在近代产业中有重要影响的面粉厂、纺织厂却没能发展起来,这是近代苏州发展的一大弱点。另外,交通障碍、米市衰退造成的商业衰落、太平天国时期的战乱引起的严重破坏等,也使苏州无法避免工商业的停滞。结果,传统产业和近代工业间协作或竞争的不同选择,在两地区的主、客观条件影响下形成。选择协作使无锡产生了积极的结果,而苏州却与此相反。  相似文献   

15.
“三言”与苏州、“三言”的作者冯梦龙与苏州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苏州府志》等地方志集中地反映了这种关联,并在商贸业、蚕桑业、释道、世风等方面体现了地域与文学、市民社会与市民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清代苏州府学及所属县学,历史悠久,官方重视,办学条件较好,作育人材,导引士风,成就显著,于培养崇文尚教的良好社会氛围多所贡献.但科目偏狭,师资不足,教学方法单一等积弊难纠,完全成为科举之附庸.随着近代社会进步及教育体制的变革,旧式官学教育体系终告瓦解.  相似文献   

17.
由于受到西方民主主义思想和西方美术思想的影响,民国时期苏州的工艺美术教育在作坊师徒传授的基础上,呈现出以沈寿的刺绣传习所和颜文樑创办的苏州美专为代表的科班教育和工场教育形式的新特点。回顾民国时期苏州的工艺美术教育,反思今天的艺术教育模式,对今后苏州工艺美术教育的改革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8.
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的苏州评弹是苏州的一张重要城市名片,已有400年悠久历史,是中国曲苑的一朵奇葩。但是近些年,随着苏州经济不断发展,与外界的交流不断增多,多元文化冲击、语言限制和缺乏时代元素感等问题阻碍了苏州评弹的推广。通过实地考察、定性采访、定量调查的方法详细了解苏州评弹的现状,评估各方面的态度,了解其发展的困境并从评弹创作者、评弹表演者、政府和观众等不同主体出发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在苏州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下,该地区对外语人才的质量需求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调研和分析,了解苏州企业对外语人才的素质和能力等方面的质量需求状况,分析社会对外语人才的期待与展望,拟为地方院校的外语人才培养提供可靠的依据以形成有地方特色的外语人才培养方案,使得地方院校的外语教学能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为苏州区域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20.
苏州会展经济的兴起将成为苏州城市经济腾飞的重要引擎,新形势对会展人才尤其是会展英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目前苏州地区高职院校会展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重视程度不够、师资力量薄弱、合适教材缺乏和教学模式陈旧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