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与运动研究进展--Ⅱ型糖尿病与运动疗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于Ⅱ型糖尿病,运动长期以来被看作一种最主要的非药物防治方式,运动在提高Ⅱ型糖尿病患者机体胰岛素的敏感性和减少体脂,提高葡萄糖吸收等方面已经有诸多研究证实.不管是否合并药物或营养治疗,单独采用合理的运动疗法往往是有效的,可明显改善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全身性代谢紊乱程度.Ⅱ型糖尿病患者从事运动治疗时,还需要相应的最新认识.为此对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综述.  相似文献   

2.
有氧运动对II型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了解有氧运动对II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影响.随机选择42名确诊为II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进行有氧运动半年,对照组服用黛力新.实验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二组II型糖尿病患者调查.实验后两组之间个别因子有差异,总分无差异,在人际关系、躯体化、焦虑等得分方面有显著性差异.表明有氧运动有助于II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且主观评价与心理感受优于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3.
运动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及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长,据报道,我国约有三千万糖尿病患者。目前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方法有饮食疗法、药物疗法和运动疗法。文章介绍运动疗法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及方法,旨在唤醒广大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意识并引起足够重视,把运动疗法与其它疗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4.
运动对2型糖尿病影响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从糖尿病的发病原因、运动对2型糖尿病病理变化的影响、运动对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和糖尿病病人运动中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对近几年国内外关于运动对2型糖尿病影响作用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指出:运动作为非药物防治2型糖尿病的主要方式之一,能够提高2型糖尿病病人受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血糖下降;能够降低体脂含量,提高肌肉质量,有效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2型糖尿病病人进行运动防治时需要不断更新认识,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5.
目前全世界不管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还是落后的国家中,都有相当一部分中老年人是高血脂、肥胖II型糖尿病人。为探索太极拳运动对这些人健身防病的作用,检测长期坚持太极拳运动对中老年人锻炼与非锻炼的血脂,脂蛋白代谢及肥胖II型糖尿病患者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经常坚持太极拳运动可降低血脂,调节脂类代谢,特别对改善肥胖II型糖尿病患者代谢紊乱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2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之一是运动疗法,通过运动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脂、减轻肥胖来防治2型糖尿病。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分为有氧耐力运动、有氧力量性运动、有氧耐力运动与有氧力量运动相结合方式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做研究进展,旨在为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运动方式来干预疾病。  相似文献   

7.
运动疗法作为一种防治疾病的非药物的无创的自主疗法,已日益受到关注.但在临床治疗中并没有引起糖尿病患者的足够重视.采用有氧运动和降糖药物对中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干预研究,结果表明:长期的有氧运动对治疗中老年Ⅱ型糖尿病有效,与降糖药物治疗效果相当.同时,有氧运动组的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血压(BP)、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等指标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明显提高.提示有氧运动在有效降低中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同时,对降低血压、调整血脂、减肥、防止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等方面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量化运动处方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58例38~88岁符合诊断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运动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运动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运动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表测定两组患者干预两个月前后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2个月后,与运动前比较,运动组的SDS、SAS评分明显下降(P0.05)、WHOQOL—BREF评分明显上升(P0.05),而对照组的SDS、SAS、WHOQOL—BREF评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量化运动处方能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运动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献资料法,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运动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运动通过多方面机制增强受体对胰岛索的敏感性,减轻胰岛索抵抗,降低血糖,有效地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并提供了目前进行糖尿病运动治疗的方法。目的在于论述运动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为糖尿病人运动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前,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而运动在治疗糖尿病中的重要作用和具体实施方法却不是十分普及。各种类型的糖尿病患者如果能根据自己的病情,找到适合自己的、规范的、运动方式方法,定能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广西糖尿病量化运动处方研究组研发的糖尿病量化运动处方(已拍摄成光盘,发行号:ISRC CN-S11-07-0011-0/V.R )进行研究,论证各级处方的运动心率是否和实验设计相吻合,进一步探讨该量化运动处方作为糖尿病常规运动治疗方案的可能性.方法:运用Polar心率表记录22例健康大学生和8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一至五级处方运动时的心率,并据此进行评价.结果:健康学生各级运动处方的心率波动范围如下:一级为50-80bpm;二级为70-100bpm;三级为80-100bpm;四级为80-120bpm;五级为80-150bpm;糖尿病患者一级处方至五级处方运动中的平均最高心率呈逐渐递增之势,但均在靶心率范围;除处方4和处方5运动结束即刻的收缩压与运动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外,其他各级处方运动结束即刻、运动结束后4小时及12小时患者的血压及血氧饱和度与运动前相比无明显变化,各级处方运动结束即刻均无低血糖现象.结论:糖尿病量化运动处方的运动实际与设计相吻合,运动中的心率均在安全范围,糖尿病患者运动中无异常反应,糖尿病量化运动处方可作为糖尿病常规运动治疗方案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运动对糖尿病大鼠心肌肌浆网Ca2+调控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运动对心脏的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4月龄雄性SD大鼠,分为安静对照组、安静糖尿病和运动糖尿病组。运动组进行8周耐力训练(20 m/min,60 min,坡度0,每周5次)。检测心肌肌浆网钙调控蛋白Ca2+ATP酶(SERCA2)、兰尼碱受体II型(RyR2)及受磷蛋白(PLB)mRNA表达水平。结果:安静糖尿病组SERCA2和PLB的mRNA表达上调,RyR2 mRNA表达下调,运动使糖尿病组SERCA2和PLB的mRNA表达下调,RyR2 mRNA表达上调。结论:8周耐力运动逆转了糖尿病大鼠心肌肌浆网钙调控蛋白基因表达的改变,提示耐力运动具有预防或逆转糖尿病型心肌病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应用文献资料法对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和运动治疗机制进行综述,研究表明糖脂代谢紊乱、氧化应激、低度炎症和内质网应激均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有关。运动可通过改善糖脂代谢状态、外周组织胰岛素抵抗、内分泌紊乱状态、炎症状态、氧化应激状态和内质网应激相关诱发因子等途径治疗糖尿病。  相似文献   

14.
太极拳运动对Ⅱ型糖尿病患者免疫机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太极拳运动对Ⅱ型糖尿病患者免疫机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测定太极拳运动锻炼前后免疫机能的变化。结果太极拳运动后,补体C3、白细胞介素-2(IL-2)明显升高(P<0.05),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明显下降(P<0.05),淋巴细胞亚群辅助性T细胞CD4 明显升高(P<0.05)、CD4 /CD8 比值无明显变化。结论太极拳运动锻炼有助于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机体的免疫机能。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量化运动处方运动强度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证明广西糖尿病量化运动处方研究组研发的糖尿病量化运动处方运动强度的阶梯递增性,探讨量化运动处方对不同病情程度、不同疾病阶段糖尿病患者的适用性.方法:22例健康学生采用跟随光碟完成量化运动处方的运动方式,使用Polar心率表、能量监测仪、计步器记录运动中心率的变化,能量消耗以及运动的步数和RPE(主观疲劳程度).结果:各级运动处方的运动强度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结论:五个等级的运动处方运动强度呈阶梯递增性.量化运动处方为不同病情程度,不同疾病阶段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治疗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30名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进行为期16周的健步走结合乒乓球运动干预,探讨健步走结合乒乓球运动对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同时对实验干预结束1年后实验组患者后续运动情况进行跟踪调查,以期为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提供一种较为有效、简单且易养成运动习惯的运动项目;方法:定制受试者入选标准,按性别比例1:1选取60名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名,且各组性别比例为1:1),实验组患者进行为期16周的健步走结合乒乓球运动干预,对照组正常生活(无运动干预且期间无其它规律性运动活动),实验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心理指标、生理指标评定,并在实验干预结束1年后对实验组患者后续运动人数及运动时间进行调查;结果:经过为期16周的运动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心理健康、生理健康状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而对照组实验前后则无明显变化;实验干预结束1年后实验组80%以上的患者养成了良好运动的习惯,且大部分运动者周平均运动时间在lh~4h之间;结论:16周健步走结合乒乓球运动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质量,且易使患者养成良好的后续运动习惯,因此,认为健步走结合乒乓球运动是一种行之有效且易实施的运动组合,应予以针对性推广.  相似文献   

17.
在第15 届国际糖尿病联盟 (IDF) 大会上, 强调了糖尿病的防治是综合治疗, 其中包括运动疗法。为全面提高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综合防治水平,本文阐述了糖尿病运动疗法的意义、对象、方式及实施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性脑卒中患者早期按摩配合运动疗法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糖尿病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康复问题,探讨采用以神经发育疗法和运动再学习技术为主的运动疗法,同时结合早期手法按摩在不同类型糖尿病性脑血管病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为糖尿病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康复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80例38~73岁确诊为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进行研究.结果:一个月的观察期后,各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有改善,但综合康复组患者的疗效优于按摩组和对照组(P<0.05).接受相同方法治疗(综合康复或按摩)后的不同类型(缺血性或失血性)脑卒中相互比较,MBI与FMA评分增加幅度虽有不同,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早期手法按摩治疗可以显著改善不同类型糖尿病性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但手法按摩配合运动疗法的综合康复效果要明显好于单纯的手法按摩,相同治疗对不同类型糖尿病性脑卒中疗效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检测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液生化指标和心肺功能的变化,探讨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混合运动处方对Ⅱ型糖尿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己确诊的10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实脸组和对照组,在同等条件下,对实脸组的患者辅以为期1年的内养功、木兰拳、太极拳等以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和以45%~60%的抗阻运动为主的运动处方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体脂百分比下降、腰臀比减小、脂肪肝改善、血压下降;血红蛋白、血脂以及心肺功能等指标在实脸前后有明显的改变,组间和组内都有显著性变化。表明系统、长期参加运动锻炼,可增强机体的代谢水平,起到减肥、降脂、降压的作用,并能有效防治糖尿病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探讨运动及芦荟干预对糖尿病大鼠肝脏SOD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为糖尿病非药物疗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并分别给予运动、芦荟及运动芦荟等干预,8wk后分别用分光光度法及RT-PCR技术检测大鼠肝脏MnSOD、CuZnSOD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结果:运动、芦荟及运动芦荟三种干预方法均能显著提高大鼠肝脏MnSOD、CuZnSOD活性及MnSOD基因表达,其中运动芦荟组对糖尿病大鼠肝脏SOD活性及基因表达最为明显。结论:说明运动结合芦荟干预更能提高糖尿病大鼠肝脏SOD的活性及基因表达水平,促进肝脏抗氧化作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