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谱牒亦称宗谱、家谱、世谱、家乘等,是同宗共祖的血亲集团记载一姓一族世系和事迹的历史图籍,是一种以特殊形式记载的宗族发展史,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中国宗法社会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之一.谱牒历史悠久,自西周始有《世本》,后绵亘数千年不衰,至清时,臻于鼎盛,是中华民族一笔巨大的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近年来,随着我国方志学的兴起,民间谱牒越来越受到青睐,大量几近湮没的民间谱牒又重新被挖掘出来;同时,科学研究的发展使得民间谱牒学向各行业、各学科渗透.  相似文献   

2.
谱牒亦称宗谱、家谱、世谱、家乘等,是同宗共祖的血亲集团记载一姓一族世系和事迹的历史图籍,是一种以特殊形式记载的宗族发展史,是中华民族历史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中国宗法社会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之一。谱牒历史悠久,自西周始有《世本》,后绵亘数千年不衰,至清时,臻于鼎盛,是中华民族一笔巨大的珍贵的历史化遗产。近年来,随着我国方志学的兴起,民间谱牒越来越受到青睐,大量几近湮没的民间谱牒又重新被挖掘出来;同时,科学研究的发展使得民间谱牒学向各行业、各学科渗透。[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韩秋  赵彦昌 《兰台世界》2006,(18):57-59
谱牒是系统记述某一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世系人物或兼及其他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清代玉牒,是清代皇族的族谱,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它对于清代的典章制度、宫廷历史、皇族户籍以及人口学,谱牒学方面的研究,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1少数民族古籍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中华各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创造和积累了独具魅力和神韵的优秀文化,古籍就是祖先为我们留下的优秀历史文化遗产之一。它延续着中华民族的根脉,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的相互交融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体系,少数民族古籍就是这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文学、历史、地理、经济、文字、艺术、医学、法律、哲学、农技、宗教、历法、军事、政治。流传形式主要有:碑铭、拓片、文书、档案、方志、谱牒、民俗、乡规民约和口耳相传的内容等.  相似文献   

5.
家谱略谈     
家谱是同宗共祖之血亲集团以特殊形式记载本族世系和事迹的历史图籍,又称谱牒。性质相同的还有族谱、宗谱等等,这些都可以说是记载宗族世系的档案。家谱作为中华各血亲集团记载宗族世系的图籍,其历史悠长,上溯可至甲骨时代,几乎于五千年文明同沧桑。在我国较早的谱牒《世本》中  相似文献   

6.
民间谱牒,俗称家谱,是一种特殊的地方文献,是最具平民特色的珍贵文献.它与方志、正史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不仅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而且对促进当前某些工作的开展也有着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清代玉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皇族的族谱称作玉碟。清代玉碟,即清代皇族的族谱。 中国历代王朝,均修玉牒。可惜清代以前各王朝玉牒,均未流传于世。清代玉牒是唯一完整系统保存至今的皇族族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现存清代各类玉牒二千六百余册,辽宁省档案馆也保存大体相同的一份。这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它对于清代的典章制度、宫廷历史、皇族户籍,以及人口学、谱牒学方面的研究,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谱牒是中华文化的宝贵遗产,从族谱记载家族世系等情况中,可以了解姓氏源流、家族兴替、人口迁徙、族习门风,乃至社会变故等,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同时,可以激发念祖情怀,具有其不可替代的社会作用与现实意义。故谱牒编纂仍为当代有识之  相似文献   

9.
欧阳修与谱牒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代宗师欧阳修在我国谱牒学上的重要地位应得到充分肯定。欧阳修在纪传体史书中恢复史表,提出编修族谱的目的在于传承家族历史、弘扬祖德遗训,族谱编修应当本着详近略远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提出"九族之亲备"的主张,创立了记载世系传承的谱图法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谱牒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广西家谱收藏现状与征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谱是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国历史的三大典籍(国史,地方志,谱牒)之一,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独特形式,流传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本文介绍了广西家谱的分布情况,分析了广西家谱的收藏现状,提出了加强广西家谱收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家谱、家乘、宗谱、族谱、世谱总称谱牒。谱牒学源远流长。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有记氏族的骨片,史学家称其为“甲骨家谱”。商代设有掌管谱牒的官员,并建有谱牒档案。战国时候史官编的《世本》一书,可称得上是我国的第一部谱牒专著。历经秦汉而至魏晋,门阀制度渐盛,谱牒学发展较快,隋唐之前研究谱牒之学的人较多。宋以来,科举盛行,讲究门第出身,家谱渐渐秘藏不示外姓,自此谱牒之学虽然渐衰,但是历经元、明、清、民国至今,并没有消失,它时衰时兴,仍在传承、发展、创新之中。  谱牒是中国宗法血缘文化的产物,是属于史学的范…  相似文献   

12.
谱牒档案是家族记载氏族或宗族世系的档案,又名家乘,包括族谱、宗谱、家谱。谱牒作为正史的补充,是人类社会文化活动的原始档案记录,它广泛涉及了一个家族的发展历史、思想模式、价值标准、经济状况、礼仪习俗、文化层次等等,其形式和内容集中了档案学、社会学、历史学和  相似文献   

13.
谱牒是中国宗法社会中记述某一家庭世系演变和人物活动的书。谱牒是宗谱、玉牒的总称。宗谱又称家谱、家乘、世谱、族谱、房谱等;玉牒是皇族的宗谱。谱牒档案历史非常久远,早在刀耕火种、结绳记事时代,中国就出现了结绳家谱和口述家谱,而口述家谱比结绳家谱流传更为广泛、更为原始。其后随着历史进程,开始有甲骨家谱、青铜家谱、碑谱、塔谱、纸谱、布谱等;根据家谱可记载的内容可分玉牒、普通家谱、词谱、神轴等。谱牒档案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格外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到东晋南朝时,各豪族为了维护和巩固门第特权,都十分重视对谱牒的编修,各大族…  相似文献   

14.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我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目前,已经拥有世界文化遗产25处。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文化和艺术价值,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粹,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15.
中国家谱,是中华历史文化遗产中为数浩繁的一种记载一姓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的谱籍,其中蕴藏着有关人口学、社会学、民族学、经济史、人物传记、宗法制度以及地方史等方面的丰富资料,并含有大量可供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问祖的线索。  相似文献   

16.
<正>中华民族拥有着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前人们给我们留下来许许多多宝贵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与勤劳,也反映出我国各个时代历史面貌,但是文物本身不能再生,文物本身不能说话,为了更好的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都了解它,我们要用文字、图片、影像来记录它的自然属性、时代背景和历史作用等。文物档案是记载、记录和反映文物工作  相似文献   

17.
庆元县素有"中国廊桥之乡"的美称.据考证,庆元廊桥已有一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在漫长的岁月里,庆元先民在建廊桥、用廊桥、护廊桥的过程中,创造了璀璨夺目的廊桥历史文化.目前,境内共有廊桥90多座,包括石拱廊桥、木平梁廊桥、伸臂叠梁式廊桥、八字撑木平梁廊桥、木拱廊桥等.2007年,庆元木拱廊桥营造技艺被列入丽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被列人世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廊桥作为一种民间公共建筑,历史上一直没有受到官方重视,因此正史上缺乏详细的记载,如今,加强有关廊桥历史文化资料的抢救性收集已经成为各方共识.  相似文献   

18.
陈湘 《图书馆》2023,(11):102-105
族谱记载着家族迁徙历史、家族成员血缘关系及事迹,是社会历史的缩影。由于当今族谱以民间收藏为主,其价值尚未得到充分研究与认可。各家族及民间姓氏、谱牒文化爱好者夸大族谱价值,并以此质疑并篡改官书。而一些学者又往往借口族谱中的一些讹误而全盘否定其价值,公藏单位亦多不予收藏,这都不利于对族谱的研究、利用与保护。  相似文献   

19.
谱牒档案是家族记载氏族或宗族世系的档案,又名家乘,包括族谱、宗谱、家谱.谱牒作为正史的补充,是人类社会文化活动的原始档案记录,它广泛涉及了一个家族的发展历史、思想模式、价值标准、经济状况、礼仪习俗、文化层次等等,其形式和内容集中了档案学、社会学、历史学和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要旨,是一门有着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积淀的学问,被誉为"传统文化的综合教科书".迄今为止,还未发现有哪种档案比谱牒的历史更悠久,影响面更广.本文拟从学术研究作用及精神纽带功能两方面人手探讨谱牒档案的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20.
韩双 《山东档案》2011,(2):23-25
谱牒学是一门有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积淀的学问。民间蕴藏着大量的各种谱牒。谱牒是中国家族组织活动的完备的档案材料,是人类社会文化活动的原始记录。"谱"《广雅》曰:"牒"也。"牒"《玉篇》曰:"谱"也。由此可见"谱"与"牒"是同义词,或说家谱与家牒是名异而实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