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一、在高校后勤企业中构建大学生教育创新机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由高校后勤企业的教育职能所决定的高校后勤企业与社会上的一般企业相比具有鲜明特点。一般企业生产经营的根本目的是谋求企业利润最大化,经济效益是企业一切经营行为的指南和归宿,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和命脉。而高校后勤企业则不同,它具有教育属性和经济属性,而且经济属性要坚决服从、服务于教育属性。高校后勤企业这种特有的教育属性,就要求高校后勤企业在服务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中必须充分发挥育人功能,拓展教育创新的新领域,构建素质教育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张勇 《教育探索》2002,26(5):110-112
本从管理定位、管理模式、管理创新等多个维度,对中小规模高校后勤社会化过程中的管理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中小规模高校后勤的特点,重点论述了高校后勤服务的经济和教育的双重属性,阐明了高校后勤引入现代企业制度,采用企业管理方法,融入社会问题,参与社会竞争和实施创新运行机制,全方位转变后勤运作功能及建立人才优化机制和监控、制约机制等管理思想。  相似文献   

3.
论高校后勤服务的教育属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樟 《江苏高教》2005,(2):129-131
高校后勤服务的教育属性就是高校后勤服务这一事物自身内涵对教育的包含及其外延与教育的关联.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后勤服务教育属性的主要特征及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对其的影响因素,阐述正确认识和把握其教育属性对当前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现实意义和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一、高校后勤企业服务市场的特点(一)市场不是配置资源的全部手段高校后勤企业是社会化改革的必然产物之一,而作为高校的后勤企业就势必具有教育和经济两种属性。确保充分发挥高校后勤企业的教育属性,防止片面的追求利润最大化,高校后勤企业不管采取何种形式的企业制度,学校指令往往会成为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之一,市场机制的作用都会或多或少  相似文献   

5.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高校后勤既具有教育属性。又具有经济属性。是服务与经营的辩证统一体。高校后勤的服务实质上是为了保证师生员工物质生活的需求和教学科研的顺利开展,更多的是体现了社会效益,所以必须坚持教育规律。社会化后的高校后勤又具有产业经济属性,所谓经济属性,就要按现代企业制度实行  相似文献   

6.
论高校后勤服务前教育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樟 《江苏高教》2005,(2):129-131
高校后勤服务的教育属性就是高校后勤服务这一事物自身内涵对教育的包含及其外延与教育的关联.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后勤服务教育属性的主要特征及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对其的影响因素,阐述正确认识和把握其教育属性对当前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现实意义和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关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在管理体制、产权制度及经营方向上存在的误区,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把握教育属性和经济属性之间的“度”、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和营造后勤文化4个方面,提出了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经营的核心要素之一,长期以来由于形成的管理定势,使得高校后勤企业存在着人力资源配置不活、绩效考核模糊、培训机制单一、企业文化落后等缺陷。本文拟就如何完善高校后勤产业人力资源管理略抒浅见。一、解决结构性矛盾,合理配置人力资源高校后勤企业主要为学校师生服务,具有教育属性,同时,随着对其投入经费的减少甚至停止投入,高校后勤产业又将具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属性,这就决定了高校后勤企业也要以实现利润为经营目标,必须得考虑成本和收益之间的关系。根据经济学原理中所述,对生产要素的投入组合必须依据市场供求和价格界定,即通过成本检验,力  相似文献   

9.
试论高校后勤文化的属性和历史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后勤文化建设是提升高校后勤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但目前在高校后勤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影响了高校后勤文化的建设与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新的观点和认识:高校后勤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还不能称其为企业文化。高校后勤文化建设不是在近几年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才开始的,而是伴随着大学文化的创建和发展,经历过历史的筛选、积淀、传承、除旧与创新的发展过程而存在的,具有宝贵的历史价值。因此,在构建先进的高校后勤文化过程中,需要正确认识高校后勤文化的属性和价值。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家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高校后勤管理也随之进入改革发展的新阶段。但无论高校后勤发展程度如何,在校的大学生仍然是高校后勤企业主要的服务对象,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会变化。高校后勤所具备的教育属性不会改变,也不能改变。  相似文献   

11.
引入香农信息熵的概念.提出物流信息化过程中,基于信息熵理论对数据库中的属性重要性进行排序,挖掘物流信息系统中信息的价值,并将熵理论应用到物流信息系统集成上,用信息熵定量衡量信息的流动性、持续性,客观性和全面性.这种方法使得企业能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角度进行决策.  相似文献   

12.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型人才培养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最紧迫的任务。大学生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首先,树立"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素质"的创新教育观念;其次,政府应通过制定系列的法律、法规、扶持政策等措施强化对合作办学的扶持力度;第三,基于开放式办学理念改革教育管理制度体系;第四,优化整合教学资源创新教学体系;最后,建立"多主体、全方位、动态化"的教学质量评估系统。  相似文献   

13.
截止目前,广州市番禺区中等职业教育仍以公办教育为主,优质学位比较充足;计算机应用、会计、汽车运用与维修、幼儿教育、文秘、物业管理等专业招生规模较大;加工制造类、商贸与旅游类所设专业数最多,信息技术类专业招生规模最大,对应第三产业的专业数及招生规模较大;大部分学校办学条件能满足人才培养需要;学校能积极适应企业需要,进行人才培养工作改革,并积极开展双证书教育;毕业生就业状况较好。但是,番禺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部分专业设置重复,造成资源浪费;中职的办学定位仍有待明确;中高职合作缺乏必要的沟通和政策引导;校企合作机制有待健全;职教发展的社会环境与政策环境仍不尽理想。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通过实施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资源共享、知行合一等方面有所突破。但校企协同育人的实践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制约了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可持续发展。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在现代学徒制校企协同育人方面开展了有效的探索,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实现校企合作互赢。  相似文献   

15.
中职物流教育是现代物流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一线物流技术的操作实用型人才的重任。文章针对我国中职学校物流人才培养方面的欠缺,在对中等职业学校物流人才培养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如何建立中等职业学校科学合理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提出了在中职学校这一层面培养我国物流业人才的现状及对策。  相似文献   

16.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技能型、应用型的专门人才,以适应我国物流市场人才的需求。在实现这一目标过程中,"工学结合"培养模式被广泛采用,但由于各地区物流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物流企业的规模、结构各不相同,在推行"工学交替"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客观问题,本文围绕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特点,全面探讨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存在问题及改革对策,以实现学生职业能力与企业岗位要求之间"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17.
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放缓,影响物流行业及物流金融行业的发展,对高职院校来说,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培养服务经济发展的复合型物流金融管理专业人才更显重要。高职物流金融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可从职业基础课程、职业核心课程、职业拓展课程、职业素养课程、集中实践课程5个模块构建,通过校企深度合作打造复合型师资团队,创新以技能传承为导向的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教学方法的灵活化、信息化改革以保证课程体系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8.
课程——高职院校"教学产品"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最根本的产品应是教学产品,即课程。高职课程的产品属性包括课程生成与课程服务,后者是比前者更为重要的教学产品。高职课程具有商品和非商品的双重属性,课程规划、开发、实施者必须树立市场意识,提高高职教育的市场响应度。建立课程的教学产品概念,有助于解决当下高职教育发展中的一些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19.
"四合"理念是今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标和办学理念,它将加快新一轮的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步伐,直接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新模式的发展。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通过对校企合作、能力本位、工学结合等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实践,构建高职高专课程体系,并围绕四个合作理念,探索专业课程体系的教学质量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德育主体从理论与实践层面,围绕德育的理念、内容、方法、手段和机制等开展研究.但基于高职院校的特殊性,德育工作存在育人观念有误、主体价值丧失、实施途径偏颇、评价体系不科学等问题.为提升德育效能,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必须创新德育思维方式,树立全员育人理念,倡导体验式德育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