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晓桓 《辅导员》2014,(4):29-30
“温度”是现在教育中的一个热词,它让人联想到教育中教师的热情、奉献、关爱、耐心、期待等等美好特质,但在我看来,一名班主任不仅要有“温度”,更要具有“导热”的智慧与能力,因为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导热”比“发光”更为重要,教会学生有温度、营造一个有温度的集体比教师自身的温度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爱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爱,教育的前提就是教师的爱心。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是一个教师的最基本的要求。一名教师要想教育好学生,首先就是要对学生有诚挚的爱,没有诚挚的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有思想、有感情、有意志的活生生的人,他们普遍希望得到  相似文献   

3.
凌宗伟 《江苏教育》2014,(22):29-32
应试教学的弊端之一是把学生教得没有问题了。真正的教育要做的是让每个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地产生新的问题,使他们成为一个个有"问题"的人。本文从教师的问题意识与阅读教学的关系出发,阐述了语文教师要让学生有"问题",自己先要成为有"问题"的人的观点。语文教师对文本的阅读最要紧的就是从文本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只有教师的问题意识增强了,才能培养出善于思考的学生。  相似文献   

4.
细节,是学校文化的窗口、学生文化的窗口,更是教师文化和师德的窗口。每一位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都认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道德观,是教育的首要功能。"但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被忽略了,那就是教师的习惯,也就是教师文化和  相似文献   

5.
<正>苏东坡有一首《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这首颇含哲理的诗对我所谈的后进生转化教育有很大的启示。以琴喻人,可比后进生;以指头喻人,可比教师。后进生这把琴能否发出悦耳之声,就看教师的"指上功夫"如何。我认为,教师的"指上功夫"要深含"四心"——责任心、爱心、细心和耐心。一、责任心是前提转变一个后进生要比培养一个优秀生花费更多的精力,因此,教师的责任心是转化后进生的前提。后进生并非永远是后进  相似文献   

6.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能否提出问题,是"问题解决"教学的关键。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可见,从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一、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有"疑"可"问"教师要抓住小学生求知欲望强、好奇心强、爱说爱问等特性,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新颖、有趣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产生好奇,由  相似文献   

7.
"创新"现在是一个非常流行的名词,什么人都可以说,哪里都在这么说。对于教育来讲,创新、创造、创生,其实都跟人的生命有关。人作为一个生命体,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处在一个不断的创新过程中。创新是一个人内在的潜能,而不是外在的要求。现在,对于教育,对于教师而言,激发内在的创新潜能,显得尤其重要。当前社会上存在一种误区,认为教师只是一个教书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教育》2010,(4):43-43
1.家长在家庭教育时一定要记住情感教育永远都大于道理教育。2.学前教育更要重视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3.培养孩剥哿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永远比孩子现在的成绩是怎样的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教育不公平是一个显性问题;如何解决教育不公平问题,是一个系统性、长期性、艰巨性的课题。作为教师,在实现教育公平的过程中,不能置身事外,要从实现班级教育公平做起,做到三"要"三"不要"。一、要"有教无类",不要"有教勿类"教师要想实现班级教育公平,首先要做到"有教无类":不问学生的家庭背景、民族、年龄、性别等因素,而给予学生均等、平等的教育;不问家长的职业好坏、职位高低、职级大小,而给予家长平等、平实的交往。然而,一些教师不是"有教无  相似文献   

10.
<正>一所学校,修建现代化的教室、提供营养丰富的套餐,固然重要。但是,有一支高素质、高智能的教师队伍更为重要。这是因为:教师是影响中小学教育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当下,在短时期内,如何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智能,特别能"战斗"的教师队伍?笔者认为:教师要补上"学习理论"、"反思写作"两门"必修课"。因为,如果这两块"短板"不补齐,说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那简直是"天方夜谭"。  相似文献   

11.
课堂教学分为"讲什么"与"怎么讲";就特定的课程而言,"讲什么"并不能随意选择或取舍,而"怎么讲"则是因人而异、其异如面。同一门课程或选题让不同的教师来讲授,其质量和效果可能会完全不一样。就课堂教学质量及效果而论,"怎么讲"甚至比"讲什么"更为重要。"怎么讲"才能更出彩?一是要有别出心裁的总体设计,二是要有立体交叉的学术视野,三是要有其异如面的课堂风格。  相似文献   

12.
《教育》2007,(30)
做一个纯粹的教师,便意味着以自觉的姿态面对教育。有人说"我真想不到世界上有什么比接受高质量的教育更为重要的了"。是的,人的精神生命的成长,取决于教育。然而,人的生命真是天地间最为奇妙的造化,这决定了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中国中小学教育可概括为一种偏重知识型的教育,这种教育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由于历史、现实的原因,一时要克服这种现状不可能,故从已经成人的大学生身上寻找有限的解决之路也许是一种可行的办法。知识追求有很大的功利考虑,要抵御这种浮躁的心态从审美入手无疑是个不错的选择。审美教育不同于艺术教育,它有更丰富的特性,就现状而言,增加"无"的教育无疑是作为审美教育这个思路上的一个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现代教育人文精神的构建,要让学生在充满和谐、宽松、民主、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练。体育课堂中教师与学生时刻都处于动态中,教师要时刻关注每一名学生,要让课堂充满和谐、宽松、民主、愉悦的氛围,作为体育教师就得用"心"去做。一、慈母般的爱心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灵魂,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是一个人  相似文献   

15.
教书为了育人。如果说一个能为国家培养大批优等生,拨尖人才的教师值得称道、赞许的话,那些成千上万的转化一个个学困生的人师更值得称道、赞许。因为当今的社会多教育一个好人,能让有缺陷的人多一点真、善、美的品质,实在比培养一个优等生更为困难也更为重要。转化学困生,不是一蹴而就的。教育实践表明,转化学困生一般要经历醒悟、转变、巩固这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6.
教育学是人学,教育学意识就是要强调在教学情境中教师的"人"的意识。教育学意识为创新型师资的培养提供了新的研究视野。创新型教师必须有不断创新的教育理念、完整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在教育学意识视野中,创新型师资的培养要从教师生命自觉、教师角色转换、教师教育科研能力三个方面开展。  相似文献   

17.
教研,是解决教师教育教学及学校管理中实际问题的一种研究性活动.教研活动,应该在教中研,在研中教.若只教不研或只研不实践,那么,只能说它是无效教研、形式教研,是教研"荒漠化"的表现.目前,许多学校存在无效教研、形式教研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前进步伐. 一、选对选好"领研人" 形式教研存在的原因之一,是学校缺少真正有教研能力的领头人.目前,绝大多数主抓教学的学校领导,或多或少存在着教研意识及能力不强、水平不高、不及有些普通教师教研水平的情况,有些领导甚至"打肿脸充胖子",不虚心听取教师的教研建议,认为自己是抓教学的领导,搞什么、怎么搞,比普通教师懂得多、清楚得很.这种教学业务上的"形式干部",严重地阻碍了当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如今,学校要想通过提升教研活动的有效性来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研究水平,就必须配备一个能真正主持教研活动的"领头人".  相似文献   

18.
赵珍 《甘肃教育》2014,(21):36-36
正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打基础的重要阶段,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要提高整个教育事业的质量,必须从小学教育抓起。但从一年级开始,如何转化"学困生"就是教师不得不面对的一个棘手问题。"学困生"的成因有智力方面的,也有非智力方面的;有家庭方面的,也有社会方面的;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下面,笔者  相似文献   

19.
<正>美国教育家赫尔认为:"习惯不形成,学习等于零。"可见,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较知识和能力对学生的发展更为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对低年级学生不仅要认真地"教",而且要用心地"导",不仅要教数学知识,而且要教学生如何学好数学知识。一、善用教材,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数学课本是无声的教师,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并坚持课前读一读,课内仔细读,课后反复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内阅读就是在课堂上学习课本,教师一定要有要  相似文献   

20.
正在学校教育中,受人推崇的教育方式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意思是教师不仅要教学生以知识,更要教学生以学习的方法。然而,面对今天中国的基础教育,似乎在这之前应再加上一个"欲",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更不如授之以"欲",这里的"欲"是指学生学习的欲望,学生只有有了学习的欲望,学习方法才有用,才能打到"鱼",这才是学生主体性的体现。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先引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学习的欲望比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