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末民初翻译小说是中国第一次文学翻译浪潮(1840-1949)的前奏曲,翻译小说又是这次浪潮的中坚力量,在数量上占据绝对的优势,小说翻译对目的语小说的刺激度和革新度是空前的,深远的。本文欲在伊塔玛·伊万·祖哈的假设(Itamar Even-Zohar's hypothesis)基础上论证清末民初翻译小说在文学多元系统中的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2.
清末民初时期是广东武术的繁荣期,主要采用文献综述、史料调查等方法,对广东武术在清末民初时期的发展进行系统分析,从地域环境及政治环境两大方面来探讨其繁荣发展的原因。经研究分析得出,清末民初时期广东武术发展繁荣的原因主要是:独特的地理位置为武术发展提供了土壤;近代政治风云变幻,社会动荡不安,为武术繁荣提供了契机;岭南是近代民主革命的活跃地,为武术繁荣提供了助力。  相似文献   

3.
民初的视学制度继承了清末的历史传统,同时又根据民初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了完善和改革,从而为形成比较完备的视学体系奠定了基础。从视学网的建立到对施行过程中问题的探索,表明民初的视学制度在不断地进步和完善。尽管民初的视学制度仍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对民初教育的革新和发展却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具体做法对当今的教育督导仍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清末民初,民生凋敝,内外交困,各种因素交错影响使得西学东渐逐步深入,也诱发了我国具有现代意义的农业教育的产生。清末民初我国农业教育的兴起的不仅有其特殊的背景和过程,也有思想和社会现实的原因。这一时期的农业教育对我国现阶段农业教育和农业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许寅辉的《客韩笔记》是清末民初出现的众多笔记史料中的一部,记载了中日甲午战争时期作者在朝鲜的经历,是研究甲午战争的一份重要参考资料。通过对作者亲身经历的探索与分析,一方面发掘出传统档案史料中有意隐去的史实,一方面梳理出印证档案史料记载的细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笔记史料从多种角度更加全面的审视重大历史事件,重新认识其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6.
西学翻译是中国翻译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末民初的西学翻译以甲午中日战争为界,分为甲午战争前的西学翻译和甲午战争后的西学翻译。同为西学翻译,但是二者在微观社会背景、西学传播主要渠道、翻译主体、翻译客体以及翻译标准等方面存在细微的区别。本文将从这五个方面对甲午战争前的西学翻译和甲午战争后的西学翻译进行比较研究,指出二者之不同,以期对西学翻译有更清楚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新式学堂和奖励出身制度是清末时期的新生事物.就出现的时间而言,新式学堂较奖励出身制度略早地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就各自的影响而言,新式学堂似乎在历史上享有更加重要的声誉与地位.因此,历来的学者将更多的精力和笔墨倾注于前者上,忽略了后者.本文则试图从探讨二者的关系出发,理清二者在清末这一特殊时期的特殊关系,弥补奖励出身制度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8.
清末民初四川女子教育的发展,是近代四川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早期四川近代化和教育近代化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有识之士的呼吁,四川地方当局推动,特别是大批女子教育家拓荒与耕耘的结果。本文以收集整理的材料为据,拟对中江李云淑在清末民初四川女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作梳理和探讨,既充实近代四川教育的研究,也供德阳地方历史文化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清末民初我国体育留学生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代中国体育发展史上,清末民间的体育留学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在推进近代中国体育发展方面做出了重大历史贡献。清末民间的体育留学生面临着“东亚病夫“的刻板印象与国民体质形象重构的迫切需要,教育救国的社会思潮与近代中国体育教育的现实需要,需要对近代西方体育文化有种全新认知。清末民初体育留学生对中西体育文化交流和中国近代体育发展做出了重大历史贡献,主要表现在:优化了体育教师师资结构,推进了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制度建设;开中国近代体育研究先河,推动了中国近代体育学术理论建设;拓展了中国体育文化视野,推进了中西体育文化的传播互动。  相似文献   

10.
接受美学认为,在翻译过程中,文本意义的实现有赖于作为读者的译者的理解和阐释,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融合读者的期待视域,同时也要留出一定的审美空间,把握译文与读者的审美距离。笔者探讨了接受美学在电影片名翻译中的运用问题,论证了接受美学在电影片名翻译方法和策略选择上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清末民初,中国正处于清亡民兴的变革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清末民初清政府和民国政府不断颁布新的政策.在新颁布的国家政策当中,教育文化政策实行的价值最为切实重要、影响深远.在全国推行的“启民智”和“兴新学”为宗旨的新式教育改革的影响和推动下,蒙古地区也出现了“蒙旗兴学”的热潮,即在蒙古各旗兴办学堂,并初等教育的发展最为突出.笔者通过广泛查阅和搜集盛京时报(共141本)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对清末民初蒙古族初等教育的发展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2.
保定师范学校,百年辉煌,深厚的历史积淀孕育了独特的育人理念,培育出大量人才,尤其是清末民初时期,可谓英才辈出,其严治校、重全面、重全程、重德育等方面的育人理念,对当今师范教育具有可资借鉴的价值。当今师范教育应严把入口关,选拔优秀学生,对学生从严管理,强化德育,重视对学生全面和全过程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药市,自唐宋时期初步发展至明清时期日益繁盛,是传统中药材交流与贸易必不可少的市场载体。明清以后,全国陆续出现许多颇具影响的地方药市,其中“南樟北祁”(江西樟树药市、河北祁州药市)作为地区甚至全国性药材交易的典型代表影响甚大,一直颇受各界关注。两个药市的发展之路,有相同之处,亦有各自特色。特别是在清末民初应对传统经济向近代经济转型变化时,“南樟北祁”结合各自实际作出了适时适当的抉择与变化,实现了在新的历史环境下的发展与整合。  相似文献   

14.
晚清时期出现的直隶省城保定育婴堂是收养失依儿童的慈善救助机构。清末民初之际,保定育婴堂在堂内儿童的食宿生活与医疗教育、儿童的领养与寄养以及对育婴乳妇的雇佣与监管等方面,均形成了较为规范的管理制度。虽然育婴堂对失依儿童及育婴乳妇的管理制度在实际运行中有所偏差,但从总体上看这些管理制度保障了育婴堂救助活动的正常开展。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新式学堂的兴起,承载着"开民智"的时代重任,清末民初的教科书蓬勃发展起来,并因其辐射广泛的受众群体、声势浩大的编撰出版,成为清末民初最具有影响力的大众启蒙文本。  相似文献   

16.
清末民初,西方珂罗版印刷技术传入中国后,不仅引起中国印刷界的巨大变革,也给兰亭序的传播带来革命性变化。举凡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各种兰亭序摹拓本,几乎都在本时期由珂罗版技术影印出版。因此,通过对这一时期国内兰亭序珂罗版影印的版本考察,不仅能从一个侧面记录那个时代珂罗版影印的力度和范围,也能了解并记录新的印刷技术对兰亭热所带来的广泛而深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清末新政开始了现代国家建构的努力,现代国家治安的代表——警察——出现在中国.但此时政府与社会对于国家与社会二元各自的职责认识尚不清晰,传统的家国一体共同体的理念尚在人心,故清末民初不少城市中出现了治安权二元分享的局面,苏州为其典型.这种二元治安模式自1906年苏商体育会诞生起,一直持续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存在近30年.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随着国家现代化构建的逐步完善、警察的日益专业化,国家开始逐步收回社会上本应属于国家的社会治安权,故对苏州商团采取了收编或迫令解散的措施,最终,商团作为社会力量的代表被迫宣布自我解散,国家开始回归于之前国家一元独揽全部社会权利的局面.  相似文献   

18.
本文梳理了清末民初湖州籍留日现象,及其背后的原因.同时,该时期正值湖州本地步入近代化的转型期,故本文特以留日学生为切入点,考察其对该地区近代化的影响,并以教育为主要切入点.本文重点聚焦1897—1920年间湖州籍留日潮,由此可知19世纪末湖州地区较早派遣官费留学生并出现了大量自费赴日留学生.19世纪中叶以来,湖州本地新...  相似文献   

19.
清末民初,在屈指可数的可为女子选择的职业中,教师是最为契合女性身心发展特征的职业。走出校门后。以从事教师职业为生存前提的女性群体在社会转型的特殊阶段,有着自身发展的独特轨迹。这种独特性在浙江的女性教师群体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这一群体的形成、实践、思想状况、历史意义四个方面,可以展现出浙江女性教师群体的独特风貌。并从还原的历史现象中挖掘这一群体的存在与发展对浙江教育、女性、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清末法律翻译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期间法律翻译的数量、质量都在逐渐提高,法律翻译所涉及的法律门类也逐步齐全;与此同时,清末法律翻译标准和翻译方法等理论性知识也在不断发展,并对法律翻译实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清末法律翻译活动当中,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实现了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