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引文和参考文献是学术著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范著录对提升学术研究水平,助力出版界打造学术精品,提升我国学术国际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尽管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与规范实施已近十年,但学术著作引文和参考文献著录错误仍然普遍存在。本文结合编辑实践,从引文、引文注释和文后参考文献三个方面对学术著作中引文和参考文献常见著录错误进行辨析,并提出了从出版机构加强制度建设到编辑提高个人学术素养等多方面的解决之策。  相似文献   

2.
范雪梅  沈波  夏爱红 《编辑学报》2011,23(5):405-406
通过调查科技期刊论文首页标注引文格武的现状,重点阐述在论文首页标注引文格式的重要性:方便作者引用,减少出错率;减轻编辑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论文的被引用率;提高期刊质量。提出在论文首页标注引文格式的一些建议,认为这是提高参考文献著录水平的一条较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出版时滞是学科“影响力期刊”认定的重要影响因素,引文数量会严重影响学科“核心期刊”的评定结果.从作者对引文标注的错误认识、作者对引用文献的错误观念、编者对参考文献的错误认识、广大作者对参考文献的应有认识等方面对期刊和论文引文标注与文献著录的标准化进行分析发现:广大作者规范标引和著录参考文献对期刊质量评估认定结果有重要影响,编辑出版人员仅起辅助作用,培养作者和编者的规范意识是提高期刊质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也谈学术论文中的引文问题--与蒋鸿标等同志商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术论文中的引文问题值得认真研究。本文针对蒋鸿标等同志文章中的一些观点 ,采用例证法和哲学方法等对论题观点的引证机理、引文特别是自引机理、参考文献的功能以及引用的规则等进行了探讨。并认为 :“事实性描述”作为引证论据非常重要 ,必须在论文正文中标注参考文献 ;自引是引文的一种特殊形式 ,尽管自引存在许多问题 ,但不能以偏概全 ,因噎废食 ,拒绝自引 ,自引不应避免 ;参考文献的诸多功能说明 ,参考文献是人们进行科研时必须“顾及”的重要资料与线索 ;引用必须是对原文原话的照录 ,必须加引号 ,不是原文原话的则不应加引号。  相似文献   

5.
学术论文中的引文失范问题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的引用动因和目的导致各种各样的引文失范。引文的标注形式和主体内容决定了引文的形式失范和内容失范。同时,学术道德规范的缺失又引发大量的虚假模糊引文。厘清引文的内涵与外延以及它与参考文献的联系与区别,正确对待现有学术标准和规范,并在运用中使之日臻完善;责任编辑应树立正确的引文价值观,恪守职业操行,公正、合理、专业、规范地处理引文问题;作者要掌握正确应用引文的原则与方法,增强文献情报利用的能力,避免"主观故意"的引文失范。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与中国科学引文索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纪昭民 《编辑学报》1996,8(4):208-210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与中国科学引文索引纪昭民科研人员在发表科技论文时,一般都要通过“脚注”或“参考文献”等方式,列出撰写该论文时所引用或参考过的主要文献。这种现象说明科研活动并不是完全孤立进行的,而是在继承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又经过自己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参考文献引用分类标注与科技期刊和论文的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董建军 《编辑学报》2006,18(6):406-409
为了规范参考文献的引用,减小引文问题对科技期刊和论文评价所造成的影响,使得以引文为基础的各种分析方法在科技期刊和论文的评价中更加合理、更加科学,提出了参考文献引用分类标注的概念.依据被引文献对论文作用的不同和引用意义的差别,将论文所引用参考文献分为正相关性引用类、负相关性引用类和平行相关性引用类,建议在论文写作中标注出分类的标志,编辑和审稿人在编审时可据此核实参考文献引用的正确性.在论文评价时分类进行检索统计,有利于进一步规范引文分析的各项指标,变笼统的引文分析为细化的据类分析评价,使引文分析评价体系更加科学、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8.
基于引文分析法的国内"参考咨询"的研究现状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以CSSCI数据库提供的被引数据为数据源,以“参考咨询”类论文为对象,利用引文分析方法,从引文量、高被引作者和高被引论文数量及被引次数、共被引次数三个方面,挖掘了论文“参考文献”中的隐含信息,从中分析近年来“参考咨询”研究的现状,指出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后讨论了用于引文分析的多元统计方法(聚类分析法、多维尺度分析法)针对不同对象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研究生学位论文引文统计分析与馆藏文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完成学业水平的重要标志。学位论文引用的主要参考文献,是一篇完整的学位论文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位论文的参考文献是研究生为了借鉴、继承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引文的多少与引文的质量反映了作者的知识水平、研究环境、研究条件和掌握有关...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学刊》引文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统计分析了《图书馆学刊》1990-1995年期间的论文及其引文,指标有引文量、引文频次、引文年代、自引量、自引率、衰减系数、引文类型、引文语种、引文期刊源、引文著者等的各种分布,基本反映了该刊近期的水平和状况,可供编辑和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参考文献的引用及影响引用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马智峰 《编辑学报》2009,21(1):23-25
分析参考文献的功能、作用、来源及其引用动机等。希望论文作者和编辑能对文献有全面科学的认识,并能合理地引用,也希望编辑界有识之士对文献著录原则和规范等问题进行学术研究和指导,以促进文献引用的进一步规范化,使文献能为我国科技论文整体水平的提高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鞠衍清 《编辑学报》2015,27(5):457-458
中文科技期刊英文参考文献韩国著者姓名的标注错误及格式不一现象较多.其中有韩国姓名罗马化本身不规范的原因,也有原始文献格式不一、作者和编辑对韩国语缺乏了解的原因.认为编辑在加工稿件时一定要查阅原始文献,也要对英文参考文献进行全面审校.建议韩国人名采用姓、名均全拼的方式,以免因信息缺失而造成误解.  相似文献   

13.
宋春燕  王菊香 《编辑学报》2009,21(5):418-419
抽取我国2008年出版的较有影响的9种护理期刊,利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维普资讯网对文后中文连续出版物参考文献逐条核查.发现中文引文错误率为33.3%~54.9%, 平均44.2%.认为应提高作者和编辑对文后参考文献著录的重视程度,并提出了针对性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4.
参考文献著录中的学术道德缺失现象及其防范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郭玲  陈燕 《编辑学报》2007,19(1):8-10
在参考文献著录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一些属于无意识过错,还有一些由于主观原因有意识地采取非正当或超过学术道德范畴的不良手段,主要包括引而不著、著而不引、过度他引、不正当自引、模糊著引等.为了防范参考文献著录中的学术道德缺失,编辑必须做好把关人,并从自律与他律等方面加以遏制.  相似文献   

15.
闫娟  李鹏  魏杰  杨云华 《编辑学报》2013,25(2):115-117
在中国知网引文数据库中检索2001—2010年关于期刊编辑工作方面的被引文献1万2 852篇。其中:被引1次者5 494篇,占42.4%;被引5次以上者2 499篇,占19.4%。基本符合"二八定律"。前50篇高被引论文有38篇发表在《编辑学报》上,占76%。高被引论文所研究的主题主要有论文参考文献、编辑素质、影响因子、审稿、期刊评价、期刊国际化、开放存取(OA)、被引分析、期刊品牌打造和发表时滞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 针对60年间作者引用行为演变的分析,了解引文评价的局限性,促进学术论文评价方法的发展和完善。[方法/过程] 通过对1957-2017年物理学和哲学代表性期刊的280篇论文的3 314条参考文献和5 222次引文进行识别,判断和统计其在不同年代的引用特征,并讨论引用行为的演变趋势对引文评价的可能影响。[结果/结论] 通过调查发现如下结论:一是期刊论文在参考文献载体类型和年代分布上没有明显变化,但在篇均参考文献量、参考文献文内平均被引用次数、论文的引用认同和引用深度等方面存在明显变化趋势;二是引用行为的变化,使得引文分析作为学术论文评价的依据受到质疑。论文篇均参考文献量的增长以及深度引用与负面引用比重的下降,使得引文评价的参考性减弱。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reviews the use of publication activity indicators for the assessment of the qualifications of scientific and teaching staff. A new section entitled The Publication Activities of Scientists in Belarus has been created on the website of the Central Science Library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Belarus. This section includes a list of periodicals that are available for the publication of scientific results in key areas of research (based on the Web of Knowledge) and a listof Belarusian organizations that are ranked by the h-index and the number of references to their papers according to Scopus. This section also provides the editors of scientific journals with recommendations on the inclusion of citation data into global databases and other materials for researchers.  相似文献   

18.
The study compared citation format in EndNote version 7 and Reference Manager version 11 with the citation format for references found in the instructions to authors from the most significant medical literature. The resulting information should be very useful to those who depend on citation management software to format and organize their references for publication in medicine, and librarians and others who teach the use of citation management software.  相似文献   

19.
With qualitative research apparently threatened by big data, researchers, editors, educators, librarians, and publishers need to understand the mix of research methods used in their field to guide decision making. In response, this study assesses the prevalence and citation impact of academic research between 1996 and 2019 that reports one of four common methods to gather qualitative data: interviews, focus groups, case studies, and ethnography. With minor exceptions, the prevalence of qualitative data has increased, often substantially, since 1996. In addition, all 27 broad fields (as classified by Scopus) now publish some qualitative research, with interviewing being by far the most common approach. The citation impact of interview and focus group research mostly decreased over time, whereas of case study citation impact increased, and ethnography was above average in its two core subject areas. This suggests that methods teachers, researchers, editors, librarians, and publishers should be increasingly open to the value of qualitative dat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