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三数学复习过程中,教师进行专题复习,把一些大块的知识总结、归纳,使知识点点相接,环环相扣,形成网络,以此应对高考在"知识的交汇点"处出题,同时会给学生订阅大量的复习资料,做大量的习题。这种复习方法或许可以提高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不过,笔者认为在备考复习  相似文献   

2.
重视构建知识网络——宏观把握数学框架纵观近年中考数学试题都能在课本中找到原型,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中考数学试题不会超纲,同时意味着中考数学试题"源于"课本.因此,在复习中最好的资料是课本.全面复习,  相似文献   

3.
侯代忠 《广西教育》2013,(22):79-81
作为教育局长、数学特级教师,到学校一线去听课,是我长期以来养成的工作习惯。在听课中、在与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中,笔者经常感觉教师课堂教学有"五个不到位",应给予足够重视。现归纳出来,与同行共勉。一、应重视基础知识"归纳不到位"每年的高考试题中有许多题取之于课本,或是课本习题的改型、拼凑。有选择、填空,也有解答题,即使是较难的题目,也能在课本中找到它的"影子"。因此,教师在复习教学中要重视课本,立足于课本,强化知识基础。我们讲复习立足课本,  相似文献   

4.
化学一轮复习以课本为主线,按知识模块结合课本的章节顺序,梳理知识细节,构建知识网络,掌握每个知识点。二轮复习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通过专题训练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注重归纳总结,做到概念准、规律清,能准确理解化学概念和原理的意义及适用条件,并把自己在一轮复习中的薄弱点补强到位。三轮复习主要通过综合模拟训练的形式提升应试技能,包括考试时间的把控、知识点的熟练程度、题型的变化以及考试心态的调整,通过大量模拟训练实现从学生到考生的转化。下面就二轮复习过程中如何形成知识网络并实现专题突破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元素化合物知识具有知识点数量多、分布广 ,中考中相关试题类型多、分值高、灵活性强等特点 .因此 ,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复习是初中化学复习的重头戏 .一、分块归纳 ,构建知识网络元素化合物知识大致可分为三块 :①水、氢、氧 ;②碳及其化合物 ;③酸碱盐与氧化物 (有关铁等单质的性质可穿插到氧气及酸、盐的化学性质中去 ,因此 ,可不再单独设块) .专题复习时 ,我们可以在阅读课本的基础上 ,将分散在各个章节中的元素化合物知识进行分块归纳 ,织成相应的知识网络 .三个知识块的内容不同 ,归纳织网的方法也可不同 :第一块知识通常用轮廓法归纳 ,…  相似文献   

6.
<正>地理高考复习时间短,内容多,复习并不是简单重复学过的内容,而应以每章为单元,或以地理要素为专题,对地理知识整理、归纳、记忆、巩固,形成纵横交错的知识网络。学生要进行概括归纳,整理编织知识网络,形成一个整体的知识结构。这样考试时才能得心应手。一、回课本,防遗忘最后冲刺阶段,结合过去所做过的习题,像放电影一样快速地过一遍,对已经掌握的内容,则不必花太多时间,主要把精力放在:1.注意回到课本。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十二册第五单元“整理和复习”中,“数和数的运算”一节是小学数学的最基础的内容。总复习时,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课本中提供的复习内容,引导学生把分散学习的知识加以梳理、归纳和提炼,形成知识结构网络,强化学生对数的认识,深化对...  相似文献   

8.
正课本习题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在总复习教学中,通过探索课本习题的知识生长点,归纳、总结、提炼出基本图形、基本结论,反思、拓展、应用,完成知识的第二次飞跃.通过知识的串联、并联,形成解题时必要的"技巧、口诀",从而使学生解题时"站得高、看得远",有的放矢,提高解题效率.下面就"一线三等角"的基本图形、基本结论及综合应用进行探究、归纳.  相似文献   

9.
中考物理成绩,反映了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中考成绩的好坏,复习策略是关键。在具体复习中,教师要以教材为本制定复习计划,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让学生系统地把握课本知识,同时,有针对性地训练、归纳、总结解题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着重于完善中学化学的知识结构,主要是依托课程标准、考纲大纲和考试说明,对课本知识进行再加工的过程。学生在高一、高二所学的知识往往是零散的,而高考考查的是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一轮复习教师要帮助学生归纳、联想、加强知识的前后联系,合理地构建知识网络,最后通过训练使知识运用自如、娴熟和灵活。  相似文献   

11.
教学的有效性是复习课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在《政治生活》复习课中也应贯彻新课改"以生为本"的理念,把握住教育教学质量的增长点,让《政治生活》复习课成为学生的"地盘",让学生"我的地盘我做主",提高复习课的效率和质量。一、精读熟思,动手"织网""书中自有黄金屋",要引导学生钻进课本熟读精思,引导学生自己动手"织网",可以是章节顺序式知识网络,或中心辐射式网络,或主线知识网络,或主体式知识网络等。《政治生活》引导学生"织网"时,要突出每一单元的中心语。  相似文献   

12.
韦远 《中学教学参考》2012,(23):102-103
“温故而知新”,复习在高三学习中是无可替代的一种学习途径。高三复习要求学生在了解考点的前提下,全面熟悉和掌握课本知识,梳理课本知识点和构建知识网络,并能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和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3.
吴丽婵 《物理教师》2010,31(3):49-51
在高考的复习中,好的复习资料可以起到很好的复习指导作用,里面的知识归纳很详细,也有很好的例题、练习题,更多的还有近几年的模拟题和高考题.这样往往也使很多毕业班的教师和学生忽略了复习课本知识的重要性,从而造成了重复习资料而轻课本的现象.我们认为,复习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回归课本.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20,(55):131-132
高中物理课程中有很多复杂的知识点,试题类型也比较多,学生在对高中物理知识复习的时候,容易忘记课堂教学中所学的知识。对此,高中物理课本是十分重要的,高考试题都是来自课本中。高中物理老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制定物理复习总方案,结合课程标准来开展高中物理基础知识的训练,强化笔记归纳整理能力,以此来提升高中生的物理知识复习效率。  相似文献   

15.
复习课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沟通联系.复习时,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回顾与交流,引导学生借助网络图、表格、树状图等形式来梳理知识,让学生自己学会整理、学会归纳、学会复习.下面以"数与代数"总复习为例,做一次系统整理.  相似文献   

16.
物理课本是复习教学之"本",<中考说明>是中考命题之"纲"."紧扣课本不超纲"是物理中考命题的原则和规律,所以中考物理总复习必须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有的学生认为总复习只不过就是知识的简单重复,所以马马虎虎,像蜻蜒点水,一掠而过.学习上不求甚解,这是十分危险的.笔者认为,总复习不是知识的简单重复,而应依据课标对课本内容进行精炼、活化和深化处理,使知识规律化、网络化,进而在更高的层次上掌握课本,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从中发现新的知识,得到新的收获.做为一名中学物理教师,笔者谈谈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17.
中考复习要立足课本,课本是知识与方法的重要载体,离开课本的复习必然是无缘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复习中要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本中的基础知识,要充分挖掘和发挥课本的潜在功能,要掌握教材中的通性通法,达到熟练程度:章节之间——善于归总;知识之间——善于转化;例题习题——善于变化;分段训练,分类推进.这样学生对课本知识就有一定的发散能力、迁移能力和应用能力.下面结合笔者的实践,谈谈中考数学的复习备考策略.一、注重课本,扎实掌握基础知识中考前的复习每一步都离不开扎实的基础知识,千法、万法,打好基础才是好法.在基础知识复习中,首先让学生自己归纳、整理知识结构,在解题中,先让学生自己思考、分析、探索解  相似文献   

18.
研究性复习策略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课本的脉络和高考的要求,将复习内容转化为研究专题,主动地去构建知识网络,学会收集、分析、应用信息,获取解决问题能力的学习策略。一、研究性复习的主要环节(一)确定专题研究性复习专题一般由教师确定,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现状成立研究小组,选择一个或几个课题,由学生自己去设计方案、实施研究、处理结果。根据历史复习的要求,研究专题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类:1.重、难点知识的专题研究。通过对重、难点知识的专题研究,可促进和拓展对现有课本知识的学习,达到对重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对难点知识的…  相似文献   

19.
每年的中考对学生来说都是人生的一次重要的转折,如何在最后复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中考成绩,已成为每一位毕业班教师不断探讨的课题.一、分阶段复习,循序渐进1.第一轮:纵向复习,回归课本,夯实基础一般而言,中考数学考试会用较大比例(约75%)的试题来考查"双基".全卷的基础知识的覆盖面较广,起点低,许多试题源于课本,在课本中能找到原型,有的是对课本原型进行加工、组合、延伸和拓展.复习中要紧扣教材,夯实基础,同时关注新教材中的新知识,对课本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形成知识网络,同时对典型问题进行变式训练,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做到以不变应万变,提高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20.
1突出基础性,注重物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复习 基本规律和基本概念的复习,是物理总复习的开始.复习时,注重知识间的联系,将各个知识点网络成面.为达到知识点网络成面之目的,首先应把知识点联成线,再将知识线联成网,从而形成知识面.如"光的反射"一章,可归纳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