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对高校用户信息行为的调查结果显示,通过移动终端获取信息成为高校师生的普遍行为,但目前信息查找成功率还不够高,信息交流很难深入,信息创建行为不足,移动阅读以泛读为主,移动搜索总体满意度较低.总结发现,用户具有需求的多样、动态、多变性,信息查询的碎片化、实时性,信息获取的表面化,信息利用的片段式、时效性等特征;用户行为呈现选择性、易用性、可近性、指向性,从生活娱乐再到工作学习等普遍规律.基于此,提出高校开展移动图书馆服务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通过构建移动学习用户隐私信息披露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探究移动学习用户隐私行为的影响关系,以提高用户隐私信息披露意愿和对隐私信息的控制能力。[方法/过程]本文通过对隐私信息披露文献的查阅,运用问卷调查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行为控制3个方面分析了移动学习用户隐私信息披露行为,利用结构方程对提出的假设进行分析验证。[结果/结论]数据研究结果表明,隐私信息披露意愿对隐私信息披露行为有正向影响,感知移动学习收益性、移动学习用户社会影响、隐私控制自我效能和感知移动学习便利性对隐私信息披露意愿呈正向影响,而感知移动学习风险性则对隐私信息披露意愿呈负向影响。本研究能够帮助移动学习平台开发商更好地收集信息,为用户定制个性化的服务。[局限]研究的调查对象覆盖面较窄,对年龄、性别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缺乏深入地分析。  相似文献   

3.
高海涛  邢哲  赵丹 《情报科学》2021,39(8):37-43
【目的/意义】挖掘大学生知识获取行为影响因素,有助于树立大学生知识获取主动性意识、提升知识需求 表达和信息资源利用能力、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方法/过程】本文基于信息素养视角,从信息意识、信息搜寻能 力、信息应用能力、信息环境四个维度构建了大学生知识获取行为影响因素模型,应用结构方程对模型进行了验 证。【结果/结论】结果表明信息应用能力、信息环境对知识获取意愿有正向影响,信息意识与知识获取意愿对知识 获取行为有正向影响;信息搜寻能力对知识获取意愿的影响不显著。【创新/局限】首次基于信息素养视角揭示了大 学生知识获取行为影响因素,但数据样本较为单一,对策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4.
于丽  张勇 《现代情报》2013,33(2):137-139,151
文章对提升图书馆学科馆员专业能力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学科馆员专业能力的建构可以通过信息获取、信息吸收和信息利用3个阶段着眼,在此基础上从建立学科馆员专业能力评价系统、营造与用户互动氛围、构建多学科交叉研究平台、用户信息需求驱动、建立持续创新的学科运行机制等5个方面对学科馆员专业能力的培养途径进行了探索,以期最大程度地发挥图书馆信息资源为高校建设和发展服务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对信息行为的研究有利于提高信息服务系统的效率和用户满意度。文章利用现象描述分析法对研究生自学过程中信息的需求与查寻行为进行分析,得到用户信息需求类型、信息获取行为及信息获取困难时用户行为方式的结果空间,认为在知识内化过程中用户信息需求具有深、浅两个层次,对于不同层次的信息需求有不同的查询方式,而遇到查询困难时学生的行为一般有放弃、积累和钻研3种类型,这3种类型与信息需求层次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探析影响高校移动图书馆用户使用行为的因素以及影响机理,对高校图书馆改进与优化移动 图书馆,提升图书馆移动服务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过程】首先以高校研究生为调查对象,基于TTF构建高 校移动图书馆用户使用行为影响因素模型,设计问卷并面向高校研究生获取样本数据,利用最小偏二乘法进行结 构方程模型分析;之后,选取尖点剧变模型对高校移动图书馆用户使用行为影响因素模型的影响机理进行动态分 析。【结果/结论】结果发现,任务—技术匹配和绩效期望正向显著影响高校移动图书馆用户使用行为,用户使用行 为会随着任务—技术匹配和绩效期望的变化发生剧变。  相似文献   

7.
网络环境下,网络用户信息搜寻能力直接影响其信息的获取和利用水平。本文在结合网络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特征的基础上,构建网络用户信息搜寻模型,并从收益和成本两个角度探究其中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信息搜寻收益、信息搜寻成本是网络用户信息搜寻能力的直接影响因素;信息搜寻意识、信息搜寻知识显著影响信息搜寻收益,信息搜寻知识、信息搜寻技能、信息搜寻平台显著影响信息搜寻成本,并通过它们影响信息搜寻能力;SNS社交环境显著影响信息搜寻意识、信息搜寻知识、信息搜寻技能,从而间接影响信息搜寻能力。  相似文献   

8.
田梅  朱学芳  张军亮 《现代情报》2018,38(10):91-98
[目的/意义]研究结果有助于完善信息偶遇影响因素相关研究,同时可为用户提高信息偶遇效率以及商家优化产品性能、改进服务模式提供理论基础与思路。[方法/过程]通过半结构化访谈获取移动互联网信息偶遇关键事件,利用Nvivo11对数据进行编码分析,经过对自由节点间关系的概念化与范畴化,最终形成信息偶遇影响因素相关的22个树节点及7个核心树节点;通过分析访谈问卷,利用熵权法确定各维度影响因素的权重,表征其重要程度。[结果/结论]移动环境下,在整个过程中信息偶遇受到了来自个体因素、工具、时空情境、任务情境、信息、网络环境、社会环境7个维度因素的影响;在信息偶遇前阶段,工具因素的影响最为突出,而在信息偶遇中、后阶段,信息因素的影响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揭示用户在“互联网+”背景下的信息获取及利用规律,预测信息需求情况的发展趋势,重构 高校图书馆协同服务机制,形成主动化、个性化和智能化的服务范式。【方法/过程】运用灰色模型和Matlab拟合模 型两种数据拟合方法对高校用户信息行为的动态关系进行定量研究,对比分析两种模型的拟合结果,根据其特有 的内在规律作出必要的简化假设,掌握高校用户的信息行为动态,在本质上影响协同服务机制中各参与因素的结 构调整。【结果/结论】提出用户终端与移动终端相协同的PC-MT协同服务机制,包括信息需求响应机制、知识组织 与传输机制和服务评价与反馈机制,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效益和用户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针对高校移动图书馆个性化推荐的不足,利用情境感知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从用户的物理情境信息、基本情境信息、社会网络3个方面获取用户的情境信息;采用向量空间模型的表示方法,提出一种基于情境感知的高校移动图书馆个性化推荐模型,并介绍模型的运行过程及相关环节,以期解决移动图书馆用户情境敏感性的个性化需求。  相似文献   

11.
王亚妮  王君  姚唐 《情报科学》2022,40(4):138-146
【目的/意义】围绕社会化商务社区中的信息搜索和信息处理,从认知心理学和神经学视角探究用户对商品 信息的偏好及关注程度,有助于帮助社区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实现社区推荐智能化。【方法/过程】选取典型的社 会化商务社区为研究背景,通过眼动实验收集数据,挖掘社区中的信息呈现(客观事实型信息vs.主观评价型信息) 和商品类型(享乐型商品vs.实用型商品)对用户信息处理可能的影响规律。【结果/结论】用户对不同的信息在处理 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和客观事实型信息相比,用户在了解商品时更关注主观评价型信息;商品类型显著影响用户在 社区中的信息搜索和信息处理,用户更关注享乐型商品的主观评价型信息而关注实用型商品的客观事实型信息。 【创新/局限】现有研究多从社会环境、信息系统、用户特征等方面研究用户信息行为的影响因素,本研究从信息维 度出发借助眼动实验的方法为社会化商务社区中的用户信息行为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2.
汤妙吉 《现代情报》2018,38(1):121-126
总结国内外图书馆移动用户行为的研究现状,为面向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图书馆移动用户行为分析模型设计提供参考。采用理论研究与模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与数据应用三方面研究用户行为动作序列和用户行为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前端操作行为与后端业务数据库相结合的方式定义和表示图书馆移动用户在iOS App、Android App与Web页面上与产品UI的隐形反馈行为,采集移动用户客户端基础信息字段、用户行为相关字段、配置Flume 3个方面数据,引入时间维度、用户维度、部门维度、资源维度、行为维度、入口渠道6个维度进行数据仓库层面的建模,从用户行为序列预测与用户兴趣引导两步实现数据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 基于健康素养视角研究移动医疗App用户体验影响因素,有助于提升用户的健康素养水平、增强用户体验质量。[方法/过程] 构建移动医疗App用户体验影响因素模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选择Bootstrap方法进行假设检验、中介效应检验与路径分析。[结果/结论] 本文发现:1)视觉吸引力对用户体验存在显著正向影响;2)需求满足对用户体验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3)健康素养构面中的健康信息获取能力通过需求满足的完全中介作用对用户体验产生正向影响;4)健康素养构面中的健康信息评价利用能力对用户体验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探究学术APP用户信息交互行为的影响因素,有助于增进其信息交互并实现学术APP高效运转,为促进学术APP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首先结合学术APP特点分析学术APP信息交互行为的过程,然后通过半结构化访谈获取原始资料,以Straussian扎根理论方法为指导,通过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式编码对学术APP用户信息交互行为影响因素进行归纳分析和关系梳理,分析各项主范畴对用户信息交互行为的内在关联和作用路径。[结果/结论]用户信息交互行为受到收益认知、个体因素、平台载体、平台管理与制度规范、社区环境氛围和信息内容的共同影响,其中个体因素方面的个体特征和个体需求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影响因素可进一步解析为用户、信息、平台和环境四个分析维度,根据研究结果向学术APP设计者、运营者和用户提出增进用户信息交互的针对性策略。  相似文献   

15.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user interaction and digital libraries (DLs) evaluation. User interaction is a multi-dimensional construct and recognized as three dimensions in this study, as user interaction with: information resource; interface; and, tasks. DL evaluation is considered from the user's perspective and defined as users’ perception of DL performance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including the support of DL's interaction design to user interaction (labeled as interaction-design-based (IDB) evaluation), the support of task completion (labeled as task-based evaluation), and a DL's overall performance (labeled as overall evaluation). An experiment with 48 participants was conducted using the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CNKI (http://cnki.net/), the most widely used digital library in China). Participants searched for four simulated work tasks and one real work task during the experiment, subsequently evaluating their interaction with information resource, interface, and tasks, and DL performance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before or after the search.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were conducted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 list of factors related to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user interaction can significantly predict or be correlated to users’ evaluation of DL performance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including appropriateness, rich and valid links, reasonable page layout, salience of topics, search task difficulty, well-organized web site, easy to learn, accessibility, usefulness, familiarity with task procedure, etc. These factors surface as the most critical criteria for DL evaluation. Based on the results, an integrated DL evaluation framework is developed. The study adds new knowledge about how tasks affect DL evaluation. It has implications for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DL evaluation and helping DL developers design DLs to better support users’ interaction, task completion, and their overall experience with DLs.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探究移动图书馆用户的不持续使用行为影响因素,有助于提升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吸引用户深度参与,提高用户留存率。[方法/过程]以移动图书馆用户为研究对象,借鉴人—系统交互理论,通过扎根理论方法抽取不持续使用行为影响因素,并利用解释结构方程模型方法,通过MATLAB的矩阵分析梳理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结论]确定影响用户不持续使用移动图书馆的3个层面的17个因素,分别为用户层(期望不确认、社交圈影响、不习惯、不确定性、自我效能低)、人—系统交互层(感知易用性低、缺乏个性化、使用成本高、感知风险高、学习成本高、服务质量低)、系统层(替代产品吸引力大、信息资源匮乏、响应缓慢、导航设置不合理、隐私设置不科学、功能不健全);分析影响因素间的相互关系,针对各层次影响因素和分析结果,提出预防移动图书馆用户流失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张继东  蔡雪 《现代情报》2019,39(1):70-77
[目的/意义]本文以用户行为感知视角,研究影响移动社交网络主导型用户与浏览型用户持续使用的因素,为移动社交网络信息服务提供理论基础,并为移动社交网络提供商提出参考与应用借鉴。[方法/过程]分析移动社交网络主导型用户与浏览型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引入相关变量,构建了基于用户行为感知的移动社交网络信息服务持续使用意愿模型并提出假设,最后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娱乐、感知质量等因素均显著影响主导型及浏览型两类用户;服务质量、感知风险、知识获取、个人创新、社会认可、感知信任、感知转换成本等因素对两类用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The presentation of search results on the web has been dominated by the textual form of document representation. On the other hand, the document’s visual aspects such as the layout, colour scheme, or presence of images have been studied in a limited context with regard to their effectiveness of search result presentation.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comparative evaluation of textual and visual forms of document representation as additional components of document surrogates. A total of 24 people were recruited for our task-based user stud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uggest that an increased level of document representation available in the search results can facilitate users’ interaction with a search interface. The results also suggest that the two forms of additional representations are likely beneficial to users’ information searching process in different contexts.  相似文献   

19.
e帮助系统能够实现良好的信息检索系统用户体验,研究用户的信息检索学习行为是建立e帮助系统的前提。本文依据课题组完成的不同帮助干预下数据库用户学习高级检索方法的实验,分析了不同帮助干预下数据库用户的信息检索学习行为的试错特征,重点关注不同帮助干预下数据库用户学习高级检索方法的效果差异,并获得了有价值的分析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e帮助系统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