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6 毫秒
1.
在电视商业化竞争激烈以及电视节目整体娱乐化的背景下,电视真人秀节目以其真实和虚构的叙事特点构建了电视文化奇观。本文透过真人秀节目的叙事奇观、视听奇观、人物奇观分析了其文化奇观的建构过程,并且对这种文化奇观作出了文化阐释,其虚构性、娱乐性、虚假性、低俗性、颠覆性的特点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婚恋约会型真人秀节目为例,对电视文化奇观进行深层次解读,认为娱乐性、消费性、审美性是当前电视文化奇观的另类表征。  相似文献   

3.
廖媌婧 《今传媒》2012,(7):70-72
从2004年的《超级女声》到2010年的《中国达人秀》,中国电视业掀起了"真人秀"节目的热潮,这个源自西方的节目模式为中国百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收视经验以及参与体验。本文借用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和罗兰.巴特的神话学分析以《中国达人秀》为代表的电视真人秀节目,描绘了在符号消费主义时代的媒介奇观中,象征资本权力如何操控民间话语,并将其纳入主流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4.
《非你莫属》是近来收视率较高的职场真人秀节目,本文以其娱乐化现象分析为主要内容,从职场真人秀节目的发展现状,《非你莫属》娱乐化现象分析,对职场真人秀节目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为电视娱乐节目的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邢星 《今传媒》2016,(8):101-102
当前的电视真人秀节目多注重经济价值,而忽略其文化价值,出现泛娱乐化的态势,而2013年由湖南卫视推出的大型明星亲子生存体验真人秀——《爸爸去哪儿》,则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了文化价值创新,将传统文化的精神元素植入节目中,在播出后不仅获得了高收视,还得到了业界专家和普通观众的一致好评,本文以《爸爸去哪儿》节目热播的背景为切入点,分析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进而反思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以期对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健康发展提出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荣荣  王晴 《今传媒》2014,(8):10-11
麦克卢汉把媒介理解为"人的延伸",尼克·史蒂文森则认为"媒介在伸展社区界限的同时,使我们接触到了与我们素昧平生的人们的生活"。身处于媒介所营造的拟态环境中,人们生活的真实世界被虚拟化、符号化、奇观化。因此,本文以央视一套节目《舞出我人生》为研究对象,运用媒体奇观理论对节目文本进行分析和解读,以体现当下电视娱乐类真人秀节目的媒体奇观现象。  相似文献   

7.
电视节目发展至今,综艺节目早已今非昔比,而真人秀节目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不断推陈出新,节目形态更是日益成熟,涵盖了野外生存、表演选秀、职场创业、益智游戏等多种类型。来自美国的《天桥骄子》正是一档具有独特魅力的时尚类真人秀节目,在短短的数年发展中,其影响力不断扩大,节目开播以来屡次获得艾美奖提名、文化成就奖。本文从媒体奇观理论出发,对《天桥骄子》进行深层解读,以期挖掘美国时尚类真人秀节目的奇观化现象以及剖析其对我国真人秀节目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韩岳 《传媒》2015,(20):40-43
近年来,国产电视真人秀节目已经从单纯的引进、模仿国外真人秀模式,开始向引进节目本土化改造和原创节目模式研发并重的方向发展,节目形态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在这过程中,以天津卫视的《国色天香》、中央电视台的《叮咯咙咚呛》为代表的戏曲真人秀节目异军突起,将传统的戏曲艺术与时尚的真人秀节目元素相结合,开创了戏曲文化电视传播的新模式,以通俗化、娱乐化的节目风格,赢得了不同年龄段观众的喜爱.  相似文献   

9.
韩冰远 《新闻传播》2010,(5):120-120
近年来,在电视屏幕上一股真人秀(RealityTV)浪潮在全球兴起和蔓延。已然成为当下不容忽视的电视文化奇观。真人秀,至今还没有一个严格的概念和定义,目前有很多种说法,如真实电视、真人秀、记录肥皂剧、真实秀等等,但较为普遍的说法是真实电视或者真人秀。它是由制作者制订规则,由普通人参与并录制播出的电视竞赛游戏节目。世界各地的真人秀节目正在为各大电视台带来巨额利润.其中有的节目已被多个国家移植,《老大哥》已经有18个国家的版本,这种新型的电视节目几乎使电视观众趋之若鹜、如醉如痴。  相似文献   

10.
解读电视真人秀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尹鸿 《今传媒》2005,(7):14-18
无处不在的真人秀从上世纪末开始,电视“真人秀”(RealityTV)浪潮就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兴起和蔓延,真人秀节目不断地将真人推上屏幕,让观众去观看、窥视、消费和娱乐。真人秀已逐渐演绎为当下不容忽视的世界性的电视文化奇观。先是由恩德莫公司(Endemol)研发的《老大哥》(BigBrother)节目从荷兰被陆续移植到澳大利亚、德国、丹麦、美国等近20个国家,掀起了欧洲大陆的真人秀热潮;此后,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推出的《幸存者》(Survivor)在美国拉开了轰轰烈烈的真人秀大幕。此后福克斯电视公司(F o x)的《诱惑岛》(TemptationIsland),法国M…  相似文献   

11.
刘美驿  李翔 《今传媒》2014,(8):106-107
2013年新年伊始,湖南卫视《我是歌手》和《爸爸去哪儿》两档真人秀节目在短短数月中迅速走红;此外分别引进荷兰与德国明星跳水节目模式的《中国星跳跃》与《星跳水立方》同样也引起了舆论的强烈关注,节目效果虽然褒贬不一,但是明星真人秀节目成为当前热议的节目类型却是不争的事实。2014年明星真人秀愈演愈烈,《爸爸去哪儿》《我是歌手》《爸爸回来了》《花儿与少年》《爱在囧途》等明星真人秀相继涌现,夺人眼球。本文梳理了中国电视明星真人秀节目经历的发展脉络,探究了国内电视明星真人秀节目创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2.
2005年《超级女声》风生水起后,真人秀节目愈演愈烈,这两年借着韩国综艺节目的东风,国内真人秀节目有大批崛起之势。真人秀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迎合大众心理需求所催生出的电视文化奇观。本文从大众文化传播的视角,分析电视奇观产生的受众心理原因,主要有游戏的快乐感、窥私的优越感以及参与的存在感这三种受众心理满足。总结来说,当今电视所创造的商业流行文化,在一味地迎合和挖掘受众隐秘的心理需要外,更要注重创造和提升大众文化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3.
杨柳 《今传媒》2016,(12):71-72
在新媒体大力发展的当今,微博营销成为电视真人秀节目重要的宣传、推广手段.而作为首档与微博雷达有深入合作的电视真人秀节目,《极限挑战》在传播特性、文化氛围等方面都实现了高度的契合,通过微博平台丰富与推动了节目的发展,促进了电视节目社交化进程.本文以东方卫视《极限挑战》节目为例,概述了其成功的历程,分析了节目微博营销的重要手段,并探讨了新时期电视真人秀节目微博营销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毛益苏 《新闻世界》2013,(12):117-118
招聘类真人秀节目近来火爆电视荧幕,以《非你莫属》等为代表的职场真人秀节目在娱乐大众的同时,也成为各招聘企业品牌传播的平台,而《非你莫属》也凭借各招聘名企将节目品牌传播出去。本文试从品牌的价值定义角度浅析《非你莫属》节目中的品牌传播的联合化。  相似文献   

15.
韩静 《青年记者》2016,(20):60-61
在很长的一段时期里,在时尚娱乐文化的大力冲击之下,戏曲文化开始走向小众化和边缘化的窘境,很多传统戏曲电视节目因创新乏术而日渐式微.而近几年来,随着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崛起,以中央电视台的《叮咯咙咚呛》和天津卫视的《国色天香》为代表的戏曲真人秀节目异军突起,成为电视荧屏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这些戏曲真人秀节目将真人秀节目的元素巧妙融合于戏曲艺术之中进行节目创新,对传统戏曲艺术进行娱乐化和时尚化改造,展现出独特的节目风格和艺术品位,赢得了不同年龄段观众的广泛喜爱.  相似文献   

16.
宋丽丽 《青年记者》2006,(20):64-65
2000年,“真人秀”节目浪潮在全球范围内兴起和蔓延,它俨然已成为当下不容忽视的电视文化新奇观。最早是始于荷兰,后被澳大利亚、德国、丹麦、美国等18个国家广泛移植的《老大哥》,此后一系列类似节目相继出现,如美国CBS的《幸存者》、FOX电视公司的《诱惑岛》、法国的《阁楼故  相似文献   

17.
冯琼 《现代视听》2013,(7):41-45
近几年在愈演愈烈的电视大战中,电视真人秀节目以其蓬勃的生命力迅速侵占电视资源。特别是2011年10月广电总局颁布了"限娱令"之后,各大电视台更是为了长远的发展与生存,都在谋求节目的转型。本文以《中国好声音》为案例,探讨《中国好声音》的创新发展路径,并从中对当前的电视真人秀节目转型的路径进行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中国达人秀》节目的分析,论述了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内涵和意义,探讨在全球娱乐化背景下,《中国达人秀》节目体现出的"真"、"秀"、"情"、"魂"的真人秀节目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张亚茹 《今传媒》2011,(12):66-67
电视真人秀节目形态有多种结构方式,通过节目形态结构方式的互相借鉴和创新,会产生更多优秀的节目形式。电视真人秀节目形态的嫁接式结构就是其中的一种重要结构方式。本文试图以中国教育电视台求职节目《职来职往》对于婚恋交友节目《非诚勿扰》的节目形态的成功嫁接为例来阐述电视真人秀节目形态的嫁接式结构。  相似文献   

20.
国内首档滑雪竞技真人秀节目《冰雪奇迹》在多个层面为体育竞技真人秀节目带来了新鲜元素.该节目配合国家体育主题宣传,继承了体育竞技真人秀节目的优良传统;走出跟风漩涡,凭借差异化拓宽综艺视野;倡导体育精神,回归体育竞技真人秀节目的真谛;走出泛娱乐化,依靠专业内容取胜.《冰雪奇迹》通过多方面的创新,为体育竞技真人秀节目走出当前的多重困境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