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较长时间来,在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有些研究者经常用"保守"和"激进"的论断来评价革命和改良、中国人民的反侵略、中西文化观等问题.本文对其中的一些观点进行了辨析;同时指出对历史问题的评价要慎重使用"保守"和"激进"的概念,"一分为二"和根据历史环境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是应该遵循的重要原则,喜爱用"保守"和"激进"的论断来评价历史问题的人要避免"情绪化".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社科院中国近代思想研究中心与洛阳师范学院联合举办的第三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8月16-18日在洛阳召开。与会学者围绕"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激进与保守"的会议主题,分别对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的概念与类型,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的发端与评价,中国近代史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与其他社会思潮的互动关系,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对近代思想家的影响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通过梳理中国近代史上的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的概念内涵及思想谱系,考察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在近代中国各种社会运动中的思想演绎及历史价值,为当代中国社会文明的现代性演进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意义资源,体现了"以学术关怀人类,以思想推动社会"会议宗旨。  相似文献   

3.
冯桂芬《校邠庐抗议》中的进步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编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增加了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内容,扼要介绍了早期维新派冯桂芬、王韬、郑观应等人的思想.成就.作为过渡性、转折性阶段的早期维新派的思想成就是什么?它同地主阶级改革派、洋务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是什么关系?它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过什么作用?是很值得研究的课题,也是高中学生认识、理解中国近代思想史脉络的重要环节.本文就早期维新派的开山祖冯桂芬的思想成就、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做一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近代思想研究中心、西北大学联合主办,西北大学历史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思想史研究室共同承办的“第五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10月18-19日在陕西西安举行.60多位海内外学者围绕“近代中国民族复兴思想与实践”的主题,就“民族复兴思想的内涵及其演变”、“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与民族复兴”、“近代中国社会思潮、公共话语与民族复兴”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现将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和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代军事史第二届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10月在上海空军政治学院召开。军内外百余名专家学者到会并提交了近70篇论文。代表们以中国近代军事思想为讨论主题,同时研讨了近代国防、近代军队建设与发展、近代军阀、近代后勤、近代战争作战指导、近代战术演变与发展等方面的问题。鉴于中国近代军事思想是中国近代军事史研究中比较薄弱的部分,中国近代军事史学会把它作为这次学术讨论会的主题。关于中国近代军事思想史的断限问题。一种观点认为,中国近代军事思想系指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80年间各阶级和政治集团及其军事家和军事著述  相似文献   

6.
改良与革命是人类社会变革的两种基本形式。在近代中国,改良事件主要有戊戌维新变法运动和清末新政;革命事件主要指辛亥革命。这些事件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相继发生的历史大事件,是不同的阶级、阶层出于本阶级、阶层的利益及认识而采取的行动,涉及近代中国走什么道路的问...  相似文献   

7.
在晚清,使“天下”转为“国家”和“民族”的过程构成了近代中国思想史的大部分篇章。与同时代的知识分子一样,青年陈独秀最初主张以思想文化的启蒙来解决中国问题;而在构建“国家”(state)、“国家主义”或“民族主义”(nationalism)、“爱国主义”(patriotism)等思想概念中,却接受和消化了西方词汇及其概念思想,并渐渐从一位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变成坚定的共产主义者,最终形成以“马克思的阶级战争说”解决中国问题的主张。研究陈独秀的早期思想,特别是晚清来自西方政治词汇及其概念系统对其早期思想形成之影响,对于全面把握陈的早期思想和正确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发展历史,具有极为重要的学术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北京大学有着长远研究中国近代思想史的传统,蔡元培、郭湛波、任继愈、石峻、冯友兰、李泽厚等先后从事过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哲学史)著述。20世纪90年代,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出现了新的转向,逐渐朝着精致的专业主义方向发展。中国近代思想与古代思想有着根本的区别。研究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基本路径主要可分为三条:以思想家为对象,以社会思潮为对象,以观念(概念)演变为对象。近代中国围绕如何处理传统文化、认识西方、建构未来留下了丰富的思想遗产,值得我们珍惜和继承。历史情怀与现实关怀的统一是我们拓展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未来应抱有的胸襟。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对于激进主义的反思,既是一系列社会政治变动的产物,又是新启蒙运动内在理路延伸的结果.关于激进主义的论争主要围绕如下问题展开:1、激进与保守的概念界定及其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问题;2、关于革命和“告别革命”的论争;3、对于“五四”激烈反传统主义的再认识;4,激进主义盛行的原因.论争的双方在认识论基础和对中国社会转型的思想预设方面存在重大差异.超越激进与保守之争,既需要一种历史主义的眼光,也需要在文化多元的框架内实现二者之间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0.
正主要发生在1980年代的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讨论,是改革开放以来一次规模较大的思想争鸣。研究这一当代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争鸣,有以下三个问题需要进一步思考:第一,人道主义概念的确切涵义是什么?在当时的争鸣中,很多论者使用的人道主义概念并非是一致的,因而一些问题的争论其实无法形成焦点;第二,人道主义在西方的历史进程是怎样的?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关系,是当时争鸣的中心之一,两者都源于西方,因而梳理清楚西方人道主义的历史进程,对于认识马克思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关系无疑是必要的;第三,这场思想争鸣对于当代中国思想史的意义是什么?30年的时间洗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在高师思政专业作为专业必修课开设至今,具有定位高、专业性显著等特点。但思政专业适用的规划教材一书难求,公共课教材重复建设严重,原因有多方面。创编思政专业类规划教材,有助于解决教学用书难等问题,是中学新课改形势下高师思政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是该课程专业性特点决定的。创编思政专业类规划教材的关键在于教材体系的创新。  相似文献   

12.
在英国古典和中世传统并存的社会背景下,英国拒绝了大陆风格的巴洛克艺术而比欧洲大陆更倾向于中世哥特文化传统的复兴,这种倾向一直持续到19世纪。为使建筑质量不断提高,他们强调中世纪的精神部分超过可视的、物质的概念,而获得观念的、抽象的道德纯粹性,这种思潮被称为工艺美术运动(Arts and Crafts Movement)。这种倾向为20世纪的现代主义(Moclernism)提供了前途。以后展开的在工艺美术运动影响下的20世纪的多样化革新力量所展现的欧美国家的景象,有力地把现代主义推向成熟阶段。所以,本文主要分析20世纪以前在英国展开的工艺美术运动的形式和各个阶段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许婕 《钦州学院学报》2011,26(2):102-104,109
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即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存在着大学生意识形态淡化的现象。主要原因有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理解尚不彻底,历史上的消极影响降低了意识形态教育在大学生中的威信度,来自国内外各种思潮的不良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还有待提高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提高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效果,必须努力造就一支强有力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线,坚持"主导性"与"兼容性"并存,不断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试论邓小平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深刻地揭露了我国传统政治体制的主要弊端 ,全面地阐述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基本内容和基本原则 ,解决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几个重大理论问题 ,为全面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准备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 ,因而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5.
意识形态宣传在中共的宣传工作中处于核心的地位,是中共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苏区时期,中共矢志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宣传,积累了丰富的意识形态宣传经验。探索和把握中共在中央苏区进行意识形态宣传的规律,对于提高中共领导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开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新局面,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与感召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司马光思想研究在历史上一直存在较大争议。现代学术背景下受意识形态及对西方现代学术发展的感知差异影响,分别形成了哲学史、思想史、政治思想史、宋学演变、政治哲学视野下的司马光思想研究范式,围绕司马光是不是保守派、是不是理学家、思想成不成体系等核心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资料选择、讨论深度及方法适应上的问题。如何克服诸种不同研究范式的局限,实现意识形态化研究向真正学理化研究的跨越,成为新时期司马光思想研究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试论无形资产确认和计量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无形资产确认和计量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程,已成为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在大力推进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中发挥着主渠道作用.我们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必须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教学主线凸显中国梦,做好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采用多维教学形式和实践教学,努力探索将中国梦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新路径.  相似文献   

19.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针对教学中所面临的困难,我们应依据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改革,注重实践教学。在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时应注意把握以人为本、以理服人、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等几个方面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林译小说"与意识形态、出版机构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99年林纾用文言翻译的《巴黎茶花女遗事》以素隐书屋刊本问世,短时间里“茶花女”“不胫走万本”,林纾也自此开始了他卷叠浩繁的翻译事业。“林译小说”很快成为了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最早的西洋文学经典,但是这一经典从晚清到五四,也经历了由誉及毁的演变。在勒弗费尔(A.Lefev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