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现代的动态科学观认为:“科学的本质,不在于已经认识的真理,而在于探索真理”,“科学本身不是知识,而是产生知识的社会活动,是一种科学生产。”动态的科学观启发我们,把教学教育仅仅看成是传授科学知识是狭隘的。我们要使学生了解科学方法和科学过程,让学生学会怎样探索未知.发现真理;学会怎样思考,怎样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2.
所谓“创造教学”,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不侧重于模仿和储存知识,而重在向学生提供有助于创造力开发的教学和指导,发展学生的创造潜力,从而实现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造素质目标的过程。体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创造精神方面有着某地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创造教学,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更新观念,树立现代的创造教学观现代创造教学观认为:现成的结论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得出结论的过程;现成的真理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发现真理的方法;现成的认识成果并不是…  相似文献   

3.
在这样一个新的形势下,作为学校,承担着向社会输送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者的重任,努力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创造性思维,其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不言而喻.创新是名族的灵魂,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教育提出的要求.现代教学理论认为,现成的结论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得出结论的过程;现成的真理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发现真理的方法;现成的认识成果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人类认识自然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4.
教学活动是人类作为一个有文化的物种为着世代延续而形成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地发展自身的社会实践活动。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一种认识过程,是师生信息传递、转化、相互影响的过程,是学生在其中掌握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 古往今来,由于存在着不同的教学观,因而对教学活动的本质问题至今仍有争论。传统派教学论把教学看成是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片面地从教的方面来解释教学活动的本质。我国汉代许慎著《说文解字》中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唐代韩愈在《师说》中写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相似文献   

5.
“问题解决”,其核心是把数学教学看成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与传统教学中由教师给出定理、给出公式,让学生学习现成的知识和方法这一静态过程是不同的,它要求学生在这动态过程中创造自己的数学知识,从无到有,积少成多,由表及里,一步步探究数学的真理。因此,将“问题解决”贯彻于课堂教学之中,一个首要前提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发现、创新的环境和氛围,并积极地鼓励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下面以“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教学为例,谈一谈这方面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6.
传统教学理论,从十七世纪的夸美纽斯,到十九世纪的赫尔巴特,直至以凯洛夫为代表的某些现代教育理论,都是把教学过程看成只是传授知识的过程,看成是教师“教”的过程。而这种传统的教学观点,早已为资产阶级教育家杜威所反对。杜威把这种学校看成是“静听的学校”,把儿童从这种学校中获得的知识称为“冷藏的死知识”,但杜威因此而走向另一极端,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学生“做中学”的过程,导入了实用主义的泥坑,否定了系统理论的教学。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后,许多进步教育家,试图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观点来分析探讨教学过程的本质,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学生认识世界的辩证过程,发展能力的过程,也是形成世界观、道德观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教学文摘     
改革传统的教学观、学生观 传统的教学观,就是把教学看成是:教师教书本知识,学生学书本知识,教学只有一个功能,就是传授书本知识。传统的学生观,就是把学生看成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对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成了主体。在这种观点影响下,学校抓教学,只偏重于研究教师的“教”,忽视研究学生的“学”;教师备课,只研究自己如何教,不研究学生如何学;上课,教师独占讲台,讲得多练得少,作业布置,类型单一,套例题多。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的任务是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品德,促进体力发展。教学的真正含义是教师教学生如何“学”。现代学生观认为:学生是教学的对  相似文献   

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 ,“教师在教学过程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那么 ,如何才能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笔者结合英语教学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一、学生主体作用的涵义学生的主体作用 ,简单地讲 ,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 ,他们能够主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 ,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 ,而不是把教学看成“教师灌、学生装” ,把学生看成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对象。在教学…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数学知识观把数学知识看成是概念、原理、定理,符号等和静态集合体,将数学教学看成是“传授-接受”,有必要对其进行教育学的批判,而现代数学知识观测把数学和知识看成是一种动态的生成过程,将数学教学看成是“活动-建构”强调学生自身的经验与体验,数学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还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不利于创新教育的顺利开展。因此,强化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就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对现实教育体制进行彻底改革。 一、转变传统教育观念,确立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教学活动第一要义的思想   在我国传统的教学中,一贯重视知识传授,忽视学生智力发展,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使学生掌握每门学科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这种传统的认识观把知识看成是一成不变的真理。认为知识学好了,智力也就自会得…  相似文献   

11.
人们常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活动既有模式又无固定不变的模式。因此,整个教学的历史,就是人们不断探索相对合理的教学模式的历史。然而,究竟什么是传统教学模式?什么是现代教学模式?人们的看法是不一样的。比较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教学模式问题上的各种不同的分类思想,对于了解教学模式的认识与实践过程,促进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发展,无疑是大有裨益的。分野之一:教学指导思想不同有人根据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形式的不同,把古代个别教学模式看成是传统模式,把近代以后的集体教学模式看成是现代教学模式。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出了…  相似文献   

12.
安润梅 《快乐阅读》2013,(11):32-32
数学哲学现代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数学观已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传统的、静态的、绝对主义的数学观逐渐为动态的、易谬的(或者说,经验与拟经验的)数学观所取代。随着新的数学观的形成就意味着数学教育教学观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从本质上来说,数学教学就是一种数学活动,教学不应看成一系列静态的现成结论的传授,而应该是一个动态的、活动的、创造性的过程。对于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更应培养学生“好问、敢想、敢悟,善于批判,善于交流”的学习习惯,注重知识的生成,注重举一反三,让学生成为自己的知识建构者。  相似文献   

13.
学生的主体作用,简单地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他们能够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而不是把教学看成“教师灌、学生装”,把学生看成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对象。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事物内在的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它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性质和方向,因而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则是这一活动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相似文献   

14.
学生的主体作用,简单地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让他们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而不是把教学看成“教师灌、学生装”,把学生看成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对象。因此,调动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并确立自身的主体作用意识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让学生在科学学习中领悟科学的本质,就是接受科学文化的熏陶,接受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没有国界的文化,意义十分深远!相信老师们对这一观点没有异议。但是,什么是科学本质?科学教师对科学本质应该有什么样的认识?儿童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应该体悟到怎样的科学本质?科学课教学中如何引领儿童体悟他们能够体悟的科学本质?……这样一些对科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生死攸关的问题似乎一直在困扰着我们。很显然,科学教师对科学本质所秉持的信念,必将影响其在课堂上的施教,教师甚至会将既定的课程加以调整,以符合其秉持的关于科学本质的信念。教师如果认为科学本质上是一套客观的陈述,是客观的真理,其教学行为就会使学生形成传统的科学本质观,其教学也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承,缺乏知识的产生过程,容易导致学生学习科学时形成思维定势,把科学知识当作绝对真理,不能理解科学知识的建构性和差异性。因此,作为科学教育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首先应当对传统的科学本质观进行深刻反思,树立起现代的科学本质观。对小学生而言,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与年龄相关,他们还没有能力辨别和理解什么是客观、什么是主观、什么是真理,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向他们提供哲学上非常精确但又不过分复杂的关于科学本质的描述...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名中学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教师在整个教学中的作用不仅仅是“教”,更重要的是“启发”、“引导”和“帮助”,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让他们能够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而不是把教学看成“教师灌,学生装”,把学生看成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对象。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事物内在的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它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变…  相似文献   

17.
王荣花 《新疆教育》2013,(14):78-78
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主体,衡量教学效果的最终尺度是学生对英语掌握的程度。学生的主体作用,简单地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能够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只能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引导者或促进者,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而不是把教学看成“教师灌、学生装”的过程,把学生看成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对象。  相似文献   

18.
数学哲学现代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数学观已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传统的、静态的、绝对主义的数学观逐渐为动态的、易谬的(或者说,经验与拟经验的)数学观所取代。随着新的数学观的形成就意味着数学教育教学观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从本质上来说,数学教学就是一种数学活动,教学不应看成一系列静态的现成结论的传授,而应该是一个动态的、活动的、创造性的过程。对  相似文献   

19.
数学哲学现代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数学观已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传统的、静态的、绝对主义的数学观逐渐为动态的、易谬的(或者说,经验与拟经验的)数学观所取代。随着新的数学观的形成就意味着数学教育教学观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从本质上来说,数学教学就是一种数学活动,教学不应看成一系列静态的现成结论的传授,而应该是一个动态的、活动的、创造性的过程。对  相似文献   

20.
现代实践观把教学过程看作“主体—客体”的认识、实践过程,后现代实践观把教学过程看作“主体—主体”的交往、对话过程。这二者其实都存在偏颇。交往实践观把教学过程看作“主体—客体—主体”的交往实践过程,科学地揭示了教学过程的本质,实现了对现代实践观和后现代实践观的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