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著名纪录片人冷冶夫是2006届法国FIPA国际电视节唯一的亚洲评委,在参加选拔时被问及“如何能够拍摄好的纪录片呢?”他回答:“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细节化,细节画面化”。《故宫》正是如此,在影片建构的宏大叙事中,王朝的兴衰、文明的沉浮通过精美的视听元素得到了令人信服的诠释。  相似文献   

2.
电视纪录片是以美学和社会学意义的视听结合语言,真实地记录和表现人或者事物的历史或者社会现实存在状态的一种影视艺术形式。如果说纪录片是一种“发现”的艺术,那么它同时又是一种“叙事”的艺术、“结构”的艺术。  相似文献   

3.
如果将纪录片比作人体,其内涵与内容是纪录片的大脑和四肢,而视听语言则是“人”的血肉与筋腱。视听语言影响着纪录片思想的艺术性和情感的表达性,通过视听语言可以把厚重久远的历史文化内容通过具体化的艺术手段,将蕴含的思想情感及人物内心现实化地表达出来,带给人真切的体会和内心的触动。笔者将从视听语言角度的叙事镜头、光影色彩等几个方面探讨该纪录片的艺术性和现实性,并对纪录片《河西走廊》进行剖析,研究其在视听语言方面的多种表达。  相似文献   

4.
所谓细节,实际上是指影视作品中的某种能够集中反映事物本质特征、揭示作品题旨内涵或激发观众视听兴趣的“特写”。这里所说的“特写”,并非只指“特写镜头”(当然细节描写常靠特写镜头来表现),它主要指影视作品对特定信息元素的着意刻画、重墨渲染以及突出表达等等。影视作品离不开细节。优秀的影视作品成功的因素之一,往往是其中的一些细节特别能打动人,给人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可以这么说,细节常常赋予影视作品以灵气并能使之“活”起来。例如,一说起影片《小兵张嘎》,我们会首先想到这部片子的一些细节,如嘎子上树藏枪,嘎…  相似文献   

5.
陈浩  李文英 《今传媒》2023,(5):48-51
纪录片是一种视听艺术,视觉影像的进步离不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DV时代的纪录片创作开始去专业化,走向大众化,更多的纪录片创作者们也开始迈出国门,走向世界,迎来了纪录片发展的黄金时代。4K技术的出现丰富了纪录片的真实性与表现力,拓展了纪录片的叙事视角,它的应用革新了纪录片拍摄的影像品质,为纪录片的内容表达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支撑。VR技术突破了传统纪录片的二维叙事空间,改变了纪录片的线性叙事方式,同时改变了纪录片的观看模式,让观众成为观影视角的自主控制者和参与者,提高了观众的主体意识。“纪实美学精神”是本文的“落幅”,在今天的技术浪潮之下,纪录片领域并未出现过分的“技术至上”现象,纪录片人要进一步发扬扎实、严谨、虔诚、谦卑、独立的“纪实美学精神”。  相似文献   

6.
随着传播观念的深入发展,电视细节的运用作为提升电视节目质量的形式越来越受到重视。电视细节不仅指有冲击力的图像,还包括富于感染力的现场语言、播音、音响、屏幕文字等要素,它可以是“一个眼神”、“一声叹息”,也可以是“一个场景”、“一处环境”。而对于电视纪实作品来说,电视细节更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往往是整个纪录片最感人的闪光点,是深化主题、反映主人公个性魅力的点睛之笔,是一部电视纪录片成功与否的关键。所谓细节,是指在电视屏幕上构成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情境、自然景观的最小组成单位。社会情境和人物性格…  相似文献   

7.
电视纪录片“真实”再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观众而言,电视纪录片最大的吸引力在于它的真实性:不仅人物、事件是真实的,而且在时间、空间和细节方面也必须都是真实的。但是,一些电视纪录片创作者认为,真人真事再现就是电视纪录片的“真实”,因此他们对生活中的细枝末节,经常不加选择地罗列于作品之中,而又有人认为电视纪录片的真实是容不得半点的人为“虚假”的,因而认为摆拍是电视纪录片的大忌,反对摆拍,追求一种自然主义的拍摄。这些都犯了“过犹不及”的毛病,过于追求毫无修饰的“真实”,与电视纪录片的“真实”的本意是相违背的。本文以经典的电视纪录片为蓝本,从三个方面对电…  相似文献   

8.
高天 《青年记者》2020,(5):87-88
VR纪录片是纪录片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新形态,它凭借沉浸与在场的独特优势,能够最大程度还原真实世界,不仅延伸了影像表现空间,转变了影像的制作流程,更带来了纪录片在美学风格、叙事形态和视听体验等方面的变革,推动了纪录片行业探索的步伐。  相似文献   

9.
电视,是一门视听艺术.电视纪录片,是一种最能展现视听艺术的电视体裁.然而长期在电视纪录片创作中,“视”和“听”这两种艺术表现形式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相似文献   

10.
林晓 《东南传播》2014,(10):41-42
细节直接影响到作品内容的整体表现,因此是电视纪录片中不可或缺的,而细节的充分展现需要依托解说词的帮助,通常包括事件细节、情感细节、环境细节、动作细节等;解说词所表达的细节与画面有机结合,也就是视听语言共同配合完成细节处理,这就是最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冷冶夫 《视听界》2002,(2):27-27
纪录片是“看明白”还是“听明白”电视艺术,始终是一种以视觉欣赏为主体的视听综合艺术。电视如果失去了这种艺术效果,无论是在声音、叙事、传情、氛围营造等各方面的感染力都是不及广播和报纸等其他传媒的。所以,电视纪录片语言如同电视本体语言是完全一致的,它  相似文献   

12.
人的思维活动有时呈跳跃式,两个似乎并不十分关联的事物被拉扯在一起。不久前收看大型文献纪录片《邓小平》时我就有过这样的体验。这部片子当时舆论界好评如潮,许多电视工作者从不同角度评价它的价值,诸如“传记片的典范”、“政论片的楷模”、“纪事与电视艺术的完美结合”。等等。我赞同这些看法,但我同时还看到这部片子对新闻创作的一种启示,即必须重视细节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细节是文学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方面,没有细节谈不上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与戏剧)。新闻则不一样,它强调的是内容真实、导向正确、反映快捷。至于细节如伺…  相似文献   

13.
杨秋 《报刊之友》2012,(12):80-81
纪录片的诞生虽然起始于影视的发端,然而纪录片的片头制作却滞后很多。似乎“重组”、“编辑”这样的词汇本身就违背了早期纪录片人的创作初衷。虽然起步较晚,但随着近几年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其他影视作品片头一样,纪录片的片头制作日趋成熟。通过对画面、声音和标题字幕等视听素材的多元地创意组合,形成观众对影片第一印象的同时,还承载着传递纪录片特定主题和真实意境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4.
细节创作的必要性 1.细节创作是由纪录片本身特点决定的.纪录片强调以纪实为主,不允许中间存在虚构部分,所以对纪录片的质量要求很高,要利用一些细节描写来表现事件的本质,留给人深刻的印象.另外,虽然有的电视纪录片中存在一定的传奇故事,但工作人员不可能实现全程跟踪,不可能真实再现全部过程,所以纪录片只能利用整个事件中具有代表性的细节来刻画.纪录片讲求平实,它所反映的事件应该是真实的.  相似文献   

15.
冯美 《声屏世界》2013,(7):43-44
在纪录片中,镜头对准习以为常的客观生活,再现和记录生活的本来面目。从视听上,细节看似轻小细微,但正是由于这些点滴,才能见微知著地发觉生活的实质和情感的意蕴。尤其在纪实性纪录片中,细节的存在,使纪录片有了灵魂;身边感人至深的细节被放大,  相似文献   

16.
纪录片是视听结合的综合艺术门类,它将声音与画面集合在一起,对观众感官产生刺激,从而完成叙事、情感以及思想表达.音乐作为纪录片中的重要声音元素组成部分,其应用能够起到强化纪录片价值与力量的作用.不同特点的音乐在纪录片中发挥的功能有所不同.对纪录片中音乐特点及功能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提升纪录片品质,因而备受关注.本文结合部分明显应用案例,分析和论述了纪录片中音乐的特点与功能.  相似文献   

17.
视听语言作为电视纪录片的重要元素,影响着纪录片的叙事结构以及艺术情感的表达,能够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给人以美的享受以及丰富的内在情感的共鸣。本文将从画面镜头、色彩、节奏、音乐音响、解说词等视听语言对电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进行剖析,探究其在视听语言方面的多层面表达。  相似文献   

18.
贾晶 《今传媒》2016,(10):103-104
纪录片是一种纪实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再现艺术,每部纪录片都有自己的特点,现在越来越多的纪录片已经不再拘泥于只是真实再现,而是多考虑怎样叙事,喜剧性的方式就是很好的一种创新。“喜剧性”的概念,运用了彭吉象的观点,分别从人物的形象、细节的体现、镜头的剪辑三个方面进行喜剧性研究。可以看出,纪录片的创作当中适当加入些喜剧性的元素是一种有效的方式,不仅能够吸引观众,还能揭示出纪录片真正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9.
作为纪录片家族中的一种重要类型,电视文献纪录片利用影视的多种表现手段,对重大历史事件或一个阶段的历史发展进程进行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方位的回顾与审视,是一种具有独特风格样式的影视作品.文献纪录片从创作目标上看是将“旧事”变为“新闻”,是一种视听形象的文献.  相似文献   

20.
电视新闻纪录片的审美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美价值,应该说是一切艺术的核心与灵魂,电视纪录片也不例外。特别是电视艺术作为一种视听艺术的综合体现,更复合着文学、美术、音乐等可供多元化开拓的审美空间,这就意味着它拥有着比其他单一艺术门类更加丰富的审美内涵。那么,纪录片应遵循怎样一种审美取向呢?“把握情感节奏,释放人文关怀,” 应是电视新闻纪录片追求的一种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