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企业隐性知识显性化过程与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模型、方法、策略、技术四个方面对国内学者针对企业隐性知识显性化方面开展的研究进行了梳理与分析.然后,从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根源--隐性信息出发,提出了隐性知识显性化过程--信息可视化、信息扩展化、知识显性化.最后,从企业经营主要涉及三大系统--ERP、SCM、CRM角度出发,提出企业隐性知识显性化机制,指出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隐性知识显性化与技术创新绩效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以采集的部分知识密集型产业企业样本为数据来源,运用结构方程分析了信息资源、制度结构、情境系统因素对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影响及它们进而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信息资源、制度结构、情境系统因素对隐性知识显性化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信息资源、情境系统因素之间显著相关,具有很强的协同效应;制度结构因素对技术创新绩效存在着间接影响,通过隐性知识显性化而实现;信息资源、情境系统因素、隐性知识显性化对技术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3.
隐性知识是人们已经认知但未能用各种媒体表达出来的知识,主要包括个体隐性知识和集体隐性知识,图书馆知识管理中隐性知识如何显性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着重阐述了图书馆隐陛知识特点,提出了图书馆知识管理中促使隐陛知识显性化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基于案例的隐性知识挖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隐性知识显性化是知识管理的重要研究内容。提出了通过跟踪案例求解者的思路,建立专家求解到知识领域的映射关系,并形成相应的知识结构图来进行隐性知识挖掘,探索建立了使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5.
基于知识管理的隐性知识显性化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申传斌 《科技管理研究》2005,25(11):232-235
本文主要讨论了隐性知识的内涵、特征,分析了傀性知识显性化的主要障碍,提出了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模型以及措施。  相似文献   

6.
组织内员工隐性知识显性化激励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组织内员工隐性知识的挖掘与共享对于组织的创新和发展至关重要.组织内员工隐性知识显性化遵循一定的选择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激励因素非常重要.本文分析了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激励过程,构建了组织内员工隐性知识显性化激励量化模型,并给出了该模型的一种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7.
基于分布式认知对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布式认知是认知主义的新发展,亦是在知识管理研究中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在充分分析隐性知识显性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利用经典案例的再剖析,从基于分布式认知理论的角度出发对隐性知识显性化过程认知的本质做出研究,并探讨如何根据这种新观点对隐性知识显性化进行有效促进和管理.  相似文献   

8.
隐性知识是知识的核心,把隐性知识显性化出来也是创造知识的重要环节。社会性软件的出现,促进了知识的积累和创造。在社会性软件构建的环境下,从社会认知心理、马斯洛层次需要理论和社会网络弱链接等三方面分析社会性软件对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论企业隐性知识的产生途径及转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何晓红 《现代情报》2005,25(11):183-184,187
隐性知识的存在及其显性化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阐述了隐性知识的产生和有效转移是建立在非正式网络的基础之上的,并探讨了促进企业隐性知识转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知识管理中隐性知识显性化激励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杨峰 《现代情报》2004,24(10):36-37
本文探讨了隐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重要性。讨论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存在的各种障碍.提出了有助于知识管理中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1.
隐性知识在知识经济时代成为人们参与竞争的重要资源,对隐性知识的挖掘以及合理转化为能被人们掌握、利用的有用知识是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将虚拟现实技术引入到隐性知识转化中,分析其在隐性知识转化中的技术优势,从创建学习环境、构建技术平台、提供实现技术、模拟自主行为等四个方面详细地论证了虚拟现实技术在隐性知识转化中的重要作用,设计出一种有利于隐性知识转化的虚拟现实系统,试图以一个新视角探求原有隐性知识转化中的困境问题。  相似文献   

12.
苏智 《科教文汇》2020,(6):103-104
随着5G、人工智能、超高清视频等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新一轮虚拟现实产业链的升级,虚拟现实应用领域日益丰富。本文在分析当前虚拟现实应用技术的职业面向及核心专业能力的基础上,以典型技术为边界,提出了高职虚拟现实应用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思路,及“双创”视域下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与改革。  相似文献   

13.
首先介绍了上世纪末的新兴技术,也是影响未来的第二大技术——虚拟现实技术(VR技术),列举了VR技术在多领域的应用,阐述了基于虚拟环境的虚拟知识社区的建构意义及建构举措,在知识管理理念上供业内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14.
王楠  陈详详  王海军 《科研管理》2019,40(8):126-134
通过设置虚拟社区奖励鼓励用户分享知识,已成为众多社区促进用户知识共享行为的重要措施。社区奖励对知识共享的影响问题已经赢得了广泛的关注与研究,但其效果却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将虚拟社区知识共享行为划分为隐性知识共享和显性知识共享两种类型,探讨了虚拟社区奖励对两类知识共享行为的相对影响及其对隐性知识共享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虚拟社区奖励能够显著促进用户的显性知识共享,而与隐性知识共享存在倒U型的曲线关系;愉悦感和自我效能感在虚拟社区奖励与隐性知识共享之间起完全中介的作用。该研究结论不仅加深了对虚拟社区奖励对知识共享行为影响的理解,并且探索了虚拟社区奖励对隐性知识共享的作用机制,对社区合理设计虚拟社区奖励以促进用户的知识共享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成桂芳 《现代情报》2009,29(4):175-178
在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中,虚拟企业是企业提高灵活性和反应能力的最佳途径之一。知识传播对于虚拟企业的运作尤为重要。本文以虚拟企业知识协作网络中不同成员企业间的知识传播为研究对象,根据知识性质的不同,以知识管理系统为基本媒介,以知识传播的"互动整合过程"为基础,分别建立了虚拟企业基于知识管理系统的显性知识传播模式、伪隐性知识传播模式和真隐性知识传播的混合模式。  相似文献   

16.
从讨论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的特点与障碍入手,指出了虚拟企业隐性知识管理的必要性。通过分析Web2.0环境下隐性知识管理的新方式,探讨了Web2.0环境下虚拟企业的隐性知识管理策略建立Web2.0环境下新的隐性知识管理平台、制定激励隐性知识共享的方法、构建隐性知识库和提供个性化的隐性知识共享服务。  相似文献   

17.
苏屹  郭稳  张傲然 《科研管理》2022,43(9):48-57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有效促进企业对隐性知识的识别与提取,提高创新效率。基于隐性知识本身固有特征和并购双方“有限理性”特征所引发的双方关于隐性知识逆向转移策略的多重选择问题,构建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企业并购中并购双方隐性知识逆向转移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不同因素影响下并购双方在隐性知识逆向转移中策略选择的演化路径。研究表明:大数据知识整合技术能力、大数据预测分析技术水平、目标企业隐性知识的敏感程度、转移成本与预期收益的比率等是影响双方策略选择的关键因素;处于一定范围内的大数据技术分析水平对隐性知识逆向转移有促进作用;对目标企业的补偿率存在最优区间;成本与预期收益比率的变化将导致并购双方的博弈策略向不同的方向演化。  相似文献   

18.
王楠  陈详详  陈劲 《科学学研究》2019,37(6):1071-1078
通过设置虚拟社区奖励鼓励用户分享知识,已成为众多社区促进用户知识共享行为的重要措施。社区奖励对知识共享的影响问题已经赢得了广泛的关注与研究,但其效果却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将虚拟社区知识共享行为划分为隐性知识共享和显性知识共享两种类型,探讨了虚拟社区奖励对两类知识共享行为的相对影响及其对隐性知识共享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虚拟社区奖励能够显著促进用户的显性知识共享,而与隐性知识共享存在倒U型的曲线关系;愉悦感和自我效能感在虚拟社区奖励与隐性知识共享之间起完全中介的作用。该研究结论不仅加深了对虚拟社区奖励对知识共享行为影响的理解,并且探索了虚拟社区奖励对隐性知识共享的作用机制,对社区合理设计虚拟社区奖励以促进用户的知识共享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从虚拟现实的概念、虚拟现实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虚拟现实技术的实现方法以及应用实例等几个方面对虚拟现实技术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由此得出虚拟现实技术对建筑业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摘要:技术转移能够实现企业间技术能力的传递,是发展中国家技术追赶的有效途径。在技术转移中,由于技术能力的主体是内含于其中的隐性知识体系,因而对隐性知识的系统转化能够有效促进转移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造。在系统识别技术转移中隐性知识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在技术转移中的转化过程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