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近年来,广播电视到底姓“广”还是姓“窄”,搞“窄播化”还是搞“大众化”,一直困扰着广播电视界。“窄播论”者称:“窄播”是广电发展的必由之路,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受众市场和广告市场的分化,广告商更注重对特定目标人群的宣传,“不愿白花每一分钱”,这种分化性在根本上决定了广电传媒必须走专业化、“窄播化”的道路。“大众化”论者强调:“窄播化”存在种种  相似文献   

2.
李秋红 《中国广播》2011,(11):20-21
“窄播化”已成为媒介不二选择。然而,本文提出:“窄”播即“广”播。青岛故事广播通过强化受众对频率的认知度,办贴近社会、贴近百姓、贴近听众的亲民广播,明确定位、注重策划、强调本土,以“故事”为主线,结合本地受众的收听习惯和市场特点打造全方位、开放式的广播故事平台,走出一条由“窄”而“广”的广播新路。  相似文献   

3.
在“信息爆炸”的当今,传媒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对受众的争取,由此引发的受众细化革命,将广播推向窄播,广告也“适者生存”向“窄告”发展。面对这一严峻挑战,如何构建节目评估体系,全面建立、完善广播节目市场,推进广播事业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近几年来,宝鸡人民广播电台围绕这一课题,进行了大胆、深入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果并受到业界认可。  相似文献   

4.
随着汽车轮子地不断滚动,广播迎来了新一轮的收听热潮。20世纪70年代,美国广播界有句名言“车轮子和干电池拯救了广播”,如今这一景象也在中国再现。在2006年11月召开的中国广播广告高峰论坛上,有专家指出:“中国广播的窄播时代已经到来,核心听众从农村转向城市,从固定收听转向移动收听,移动人群成为广播收听的主流”。在这里,移动人群主要指向车上人群。  相似文献   

5.
广播电视媒体的核心资源,说到底,不外乎三大类:频道(频率),节目和时段(广告)。媒体传播的内容包罗万象,但所掌握的资源却是相对有限的。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的需求,一直是媒体工作者始终关注的问题。视听率调查能够客观、科学、准确地提供有关受众收看和收听行为数据,从受众的角度反映市场的需求和对媒  相似文献   

6.
电视窄播化,或称“频道专业化”,指在当今电视频道众多、受众市场逐渐分化的趋势下,电视的频道开始由原来的大杂烩式“综合性”频道逐渐向单一的“专业性”频道转变。而事实上,“窄播化”在字媒体领域早已“大行其道”,各种专业化的报纸和几乎所有的杂志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受众比传统的综合性日报要窄。同时由于受众组成比较单一,所以对受众较为关注的问题可以进行专业且深度的剖析和报道。  相似文献   

7.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介主要发掘和利用两种资源:一、精细化地深度掌控社会的“注意力资源”,通过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而满足受众需求;二、广告资源。广告本身是一种资源配置的促进方式。通常认为,报纸经营是“两次售卖”:第一次把报纸卖给受众,第二次把受众卖给广告商。但更深层的逻辑关系是:受众结构决定广告结构进而决定报纸的收入。受众市场是报纸货币收入的源泉。  相似文献   

8.
当前,各种新型媒体不断出现,受众群体也因社会分工的细化而逐渐细化,广告市场也因此而分化,传播正由“广播“变为“窄播“。手机电视这一新兴媒体,适应了“窄播“和“分众“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随着媒体间竞争的加剧,广播媒体的市场化和产业化也在加速,收听数据作为广播媒介市场上的“通用货币”,对电台的经营管理和广告创收具有重要的参考依据。因此谁着力研究收听市场,细分受众市场,把握核心听众,做到有的放矢,谁才能在市场化的今天走在时代的前列。笔者结合AC尼尔森、赛立信两家专业调查公司,[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细分化运作已成为中国媒体生存竞争及发展的基本策略,成为媒介市场化的必然结果和必由之路。在这种趋势下,从中央到地方的广播行业也逐步进行了“频率专业化”的改革,更多的频率将节目定位为只为某一部分听众服务,即从“广播”走向“窄播”。据调查显示,很多电台自频率专业化改革后,媒体到达率高达40.9%,受到广告商的青睐。  相似文献   

11.
论频道专业化的背景依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经济的发展会促使电视业的发展并使之走向成熟,同时,电视传媒以及电视与其他媒体的竞争也将日益加剧。这种竞争是长期的,它以争夺受众、抢占受众市场的最大化和相对固定化为主要表现形式,传统的传播会从传播手段、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等诸多方面发生深刻变化,大众化的“广播”会渐渐变成细分化的“窄播”,频道专业化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视听率调查最终给出的是一组数据,这些数据从各个角度描绘出广电媒介的用户情况(用户指观众或听众,以下统称受众),包括用户数量,构成,收视收听的节目和时间分布等。而这些精确量化了的情况恰恰是广电媒介内容和广告经营者所非常需要的因为作为内容运营者而言,这些数据可以告知受众对内容的收视收听情况。作为广告运营者而言,则可以通过这些数据衡量所投播广告的受众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3.
受众是一种“社会呈现”,是社会环境和媒介供应模式的产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介主要发掘和利用两种资源:一、精细化地深度掌控社会的“注意力资源”.通过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而满足受众需要;二、广告资源。广告本身是一种资源配置的促进方式。通常认为,报纸经营是“两次售卖”:第一次把报纸卖给受众,第二次把受众卖给广告商。但更深层的逻辑关系是:受众结构决定广告结构进而决定报纸的收入。受众市场是报纸货币收入的源泉.  相似文献   

14.
无论是报纸广告、电视广告,还是户外广告、电梯广告,都是单向的。广告受众对话语权占有的相对有限性、对广告效果反馈的无力性,使得广告商和受众之间不能形成很好的互动。由于广告的目的是为了让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广告的投放就更要在互动上做足功夫。本文从不同的互动理论来分析广告互动,认为广告互动是广告商和受众之间的纽带。  相似文献   

15.
罗志芬 《声屏世界》2004,(12):39-40
电视媒介市场是一种独特的“二元产品市场”。电视媒体只创作一种产品,但却活跃于两个市场中:其一,受众市场:其二,广告市场。这两个市场以注意力为纽带联结,是一种“双重出售”的方式,这也就决定了电视媒体必须关注受众的行为,以发挥“注意力经济”的市场效应。  相似文献   

16.
“广播受众调查是受众工作部门以严谨的态度、科学的手段对受众存在的情况、收听需求、听众心理、收听行为、受众效果等进行比较准确地把握与推测”。从理论上讲,市场调查方法和调查标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市场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权威性。本试从目前广播受众市场调查中调查公司统一调查  相似文献   

17.
冉华 《新闻前哨》2004,(12):30-31
1833年9月3日,第一份便士报《太阳报》在纽约问世,标志着现代大众传播时代的正式开启,也为大众报纸打上了追求受众最大化的烙印。在此基础上,印刷媒体形成了两次销售的赢利模式,即印刷媒体第一次销售的是报纸本身,第二次销售的则是读。广大的受众市场强烈吸引着广告商家,从而创造出一个更大的利益资源。这种“大数法则”决定了大众化的报纸必须坚持大众化的取向。  相似文献   

18.
随着媒体竞争的日益加剧,受众市场细分化成为必然选择,广播逐渐走向了“窄播”,各个专业频道应运而生。有人这样形容,“从前的广播是综合型大商场,而现在的广播就像是专卖店,经营得好的专业频道就是名牌专卖店”。所以,专业频道的经营就应该像经营专卖店一样,做出特色、做出品位、做出品牌来。  相似文献   

19.
高祥 《声屏世界》2001,(3):23-25
对于广播电视来说,检验节(栏)目的品牌效应一是收听(视)率,二是收听(视)效果,但打造一个品牌节目手段却是多种多样的。本文提出了增强服务手段、规范创新标准的理念,同时提出了一个现点:竞争的前提是敢于比较。比较:就是要认真地研究自己的所有“对手”。目前我们不少人强调研究受众时,往往一叶障目,不把“对手”放眼里,那么,之后的所谓竞争也就无异于是唐吉诃德与风车作战了。所以,我们提倡一种互相研究对手的竞争的良性循环,这种竞争,实质上就是互相提高,整体前进。  相似文献   

20.
分众化时代报纸如何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宁 《记者摇篮》2005,(8):20-20
一张报纸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市场定位是关键.而市场定位的主要依据是受众。报纸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受众市场有两个:一个是读者市场;另一个是广告市场。广告市场是在读者市场基础上,报纸与广告客户相互需求相互选择而确立的。报纸的读者众多、发行量大,才会吸引广告客户的投入,而广告效益的增加,又为报纸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