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 毫秒
1.
硫与硝酸的反应比较复杂,许多教材与手册都将主要氧化产物写成H_2SO_4,其反应的方程式为:S 6HNO_3(浓)(?)H_2SO_4 NO_2↑ 2H_2OS 2HNO_3(稀)(?)H_2SO_4 2NO↑  相似文献   

2.
一、材料1.仪器及药品①仪器:广口瓶、大试管、玻璃管、分液漏斗②药品:浓硫酸、铜片2.原理Cu 4HNO_3(浓)=Cu(NO_3)_2 2NO_2↑ 2H_2O3NO_2 H_2O=2HNO_3 NO2NO O_2=2NO_23.现象a、b 管为红棕红;c、d 管为无色。4.使用情况及优点此装置操作简单,现象明显,便于观察。能使 NO_2或  相似文献   

3.
铜与稀硝酸作用时,可用下式表示: 3Cu+8HNO_3(稀)=3Cu(NO_3)_2+2NO↑+4H_2O 那么在这个反应中,硝酸的氧化当量如何计算呢?常见学生解答中有下列三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通常,在一个密闭的体系里,发生放出气体的反应,其体系内的压强应该是增大的;然而,若利用NO与O_2反应生成NO_2等的性质,则可以产生在密闭体系下发生放出气体反应而缩小压强的情形。 1、实验目的 (1)使学生加深认识一组系列反应:Cu与稀HNO_3,反应;NO与O_2反应;NO_2与H_2O反应; (2)使学生掌握放气反应的负压现象; (3)对学生进行逻辑知识教育和创新意识教育。 2、实验原理 (1)3Cu+8HNO_3(稀)=3Cu(NO_3)2+4H_2O+2NO↑① 2NO+O_2=2NO_2 ② 3NO_2+H_2O=2HNO_3+NO ③ (2)在密闭体系内预留适量空气或氧气,控制反应①产生NO的量,反  相似文献   

5.
<正>在学习中,经常会遇到金属与硝酸反应计算的题型,考试计算难度比较大,常常会出现错误。我在自己的错题本上整理硝酸与金属反应的知识点很多,现把我总结的规律归纳如下,与大家一起分享。(1)HNO_3与金属反应一般不能产生H_2。(2)还原产物一般为HNO_3(浓)→红棕色的NO_2;HNO(稀)→无色的NO;很稀的硝酸还原产物也可能为NO、N_2或NH_4NO_3。(3)硝酸与金属反应时既表现氧化性又  相似文献   

6.
栾春武 《中学理科》2009,(10):42-44
在中学教科书中有这样两个化学方程式:Cu+4HNCO2(浓)=Cu(NO3)2+2NP22↑+2H2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可见,浓硝酸的还原产物是NO2,稀硝酸的还原产物是NO,不少同学认为这两个反应的反应物相同,只是硝酸的浓度不同,反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氮族元素》中硝酸的性质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历年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而硝酸与金属铜反应是硝酸的重要性质,它们的反应类型有如下两种情况:铜与浓硝酸混合,方程式为①Cu 4HNO3(浓)=Cu(NO3)2 2NO2↑ 2H2O或Cu 4H 2NO3-=Cu2 2NO2↑ 2H2O;②铜与稀硝酸反应,方程式为3Cu 8HNO  相似文献   

8.
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无色的一氧化氮气体。一氧化氧遇到空气,立即与空气中的氧气化合,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3Cu+8HNO_3(稀)=3Cu(NO_3)_2+2NO↑+4H_2O 2NO_+O_2=2NO_2 (无色) (红棕色) 在试管中做铜和稀硝酸反应的实验,由于试管中的空气很难被生成的一氧化氮排尽,一氧化氮接触空气,又立即被氧化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因此很难看到真正无色的气体,也就很难使人确信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无色的一氧化氮,而不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 若改用注射器做这个实验,使生成的一氧化氮与空气隔绝,就能看到生成的气体确实是无色的一氧化  相似文献   

9.
浓硝酸和铜反应被还原为二氧化氮,稀硝酸和铜反应被还原为NO,即稀硝酸中氮被还原为较低的价态,是否可以说稀HNO_3比浓HNO_3氧化能力强?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作了实验,选用分析纯的浓硝酸,用BaCl_2溶液检验是否有SO~((2-)_4)存在。经过检验,无S~((2-)_4)离子存在,然后取约50毫升的浓硝酸和50毫升1:2的稀硝酸分别放入装有导气管的广口瓶中。 用1:1的盐酸和硫化亚铁反应来制取H_2S气体。把H_2S气体同时通入盛有稀、浓硝酸的  相似文献   

10.
H_2S在是中学化学中的重点物质,它的性质是各类考试的“热点”.现作以下分析,可略见其性质的特异性和多变性.(一)定性角度看,它具有能打破人们思维定势的若干“反常”性质.这些丰富多彩的“反常”性质更能启示人们的思维.1.酸性气体之间一股不反应.但H_2S反常,如:2H_2S SO_2=3S 2H_2O2.酸与酸之间一般不反应.但H_2S反常,如:①2H_2S H_2SO_3=3S↑ 3H_2↑②3H_2S 2HNO_3(稀)=3S↑ 2NO↑ 4H_2O③H_2S H_2O_4(浓)=S↓ S0_2↑ 2H_2O  相似文献   

11.
稀硝酸作氧化剂时,有些反应式中水是反应物。例如: ①3P+5HNO_3+2H_2O=3H_3PO_4+5NO↑  相似文献   

12.
一、考查硝酸的不稳定性知识要点:硝酸见光、受热易分解,硝酸的浓度越大越易分解.知识运用:由于分解产生的NO_2能溶于硝酸溶液中,故久置的浓硝酸往往呈黄色,这也说明了4HNO_3=4 NO_2↑ O_2↑ 2H_2O这一反应的可逆性.由这一反应也可推出硝酸的不稳定性,推出HNO_3的制备和相关的实验一般不在较高的温度下进行,推出HNO_3一般要保存在棕色的试剂中,且置于阴凉处.  相似文献   

13.
<正>1.电子守恒法的适用范围。氧化还原反应类题目。2.解题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氧化剂得到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去电子总数相等。3.利用电子守恒法配平方程式。例1配平反应Cu+HNO_3(稀)—→Cu(NO_3)_2+NO_2↑+H_2O。分析:在这个反应中,Cu由0价升为+2价,HNO_3中的N由+5价降为NO中的+2价。一个铜原子变化2个单位,一个N原子变化3个单位,2和3的最小公倍数为6。那  相似文献   

14.
硝酸是一种强氧化性酸,硝酸与金属反应时,随反应温度,硝酸浓度和金属活泼性的不同,还原产物也不同,可能是NO2、NO、N2O、N2、NH4^+等.在中学教材中,以Cu为例,Cu与浓HYO3反应生成NO2,与稀HYO3反应生成NO.  相似文献   

15.
本文所选的二道计算题,学生题解的错误率很高。从中可看出学生的知识缺陷,值得引起教师的注意。〔例一〕19.05克的铜与稀HNO_3全部反应,计算有多少摩尔的硝酸被还原。〔误答〕 3Cu 8HNO_3=3Cu(NO_3)_2 2NO~ 4H_2O 63.5×3克 8摩 19.05克 x x=((8×19.05))/190.5=0.8(摩)  相似文献   

16.
浓HNO3与稀HNO3氧化性强弱的实验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二氮族元素第三节有介绍HNO3氧化性的演示实验,发生如下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实验后有学生提出:浓HNO3与稀HNO3到底哪一个氧化性强?由于教材没有明确说明,因而学生仅从HNO3中氮元素在氧化还原反应前后化合价的降低多少去判断,认为稀HNO3的氧化性强。通常教师都是口头解释:HNO3的氧化性强弱是指其氧化其它元素的能力的大小,而不是自身被还原的程度。因浓HNO3氧化性较强,即使反应中生成了NO,又被它氧化成为NO2…  相似文献   

17.
硝酸具有较强的氧化性,由于氮元素的多价态特征,而使得它与单质反应后被还原成一系列较低价态的氮的化合物:H N+5O3N+4O2H N+3O2N+2ON2+1O N20N-1H2OH N2-2H4N-3H3现对其中的重要规律总结如下·一、与金属单质反应规律硝酸能与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除Pt、Au以外的所有金属反应·无论浓硝酸或稀硝酸与金属反应时,都不产生氢气;金属被氧化到高价态,而硝酸被还原的程度,主要取决于硝酸的浓度和金属的活动性·对同一种金属来说,酸越稀,则被还原的程度越大·由于反应复杂,往往同时生成多种还原产物·一般地说,浓硝酸总是被还原为NO2,稀硝…  相似文献   

18.
一、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类型判断的考查例1下列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2Na 2H2O2NaOH H2↑B.Fe2O3 3CO高温2Fe 3CO2C.Cu 2AgNO3Cu(NO3)2 2AgD.2Cu(NO3)2△2CuO 4NO2↑ O2↑解析:四个反应均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所以均为氧化还原反应,但A、C为置换  相似文献   

19.
一、制备原理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实验室里用MnO_2和浓HCI制取CI_2,反应方程式如下:4HCl MnO_2(△==)MnCl_2 2H_2O Cl_2↑拓展:(1)用氧化剂氧化浓盐酸:2NaCl 3H_2SO_4 MnO_2(△==)2NaHSO_4 MnSO_4 2H_2O Cl_2↑16HCl 2KMnO_4==2KCl MnCl_2 8H_2O 5Cl_2↑6HCl KClO_3==KCl 3H_2O 3Cl_2↑  相似文献   

20.
在进行有关NO、NO_2、O_2的混和体系溶于水的计算时,往往出现4NO+3O_2+2H_2O=4HNO_3(或4NO_2+O_2+2H_2O=4HNO_3)这样的式子。常见某些杂志上把其说成是2NO+O_2=2NO_2,3NO_2+H_2O=2HNO_3+NO两方程的总方程(更多的是称为复合方程),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欠妥当,容易让人把它与一般化学方程式混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