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媒体与网络越靠越近。传统媒体历史悠久,尤其是平面媒体。而新兴的网络媒体,纵使论及它赖以生存的因特网,作为军用高科技手段,其最早出现也仅在上个世纪的60年代,而作为网络媒体的出现大约还要晚上二十多年。在中国,它以1997年1月1日人民网诞生为标志,至今不过十年。人们它称为“第四媒体”。然而由于高科技的魔力使然“,第四媒体”发展极其迅速。有资料表明,到目前为止,全国二千多家报纸、八千多家期刊、近三百家广播电台和四百二十多家电视台中,已建立了数千个网站或网页。此数字尚不包括铺天盖地的商业网站。据《第十四次中国互联网络发…  相似文献   

2.
2006年世界杯的报道,媒体无不倾其资源,力求在报道这一最吸引眼球的新闻事件进程中,彰显自已的实力和影响力,可谓争奇斗艳,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电视与网络媒体在迅速和商观欣赏性方面,广播、短信、手机报在快捷方面发挥得淋漓尽致,博客与世界杯也在“邂逅”中一见钟情,“名人”、“草根”各显身手。作为平面媒体的报纸如何在这个数字时代抓住读者群?世界杯开赛以后,许多媒体仍  相似文献   

3.
陈娜 《新闻知识》2005,(11):73-74
网络媒体又称第四媒体,这是指网络媒体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第四个出现的大众传媒。“如今,中国网络媒体所表现出的影响力、社会地位、政治认可度以及对重大事件的报道能力都已证明它已成为中国主流媒体之一。”网络媒体的发展速度与崛起势头,对生活在当代而不是生活在别处的人们而言,都会有一种春风一夜千树万树梨花开之感,  相似文献   

4.
广播电视的诞生有赖于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而随着电子管向晶体管再向集成电路的不断进步.广播电视也得以不断完善:效果更好,更加廉价,拥有更多的用户群。然而.随着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在上世纪末的飞速发展,诞生了区别于传统报纸、广播、电视的“第四媒体”,随后又诞生了被称为“第五媒体”的手机。  相似文献   

5.
报纸作为历史最悠久的大众传播媒介,自诞生以来就不断遭受挑战。先是广播的诞生,后是电视的出现和普及。每一次挑战,纸介媒体都似乎面临险恶的境地,但报纸在与广播电视长期的竞争中,并没有消亡,反而日益强大和繁荣,到如今,仍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大众传媒。人们把纸介媒体称为第一媒体,把广播称为第二媒体,把电视称为第三媒体。九十年代出现的电脑互联网是一种有巨大潜力的新媒体,联合国1998年把它定位第四媒体。网络正在以其巨大无比的潜力威胁着有史以来所有媒体的生存。这给传统大众传播理论提出了新的课题。一、网络媒体对纸…  相似文献   

6.
阎晚生 《新闻知识》2001,(Z1):54-55
报纸作为历史最悠久的大众传播媒介,自诞生以来就不断遭受挑战。先是广播的诞生,后是电视的出现和普及。每一次姚战,纸介媒体都似乎面临险恶的境地,但报纸在与广播电视长期的竞争中,并没有消亡,反而日益强大和繁荣,到如今,仍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大众传媒。人们把纸介媒体称为第一媒体,把广播称为第二媒体,把电视称为第三媒体。九十年代出现的电脑互联网络是一种巨大潜力的新媒体,联合国1998年把它定位第四媒体。网络正在以其巨大无比的潜力威胁着有史以来的所有媒体的生存。这给传统大众传播理论提出了新的课题。 一、网络媒体…  相似文献   

7.
所谓网络媒体,简言之,就是媒体意义上的网络,恰如媒体意义上的报纸、广播与电视。它是借助互联网这个平台,发布新闻和进行新闻等信息服务的一种传播媒体。与传统的报纸、广播与电视三大媒体相比,它是一种“第四媒体”,是一种“新媒体”.  相似文献   

8.
媒体变局与报业未来走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报业经历20年的高歌猛进之后,目前陷入了一场深刻的经营危机。以2005年为“拐点”,传统报纸停下了持续多年的上升脚步,进入一个抛物线般的下滑轨道。广告增长率从持续了20年的高位跌落下来,就是这一趋势的显著标志,同时伴随着的是年轻读者的流失和发行市场的萎缩。与此同时,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经过十来年的指数性增长,已经接近“临界点”。未来两三年,网络媒体还将呈现爆炸式发展。媒体环境和格局将因之发生更大的变化。在这场媒体变局中,传统报纸的强势地位被从根本上动摇,市场蛋糕会越来越小。报纸为生存而进行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相似文献   

9.
当前媒体竞争日趋激烈,无论电视、广播、报纸,还是新兴媒介——网络,都日益讲究“三贴近”。而传统媒体“三贴近”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在竞争中加强互动。这一点看网络的受捧十分明显。网络作为第四媒体的兴起,其最具吸引力的就是它那开放的双向信息流通形式,它从根本上  相似文献   

10.
未来“网络”将跃居第一大媒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伟 《记者摇篮》2008,(7):13-14
网络的出现,迅速被人们所认识,短短几年便似“滚血球”一样迅猛发展,它的崛起,使过去皇帝女儿不愁嫁的主流媒体,报纸、广播、电视,开始愁着找“婆家”! 在舆论界,一直以来,人们习惯按照诞生的时间来排列位次,报纸、广播、电视自然成为顺序。后来,在媒体中又经常把这三家主流媒体称为第一媒体,第二媒体和第三媒体。  相似文献   

11.
方民 《新闻界》2002,(4):31-32
传统报纸媒体以一种单向的形式为读者提供服务。报纸媒体为公众提供的是一种非互动化的服务,所谓非互动化服务,即读者据报纸所得到的信息是单向灌输的形式,读者所接受的信息是相对不变的,以“静态”形式出现。而网络媒体能为读者带来互动信息,使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开始有了分野,传媒的本质发生了变化,服务的方式也在变化中,媒体网站尤其是主流媒体网站,怎样从传统报业的优势地位进一步地转变和“继承”,从而另塑网络媒体的专业形象?传统媒体的概念是大众传播,而网络时代媒体网站的服务却在不断地“小众化”,当然,传媒的公众意…  相似文献   

12.
传统报纸在网络媒体时代如何生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被称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蓬勃兴起。网络媒体使传统报纸在继广播、电视的冲击后,又面临着一次新的冲击。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传统报纸如何适应与网络媒体在竞争中发展,选择与时俱进的改革创新和与网络的互融共进,将是报纸唯一的生存之路。  相似文献   

13.
2l世纪,一种基于国际互联网和信息高速公路的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发生了冲击。人们称之为“网络媒体”,因它诞生于报纸、广播、电视之后,联合国新闻委员会1998年5月举行的年会正式提出“第四媒体”的概念。作为信息网络的互联网对传统大众传媒有哪些冲击?在多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从业该如何从事新闻事业?本试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在报纸竞争面临网络媒体冲击的今天,为抓住受众的目光,图片的地位更加突出,大照片、多组照铺天盖地,各类图表也跃上版面,视觉新闻风头正劲——社会生活的巨变使报纸和图书、杂志等印刷媒体纷纷进入“读图时代”,呈现出泛视觉化的倾向。新闻院系作为培养新闻摄影人才的重要阵地,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方面,都与“读图时代”的需求、媒体的需要尚有不小的距离。  相似文献   

15.
自从短信诞生尤其是在几次突发事件中发挥一定信息传播作用后,传播学界对“第五媒体”的研究和讨论就没有停止过。有学者认为,短信就是“第五媒体”,有学者则认为这仅是网络媒体的延伸。到了2005年,手机报的诞生又引发了新一轮的讨论热潮。“第五媒体”究竟为何物? 它将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何种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媒体也得到了飞速发展。网络媒体又被称为“第四媒体”.它是相对三大传统媒体即报纸、广播、电视而言的,足指以多媒体、网络化、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国际互联网络,是现代信息革命的产物。网络媒体的出现,使得受众中又加入了一个新的成员——“网众”。据统计,中国到2003年底.所拥有的互联网用户已超过8000万,位居世界第二。  相似文献   

17.
赵艳丽 《青年记者》2007,(16):114-114
近年来,网络媒体飞速发展,以其先天的优势,咄咄逼人,与传统的三大媒体报纸、广播、电视抢夺受众。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年会上正式把它称为"第四媒体"。网络媒体在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网络媒体开始以迅猛异常的态势发展,其速度与影响范围超过了传播史上曾经出现过的任何一次媒体革命。无线广播诞生38年后,才拥有5 000万听众,电视媒体拥有5 000万观众花费了13年的时间,而互联网仅仅走过4个春秋就拥有5 000万用户。考虑到网络媒体天生具有的集文字、图片、图表、动画、声音于一身等得天独厚的优势,有人开始预言,网络媒体敲响了传统媒体的丧钟,最古老的印刷媒体被网络媒体取代时日不远。然而,1999年以来,国内外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一系列联姻举措,多少令人们的注意力发生了转移。传统媒体能否被取代…  相似文献   

19.
都市报作为立足城市,面向市场,贴近读者, 具有强烈的市民化、城市化色彩的报纸,在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渐成为平面媒体的中坚力量。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第四媒体”也使传媒业正向全方位、多层次和现代化的方向迈进,作为当代传播主力的都市报,在网络传媒的挑战和推动下,已不断向网络媒体渗透和扩展并呈现出全新的传播态势。本  相似文献   

20.
手机电视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传输平台,正日益引起各方关注。它不仅仅是传统电视的移动化,而是以便携性、移动性、互动性和个性化服务为特点,成为融“文字、声音、影像”为一体的全息性新媒体。手机电视具备“电视媒体的直观性、广播媒体的便携性、报纸媒体的滞留性以及网络媒体的互动性”,可以说综合了传统几大媒体的优点,被誉为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第四荧屏”。这些特点,同时也为手机电视的内容生产规定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