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近年来宏观课程改革向微观课堂教学改革逐步转变,师生角色的紊乱亟待转变和解决.但目前不少学校片面强调教师的课改参与,忽视了作为课改主力军即学生的投入,教师们独角跳舞的局面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可以说目前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还没有真正走上"群众路线"的道路.本文旨在简要阐明什么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群众路线"、为什么课堂教学改革需走"群众路线"以及如何走好课堂教学改革的"群众路线",期望能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课堂教学提出了崭新要求.课堂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学习.课堂教学应是开放性的、互动性的、合作式的.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大胆地"放",鼓励学生质疑、讨论,让课堂"活"起来;同时又要及时、有效地"收","放"是为"收"服务的,只有"收"才体现着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的目标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处理好"放"与"收"的关系,是教师教学艺术水平的体现,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高职"三教"改革是落实"双高计划"、深化高职教育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突破口.当前,我国高职"三教"改革还面临诸多问题:教师层面,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师培养制度和评价机制不健全;教材层面,内容陈旧,编制体制僵化,遴选机制不完善;教法层面,课堂教学方法单一,理实割裂.为此,需要进一步优化高职"三教"改革路径,具体包括:深化高职教师培养制度改革,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师资队伍质量;深化教材编排体系,实施精品教材建设工程,优化教材优选机制;加快落实教法改革,构建现代化、多元化的课堂教学生态.  相似文献   

4.
"双减"之下,学生沉重的作业负担要求教师必须推进作业改革,国家政策的支持、学校的辅助,以及家庭的配合为改革的推进提供了保障.教师在改革中要坚持"减负增效""因材设业""培优补差"的理念,回归作业本质,追求平等与爱.在推进作业改革的实践中,即为了打赢这场"作业攻坚战",教师要做好重要战略部署,以努力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为基础...  相似文献   

5.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课堂教学正发生着实质性的变化.课堂是开放的,教学是生成的,教学过程是"静态预设"在课堂中"动态实施"的过程,生成不是对预设的否定,而是对预设的挑战——精彩的生成源于高质量的预设.只有把"预设"与"生成"融为一体,让预设与生成实现"零距离"的和谐共舞,我们才会步入理想课堂境界.  相似文献   

6.
林清 《华章》2007,(2):69-70
"独白"式教学在当今已经适应不了时代的需要,"对话"式教学是这个时代的必然回应,它对于我们目前的课堂教学改革具有极大的意义.本文拟从"独白"式教学模式的弊端以及如何建立起"对话"式的教学模式这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往往取决于课堂教学目标是否明确.纵观名师名校之所以成功,重要原因之一便是他们探索出了目标明确的课堂教学模式.本文基于"目标教学"背景下对"163"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8.
"课程思政"的应用实施是推进新时代高水平高职院校的动力之源,也是我国高职"三教"改革任务实施的行动指南,但随着"课程思政"的落实与推广,现阶段"课程思政"与教育主体、教材、教法、教学环境、考核机制等因素的融合面临诸多问题.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现实问题与实践研究,构建"五三"课程思政模式,提出在"三教"改革视域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模式设计,为提升高职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9.
裴勇 《教育与职业》2021,997(21):108-112
深化"三教"改革,推进课堂革命是"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生源多源化、学习需求多样化、教学技术手段创新、教学内容适应产业发展、教学模式转变等诸多新挑战,亟须通过课堂革命得到有效解决.高职院校需要厘清学校、企业、教师、学生等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共同发挥力量开展革命性的创新探索,从开展分类培养、建立对接产业的动态调整机制、常态化开展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科学设计课堂教学综合评价体系等方面推进课堂革命.  相似文献   

10.
构建符合社会需求的市场营销人才的教育教学培养模式以及与此相适应的课程改革是当今社会迫切的常求.文章试述了在"3+1"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营销课程体系改革,在此基础之上.创析课堂教学模式,同时进行实践环节的改革.并在培养"双师型"教师、完善学习评价体系等方面给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裴勇 《教育与职业》2021,997(21):108-112
深化"三教"改革,推进课堂革命是"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生源多源化、学习需求多样化、教学技术手段创新、教学内容适应产业发展、教学模式转变等诸多新挑战,亟须通过课堂革命得到有效解决.高职院校需要厘清学校、企业、教师、学生等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共同发挥力量开展革命性的创新探索,从开展分类培养、建立对接产业的动态调整机制、常态化开展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科学设计课堂教学综合评价体系等方面推进课堂革命.  相似文献   

12.
课堂教学实践是课程改革的脉搏,研究课堂教学实践是衡量课改实施情况和效果的关键环节之一.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有4类:教师讲授(简单问答)、师生互动、合作讨论和练习实践.上海"二期课改"驱动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较好地融入了改革的理念,兼顾了传统和改革的教学方法,注重了学生的基础和提高.学生高水平的认知活动仍显不够,如何进一步提高课堂活动中学生的认知水平需要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三教"改革是新时代推进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厘清职业教育"三教"改革的行动逻辑至关重要.在靶向逻辑层面,"三教"改革要跳出"成果陷阱"的行为靶向、坚持"学生习得"的目的靶向、聚焦"教师改革"的精准靶向.在系统逻辑层面,应以课程建设为统领,加快"三教"集成改革;以教学环节为枢纽,推进"三教"协同改革;以解构重建为手段,实现"三教"综合改革.在融合逻辑层面,产教深度融合为"三教"改革夯实基础、项目培育融合为"三教"改革打通闭环、信息技术融合为"三教"改革赋能增效.  相似文献   

14.
"小班化"教学是学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新举措,它的提出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和意义.学校在"小班化"教学管理中可以尝试由"小组学习的研究"、"分层教学研究"、"学法开放性研究"和"考试的尝试"等几方面构成的小班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传统的课时分配模式,设置新型"长短课".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技术的介入对品德与生活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能更好地优化品德与生活的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有"声"有"色",使学生学习有"情"有"行".本文从五个方面对信息技术与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的整合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羌毅 《教育与职业》2021,992(16):55-60
高职院校人事制度改革是"双高"建设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管理支撑.当前,高职院校现有人事制度存在绩效分配与"双高"建设目标不契合、岗位设置与"双高"建设任务匹配不合理、职称评聘与"双高"建设成效结合不紧密、成果奖励与"双高"建设贡献对接不明显等问题.高职院校人事制度改革应遵循绩效优先、闭环管理、动态调整的原则,采取完善绩效考核与工资分配体系、探索项目化管理岗位设置模式、试行贡献度导向职称评聘方法、推进实效性重大成果奖励制度等路径.  相似文献   

17.
屈静 《华章》2007,(10):156-156
走向对话与交往形式的课堂教学,教师与学生将共同面对知识、生活和精神三种不同的世界.基于此所凸现的是知识授受的"风味",生活交往的"意味"和精神沟通的"体味".本文就这三味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提出自己的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18.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问题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是师生之间进行信息和情感交流的纽带,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提问艺术"的运用旨在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以问题教学为切入点,以创新思维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索精神.本文拟通过结合平时教学实践,对"提问艺术"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谈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19.
王志凤 《教育与职业》2021,992(16):61-64
"双高计划"旨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教师、教材、教法改革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抓手和关键举措,高水平教师是核心和根本,先进性教材是物化成效,高效性教法是创新方向.在明确"双高计划"院校"三教"改革基本逻辑的基础上,要进一步以产教深度融合为基本方向,探索其行动策略:重构课程教学体系,对接产业需求;推进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对接岗位人才需求;完善制度体系,构建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0.
"整体式"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全语言"理念.它将翻译理论课、技巧课和实践课融为一体.它以篇章教学为载体,体现全语言的全文理念;以翻译过程为导向,体现全语言的全方法理念;以启发式教学法为主线,体现全语言的全教师和全学习者理念;以"三种形式并举,两类题型兼顾,一致评估标准"的"三二一"测试模式使得测试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翻译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