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柳州师专学报》2020,(1):40-46
韩愈称柳宗元"不自贵重顾籍",成了后世文人菲薄柳宗元的口实。然究其实,这个评价是被后世文人断章取义误读的结果。韩愈作为柳宗元的同僚兼挚友,他对柳宗元的文章成就和人格品性都是高度肯定、不曾质疑的。柳宗元山水游记的"峻洁"正是他高洁人品的投射,是他所倡导的"文以行为本,在先诚其中"为文经验的典型体现。  相似文献   

2.
柳宗元是唐代士大夫阶层的著名代表之一。与当时一些士大夫坚决反对佛教的立场不同的是,他对佛教持宽容和接受的态度,甚至可以说是好佛,而佛教也对柳宗元的人生理念和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柳宗元对佛教的态度和立场既与他的个人经历有关,又与当时的社会大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3.
经历过20世纪“文化大革命”的“评法批儒”运动后,人们才有必要以“还原”的方式解读柳宗元对“自由”进行的惨烈追求和表现,并回答三个问题:柳宗元何以钟爱屈原?毛泽东何以喜欢柳宗元?现代人喜欢柳宗元什么?三个问题恰好关涉着柳宗元精神症候的三个维度:就人格维度而言,崇屈是柳子的人格洁癖,他让屈原实现历时性自我求证;就意识维度而言,他服从权威,善于按皇上需要“搜择融液,与道大适”,创造现实政治中的神性;就话语维度而言,他与韩愈提倡古文复兴,创造论说散文,实现理情平衡;创造山水诗文,实现忧乐圆融的精神超越.柳宗元精神症候的根原是对皇上“复用”的企盼.他是伟大的文学家,说他是伟大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则有炒作之嫌.他身上体现了两千多年以来极权制度下知识分子的共同悲剧.  相似文献   

4.
柳宗元曾提出儒释相合于"性情",他依据的儒家经典是《易》、《论语》。因此,《易》是柳宗元思想来源之一,本文主要从其对易学态度、易与心性思想、易与大中之道三个方面尝试性分析柳宗元的易学思想底蕴。  相似文献   

5.
对于柳宗元而言,永州应该是他一生中最值得怀念的地方,他在思想和文学方面的成就主要是在永州的十年贬谪期间取得的;对于永州而言,柳宗元则或许是其八千年文明史上最值得纪念的一位历史文化名人,永州也因柳宗元而名闻天下。因了这种缘故,永州的柳宗元研究活动一直开展得比较活跃,而翟满桂女士的专著《一代宗师柳宗元》就是这当中的一项引人瞩目的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6.
柳宗元是我国中唐时期与韩愈共国倡导古文运动的文学大师。他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尤以散文为高,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山水游记,被人比作“精金”、“名姝”,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本文拟就柳宗元山水散文的艺术特色,作些粗浅探讨。 明人王世员称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峭拔紧洁,”正可以概括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被贬永州后,柳宗元谪居一隅,物异俗殊,志士失路,充溢着怀才不遇的落寞情怀,模山范水时,他总是有意无意地将这种寥落情怀  相似文献   

7.
柳宗元一生交游的河东裴氏人物近二十人,这其中有姻党、上司和同年,也有僚友、父执和国相。裴行立是柳宗元做柳州刺史时的顶头上司,也是柳宗元死后为他出资归葬万年的恩公。在柳宗元生命的暮年里,裴行立显然是其重要的交游对象。柳宗元笔下的裴行立形象与许多历史文献的记载有不少大相径庭的地方。以裴行立为中心的裴氏人物还有裴行立之兄、裴叔猷之长子以及裴度,所有这些裴氏人物都对柳宗元晚年的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柳宗元在一些文章中谈到了刚柔关系,如“刚以柔通”,“刚柔无恒位”等等,这是柳宗元的刚柔观。刚柔问题,主要是讲品行修养问题,目的是为了期待末来和启迪后人,以行其道。在他被贬以后,又提出行世之道,要“方其中,圆其外”。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有益于行于世。”这是柳宗元的方圆说。柳宗元以自己的刚柔观和方圆说来阐明他的立身行世之道。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在南征北战与和平建设时期,都曾将柳宗元诗圈圈点点,反复评说。他对柳宗元自然哲学思想给予唯物主义的肯定,从柳宗元学作品中寄寓理想和希望,化大革命中一度将柳宗元思想学加以钧沉引申,拓展发扬,影响中国当代社会历史进程。这是毛泽东承袭民族传统化中的十分珍稀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陈相圭 《柳州师专学报》2011,26(1):30-32,29
悲剧精神是一种正视人生苦难、反抗命运的作弄、争取人的自由的伟大而崇高的精神。柳宗元的一生经历坎坷,但是无论穷达,他都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正是这种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与他的生活相结合,构成了他的悲剧精神。人生遭遇的不幸,对柳宗元来说,实在是祸福难辨。  相似文献   

11.
柳宗元有意识地师法司马迁,他的文章中自觉不自觉地显现出史家笔法和史道精神.本文着重论述史家才、学、识与德四方面在柳宗元文章中的表现,并指出微言大义的著述理念和骚怨的主观情感是造成柳宗元对史笔与史道自觉追求的两大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2.
说到柳宗元,许多读者一定会赞叹他的山水游记,一定会赞叹他的寓言故事,以打这些是柳宗元在文学方面的代表作。其实,这是不全面的。柳宗元笔下的山水游记,别具匠心,无论在状物还是在传情方面,的确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他的寓言故事,都是独立成篇的。柳宗元把寓言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贡献毫无疑问是伟大的。但,我觉得,真正代表他的文学创作成就的,还应该是那些配合现实斗争的杂文(当然,寓言小品也可以成为杂文。本文提及的寓言小品,是从杂文这个角度来分析的)。他运  相似文献   

13.
一、柳宗元的生平和思想柳宗元原籍河东,故有柳河东之称。长安大概是他的出生地,尝自谓“吾长京师三十三年”,可见他在长安度过了大半生。他的从曾祖  相似文献   

14.
柳宗元的游记历来被称作是“游记之祖”,他的游记创作是个体生命在无可选择的人生困境中的主动出击与顽强抗争,是强大生命力以另一种形式的喷薄,是生命与自然在苦难中相互抚慰的艺术结晶。他的游记中的景物,是他命运淹蹇,灵魂痛楚的化身。本文详列了柳宗元游记中的景物种类,分析了它们的寓托性和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柳宗元的历史地位柳宗元是我国唐代坚定的政治革新家,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也是杰出的文学家。柳宗元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在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政治腐败的黑暗时代,敢于坚持革新,以“根据具,言人所不敢言”(陈衍《石遗室论文》卷二)的斗争精神,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大中之道”,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他的这种精神与成就,对他以后的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都有深远的影响,在我国历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唐元和元年(805年),因参与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而贬至湖南永州达十年。这十年,是柳宗元文学创作最辉煌的十年,是思想成就最突出的十年。这十年,他深入民间,体察永州民情,了解永州人民疾苦。是与永州人民百姓息息相关的十年,永州的山山水水,一石一溪几乎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柳宗元虽然离我们而去已有一千二百多年,但永州人民仍然没有忘记他,深情的怀念他,纪念他。历年来省内外,以至永州人民乃至省内外国内外的知名学者、社会名流络绎不绝来永州旅游考察柳宗元当年的足迹。来永州…  相似文献   

17.
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军人物,他是语言革新家,也是文体革新家.他不仅对韩愈的传奇作品《毛颖传》从文学欣赏的角度加以肯定,而且借以阐述了自己的小说观.他创作了《童区寄传》等传奇作品,表现了他文学视野的开阔,文学创造力的旺盛.文章总结了柳宗元的小说理论和传奇创作经验,有益于全面认识柳宗元的文学成就.  相似文献   

18.
黄庭坚承传了柳开、苏轼等关于柳宗元与韩愈、陶渊明同流的观点,进一部巩固了柳宗元的地位;他在“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等理论的指导下,表现出对柳宗元诗歌的全面接受;儒学复兴和文学复古的时代大环境及其相似的人生经历和平淡的审美趣味是黄庭坚接受柳宗元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同为古文运动领袖和一代文章宗师的韩愈和柳宗元,一个广招门徒,一个拒为人师,后人对此颇多议论.中唐许多士子为了自己科举前途,曾多方设法投到柳宗元名下为弟子.柳宗元名义上拒为人师,却实为人师,这既与他的师道观有关,也有他难以明言的原因:清高孤傲的柳宗元认为当世的读书人没有人具备当自己弟子的条件;被贬之前,他主要致力于政治抱负和理想的实现,因而无暇顾及招收门生;被贬之后,因是戴罪之身,担心由于自己的缘故而影响士人的前途,而不愿招收门生.柳宗元不愿为人师的行为体现出在现实层面的人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20.
柳宗元与柳州有着独特渊源,他在被贬柳州期间,给柳州留下了一笔丰厚的文学遗产旅游资源。柳宗元柳州文学遗产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资源价值、宣传价值与文化价值。对柳宗元柳州文学遗产旅游资源的开发成为了发展柳州旅游业,提升柳州城市形象与文化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