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22年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各项目的比赛竞技水平进行分析,将我国运动员的竞技现状与世界前三名强者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显示:从整体水平来看,我国花样滑冰竞技实力与冰雪运动历史悠久的大国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但我国在双人滑项目上表现出世界顶级水平,我国其他项目都在慢慢向世界高水平靠近;世界花样滑冰欧美大国仍然具有高优势领先地位,亚洲选手也在个别项目中占居世界级水平。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我国花样滑冰竞技水平提升策略:让冠军运动员带出冠军;合理布局项目,发展更多得奖项目;提高技艺水准,在弱项中取得突破;挖掘新人培养,打造雄厚人才基础;提升培养策略,握紧顶尖运动员、教练员。  相似文献   

2.
2月4日《第三届亚洲冬季运动会》第三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将于2月4日在我国黑龙江省举行。本届亚冬会设置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球、滑雪和现代冬季两项比赛等项目。 亚冬会开、闭幕式将在哈尔滨市新建的八区体育中心冰球馆(属道外区邮电局辖区,150020)进行。冰球  相似文献   

3.
对 2 0 0 4年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女子单人滑资格赛、短节目与自由滑比赛中运动员技术得分与艺术表现分进行统计分析 ,指出由于亚洲选手动作难度高 ,占有技术优势 ,而欧美选手艺术展现能力则优于亚洲选手。并就如何提高我国女子花样滑冰运动水平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对2004年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女子单人滑资格赛、短节目与自由滑比赛中运动员技术得分与艺术表现分进行统计分析,指出由于亚洲选手动作难度高,占有技术优势,而欧美选手艺术展现能力则优于亚洲选手.并就如何提高我国女子花样滑冰运动水平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冰上舞蹈是我国花样滑冰弱势项目,寻找与世界优秀选手的差距是提高我国冰上舞蹈运动员的关键。通过对2014年中国杯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冰上舞蹈比赛中外选手的比赛观察,对我国选手在短舞蹈和自由舞的技术和节目内容进行研究,发现我国选手在滑行技术、动作链接、节目完成和身体表现、节目编排以及音乐的表达方面与外国优秀选手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在滑行用刃、节目内容上存在不准确、对音乐理解和舞蹈动作不到位等问题。认为我国选手应尽快熟悉花样滑冰国际比赛的程序与规则,加强滑行技术的基础练习,建立专项艺术训练模式,提高花样滑冰冰上动作的艺术表演内涵与深度,才会使我国冰上舞蹈项目整体水平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6.
冬运会花样滑冰金牌的归属,影响全运会各参赛代表团奖牌榜的排序,第11届冬运会的花样滑冰比赛选手在短节目和自由滑2个项目的技术表现对即将召开的第12届冬运会的花样滑冰参赛运动员夺金争牌具有启示作用。采用文献资料、现场观察、数理统计和对比等方法,对第11届冬运会的花样滑冰比赛选手在短节目和自由滑2个项目的技术表现、成绩和得分进行分析,认为我国女子单人滑选手的跳跃技术、旋转技术、步法技术存在着不均衡状况。提出训练中要根据选手状况有针对性地发扬优势,提高跳跃、旋转和步法技术的质量和难度等级,研究、掌握、运用规则,旨在提高我国女子单人滑整体的水平,为第12届冬运会的花样滑冰比赛做好准备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现场观察和录相统计方法 ,对全国第 10届冬运会花样滑冰比赛进行分析 ,找出中国花样滑冰目前所处的位置和存在的差距与不足 ,为我国花样滑冰项目在 2 0 0 6年第 2 0届冬奥会上取得好的成绩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孙雨  王旋 《冰雪运动》2010,32(4):18-22
在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男子单人滑比赛中,雷萨切克在技术难度低于对手的情况下战胜了普鲁申科,将各国对花样滑冰规则变化的不同看法推向台前。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录像观察法对比赛成绩单和比赛视频进行研究,对2010年冬奥会花样滑冰男子单人滑冠、亚军的技术、编排和表现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花样滑冰规则变化的实质和趋势。认为2004年以来实行的新裁判系统促进了旋转和步法技术的发展,抑制了跳跃技术的发展。指出2010年以后规则将再一次修改,将鼓励跳跃技术难度的发展;规则的变更遵循了花样滑冰项目的规律,进一步促进了花样滑冰项目的发展,有利于花样滑冰项目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11月15日至17日在哈尔滨冰上基地举行了第七届全国冬运会预选赛,同时也是1990年全国花样滑冰锦标赛.自1989年全国优秀选手赛之后,花样滑冰赛场一直冷冷清清,无争夺,无战事.今年3月,本该参加在日本举行的第二届亚洲冬运会,由于日本方面的原因,花样项目的比赛被取消,  相似文献   

10.
焦虑与运动成绩的关系一直是竞赛焦虑研究的前沿课题。本文通过以认知特征较为明显的花样滑冰作为研究项目,对我国34名优秀单人花样滑冰运动员的焦虑水平进行研究,探究其状态焦虑的最佳水平,为我国单人花样滑冰的教练和运动员训练和比赛前焦虑的调控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第11届全国冬运会花样滑冰男子单人滑技术表演实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第11届冬运会花样滑冰男子单人滑前8名选手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了文献资料、现场观察、数理统计和对比的方法,对选手在表演自由滑、短节目和自由滑3个项目的表现、成绩和得分进行分析,研究选手技术表演状况、优势及存在的问题,目的在于客观地反应男子单人滑的技术和表演现有水平,为我国男子单人滑整体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我国花样滑冰运动的发展态势和前景已十分严峻,如何继续保持已有优势,改进劣势,是当前我国花样滑冰运动面临的首要问题。对我国花样滑冰运动进行分析,认为人才培养体制单一,项目发展产业化程度不高,场地设施匮乏,后备人才严重短缺,花样滑冰运动员的技术和艺术素养都亟待提高,教练员素质整体提高过缓等,成为制约我国花样滑冰运动发展的因素;提出举全国之力,确立多元化发展机制;拓宽投入力度,加强后备人才梯队建设;技术、艺术两手抓,全面提高运动员综合素养;把握项目规律,加强教练员队伍素质建设等解决对策,旨在有效提高现阶段我国花样滑冰运动的整体水平,最终实现我国花样滑冰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冬奥会花样滑冰执场裁判员能够及时掌握和解读裁判规则变化等相关信息,对促进花样滑冰成绩的提高具有决定性影响。通过对中国花样滑冰裁判员进入冬奥会执场相关信息的调查研究,认为在2010年以后我国将面临ISU(国际滑冰联合会)裁判长缺乏的状况,这将对中国花样滑冰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提出必须重视ISU具有冬奥会裁判资格裁判的培养,促进中国花样滑冰国家队成绩的提高,为冬奥会中国代表团获得优异成绩增加砝码。  相似文献   

14.
我国花样滑冰项目着重发展技术难度,而对于运动员的艺术关感培养则有待于提高。文章通过对艺术美感的构成内容,从提高技术熟练程度、音乐修养、对关感的感悟能力以及舞蹈对美感的促进作用四个方面进行研究,总结培养我国花样滑冰运动员艺术关感的途径。旨在促进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技术动作关感及艺术表现力,从而提高综合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探讨我国花样滑冰运动的发展势态,采用文献资料、现场观察、数据统计等方法对第12届全国冬运会和第11届全运会花样滑冰单人滑比赛前6名运动员试做难度动作进行统计对比,发现:我国单人滑竞技能力呈上升势态,难度跳跃动作明显增多,对规则的理解更加深刻。提出提高难度技术动作的质量和稳定性,加强运动员的滑行速度和体能要求等建议,为花样滑冰运动训练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王莉丽  谭虹 《冰雪运动》2009,31(2):33-36
为保证花样滑冰运动科研工作的有序开展,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1998~2007年国内体育专业期刊上发表的花样滑冰运动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1998~2007年我国体育专业期刊上发表的花样滑冰运动相关文献共计137篇,多数文献的载刊为《冰雪运动》,占论文总数的81.02% 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法、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等近10种 研究成果以独著现象居多,多人合著现象较少 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基础理论、教学训练、技战术、生理生化、运动心理、生物力学、规则与裁判、运动损伤、运动营养等方面内容。研究表明:我国花样滑冰运动科研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7.
第6届亚冬会花样滑冰女子单人滑技术和表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第6届亚冬会女子单人滑短节目和自由滑前5名选手的比赛情况经过现场观察统计进行分析研究,指出选手们在技术和表演上出现的问题以及我国选手存在的差距,为运动员、教练员今后训练、比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花样滑冰是我国参加冬奥会的优势项目,随着老运动员的退役,后备人才培养不足的矛盾凸显.现役国家花样滑冰队一线的运动员70%是黑龙江省培养的运动员,黑龙江省只有重视后备人才的梯队建设,我国花样滑冰竞技体育的发展才有后劲.采用文献资料、访谈法、观察法、逻辑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黑龙江省花样滑冰项目后备人才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花样滑冰运动员储备在减少,2014年度黑龙江省全国花样滑冰项目注册运动员比2013年度减少了8.9%;黑龙江省花样滑冰13岁以下运动员后备梯队结构呈现倒金字塔型,提示低龄儿童花样滑冰运动员有减少的发展趋势;教练员队伍具有年龄小、执教时间短、职称低的特点,教练员队伍出现年龄断档;运动员平均每天冰上训练时间过短,参加比赛机会少等.建议花样滑冰后备人才培养应与大众体育、体育经济相结合,走市场化发展的道路,加强俱乐部的多区域建设;花样滑冰运动项目发展和基础训练阶段必须与学校相结合,保证后备人才资源库输出充足和运动选材的质量;增加业余体校的经费投入,加强教练员的学习与交流,促进黑龙江省花样滑冰后备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孟军 《冰雪运动》2007,29(2):35-37
对第6届亚冬会男子单人滑短节目和自由滑前5名选手的比赛情况通过现场观察统计进行分析研究,指出选手们在技术和表演上出现的问题以及我国选手存在的差距,为运动员、教练员今后的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