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7 毫秒
1.
张春燕 《现代情报》2005,25(6):209-211
本文介绍了现象描述分析学(phenomenography)这一思想,梳理了人们对信息素养以及信息素养观的研究,最后,提出了运用现象描述分析学研究高校图书馆员信息素养观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要介绍了现象描述分析学,并从用户的角度探析信息素养教育,用实证来阐述学生对信息素养的理解,得出了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学历层次、不同实践经历的学生的不同的信息素养观念,并与当今信息素养标准相比较以期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同时指出倡导信息素养教育需从社会、学校和学生三方面共同进行。  相似文献   

3.
阐述信息素养的内涵及国内外对信息素养教学模式的研究,基于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进行信息素养教学设计,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互动"的教学模式。并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重要的辅助工具,进行信息素养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4.
高校信息素养教学模式探讨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周健  张静波 《情报杂志》2006,25(10):133-135
分析了培养信息素养能力的重要意义及我国高校信息素养教学的现状,针对信息素养的特点,结合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探讨了适合信息素养教学的模式,以期激发学习者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研究现代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的信息素养构建,包括图书馆员与读者对待网络信息的态度、修养、情操等文化范畴,关注信息利用者及其社会对待数字信息的道德与伦理探守。  相似文献   

6.
王颖 《未来与发展》2002,23(4):11-16
本文综述了西方一些重要学者将社会学研究成果和比较文化理论用于信息系统研究的成果。通过比较存在于社会和经营理论方面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分析了文化对信息系统的影响。影响的内容包括:信息的制作者和使用者、信息内容、信息的传播途径与媒介。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建议。这项研究有可能为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进行信息交流奠定策略基础。  相似文献   

7.
隐喻既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和思维现象。对学习者隐喻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习者词汇习得方法的转变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同时对于扩展学习者目的语文化以及发散思维的培养均有积极的影响。因此,积极借鉴隐喻理论将为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带来新的活力和收获。  相似文献   

8.
曹乔卉 《科教文汇》2008,(17):89-90
隐喻既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和思维现象。对学习者隐喻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习者词汇习得方法的转变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同时对于扩展学习者目的语文化以及发散思维的培养均有积极的影响。因此,积极借鉴隐喻理论将为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带来新的活力和收获。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信息—知识—智能的转换视野下研究图书馆职能、图书馆员的能力和信息素养,证明图书馆是扩展人类自身"信息和智能能力"的社会装置,图书馆员的核心能力就是信息素养,图书馆是信息素养教育主要场所,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功能定位是优化学习者思维。这个目标功能定位解决了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如何应对图书馆外部急速变化的生态环境,信息素养教育回归到图书情报学特质和图书馆员职业智能本质传承上来。  相似文献   

10.
阮海红 《现代情报》2010,30(10):33-35,43
从文化研究视角探索媒介素养教育的学科建设,拓展多学科平台研究,以积极推进媒介素养教育学科建设理论与实践。针对多元文化环境下媒介素养教育的不足与问题,从学科特性切入,以期实现媒介素养教育学科的宏观构建,提出信息素养教育学科发展的可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11.
探讨情报学研究中的理论思潮对情报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在阐述信息哲学的产生与发展、研究纲领与研究内容的基础上,从信息哲学与社会认知论、社会认知论与情报学、信息哲学与情报学3个方面分析了情报学与信息哲学的交互机理。最后,从信息哲学对信息概念、信息交流、信息技术、信息伦理的理解4个方面分析了信息哲学对情报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段尧清  汪银霞  丁丁 《情报科学》2012,(9):1284-1286,1303
政府信息公开是政府服务的主要内容,但在政府信息公开过程中存在普遍的知识歧视现象,本文基于信息交流理论,从政府信息描述、政府信息载体、政府信息利用形式、公民信息素养等方面探讨了政府信息公开中知识歧视的成因,分析了知识歧视所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政府和公众应对知识歧视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张新红 《现代情报》2015,35(12):139-142
将MOOC与传统的文献检索课堂教学进行深度融合,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协作教学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模式。该模式充分考虑学习者的信息素养基础和个性化需求,能够实现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中大班上课与个性化培养、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协作学习与独立学习的相互结合与补充。  相似文献   

14.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下每个公安院校学警都要具有的根本素养,但这种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在教育理论的引导下逐步形成的。为此,怎样针对学警信息素养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有征对性的学警信息素养提升的对策,是一个亟待探讨和解决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5.
论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社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信息素养教育的内涵,分析了在信息素养被社会广泛关注的今天,信息素养教育走向社会化的原因和重要性,论述了图书馆实施信息素养教育社会化的优势,并探讨了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走向社会化的方法、内容和手段  相似文献   

16.
李旭兰 《内江科技》2010,31(8):66-66
阅读是语言运用中最频繁的一种活动,通过大量的阅读,我们可以吸取信息、陶冶文化情操,提高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大量阅读还可以促进语言技能的提高,因此,提高英语阅读技能对英语学习者的整体语言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信息素养研究及其演化是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研究热点.以CSSCI数据库中1998-2018年的1188篇文献作为数据源,采用CiteSpace软件所生成的信息素养知识图谱对研究热点、路径与前沿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信息素养的研究阶段可以分为三段:萌芽阶段、迅速增长阶段和稳定阶段.相关研究关注热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①以视觉素养、媒介素养以及信息素养为核心的VMIL融合;②以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应用为核心的信息能力;③以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与Mo o c为代表信息素养的新型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一种基于信息构建理论的图书馆信息组织与服务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信息构建理论, 在对图书馆用户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信息组织与服务模型,在该模型里, 信息组织体系被描述为内容维和时间雏的二维结构, 以充分描述信息构建的实际,然后分别从内容维度、时间维度以及内容和时间的综合维度三方面从理论与运用实例两个方面来描述这一图书馆信息组织与服务模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探究影响在线健康社区用户诊疗信息求助行为的外部因素、个体动机与形成路径,为在线健康社区生态圈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建议。[方法/过程]以信息生态理论为分析视角,从信息、信息人、信息技术和信息环境4个维度提炼出影响因素和个体动机,并选择技术接受模型为研究框架提出研究假设,进而构建形成路径的理论模型。选取"好大夫在线"、"寻医问药网"、"39健康网"等在线健康社区为实证研究数据来源,采用"情境实验+调查问卷"的研究方法获取437份有效样本数据,利用SmartPLS2.0检验理论模型。[结果/结论]求助自我效能负向影响感知有用性,健康信息素养、求助经验、感知易用性、信息准确性、相关性、及时性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求助自我效能和健康信息素养正向影响感知易用性。按照显著程度,直接影响求助意愿因素依次为求助经验、社会容认度、感知隐私风险、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平台信任。  相似文献   

20.
罗雷  黄敏  苏曼 《科教文汇》2011,(32):170-170,175
中介语是用来描述介于二语学习者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一种非连续性的语言体系,目前在二语习得研究中日益受到关注。文章以我国英语专业学习者中介语的翻译语料为基础,以学习者中介语的语篇、语用、学习策略等为研究本体,通过多种形式,系统地研究并揭示汉英中介语在英语学习者提高翻译技能的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发展规律及其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