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图书馆危机事件分类分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系统的角度对图书馆危机事件分类分级的思路和方法进行研究,重点针对图书馆危机事件发生前或处置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把图书馆危机事件的分类分级与资源保障程度紧密联系起来,突出时间因素对分类分级的影响;并以此为依据建立图书馆危机事件处置预案。  相似文献   

2.
图书馆地震灾害应急预案建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朱荀 《图书情报工作》2009,53(15):74-25
认为地震灾害对图书馆有特殊的破坏作用,为降低图书馆内在的安全隐患,更好地进行危机管理,图书馆应建立地震灾害应急预案。建立预案的目的,一是尽量减少地震灾害带来的直接灾害;二是预防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应急预案制定的第一原则是生命高于一切,重要任务是保护本馆馆藏文献,并要制定长期的图书馆地震灾害预防预报预警机制。最后以哈佛大学图书馆应急反应手册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安全危机的防范与处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危机起因,可将图书馆安全危机分为以下类型:火灾、水灾、尘灾、风灾、雷灾、地质灾、虫鼠灾、偷盗抢劫、计算机系统安全危机、疾病、政治劫难、恐怖袭击、战争等。对于图书馆安全危机,需要建立“防灾、抗灾、容灾、恢复、学习改进”等一系列措施,具体可从五方面考虑:(1)图书馆日常安全管理。加强日常安全管理;编制并完善图书馆安全危机应急预案和恢复预案,准备适当的应急物资;普及安全知识和应急常识,开展工作人员和读者培训、演练;安全评估与改进。(2)图书馆安全危机预警系统。设计预警指标及预警级别,收集安全危机信息,分析安全危机,发出安全警报。(3)图书馆安全危机应急响应。启动或调整应急预案,实施应急响应。(4)图书馆安全危机恢复。启动恢复预案,求助专业恢复机构,善后处理,社会及图书馆联盟的捐赠援助,调查评估与信息发布,恢复中警惕危机次生、衍生、再生。(5)图书馆安全危机总结评价。  相似文献   

4.
危机背景下,借鉴国外著名图书馆防灾经验,针对高校专业资料室防灾措施的缺失,提出构建高校专业资料室灾害防范机制:"以人为本"的应急文化意识的培育;以高校图书馆为中心的区域防灾联合体的建立;危机预案的制定与实施;建立信息资源的异地备份制度。  相似文献   

5.
文章针对新冠疫情实际发展特点改进危机管理双周期曲线,设计出较为完善的图书馆应急服务体系,对四川省内图书馆应急服务进行调查,验证其与应急服务体系的贴合度,再引入黄金分割理论对各图书馆进行应急服务水平分级,最后针对不同等级图书馆提出建议:第一等级图书馆需提高预警意识做好馆内风险应对;第二等级图书馆需创新服务内容,并完善应急服务机制;第三等级图书馆需树立应急意识,并建立完整应对程序。旨在将危机管理双周期曲线运用到图书馆应急服务中,为图书馆应急服务提供理论参考和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6.
图书馆危机管理包括应急处理和过程控制两个维度.应急处理包括支撑网络、反应系统、应急网站和管理软件等要素,过程控制包括危机预案、危机预警、危机训练、情境分析、沟通协作、危机决策、危机学习和组织变革等要素.要从日常防范、情境管理、应急行动、信息管理、危中找机和维护利益等方面实现图书馆危机管理.图1.参考文献18.  相似文献   

7.
周剑  李燕 《图书情报工作》2012,56(15):68-71
突发事件事实上是一系列次生、衍生甚至耦合事件的组合,称之为事件链。根据事件链(EC)所包含的4个要素——事件、交错关系、活动场景、灾害后果,将其表达为EC={ECL,R,Context,Disaster}。而各个事件(Ei)由对象、属性和行为构成,即事件(Ei)表达为Ei={objij,Attrsijk,Actionijk},从而建立起事件对象管理模型。随后,按照事件链发生发展的自然规律,根据一定方法,筹建一定资源((Methodobjij,Resourceobjij或(Methodobjij,objkl,Resourceobjij,objkl)),采取断链或补链措施,获得应急预案的事件链管理策略,并以图书馆火灾事故为例,展示基于事件链策略的应急预案制定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 旨在对国内图书馆面向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服务与管理方面的文献进行梳理,分析该领域的研究与实践现状,为日后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以 CNKI 为数据来源,从数据库中选取相关文献,采用内容分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有关文献进行全面分析、梳理和归纳,重点分析图书馆面向汶川地震、防控非典、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以及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服务与管理方面的理论与具体实践。[结果/结论] 不同时期,应对不同类型突发公共事件,图书馆应急服务与管理的内容、方式方法有所不同。从早期意识到突发公共事件对图书馆的影响,到后来图书馆建立应急预案、采取应急措施、开展应急服务,图书馆界面向突发公共事件的服务与管理越来越重要、越来越规范,效果越来越明显。尽管如此,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9.
图书馆危机管理预案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危机一旦发生,会给图书馆带来巨大的影响.在危机频繁发生的今天,图书馆需要建立危机预案来时各种突发的危机进行预先管理.制定尽可能完备的危机预处理方案是图书馆危机管理的关键.图书馆危机管理预案可按预警、预控、预处三个子系统来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0.
以抗日战争时期厦门大学图书馆的危机应对事例为研讨对象,通过搬迁历程、在汀发展以及胜利复员三个方面的回顾,追溯厦门大学图书馆内迁长汀这一历史事件,归纳分析与此紧密关联的一系列举措,探寻其中蕴含的应急管理之道.厦门大学图书馆内迁长汀是危机应对的成功案例,给当下新冠疫情的应对提供诸多启益,无论是应急预案的制定、应急服务的开展,还是应急人文关怀的关注,都可以溯本求源,同时也为高校图书馆未来的应急管理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基于混沌理论的高校图书馆危机管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图书馆在发展历程中不可避免会面临不同程度的危机,揭示其危机成因,回避危机风险十分重要。图书馆危机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的能量耗散系统,具有类似混沌的本质特征。运用混沌理论,研究高校图书馆危机现象,并进行实例分析,着重探讨危机的混沌特征及其发生动因,提出图书馆危机的混沌理论管理原则。  相似文献   

12.
李睿 《图书情报工作》2009,53(11):92-95
论述图书馆地震应急预案建立目的与任务是:更好地疏散人员,组织营救,保护馆藏,降低损失以及预防一系列次生的灾害。指出图书馆在建立地震应急预案时应该提高认识,加强图书馆员工和读者的危机教育,唤起大家的防灾减灾意识;重视馆舍建筑物的建设质量;增设紧急预警设备和制度以及异地备份馆藏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2008年IFLA大会上Web 2.0研究所涉及到的最佳知识管理、书目控制共享、馆员职业取向、服务融合模式、技术封装趋势、战略发展计划六大问题进行解读,归纳出各国数字图书馆专家当下研究的观点及服务路径,试图全面寻找未来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数据挖掘技术在图书馆读者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钱强  李英 《图书情报工作》2009,53(12):121-124
使用SOM聚类方法对上海某大学图书馆数据库中的借阅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对读者进行聚类,用关联规则挖掘方法对某类读者的计算机类图书借阅记录进行挖掘,分析对每一类读者的借阅特征,以找出其借书规则,从而为图书馆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高校图书馆纺织服装学科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基于纺织服装学科的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结合东华大学图书馆等近几年的实践经验,提出实施的目标、内容和组织机制,并指出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刘晶 《图书情报工作》2009,53(15):126-128
目前高校图书馆管理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数据,而应用数据仓库技术可以从中获得重要的决策信息。剖析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设计实现一个数据仓库系统,包括事实表、维度表以及以借阅事实表为中心的数据仓库模型。指出利用OLAP技术进行数据分析,以期为图书馆和高校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7.
方曙  王春 《图书情报工作》2009,53(11):59-91
大规模定制是指以大规模生产的速度和成本,为单个客户或特殊市场需求定制生产出任意数量产品的生产方式,被认为是21世纪企业竞争的“新前沿”。基于企业大规模定制运行管理模式概念,探讨图情机构大规模定制信息服务的管理模式和实施的必要条件,并以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近年改革发展实践为例作实证分析和讨论,以期对图情机构信息服务管理提供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重读近现代图书馆学典籍的必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图书馆学史是理解本学科基本特质的前提,阅读近现代图书馆学典籍不仅是了解学术史的主要途径,而且有助于打好图书馆学专业的基本功,建立起良好的学术感觉。  相似文献   

19.
学科馆员服务中的用户沟通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艳红 《图书情报工作》2009,53(13):104-128
研究学科馆员服务中的用户沟通问题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通过回顾学科用户研究现状,分析学科用户沟通的作用和具体过程,提出在目前的学科馆员服务实践中主要有4种用户沟通障碍:编码与解码的差异性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学科障碍;沟通环境方面的障碍;针对上述障碍提出5项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