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的“试误”理论认为,尝试与错误是学习的基本形式,在重复尝试中,失误逐渐减少而正确逐渐增多,最后达到完全掌握。因此语文教学,包括复习,一般都强调以“练”为主线,这是十分必要的。但实践中,我们却常常发现,许多学生解题时,屡犯同一种错误,尤其是广大的中下水平的学生更是如此。这说明粗放型的“试误”费时费力,遗忘率高,吃“十堑”而难长“一智”。俗话说得好:“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只有帮助学生建立和利用好“语文解题失误档案”,使“试误”走上集约型的轨道,才是提高复习成效的好方法。其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2.
在教学过程中,教材编写者、教师、学生根据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理解水平尝试解释和探索问题时,发生的偏差或失误,并通过多边互动,在集体“识错”“思错”和“纠错”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我们称之为“错误资源”.教师要善于捕捉和运用教学中的各种“错误资源”,尝试“试误”教学,让“错误”走进课堂,并认真分析错误产生的根本原因,帮助学生真正走出各种解题误区,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肇生的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3.
作为高中数列综合应用的复习课,笔者采用了“试误”学习的方式,对一类求数列通项公式和一类数列求和放缩问题的解决进行了教学尝试。教师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探究两道经典例题的解题方法,课内让学生自主提出解题方向,并顺着学生思路处理问题。最后,教师在学生“试误”过程中及时分析原因并引导,总结了数列类似问题的处理方法。整堂课上,学生在大胆“试误”中内化了解题能力,同时也在“试误”中发现了新的解题方向,增强了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一、语言习得理论及其分析学习错误 1.桑代克的“试误说”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代表桑代克提出“联结说”,即“尝试与错误说”,又简称“试误说”。他在著作《动物的智慧:动物联想过程的实验研究》中,根据猫的学习实验,提出学习效率的学习规律与练习规律,认为学习是一种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经过多次重复,错误反应逐步减少,而正确反应增多,  相似文献   

5.
陈威 《现代教学》2010,(5):69-69
“以考代练、以练促考”是二轮复习中“讲”“练”结合模式必不可少的环节。如何在二轮复习中贯穿新课程理念,化学生的基础知识为实际的解题能力,让学生在二轮复习繁杂的“考与练”中乐于学习,享受解题成功的喜悦,是我们教师应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考与练”中选题的处理应遵循以下方法:  相似文献   

6.
"试误",即"尝试与错误"。人类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应用试误法:要能巧妙地利用学生的错误,要能巧妙设置试误情境,要营造敢于试误的氛围。  相似文献   

7.
根据桑代克的“试误说”,尝试与错误是数学学习的基本方式,学习是一种尝试错误的过程,在尝试错误中,错误反应逐渐减少,正确反应逐渐增加,最终形成了固定的刺激反应,即形成了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数学学习与尝试错误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思路探索过程中,常常表现出尝试——错误——尝试——错误……的过程。因为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不可能一下子就选对解决问题的途径,必然会出现思维受阻——“错误”的情况,这时,就必须改弦易辙,另辟蹊径,进行新的尝试,直到解决问题为止。当然这种尝试错误不能是盲目的、无意识的,而是有目的、有…  相似文献   

8.
数学解题中的错误与数学学习如影随形,只要有数学学习,就会出错。错误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必经之事,但“错误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作为教师,要正确分析、对待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找到错误之所在,在此基础上探求正确的解答,变“错”为宝,合理利用好这些“错误”资源。本文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学生数学解题中的种种错误辨析与归因分析。学生解题出错,是不是就是人们常说的马虎粗心、疏忽大意?不少人将之简单归因于粗心大意是片面的,事实上,学生作业及考试中的错误往往有着深层次的原因,如概念不清、双基不实导致的知识性失误,数学素养差、解题方法不当导致的策略性失误,审题不清、书写不全导致的心理性失误等。  相似文献   

9.
一、"试误理论"的基本原理 "试误"即尝试错误,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的人类学习过程的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的学习过程(如发现新理论,发明新技术,掌握新技能等)是一个反复尝试错误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正确的方法是通过反复多次"试误"而获得知识;与科学家独立探索的认识过程相比,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简约化了的认识过程.  相似文献   

10.
“试误”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魏有章“试误”即“尝试错误”.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桑戴克提出的关于人类学习过程的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的学习过程(如发现新理论、发明新技术、掌握新技能等)是一个反复“尝试错误”的过程,是一种长期的探索性的认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相似文献   

11.
“试误”教学法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即在尝试和错误过程中获取知识.对初中生而言,认识水平不高,有时因错误经验,或自身不成熟而对知识产生片面认识,而这些片面认知或错误会给新知学习造成一定负面影响,若能以“试误”教学法来暴露已有错误,打破认知平衡,构建新知结构,则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相似文献   

12.
“尝试与错误”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本研究以一年级学生为被试,以《数墙》为实验材料,探讨“尝试与错误”学习法在《数墙》教学中的运用.研究结果表明:学生能通过“尝试与错误”学习法顿悟出《数墙》变式题的解题方法.本研究的结论对小学课堂教学实践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在教育心理学中,有一个教学法是“尝试错误”,这是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学生的学习并不是一个直线上升的过程,学生在学习中总是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总要经历许多挫折和失败.对学生来说,正确的观点和做法总是在与错误的观点和做法的斗争中才能确立起来的.即:学习是一个试误的过程.在教学中运用“尝试错误”教学法,能充分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全身心地投入,在“试错—知错—改错—防错”的环节上,在“暴露错误—剖析错误—修正错误—反思错误”的过程中,达到预防并矫正错误的目的.结合具体教学案侧来谈谈“尝试错误”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4.
高中生物题型千变万化,解题方法多种多样,但是一种容易掌握且实用的解题方法却不多。"试误法"是基于著名心理学家桑代克的"试误说"理论提出的,它是指在已有材料的基础上,个体通过尝试与错误,从而在一定的情境和一定的反应之间建立起联结的学习方法。本文以"试误法"的分类为依托,最终落脚于高中生物解题,从而说明"试误法"在高中生物解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数学教学模式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教学中以“练”为主,解题教学占据主导地位,目前数学教学的基本模式有讲练,探练,自练等方式,强调模仿性学习,常规练习,忽视了创造性,个性化思维的培养。学习模式重视“齐步走”,老师决定着学生是否达到某个理解水平,其结果是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和优秀学生的发展,处于不利的地位。近年来,数学教育界又出现了许多新的教学模式尝试,  相似文献   

16.
看到话题中的教学案例.我想到了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曾做过的“饿猫开迷笼”实验,实验中的小猫通过不断尝试、犯错,最终学会了开肩笼门。就这样,“尝试错误”教学法的“试误学习理论”建立起来了。“尝试错误”教学法是教师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切入教学,有意给学生设计错误的思路、答案,人为设置一些思维陷阱,激发学生去探究、思考、辨析、比较的一种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尝试运用”的过程,心理学称之为“试误”。语言教学必须注重“试误”这一过程,以形成学生的语言技能,强化语言的程序性知识。其具体策略是要注重学生学习语言的探索性、层次性、迁移性和尊重学生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18.
如何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率,成为目前广大一线教师和教研人员最为关心的课题。“试误”教学法以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习理论为直接依据,是指教师以逆向思维的角度切入教学,有意给学生设计错误的思路、答案,人为地设置一些思维“陷阱”,从而激发学生去探究、思考、辨析、比较,发现错误,进而修正错误的教学方法。这一教学法撇开了传统的教学设计思路,为新课程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一、“刺激—反应联结”与“试误”教学法桑代克(E.L.Thorndike)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首创用实验法研究动物…  相似文献   

19.
<正>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通过著名的"桑代克迷笼实验",把动物和人类的学习过程定义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认为知识和技能的获得必须通过"尝试—错误—再尝试"这样一个过程,这就是"联结—试误"说.这一学说虽不完善,但不可否认,试误也是我们解决问题的一个途径和方法.学生在解题时往往犹如迷笼里的猫,需要通过不断地尝试,经历一定的曲折,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得到最优过程和最后结果.下面,笔者以2020年宁波市中考数学压轴题为例,探求走出"桑代克迷笼"之路.  相似文献   

20.
美国当代认知教育学家Ausbel认为: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诚然,学生在学习中,往往是沿袭已有的方法处理新的问题。从而形成错误的思维方式。遇此,如教师仅仅简单地予以否定,再将正确的告诉学生,学生往往理解不深,记忆不牢。莫如就按照学生的错误的思维方式,进行推邢、论证或演示实验,进而得出错误的结果,使正确与错误在学生头脑中激烈地“交锋”,让学生自己否定错误,获取新知,这就是所谓的“试误法”。本文就化学课堂教学中穿插运用试误法作一介绍。一、课题引出运用试误法例如,学生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常常不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或注明反应条件。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