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础研究贵在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活水平的提高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物质文明来源于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来源于对自然的认识,后者来源于基础研究。认识自然是一个永无止境的不断深化的过程,也是自然科学研究中不断创新的过程。没有创新就不能加深对自然的认识,从长远来看也就没有生活水平的提高。创新是基础研究的灵魂,基础研究贵在创新,基础研究中应该鼓励创新。  相似文献   

2.
突破性创新是后发企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基础研究能为企业突破性创新积累相应的创新能力。但是我国企业的基础研究普遍不足,导致企业的突破性创新能力薄弱。鼓励企业重视基础研究,必须突破基础研究只能在公立科研机构进行的思想束缚,通过改革科技计划和项目管理制度,建设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方式,充分发挥财政税收政策的导向作用,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强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3.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目前公共科研主体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但是,位于巴斯德象限和爱迪生象限的需求驱动的研究类型,需要企业发挥主体作用。美国的经验表明,大企业可以直接打通科学与产业需求间的鸿沟,提高产业竞争力,其中提高企业的科学能力是关键。鼓励大企业投入需求驱动的基础研究,可以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速度,增加基础研究的产业化程度,弥补我国创新体系中的需求端缺口。因此,政府应该多维度鼓励大企业成为基础研究的生力军,提升我国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从而真正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相似文献   

4.
管理创新是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保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基础研究的管理体制与机制创新方面,探讨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环境与管理模式。建议创建国家研究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引导交叉科学研究,孕育原始创新;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5.
科技创新生态系统论视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态系统论视角研究科技创新系统,分析了科技创新生态系统中行为活动主体、行为主体的运行机制、创新政策、市场环境和国际关系等内在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分析了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两种创新模式,并分析了鼓励创新的政策,提出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通过科学基金“地表柯石英的模拟合成及其形成机制的研究”项目的评审、批准和研究的具体实例,阐明基金评审制度改革,设立非共识项目的政策,极大地鼓励和推动了基础研究的原始创新。  相似文献   

7.
从生态系统论视角研究科技创新系统,分析了科技创新生态系统中行为活动主体、行为主体的运行机制、创新政策、市场环境和国际关系等内在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分析了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两种创新模式,并分析了鼓励创新的政策,提出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企业是科技创新主体,加强企业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关键。但从实践看,我国企业基础研究仍面临投入比例偏低、新知识贡献度不足等问题。文章在概括分析我国企业基础研究特征和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动力—能力”分析框架系统揭示当前我国企业基础研究面临的问题及制约因素,并从政策需求出发,为完善支持企业基础研究的政策体系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创新环境转向开放创新的新时代,基础研究创新特征发生变化,传统的基础研究评估模式已无法适应创新环境与创新模式变化对基础研究评估实践提出的新要求,探索面向开放创新的基础研究评估模式已成为新形势下激发基础研究潜能、推动创新发展所面临的重大命题。通过分析传统创新环境下基础研究评估模式存在的问题,结合开放创新时代基础研究的创新特征变化,创新性提出面向开放创新的基础研究评估新模式即知识创新效应评估,并从基础研究创新过程及产出成果流向的角度出发,构建了知识创新效应评估的理论模型,该理论模型包含三个要素维度即知识创造、知识交流和知识扩散,为后续进一步研究构建面向开放创新的国家基础研究评估指标体系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科技创新决定经济结构调整的成败,而资本市场是科技创新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山东省资本市场还不能满足科技创新的资金需求,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构建山东省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体系:一是完善种子基金和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二是鼓励发展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三是加强场外交易市场建设;四是鼓励高科技企业场内市场融资。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科普展品创新的基本特征、企业科普创新能力和创新动力的描述,从纳入国家重点领域计划、行业资源整合、加强馆企沟通、强化企业创新意识和鼓励支持个人创新行为等五个方面对科普展品行业创新的作用进行了论述,探讨了在新形势下科普展品的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12.
王晓珍  蒋子浩  郑颖 《科学学研究》2019,37(7):1249-1257
产业创新政策对微观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效果是当前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核心问题。文章将企业创新系统划分为知识获取和技术创新两阶段,并以2006-2016年我国部委及以上级别部门发布的219项风电产业创新政策为研究对象,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构建"两阶段政策刺激-创新绩效"分析框架,探讨了产业创新政策的微观传导渗透路径和在创新系统不同阶段的作用效果及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单一政策工具在技术创新阶段并无显著影响,但在知识获取阶段中政府鼓励、并网支持作用显著但效果相反,其中政府鼓励因贸易壁垒和缺乏顶层设计对知识获取活动呈负效应;政策工具组合对知识获取阶段和技术创新阶段均有显著影响,但作用效果和作用机理则因政策工具组合方式不同存在较大差异;增强"政府鼓励、并网支持、人才培养"政策工具组合效力是促进风电企业知识获取的有效方式,改善"政府鼓励、金融及财税支持政策"政策组合效力是提升技术创新阶段效率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3.
范旭  李蓓黎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15):117-126
运用超效率-DEA方法,对2009-2017年我国31个省区市科研机构的基础科研创新效率现状进行评价,并进一步以科研机构基础科研创新效率评价值作为被解释变量,结合系统GMM模型,从全国和分地区两个维度研究人力资本、经济发展、对外开放、产业创新、外商投资环境对科研机构基础科研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 表明,我国科研机构基础科研效率总体偏低,并从东到西呈现递减趋势.为提升我国科研机构的基础研究效率,需采取完善科研机构创新资源投入方式、优化创新人力资本结构和扩大科研机构学术交流对外开放程度等策略.  相似文献   

14.
试论基础研究及其原始性创新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5  
本文着眼于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互关系的认识演变,深入剖析了纯基础研究和应用性基础研究之间的差异及其政策影响,探讨了基础研究的原始性创新涵义,并总结了原始性创新的若干规律。  相似文献   

15.
基础研究创新人才与团队的培养是合作创新、原创突破的基础,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有着重要战略意义。选取中澳基础研究创新团队的典型项目——创新研究群体项目与ARC卓越研究中心项目,从目标定位、申请方式、资助对象、资助年限、资助金额、团队规模、管理办法、考核方式等资助管理机制的诸多方面展开比较分析,借鉴澳方经验,获得启示并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联合基金作为自然科学基金中的一种区域合作项目,通过鼓励不同区域的科研人员开展合作研究实现协同创新,研究成果质量较高,近年来受到国家和地方基础研究管理领域的重视。前期广东科技援疆在经费投入、人才帮扶和援建平台等领域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本文以联合基金项目模式创新的视角,深入剖析新疆喀什地区基础研究问题,结合广东科技创新优势,从必要性、可行性等方面,提出一些与以往联合基金合作方式不同的管理模式和合作建议,开拓广东科技援疆工作新领域,深入促进新疆喀什地区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企业突破性创新识别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北玲  游达明  胡小清 《软科学》2013,27(1):109-111
根据文献研究和创新识别的内涵,从技术、市场、产品、管理、财务、环境6个维度构成创新模式识别因素指标集,利用支持向量机原理建立了企业突破性创新识别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61个样本数据进行创新模式的仿真识别,结果发现输出结果与样本调研及实际创新模式是一致的。实证研究表明,该方法在突破性创新识别中具有较强的有效性及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科技创新群体是合作创新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群体的协同创新效应是其优势所在.根据技术基础科学领域科技创新群体的特征和要素构成,在成员协同、要素协同(硕件要素和软件要素)、主体外部协同三个层面上,从微观到宏观地分析了技术基础科学领域科技创新群体的协同创新效应,探讨了其对技术基础科学研究发展的作用机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群体协同创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础研究原始创新是科学之本、技术之源,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支撑和前瞻引领作用,关系科技发展的后劲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未来。主要包括:创新思想具有独创性、非共识性和转化性;创新过程具有探索性、不确定性、长期性;创新结果具有首创性、超前性和承认的滞后性;发挥作用具有研究牵引性、高技术先导性和产业发展带动性;研究者具有群体性、传承性和非功利性。深入研究原始创新的特点,对于指导和管理基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提出为三地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协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立足于京津冀三地科技创新现状,从三地资源差异、合作意识、支持力度等方面分析金融支持三地科技创新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探讨长三角、珠三角和台湾地区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经验,以及从政策法规、金融支持机构、风险投资方面对比分析美国、德国、日本和以色列等发达国家关于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经验和做法,提出京津冀三地金融应从加强区域顶层设计、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强化京津冀科技创新和金融支持的匹配与互动、构建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双中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