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教育   7篇
科学研究   3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满足社会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有着重要意义。过分强调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忽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是当前高职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高职院校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方法,高职学生自身的思想认识、成长背景等是问题形成的根本原因。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办学宗旨,在课程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的应用、课外文化活动的安排、校园环境的美化等方面采取综合性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2.
一个行业标准体系的建立,是该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也是该行业继续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就建立科技馆科普展示装备标准体系应遵循的原则、体系应具备的特性、体系的结构要求、体系内的标准设置要求和标准制定等问题提出了设想,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自2011年诞生以来,中国流动科技馆以流动巡回展出的方式,将展览资源送到尚未建设科技馆的县域地区,有效补齐了基层科普短板,极大地促进了科普资源的公平和普惠。然而随着时代发展,传统的以基础科学为主的资源内容已难以满足基层公众的实际需求。剖析流动馆小型主题式科普展览的主要特点,以“生态环境”主题展览为例,从背景调研、目标聚焦、主题凝练、内容策划、展览布局等方面入手,梳理该类展览的策展方法,可以为今后流动馆小型主题式科普展览的策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科普展品创新的基本特征、企业科普创新能力和创新动力的描述,从纳入国家重点领域计划、行业资源整合、加强馆企沟通、强化企业创新意识和鼓励支持个人创新行为等五个方面对科普展品行业创新的作用进行了论述,探讨了在新形势下科普展品的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5.
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专业人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培养这类人才的主要渠道,而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关键,首先要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和办学方向,要办出特色,本在论述这两个问题的同时,结合太原大学的实际,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重视与加强大学生科学素养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科学素养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教育体制、教育活动主体思想认识等方面的原因,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科学素养整体水平不高。从思想上重视科学素养的培养,加强对现行教育体制的改革,对改善我国大学生科学素养不足的现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1991年,我校在总结教改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三性”为特色的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新模式。“三性”是:专业设置的适应性,培养目标的实用性,教学方法的训练性。经过十一年的实践,我校形成了初具特色的教学模式。在这一教学模式曾获全省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中国教育报》和《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曾先后予以采访报导,在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太原大学围绕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特点,以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为切人点,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强化学校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逐步摸索出了一条“以质量保生存,以质量求发展”的办学之路。  相似文献   
9.
作为科技馆基础学科展品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种类,数学类展品一直深受观众的喜爱。单叶双曲面是由与回转轴线交叉的母线绕回转轴线旋转而形成的,但是观众对其原理难以建立形象,无法直观地理解。本文对单叶双曲面进行研究,利用视觉暂留现象设计出一套集成光、电、控制、机械的双曲面演示装置。该装置能广泛应用于科普场馆常设展览及流动科普巡展等,可有效地展示旋转直纹面的形成原理以及常见旋转直纹面之间的关系,对于促进观众理解相关数学知识,提升数学学习兴趣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0.
关于“双师型”教师培养策略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师资队伍的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因此,制定合理的整体规划、建立科学的培养机制、提供全面的制度保障,建设一支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