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主要记述了商南城关奤子话的语音系统,包括奤子话的声韵调,并对同音字进行了整理。同音字先按韵母分部,同韵母的字按声母排列,声韵母相同的字按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排列。  相似文献   

2.
主要对丹凤方言的26个声母,37个韵母,4个声调以及同音字进行了总结归纳,同音字先按韵母分部,同韵母的字按声母排列,声韵母相同的字按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排列。  相似文献   

3.
笔者在《新化方言记略》(载《广西教育学院学报》1991年第2期)一文中曾就新化方言的地理分布、语音系统等问题作了一些描述。本文为新化方言的同音字汇。本字汇先按韵母分类,再以声母的次第为序,声韵相同的按声调的次序排列。韵母(共三十三个,含自成音节的母):声母(共二十三个,含零声母):声调(共五个,不含轻声):阴平44阳平13上声21阴去42阳去35有些字在新化方言中有文读和白读两种读音,本字汇按自读音列入相应位置。写不出字的声韵调组合用方框代替,并稍加注释。有些字北京话里常用,但新化方言不说,如“扔、帕、似”等…  相似文献   

4.
商南奤子话语音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商南县城方言被称为奤子话。奤子话的底层是商洛本地话,然后又融入了商南蛮子话和河南南阳方言等异质语言的特色,从而形成了一种较为独特的方言。  相似文献   

5.
蛮子话、奤子话、爪子话是商南人对本地三种方言的称谓。结合有关方言材料和文献资料,考证了三种说法的来源。蛮子话带有南方口音,奤子话是不纯正的北方话,爪子话是对陕西关中话和甘肃、山西一带方言的统称,都含有贬义色彩。其中,讲蛮子话的人其祖先是在清朝初叶从南方移民来的,奤子话主要分布在县城周围,是河南南阳方言和本地方言融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钦州正同音字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钦州正又称钦州正话或正话,过去也叫官话,是教学、祭祀等文化活动的工作用语。主要的语音特点是:有[ ]两个声母;阴声韵母和舒声的调类、调值像官话;阳声和入声韵母像白话和客家话;浊音去声部分字归阳平,像钦州、北海的白话;假开二的相当部分字读[ε],像闽南话。同音字汇收4000字。  相似文献   

7.
湖南安化界牌话属湘语。介绍了界牌话的声韵调并列出了界牌话同音字汇。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岐山西街话为准,记录了岐山方言的声韵调;描写了岐山方言的声韵调系统以及同音字汇。  相似文献   

9.
描写三塘村的音系,主要包括三塘村的声韵调、三塘话特点、三塘话同音字汇。  相似文献   

10.
仁怀市后山话的卷舌音分别来自古精组、知组、庄组、章组及古日母。本文按古音韵母的不同 ,把后山话的卷舌音分为三种情况 ,即来自古合口韵的卷舌音 ,来自古开口二、三等舒声韵卷舌音 ,来自古三等入声韵卷舌音 ,分别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11.
市区白话是北海市区的代表方言,属于粤方言钦廉片。市区白话有声母22个,韵母48个,声调8个。文章描写了北海市区白话的语音,主要内容包括音系及语音特点,同音字汇收字4 000余个。  相似文献   

12.
灵川青狮潭(岩山)平话属于桂北平话,包含21个声母,35个韵母和7个声调。灵川青狮潭(岩山)平话同音字汇收字2000余个,体现的是灵川青狮潭(岩山)平话老派的语音系统和语音特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描写绥德义合话音系,主要包括义合话的声韵调及特点与同音字汇。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描写了吴语富阳场口东梓关方言的音系。文章首先对富阳和东梓关进行了简要的介绍,之后列出了东梓关方言的声韵调系统和音韵特点,最后是该方言的同音字汇。  相似文献   

15.
三原方言是中原官话关中片的一个地点方言。本文在实地调查和复查的基础上,对三原方言的声韵调和同音字汇进行了研究和梳理。  相似文献   

16.
潼关县位于关中东部黄河南岸,其方言属于中原官话关中片。本文客观细致地描写了潼关城关镇的语音系统,主要有:(1)潼关方言的声韵调,(2)潼关方言同音字汇。  相似文献   

17.
奉化方言同音字汇,反映了当前奉化方言老年人的语音系统。它的声母29个,韵母43个,声调8个,既体现了吴语甬江小片的共性,又具有个性特征:遇摄合口一等模韵和三等鱼韵的精、清两母字,有ts、ts^h、dz和t,t^h、d文白两读;遇摄合口三等鱼韵知、庄、章三组字中,韵母有u和l两读;声调虽仍保持古平上去入各分阴阳的格局,但阴平与阴去混读现象明显,也有部分浊上调今读阳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