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传播学学科体系的完善离不开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本文通过对传播学学术文献的观察和分析,深入总结、详细探讨了学科、内容和文献来源这三个方面最新的学术研究重点,并对学科交叉、内容取舍和文献取向等诸方面存在的问题予以剖析,建议学术研究应遵循学科研究边界,切实把握新兴研究方向和有效引领学术引用导向等,以此促进传播学学术研究的创新与繁荣和学术期刊更快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CSSCT对2005-2006年我国新闻学与传播学领域学术期刊的状况进行了多角度、全面的分析评价,给出了对我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领域有较大影响的学术期刊的一些数据,通过对这些期刊两年中所发表论文情况的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我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的发展情况,并试图基于对CSSCI相关数据的分析探索我国新闻学与传播学期刊在学术研究中的地位和期刊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探讨其发展规律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意见领袖"与"文化英雄"——"两极传播"的中外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国的传播学研究在"本土化"思想的指导下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本文立足于学术"本土化",对中西方关于对信息传播过程中"二次流动"过程的研究进行梳理、分析,找出它们的共同点与不同点,从而将中国传统的学术资源与西方的传播学理论结合起来,促进适合中国本土特色的传播学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播学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呢?从理论上看,中国传播学缺少稳定的学科体系布局;从实践上看,中国传播学应加强对传播学应用价值研究;从方法上看,中国传播学缺少鲜活多元的研究方法.中国传播学研究如何进行学科布局?我们认为可以从本体、关系、历史和应用四个维度出发,提出加强基础理论、拓展分支学科、梳理学科学术发展史和推进传媒产业运作的学科布局思路.  相似文献   

5.
传播学基础研究和学科生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研究是传播学学科发展的前提,是学科生命力的重要保证。我国传播学研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恰恰是基础研究的薄弱,一些急功近利的、为学术行政服务的选题成为本学科的主体,而属于传播学本体的基础研究被严重忽视了。独立的学术精神缺失所导致的学术研究的实用化和功利化影响了传播学在学术研究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提升中国新闻传播学国际学术话语权是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应有之义。鉴于现有研究主要从国际论文发表的情况对国际学术话语权进行评估,本文将国际学术话语权界定为学术话语主体在国际学术场域所拥有的学术生产力、学术影响力、学术领导力和学术传播力的统一体,并通过国际论文发表、书籍出版、期刊建设、学术任职、会议交流等综合指标,对中国新闻传播学国际学术话语权的现状进行更加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新闻传播学国际学术生产力获得了大幅提升,但是学术影响力、领导力和传播力仍然弱小。未来,需要加强话语传播顶层设计,推动中国原创理论创新,重塑国际学术出版体系,使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CSSCI为依据,对我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领域的论著作者情况和研究机构发表论文的情况进行分析,给出了五年间本领域学者、学术机构在CSSCI发表论文情况的原始数据,从中发现对我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贡献最突出、影响力最大的学者和研究机构,进而为大家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分析我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的特点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联合主办的第二次全国传播学学术讨论会,于今年8月20日至24日在安徽省黄山市召开,来自各新闻单位、新闻研究和教学单位的31名代表出席了会议,提交学术论文27篇。这次讨论会的主要议题是,评介西方传播学,交流我国传播学研究和教学的经验,探讨传播学与我国新闻学相结合问题。与会同志认为,自1982年第一次全国传播学讨论会以来,新闻界、理论界、教育界对传播学的理论和应用,越来越重视,许多高等院校新闻系陆续开设了传播学课程,不少新闻研究单位开始对传播学进行研究,或运用传播学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从事我国的新闻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目前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召开第二次传播学学术讨论会,围绕上述三项主要议题展开讨论,对于促进我国传播学研究的深入开展,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镜式、灯式、神话式等三种传播研究方式,认为我国传播学研究存在三种态势,建议我国的传播学研究走“学术趣味”+“现实关怀”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CSSCI对我国新闻学与传播学领域学术期刊的状况进行了多角度、较为全面的分析评价,给出了对我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领域有较大影响的学术期刊五年间发表学术论文的原始数据,通过对这些期刊所发表论文情况的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我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的全面情况,并试图基于对CSSCI相关数据的分析探索我国新闻学与传播学期刊在学术研究中的地位和期刊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其发展规律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华文社科学术期刊国际化的传播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晓娟 《出版科学》2015,23(3):52-57
文化全球化的推进,让知识跨国传播成为可能.现如今,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问题,成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本文从新媒体环境的机遇与挑战现实出发,分析目前我国华文社科学术期刊在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借助传播学视角,系统研究国际传播的特点和规律,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和具体传播方式上为华文社科学术期刊国际化提供应对之策,并指出要避免陷入“西方化”和“英语化”的误区,传承中华文化,积极设置学术议题,提升国际学术话语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态势良好,然而我国的传媒经济学的学术之路上还存在着对于理论认知和范式的困惑.传媒经济本质上到底属于经济学范畴还是传播学范畴?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传媒经济学研究的路径,并结合传播学、经济学以及管理学的相关理论,梳理出我国传媒经济学的研究模式和理论范式.  相似文献   

13.
自改革开放以来,如何实现传播学研究的中国化,如何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科是中国传播学人孜孜以求的共同目标和学术追求.作为中国大陆传播学领域的先行者和开拓者,邵培仁在传播理论、媒介管理学、华莱坞电影理论、全球传播、传播研究本土化等多个领域均取得了令人景仰的学术建树,为推进传播学研究中国化进程作出了卓越贡献.本文主要以邵培仁及其学术思想为考察中心,从本土化、交叉化、国际化三个维度对其学术活动和理论成果进行系统梳理、全面概括,旨在管窥传播学研究中国化探索的学术脉络和演进路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三部分:一是描述近10年来新闻传播学的跨越式发展:从"量变"到"质变",新闻传播学教育实现超常规发展;从"单一"到"多元",新闻传播学研究全面开花.二是分析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和研究发展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注重规模,新闻传播学教育的整体结构得到提升;新闻传播学研究逐步规范,走上专业化、科学化道路;迎接全球化挑战,新闻传播学教育和研究走向国际化.存在的问题是:过分注重外延扩张,内涵发展较为缺失;超常规发展带来人才培养的供大于求;管理和监督欠严,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堪优;课程设置不尽合理,专业精神在新闻教育中迷失;整体的无序性、与实践脱节,影响了新闻教育的质量和声誉;新闻传播学的研究仍需规范,研究的方法和理论还需要不断创新.三是展望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和研究:调整结构,挖潜内涵,促进新闻传播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适应市场,以需求为导向,大力培养复合型人才;面向时代,紧跟现实,面繁荣新闻传播学研究.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中国新闻传播学学科发展的特点与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在简单回顾中国新闻传播研究的历史进程后 ,重点阐述了中国新闻传播学进入“多角度学术化发展阶段”(1 992年至今 )的十个标志性情况 ,分析了近年自然形成的四方面的话题。文章最后 ,谈到新闻传播学研究中存在的五个问题。作者认为 ,传播现象贯穿于与人类相关的一切事物和活动中 ,各个学科都面临着从本学科角度出发的各自的传播问题。现在尽管在学科管理上还有新闻学、传播学的区分 ,但新闻学和传播学的融合已是现实 ,新闻传播学进入各个学科或借鉴其他学科而丰富自身 ,也成为趋势。  相似文献   

16.
我国传播学研究的得与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引进并开展传播学研究已近 2 0年。 2 0年来我国在传播学研究中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共分 3部分 :1 .历史回顾———我国传播学经历的曲折发展之路 ,着重分析了第一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的历史意义 ;2 .主要成果———作者没有一一罗列近 2 0年出版和发表的反映传播学研究显形成果的大大小小的著作和文章 ,而是从传播理论导致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来看传播学对我国新闻工作和新闻工作者的影响 ;3.走出误区———中国传播学研究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但也在某些方面走入了误区。这是影响我国传播学进一步健康发展的障碍。只有走出误区 ,中国传播学研究才能进一步发展 ,其影响才能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7.
从历史到现实:“16字方针”的意义阐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系统了解、分析研究、批判吸收、自主创造"为内容的"16字方针"是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新闻学者针对西方传播学引入中国而提出的第一个具有本土意义的"研究规范"。在接近30年的传播学研究实践中,"16字方针"仅被当作一种历史的存在,其深层的动因并未得到发掘和研究。本文试图从历史与现实相互关联且不断展开变化的视角出发,通过对"16字方针"意义的阐释和分析,揭示我国传播学的发展方向及研究对象等问题,期望能对我国传播学的学术建设活动给予具体的推动。  相似文献   

18.
龚伟亮 《新闻界》2013,(9):3-13
中国传播研究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可归结为双重公共性的缺失,即学术共同体内的学科公共性的缺失与社会共同体内学术公共性的缺失。前者反映传播学的智识品质问题,后者反映传播学的思想品质问题。以布洛维的社会学分类法为参照,应当在一种关系性的传播学"四分法"中为公共传播学开辟理论与实践空间,并建立一种互异共生的传播学知识生态。  相似文献   

19.
学术翻译是学术的延伸,且与某一学科的命运息息相关.从一鳞半爪的西方传播学译文到系统介绍传播学知识的译著,再到气势恢宏的煌煌译丛,学术翻译与中国传播学之间的良好互动,呈现了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跨文化传播等学科版图的依次铺排,见证了批判学派、文化研究学派、媒介环境学派等对传统的经验学派这一主流范式的冲击,有效拓展了传播学的学术空间,也促发了新知识的中国化、本土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李涛 《新闻界》2012,(3):36-41,64
传播学隶属于社会科学范畴,中国的社会科学研究正由"学科意识"转向"问题意识",打破学科"老死不相往来"的分界而走向以研究问题为主旨的跨学科、统一的社会科学研究。本文回溯了19世纪欧洲进化论思想对当代传播学的影响,通过强调个体、群体和传播网络系统之间的动态互动,从人类社会进化的视角来确立传播学在"走向统一的社会科学"中可能的研究路径和学术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