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玩游戏,玩电脑,痛快玩,继续玩,再玩……”近日,一份由小学四年级学生自拟、以玩为主的“想得美”课程表在网络上一经贴出.便引发网友热烈讨论,“想得美”课程表一度冲入网络热搜词条前10位。  相似文献   

2.
"玩游戏,玩电脑,痛快玩,继续玩,再玩……"近日,一份由小学四年级学生自拟、以玩为主的"想得美"课程表在网络上一经贴出,便引发网友热烈讨论,"想得美"课程表一度冲入网络热搜词条前10位。面对这令人啼笑皆非的课程表,笔者不由得联想到之前走红网络的《妈妈,我压力好大》《我真  相似文献   

3.
课程表编排工作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点环节。一份编排完善的课程表能充分落实教学计划,优化整合教学资源,合理安排师生的教与学。本文以华文学院华文系课程表编排过程为例,分析课程表编排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编排和管理的执行过程。  相似文献   

4.
《双语学习》2011,(5):13-13
亲爱的同学,你想为自己做一份双语对译的课程表吗?其实,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活动,既能培养你的动脑动手能力,而且还能锻炼你的英语技能。请参考下面的课程名称做一份精美的课程表吧!  相似文献   

5.
在去年首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上公布了一份《高中学生积极心理教育调查》报告.有媒体将其内容概括为"中国孩子幸福指数低位徘徊".无独有偶,最近《武汉晨报》有篇报道:一名小学四年级学生自制了一份以"玩"为中心的"课程表","玩游戏,玩电脑,  相似文献   

6.
课程表作为一种"隐蔽的课程",向学生传递了"诚信"、"守时"、"服从"等价值观念,严格执行课程表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重要而基本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吕斌 《湖北教育》2002,(9):13-13
笔者在一些农村学校看到,一个教学班贴着两张课程表,其中一张课程表贴在教室的醒目位置,以应付上级检查,另一张课程表贴在教室的“暗处”,供学生平时上课使用。通过比较发现,两张课程表内容截然不同,实际课程表上语文、数学等主课排的节数较多,却省略了教学大纲规定的健康、劳动、书法(写字)、信息技术教育等课,体、音、  相似文献   

8.
一年级新生由于识字不多的缘故,课间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下一节是什么课?像这样简单的问题,很多教师习惯看一下课程表,就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以便让他们做好课前准备。殊不知,这种做法一开始就在无形中助长了学生学习的依赖性:凡事都可问老师,让老师帮助解决,甚至让家长代抄课程表、代为整理书包等。这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经过思考,在一年级新生的第一堂班队课上,我启发并协助学生绘制一张小朋友看得懂的课程表——图画课程表。案例:师:小朋友,你们认识课程表上的字吗?(不认识)那你找得到语文书吗?请举起来给大家看一看。你怎么…  相似文献   

9.
动动手     
这是汤姆制作的英汉对照课程表。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也来制作一份吧!  相似文献   

10.
一年级新生刚入学、识字极少,每天上哪些深,都要老师告诉他们。我结合低年级语文由看图、学拼音到识字的学习过程,把课程表设计成三种形式:彩图的、拼音的和汉字的。 彩图课程表。在学生刚入校时,将课程表画成彩图贴到室内。因为有学前班的基础和几年的生活经验,孩子对图上的事物并不陌生。开始,我先画成图,请学生辨认,学生不但能说出学科的名称,还能说出图上事物与学科的关系。学生对彩图课程表很感兴趣,课下总爱对着课程表端详。有的孩子还按照墙上的图样,做好自己的课程表。  相似文献   

11.
课表de编排     
课程表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总调度表”。课程表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直接关系到学校教学秩序的稳定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编排课程表首先要认真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所排出的课程和活动应有利于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编排课程表时要注意合理安排时间。每周一、二、三、四、五上午的一、二、三节教师和学生精力比较旺盛,应安排重要的或难度较大的基础课和专业课;而每天下午学生和教师容易疲劳,星期六教师和学生的精力容易分散,应安排一些较容易接受的课程,如实验课、体育课、选修课和考查课,星期六还应注意安排作业较少的课。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这个时代,高校的教育事业在逐渐发展,课程究竟如何去编排将会对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文化素养的提高产生影响.学生人数越来越多,排课这项教学工作变的比较麻烦和棘手.每个教学管理者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怎样科学并且合理的编排课程表.课程表是作为一个学校每天教学工作的"指挥表",是教学管理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手工去排课,不仅浪费时间和人力,而且用人工方式去编制一份合理可靠并且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的课表也是很不容易得一件事.因此非常需要开发一套既合理又方便的高校排课系统.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课程表由学校根据国家的课程计划制定,师生没有任何建议权和选择权,只能无条件的执行,体现的是"课程本位""学校本位"。其实,在制定课表的时候,我们可以对课表进行一次改革,排"活"课程表,注重"教师本位""学生本位",使课程表更"人性化""合理化",优化教育资源,实施优质教育。  相似文献   

14.
“以学习为中心”的课程表是由国外学者艾伦(AllanA.Glatthorn)、安德森(A nderson)等人提出的一种新的课程表设置方式,它是“将学习时间作最大应用,反映出课程的优先事项,并且将学生的学习需要给予最高的优先性,旨在提升学生的学习成就”[1]的课程表形式。这种课程表“具有弹性,以学习为导向,时间是根据学习的需要而加以组织,避免了让学习受到严格时间架构的限制;能反映对学生分组的做法,而不会将学生标签化,以便能给予全体学生接受高品质课程的机会,并且提升学生的学习成就;能给予教师适于教学的环境,将教师分配到他们的专长领域,能考虑…  相似文献   

15.
课程表的编制不单纯是一项对时间、空间以及人员进行分配的技术性工作,更是学校课程管理理念的展现。传统的课程表编制采用的是行为目标模式,它讲究逻辑和规范,即依据一定的范例、模式和循序渐进的策略去实施。这种课程表在具体操作中,固然能保证教学的效率,有利于课堂的正常运转和课程监控,但是,它的规范划一、学科取向、应试取向,忽略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忽略了学生生活本身的意义。“以学习为中心”编制课程表的理念的提出,为我们编制课程表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要了解一所学校领导的教育思想是否端正,是否懂教育规律,有一条“捷径”,那就是去看一看该学校的总课程表安排的如何。好的课程表,既能从学生全面发展出发,又能体现出学校领导对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关心。换句话说,好的课程表是教育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因而具有权威性和指导性。但是,这样的课程表并不是很普遍的。究其原因大致有二: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上世纪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发展,课程理论也形成了不同的流派,世界各国随之掀起了课程改革的浪潮,学生的个性发展日益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如何制订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表成了课程改革的关注点。在这方面,很多国家已经作出许多有益的探索。然而,我国的新课程改革虽然已经进行了十几年,但是大部分学校的课程表还是沿袭了凯洛夫时代的教育传统,只有个别学校对课程表进行了改革的有益探索,使个性化的课程表得以实现。然无论是旧有的课程表还是新式的课程表,都蕴藏着丰富的教育信息,需要我们深入解读。  相似文献   

18.
若问学生受9年义务教育,或者12年基础教育,在学校中主要都做些什么,最精辟的回答莫过于在上课。学生在校的生活,就是一节课接着另一节课,一种课接着另一种课地上过去,这一切都从课程表得到体现。课程表属于学校中寻常与必备之物,本身没有多少深文大意。不过  相似文献   

19.
课程表模样虽小,却决定了学生每日在校的生活节奏,并且学生受多少年学校教育,便受其支配多少年。正是通过这种训练,使学生掌握了时间观念,并完成了角色转换,从而维护了社会秩序。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课程表可视为一种“隐蔽课程”,但长期以来,它不为人们所觉察。  相似文献   

20.
识字教学是第一学段的重点,识字教材也越来越科学。研究表明,儿童在学前阶段,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口语词汇,熟识了许多语言因素,在生活中习得了一定数量生字的字义、字音,对于识字,他们并不是白纸一张。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识字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把习得的字义、字音与字形联系起来,是识字教学的有效手段。因此,要实现“到8岁时,中国的孩子也能像美国的孩子一样,自主地阅读适合他们的读物,形成初步的阅读能力”的目标,教师可在完成教材的识字教学任务之后,联系学生的生活,开辟识字的第二课堂,让学生轻松地识字。一、介绍课本名称 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一年级后,孩子们增加了语文、数学、体育、美术、音乐、品德与生活等课程。因为学生每天都要和这些课程及课本打交道,与这些课程相应的名称以及课本的名称都应该尽早让学生认识。在开学的第一周,教师可利用课本教学课本封面上的课程名称,让学生把课程与文字联系起来,从而在不断的接触中认识、巩固这些字。认识课程名称以后,教师可以给每位学生发一份班级课程表,引导学生认识班级课程表。对这时的学生来讲,认识课程表已经不是一件难事,因为课程名称已经认识了,只需要再认识“眼保健操”、“课间操”、“早读”、“放学”、“午饭”等字词。这些字词是认识班级课程表的重点,一般在第二周可完成此项任务。这样,既方便了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又让学生认识了许多生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