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不同浓度镧处理小麦幼苗,并测定生理指标,研究镧对小麦幼苗生长及部分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La3+(0.1、0.5mmol/L)提高了小麦植株SOD活性,随着镧浓度增高,酶活性逐步降低,2mmol/L La3+显著增强POD活性;La3+浓度为1.5、2mmol/L时MDA含量增加显著;La3+浓度在1mmol/L及以上,叶绿素含量减少显著,继续培养至两周后各处理根系干物质重都比对照少。表明叶绿素含量、根系POD活性、MDA含量和干物质重可以作为耐镧小麦筛选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叶面喷施亚硒酸钠对辣椒的产量、品质、硒及相关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解析辣椒对亚硒酸钠的积累及耐受特性,并筛选出有利于辣椒生长的最佳叶面喷施的亚硒酸钠浓度。方法:采用基质栽培法,以“汴椒1号”辣椒品种为研究对象,设置5个亚硒酸钠质量浓度(0、50、100、150、200 mg/L),各处理辣椒喷施亚硒酸钠量均为50 mL,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培育60 d后,对辣椒的产量、品质、硒及相关微量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亚硒酸钠的施用对辣椒产量表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剂量效应。亚硒酸钠质量浓度为100 mg/L时,较对照处理(CK)产量增幅最大,达29%;当亚硒酸钠质量浓度为150 mg/L时,辣椒出现减产现象,较CK减产幅度达22.05%。当施用亚硒酸钠质量浓度为0~200 mg/L时,辣椒硒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差异显著;辣椒果实中有机硒占总硒的百分比随着喷施亚硒酸钠浓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对于各试验处理,当亚硒酸钠浓度逐渐增加时,辣椒果实中钙、铁、铜含量均上升,但镁、锌含量无显著差异,粗蛋白、维生素C、总糖等品质指标含量均呈上升趋势。结论:叶面喷施适宜浓度的亚...  相似文献   

3.
为延长鸡蛋果常温贮藏期品质,维持其较好的营养价值,分别采用0.50μL/L和1.0μL/L的1-甲基环丙烯(1-MCP)结合PE袋对鸡蛋果进行了保鲜处理,分析了鸡蛋果货架期间失重率,感官品质,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的质量分数,质构特性等指标,并研究了其常温贮藏条件下的果实保鲜效果。结果表明:采用1.0μL/L的1-MCP结合PE袋处理过的果实在货架末期的失重率为0.39%,感官品质明显优于对照组,样品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维持在7.00%,维生素C的质量分数为28 mg/100 g,硬度及黏度分别为800 g和90 g/s,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果实。综合比较,1.0μL/L 1-MCP结合PE袋处理能有效延缓果实的后熟衰老,确保货架期鸡蛋果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4.
以波斯菊种子为实验材料,用不同浓度的Pb(NO_3)_2溶液(0,50,100,200,400 mg/L)对波斯菊种子进行处理,研究不同铅浓度对波斯菊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影响情况.结果表明:较低质量浓度的Pb~(2+)处理提高了波斯菊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当Pb~(2+)质量浓度为100 mg/L时促进作用最强烈;当Pb~(2+)浓度大于100 mg/L时,Pb~(2+)的促进作用开始慢慢减小; Pb~(2+)处理对波斯菊幼苗的根长、苗高以及鲜重有明显抑制作用.总体来说,波斯菊种子对Pb~(2+)的耐受性较强.  相似文献   

5.
用La2(SO4)3、IBA分别处理桂花插条对生根有促进作用.La2(SO4)3使根的长度明显增加,根的鲜重、干重显著提高,其中以1×10-4mol/L浓度处理效果最好,其次为1×10-5mol/L浓度的处理.IBA(1×10-5mol/L)则明显扩大了生根范围和增加了插条生根数.La2(SO4)3与IBA混合使用对插条根鲜重和干重的促进有加合效应,而在生根范围、生根数、根长度方面则表现为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6.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秦巴山区茶叶中微量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秦巴山区茶叶中微量硒的含量,用HNO3-HClO4为茶叶的分解试剂,湿法硝化分解茶叶,以Ni(NO3)2为基体改进剂,排除Fe、Mg、Na、K、SO42-等的干扰,使吸收信号达到稳定,硒浓度在0~40mg/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不同浓度的茶粕提取物对巨峰葡萄采后果实的失重率、腐败率、呼吸强度、可溶性固形物、Vc及可滴酸含量等品质指标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茶粕提取物可以降低果实失重率、腐败率、抑制呼吸,维持可溶性固形物、Vc及可滴酸含量.茶粕提取物可以有效延长果实保质期.其中浓度30 mg/L油茶饼粕提取物保鲜效果最佳.实验第18 d时30.00 mg/L茶粕提取物失重率为6.59%、腐烂率6.70%,呼吸强度19 mgCO_2/(kg·h)、可溶性固形物16.94%、Vc4.15 mg/100g、可滴酸含量0.60%.  相似文献   

8.
在测定橡胶树乳管细胞黄色体产生超氧阴离子(O2^-)速率的过程中,当加入0.188mmol/L的La(NO3)3时黄色体产生O2^-的速率被明显抑制;当La(NO3)3的浓度达到18.8mmol/L时黄色体产生O2^-的反应几乎被完全抑制;当加入0.3%的农用稀土时黄色体产生O2^-的速率被抑制了53.9%;而加入1%的农用稀土时黄色体产生O2^-的反应已被完全抑制。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香草醛缩色氨酸席夫碱(简写为L)及其稀土La(III)、Nd(III)、Sm(III)、Ce(III)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差热-热重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等手段.确定配合物为KRe(H2O)(NO3)·2H2O(Re=La,Nd,Sm,Ce).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配体维生素B3(C6H5NO2)、8-羟基喹啉(C9H7NO)及其稀土配合物[RE(C6H4NO2)2(C9H6NO)].2H2O(RE=La、Nd、Sm)对红酵母生物活性的影响,本实验采用平板培养皿法和抑菌圈法测定了上述三元配合物及其配体对野生红酵母和实验红酵母生长活性的影响通过比较分析抑菌圈直径的大小,我们发现8-羟基喹啉(C9H7NO)对红酵母抑制作用较强,而维生素B3没有抑制作用,与稀土(RE=La、Nd、Sm)形成三元配合物后,Sm的三元配合物抑菌能力得到了加强,而Nd和La的三元配合物抑菌能力减弱初步推测Sm配合物可应用于红酵母危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氯化汞不同处理时间对草莓茎尖培养消毒的影响和不同种类、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同草莓试管苗增殖、生根的影响,建立不同品种草莓茎尖脱毒组培快繁体系。方法:以草莓品种‘红颜’‘红花’‘天仙醉’‘越丰’‘雪兔’匍匐茎茎尖为材料,设置不同的0.1%氯化汞处理时间,筛选出草莓茎尖消毒效果最佳的氯化汞处理。通过在MS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种类、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筛选出5个草莓品种最适的增殖培养基。并通过试管苗的移栽炼苗,比较不同品种草莓的移栽成活率。结果:0.1%氯化汞处理6 min最适合草莓茎尖外植体消毒。‘红颜’品种最适增殖配方为MS+0.4 mg/L 6-BA+0.06 mg/L IBA;‘红花’品种最适增殖配方为MS+0.6 mg/L 6-BA+0.03 mg/L IBA;‘天仙醉’品种最适增殖配方为MS+0.2 mg/L 6-BA+0.06 mg/L IBA;‘越丰’品种增殖最适增殖配方为MS+0.2 mg/L 6-BA+0.03 mg/L IBA;‘雪兔’品种最适增殖配方为MS+0.2 mg/L 6-BA+0.06 mg/L IBA。草莓试管苗比较容易生根,在无激素的培养基...  相似文献   

12.
为延长草莓的贮藏期,探讨可食用涂膜对草莓生理生化及品质的影响,本实验以海藻酸钠(0.01g/mL)作为主剂,与不同浓度茶多酚(0、0.5%、1.0%、1.5%)进行复配制成复合保鲜剂分别处理草莓样品,置于4℃保存,贮藏期间对草莓果实进行感官评定、抗坏血酸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丙二醛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与单独的海藻酸钠涂层相比,茶多酚-海藻酸钠复合涂层对草莓的保鲜效果更好,且当海藻酸钠浓度为0.01g/mL,茶多酚浓度为1.0%时效果较好,在储藏第5天时仍能保持较好的感官品质,且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和VC的损失最少,同时能有效抑制采后贮藏期间丙二醛含量的上升,为草莓的储藏保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钠盐(Na2SO4和Na2CO3)胁迫对红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盐胁迫对红麻种子的发芽指标和活力指数均有一定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越强.浓度10~50 mmol/L的Na2SO4胁迫下,红麻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但活力指数显著低于对照,而当Na2SO4浓度为100 mmol/L时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与对照存在显著差异,Na2SO4浓度为200 mmol/L时种子不能萌发;Na2CO3浓度≥50 mmol/L时,红麻种子不能萌发.相同浓度下,Na2CO3比Na2SO4对红麻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14.
采用吸光光谱和发光光谱法研究了RE(NO3)3.nH2O(RE=La,Sm,Gd,Tb,Er)同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C10H10N2O4,简称H3L)和异烟酸(Hiso)形成的混配体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RE2(HL)(L)(iso).4H2O(RE=La,Sm,Gd)与DNA的作用方式是包括静电结合的部分插入,后两种配合物则是主要以插入方式结合。  相似文献   

15.
采用1/2浓度Hoagland营养液培育法中不同浓度(0.000、0.050、0.075、0.100和0.125 mol/L)的Na Cl溶液处理V2期苗期大豆,待大豆生长至V3期,分析不同浓度盐胁迫对大豆生长以及POD、SOD和CAT同工酶的影响。结果表明:Na Cl浓度越高,大豆生长受到的抑制越大,而POD、SOD和CAT的活性在Na Cl浓度在0.050 mol/L有一定的增加,但增加到0.075 mol/L后,酶的活性降低。在0.075和0.100mol/L的Na Cl浓度诱导出了新的POD同工酶谱带,而0.125 mol/L Na Cl使SOD同工酶的2条谱带消失。  相似文献   

16.
以硫酸盐还原菌生物还原法消除模拟地浸废水中的放射性铀污染,分别研究了主要共污染离子Zn2+、Cu2+、SO2/4-和NO3-对铀生物沉淀过程的影响.厌氧序批式实验结果表明,初始Cu浓度低于10 mg/L或Zn浓度低于20 mg/L时对铀生物沉淀过程影响不大,当初始Cu浓度超过15 mg/L或Zn浓度超过25 mg/L时,该过程会因重金属的生物毒性作用被完全抑制.初始SO2/4-浓度低于4000 mg/L时时铀生物沉淀过程影响很小,超过5000 mg/L时会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着SO2/4-浓度的上升而加强.研究还表明,含有NO3-的氧化性环境不利于铀的生物沉淀过程,通过反硝化反应彻底去除环境中的NO3-成为消除环境中铀污染的前提.本实验结果可望为我国核污染水环境的修复提供生物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不同浓度铅处理对桐花树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树植物桐花树2a生龄苗为试验材料,采用淡水水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Pb2+(0 mg/L(对照组)、10mg/L、25 mg/L、50 mg/L、100 mg/L、300mg/L、500 mg/L)对桐花树叶片的超氧负离子(O2-)、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蛋白质以及可溶性总糖量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b2+浓度的升高,桐花树叶片中O2-和MDA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且均显著高于对照,最高值范围是在Pb2+浓度100~500mg/L;而蛋白质含量和POD的活性则呈下降趋势,且均显著低于对照.SOD活性在铅胁迫浓度为10 mg/L时达到最大,当高于10mg/L时,则随Pb2+浓度的升高而下降.可溶性糖含量在Pb2+浓度为0~300 mg/L时,随Pb2+浓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大.试验表明:桐花树叶片在浓度为10~100mg/L铅处理下,可以通过自身的内在调控抵御铅污染,即轻度的铅污染有利于桐花树的生长;在300~500mg/L高浓度铅胁迫下,各种生理指标出现衰减,显示高浓度铅胁迫的抑制效应,不利于桐花树生长.  相似文献   

18.
FeAPO-11分子筛催化氧化水溶液中苯酚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热晶化法合成了铁磷铝分子筛FeAPO-11,并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镜(SEM)、紫外-可见光漫反射(UV-Vis)等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FeAPO-11分子筛样品结晶度高,且Fe3 进入到了分子筛骨架中.进而研究了以FeAPO-11为催化剂,H2O2为氧化剂对水溶液中苯酚的催化氧化性能:在苯酚初始浓度质量200 mg/L、H2O2添加量1200 mg/L、pH值5.0、处理温度60℃、处理时间240min时,苯酚去除率达到88.72%,总有机碳(TOC)去除率达52.5%,析出到溶液中的Fe3 浓度为0.213 mg/L.重复性实验表明,催化剂的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9.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露地月季盛夏开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北京地区露地栽植中大量应用的丰花月季"金玛丽"盛夏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1)激素处理可以有效促进腋芽萌发和增加萌芽数量,GA+CCC各50mg/L、BA150mg/L分别使腋芽提前萌发5.6d,3.6d,与对照差异显著;随浓度升高,腋芽萌发天数延长;BA+CCC1(150+100mg/L)腋芽萌发数量最多(7个),差异达显著水平.(2)同种激素处理,随浓度升高,现蕾天数表现从短到长再到短的趋势,相反开花天数表现从长到短再到长的趋势;CCC100、1000mg/L显著缩短现蕾2.8d、3.8d;所有的处理,发育总天数都短于对照,GA+CCC各50mg/L发育总天数最短,比对照提前4.95d,其次为CCC400mg/L、BA+CCC(75+50mg/L),分别缩短3.95d、3.7d;(3)在对成花量的影响上,BA300mg/L、BA+CCC(75+50mg/L)、BA+CCC(150+100mg/L)效果最好,花枝数/处理、花朵数/枝、花朵数/处理3个指标与对照差异显著,其中,BA300mg/L每处理花朵数为14.44个.  相似文献   

20.
不同浓度的木醋液在高架草莓生产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木醋液对草莓鲜果生产和繁育子苗的应用效果。方法:在高架生产模式下,以"宁玉"草莓品种为试验材料,木醋液以浓度800、600、400倍在定植期、定植15 d、现蕾期和果实膨大期4个阶段作为叶面肥喷施植株,观察草莓物候期、植株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等指标;在鲜果试验的基础上,确定浓度400倍的木醋液对繁育子苗母株进行不同次数灌根,统计基质微生物群落变化及子苗质量。结果:随着喷施木醋液的浓度增大,促进植株生长的效果越好,浓度400倍时草莓生长效果最佳;灌根处理2次后,基质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较对照均显著增加,真菌数量减少,明显改善植株根系环境。结论:木醋液在草莓鲜果生产和繁育子苗的最适浓度400倍,有利于草莓生长发育,提高产量以及子苗繁育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