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语感和语感教学问题一直是语教育界的一个热点问题。语感是人对语言的认识、把握、感受的能力,具有特定的性质。语感培养可以推动阅读教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语教学要重视语感的培养,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加以落实。  相似文献   

2.
语感,是对语言字的敏锐的感觉,一种对语言字丰富的联想、想象的感知活动,它是理解一切语言字的基础。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说:“语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感的培养不仅是语教学的本质和核心,也是语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语感积累的过程就是语素质提高的过程。本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3.
丁霞 《山东教育》2006,(6):33-33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向学生强调语感的重要性,那么,究竟什么是语感,如何训练语感呢?语感,实际上就是指对语言的感受、领悟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正确丰富的了解力”(叶圣陶语)。郭沫若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语感。  相似文献   

4.
语感属于直觉思维,却有“认识论”的品格。语感教学是语教学的本质、核心和终极。培养语感要重视学生的语言实践,要落到实处上。  相似文献   

5.
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尤其是语言交际能力,而对于汉语教学来说,语感教学和语感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因为学生只有有了较强的语感才能对语言的输入有准确、敏锐的理解能力,才能使汉语学习者有正确、熟练的言语输出能力,因此说语言能力的核心是语感能力,语言教学的根本任务是语感教学.笔者试图从语音、语调等方面谈谈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汉语语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语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敏锐的语感。诵读体味,理法探究,加强语言实践,丰富生活体验是培养语感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李红 《中学教育》2005,(9):37-37
语感是人对语言字直觉整体的感.受,或是由语言字引起的复杂心理和认识活动的过程,是一种建立在个人感性积累基础上,能直接快速把握语言字的能力。叶圣陶先生说:“语言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字。”吕叔湘先生也曾主张:“语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语课程标准》也高度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这体现了对语学习本质规律的尊重。怎样在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相似文献   

8.
语感是感性的,也是理性的,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一种悟性,是一种理性直觉性,或者说是一种直接的理解。因此,人们凭借语感不但能解决简单的语言现象,而且能解决复杂的语言现象。人们进行读写听说活动,直接凭借的是语感,而不是直接凭借语法。学了语法觉得对读写听说能力的提高帮助不太,原因在于语法知识的学习和语感培养相分离。因此,语法教学必颁和培养语感相结合。这种结合不是两者简单相加,而是语法教学要为培养语感服务。  相似文献   

9.
笔者认为汉语教学应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语感能力是语言能力的核心内容,并从现状分析,着重从三方面阐述了现实教学中背离语感能力培养的一些做法,从中探求培养语感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语感在整个语文能力结构中处于基础的核心地位,是语言活动的必备前提条件,其高低决定语文能力的高低。因此,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应主要进行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注重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兴趣;注意课外阅读,增强语感能力;多练多写,提高语言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1.
袁晓 《考试周刊》2013,(26):104-105
"三语"即语感、语境和语篇。本文分析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语感、语境和语篇运用的必要性,并就如何培养语感、创设语境、运用语篇进行了有效探索,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增强高中英语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语教学在本质上可以说是语言教学,语言教学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感。语感就是人对语言字的感受、表达能力,训练语感具有重要意义。在语感教学中,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讲究语感训练的策略,然后再有步骤地去进行。其途径为“感受——领悟——积累——实践”,核心是多读。  相似文献   

13.
语感是对语言的准确而又敏锐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修订小语教学大纲首次提出了“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的论述。课堂教学从内容分析转变为以学生学习语言为本,在读中培养语感为主,这势必影响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笔探索了读中培养学生语感为主的阅读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曾晓洁 《广西教育》2006,(7B):60-60
“语感是一种文学修养,是长期的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感的表现形式是感性的、直觉的,它依靠直觉思维而不依赖分析思维。其实质是,感性中暗含着理性,直觉中沉淀着思考。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感在整个语文能力结构中,处于一个基础的核心地位。首先,语感是言语活动的必备前提条件。我们进行任何一种言语(包括语文学习)活动,都必须以一定的语感能力为基础,否则根本无法参与任何一种言语活动。其次,语感能力的高低决定语文能力的高低。因为信息交流直接凭借的是语感,离开语感就谈不上信息交流了。因此,语感是语文能力的核心。所以,培养语感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从20世纪30年代夏丐尊提出语感的概念,直到90年代成为研究的焦点和热点,语感和语感教学在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已经引起重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  相似文献   

16.
语感,是通过大量语言材料的感知,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认识活动,形成对语言材料所特有的、近乎于直觉的正确而敏锐的感受能力。培养良好的语感是全面正确掌握、运用语言的重要环节,如何在荚语教学中引导学生培养语感是一个老师所应该重视的。本文就此问题,结合教学实际做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17.
语言迁移是二语习得领域里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影响外语语感养成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着重从语言迁移的角度探究了母语迁移与英语语感培养的关系、英语语感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并从母语的语法迁移和思维方式对英语语感的影响两个方面探讨了外语教学中的英语语感培养途径,以期促进英语语感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外语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18.
《初中语教学大纲》明确提出:“在小学语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素养的整体提高。”所谓语感,也就是语言意识,即对语言的感受、认识、把握、领悟能力。叶圣陶先生曾说:“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  相似文献   

19.
语感是我们对语言的直接感受能力,是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浓缩。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如何通过语篇朗读、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方式,强化学生们的语感训练,提高学生们的英语语感,是一个值得推敲的教学课题。在实践中,笔者立足初中英语教学实际,就学生的英语语感培养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语感是人们直觉地感受和领悟语言的一种能力,培养语感能提高学生荚语学习的效率。本文试图从多角度分析如何通过引导学生用英语直接思维入手,在教学中渗透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提高学生英语文化素养,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以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