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和谐教育——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教育"核心思想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促进落实"和谐教育"与"和谐社会"相匹配的规律,本文从十一个侧面解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教育"核心思想体系。其解读逻辑涉及教育方针、教育目的、教育观念、独到举措、系统工程、教师素质等。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古代教育就有了礼、乐、书、数、射、御"六艺",把这种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与受教育者身心素质发展需要统一实现为出发点,调控教育场中诸教育要素的关系,使教育的节奏符合受教育者发展的规律,进而使"教"与"学"产生谐振效应,促进学生基本素质获得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教育模式,称为和谐教育.  相似文献   

3.
论"以学生为中心"的"和谐教育"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教育”是使学生基本素质获得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教育,“和谐教育”关键在于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该文在对“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进行历史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该理论指导下的教育教学活动从“教”“学”活动和谐、师生关系和谐、人才素质和谐、教育环境和谐四个方面推进我国“和谐教育”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立"和谐"理念的现实基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矛盾、学校教育面临着多种社会思潮的激荡、学生面临着多种现实压力的环境所决定的.树立"和谐"理念应该以大学生思想的关注点为教育切入口、以大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的培养为教育重点、以大学生自我教育与自我发展为教育方向、以实现大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为教育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分析“和合”文化内涵,明确“和合”教育理念,综观“和合”文化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内涵,把弘扬“和合”文化、倡导和谐理念、建设和谐文化、创建和谐教学境界有机融合到教书育人实际中,使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都得到和谐地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6.
和谐是科学哲学所揭示的关于物质运动的一般规律.中国当代教育的发展变迁,实质也是一次教育对"和谐"理念初始背离、最终回归的过程.经历了泛政治化教育对人的异化,应试教育对人的忽视,素质教育的开展从内容、过程、目标、环境等不同方位体现出面向"和谐"理念的回归.  相似文献   

7.
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新时期的一项重要国策。构建和谐社会教育,让社会通过人的素质提高变得更加和衷共济、和谐共处、和谐有序,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和谐接班人。学校是实施教育、培养人才的主要地方,是青少年成长的摇篮,承担着为祖国培养人才的使命,也是构建和谐教育的基础平台。构建和谐安全的校园教育环境,是密切关系少年身心健康、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关键点。因此,只有以"建设和谐发展的学校,培养和谐发展的教师,造就和谐发展的学生"为  相似文献   

8.
谢萍 《文教资料》2008,(36):77-78
"和谐"理念是贯穿于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腚始终的红线,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状态是黄炎培毕生追求的理想状态,他所提倡的职业教育实为当代和谐教育的先声.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中的"和谐"理念不仅促进了近代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而且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打造"和谐教育",创建"和谐课堂"成为全面实施"和谐教育"的重要保证.本文在阐述建构和谐课堂的意义基础上,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和谐的生生关系和实现民主、平等的教学过程三方面提出了建构和谐课堂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0.
和谐教育已经成为教育发展和人的发展的现实主题。师生关系、教育制度和教育过程中的不和谐是构建和谐教育的障碍。基于差异,发展差异的差异性教育是和谐教育的主题。  相似文献   

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新时期的一项重要国策。构建和谐社会教育,让社会通过人的素质提高变得更加和衷共济、和谐共处、和谐有序,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和谐接班人。学校是实施教育、培养人才的主要地方,是青少年成长的摇篮,承担着为祖国培养人才的使命,也是构建和谐教育的基础平台。构建和谐安全的校园教育环境,是密切关系少年身心健康、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关键点。因此,只有以"建设和谐发展的学校,培养和谐发展的教师,造就和谐发展的学生"为  相似文献   

12.
当今,我们国家正在构建"和谐社会",顺应时代潮流,高校也在构建"和谐校园"."和谐课堂"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终目的是实现"和谐教育",为此,我们广大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3.
构建“和谐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实践命题。“和谐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这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事业的内在要求。“和谐教育”的根基在于构建人性化的教育组织和制度,其中,特别需要再发现“非正式组织”的教育价值,充分发挥它对人的和谐发展固有的奠基功能,并以此改造、丰富和完善现有学校组织,把学校建成富有人性、充满和谐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4.
邵春雷 《文教资料》2008,(23):132-133
"和谐"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种默契和理解,是一种在心灵的原野上为追求知识所产生的共鸣.教育如果没有这种"和谐"的内涵底蕴,教育就不可能成为理想的教育,要实现这种和谐的教育,教师的语言美是桥梁,而教师的"语言伤害"则是实现这种和谐的绊脚石.本文就怎样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试论"以人为本"的和谐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和谐教育是教育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处于最佳理想状态而实现教育价值最大化的教育形式。“以人为本”的和谐教育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受教育者身心的和谐发展,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统一是“以人为本”的和谐教育的重要内容。“以人为本”的和谐教育对教育价值目标、教育模式和教育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关于"和谐教育"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传统“和谐教育”与现代“和谐教育”的对比中探讨了“和谐教育”的新特征,对“素质教育”与“和谐教育”的递进关系与异质进行了剖析,在探讨人文教育四大特征的基础上指出人文教育是和谐教育的重要内容与最有效手段,最后就和谐教育与教师素质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文章具体探讨了和谐教育的含义及特点,特别强调了政治课需要"和谐教育",主要论述了"和谐教育"在职高政治课中的运用,初步提出了和谐教育对政治课教师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8.
建设和谐社会应从学生的和谐教育抓起,通过一个有效的班级管理系统来创建和谐班级,创建一个支持性的、充满关心的环境。创建和谐班级,需要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使其有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还需要取得家长的支持,从而以和谐教育培养和谐的青少年,以和谐的班级塑造和谐的"人"。  相似文献   

19.
该课题以课件研制和应用为突破,以优化教育过程为重点,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三年的实验研究,不仅带来了教育观念的变化,推进了以计算机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优化了教育教学过程,而且促进了以CAI课件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资源的开发、研制、管理和优化利用,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减轻了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学科现代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20.
曾令华 《教育与职业》2008,(14):184-185
和谐思维是以唯物辩证法为基础的思维方式,和谐思维方法是认识人类社会实践包括教育实践活动及其发展规律的重要方法。"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是具有鲜明特点和规律的实践活动,在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和谐思维能力有助于他们准确分析判断形势,正确理解执行党的方针路线政策,提高自身社会适应能力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