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什么是爱     
《学习之友》2006,(9):13-13
在小学校的一问教室里,有几名学生。一个学生天真地问老师:“老师,什么是爱?”  相似文献   

2.
孙开元 《新读写》2012,(6):56-56
在伟大的智者哈桑去世之前,他的一名学生问他:“您那么有智慧,请问您的老师是谁?” 哈桑回答说:“我有几千个老师,要是把他们的名字全都说出来,恐怕几个月、几年也说不完。但是其中有三位老师,我一定要告诉你。”  相似文献   

3.
一、让先做好的学生等一等。还是…… 去年,有幸聆听了于永正老师的一节课。除了课堂的精彩,一个细节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于老师布置学生读文感悟作批注,几名优秀的学生很快完成了,举起手来急于作答。于老师走到他们跟前,和蔼地说:“写完啦?那就等等其他同学吧。”说完,他起身继续巡视。刚走两步,旋即回转身,对那几位学生耳语了几句。只见那几个同学眉飞色舞地离开座位,像老师一样巡视起来。后来,于老师说明,他对孩子说:“我们班谁学习有困难,快去帮帮他们。”  相似文献   

4.
张志萍 《中小学音乐教育》2009,(12):24-24,29,30
常常听到办公室里老师们一起讨论某某小朋友多么聪明多么能干,而某某小朋友多么令人心烦,多么难以管理。本人也是如此,每次课后部有一番爱恨交加的感慨。有时候我在想:我们老师也是很自私的。你看:我们喜欢聪明的学生,因为他们教起来省力;喜欢漂亮的学生,因为他们看起来舒服;喜欢听话的学生,因为他们会帮助我们做事。  相似文献   

5.
在一次全国性小学阅读课堂教学大赛中,有一位老师在执教《歌唱二小放牛郎》三、四小节时,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看看图,二小害怕吗?那个鬼子从口袋里拿出手表会怎么说?想一想。然后学着鬼子说说。学生们兴趣盎然.纷纷学着电影电视里鬼子说话的味儿说起来。教师又指名学生站起来说说,让其他学生评价他们说得像不像;接着老师又问:二小会上他的当吗?这两个鬼子会怎么说?又让学生学着鬼子那恶狠狠的口吻说说……  相似文献   

6.
最近,听到这样一句话:“老师要蹲下来看学生。”我十分佩服说这句话的人,佩服他对教育、教学感悟得竟如此之深。是的,在老师眼里,学生之所以“小”,是因为老师站着看他们。老师是大人,个子高,站起来看,学生当然就显得渺小,看他们做什么事都幼稚可笑,甚至于看不顺眼。我们常说,老师要走近学生。什么叫“走近”?走近学生,即了解学生和他们打成一片,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蹲下来,见了学生流鼻涕,便不会斥之为“不讲卫生”;见了学生只穿了一天就脏了的衣服,便不会斥之为“邋遢”;见了男孩子把毛毛虫放在女孩子的衣领里,就不会…  相似文献   

7.
周忠旭 《班主任》2009,(3):39-39
“上课!”“起立!”“老师好!”我没有回应他们,因为有几名学生仍然低头在做课前准备,我等了几秒钟。他们似乎并未察觉,于是我以平和的口吻问:“有的同学在低头做准备,难道你们是这样表示对老师的尊敬吗?”  相似文献   

8.
张宇  王欣 《青年教师》2005,(12):57-59
2005年10月5日晚,吉林永吉县北大湖镇永吉八中校园内有三名教师被学生打伤。一名受伤老师被送入医院后,再次遭到包括学生家长在内的数人殴打。10月8日,又有两名未成年人骑摩托车闯入校园示威.由于学校老师觉得安全没有保障,10月9日下午,学校老师集体停课:  相似文献   

9.
陈洁 《云南教育》2001,(9):35-36
在课堂上,常见此现象:老师提出问题,多数学生既不看书,也不思考,总等着“好学生”回答,一次我试点了几个从不回答问题的同学,大部分回答不出来,而在和学生的课外交往中,我却发现他们对感兴趣的事物谈得头头是道,甚至比我懂得多,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差别呢?  相似文献   

10.
我们教师,特别是一些中小学教师,尤其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生怕给学生留下不好的印象。而有些学生呢,并没有因为老师的言传身教而成为天真罄露、纯洁高尚的弟子。或者当面是人,背后是鬼:或者本性难改,恶习难除;或者根本就不把老师当作师长,背地里损老师,甚至当面顶撞老师。想想老师苦心地耕耘,竞会是这样的结果,觉得挺可悲的。于是乎就有老师的超脱:家教如此.能耐他何?于是乎就有老师的悲叹:世风如此.难以回天!  相似文献   

11.
王毅 《教育》2006,(10):44-44
一位老师给一名优秀的学生写了这样一段寄语:“你知道吗?老师喜欢你课堂上炯炯有神的目光;喜欢你做作业时一丝不苟的神态;喜欢你劳动时埋头苦干的模样;更喜欢你运动场上顽强拼搏的英姿;下学期在课外阅读上敢和王某比高低吗?”这名学生的家长说:“看了老师的寄语,我仿佛看到了自己女儿在校园里学习、生活的一幕幕,  相似文献   

12.
吕玉 《中学文科》2006,(7):73-73
在许多老师和学生的眼里,历史是一门背背就能取得好成绩的科目。高中毕业会考作为国家承认的省级普通高中文化课毕业水平考试,及格就更不在话下。殊不知,每年的会考,极少学校能实现一次性百分之百学生及格的目标,重点中学也不例外。有的学校有多到几十名学生不及格。有的同学分数甚至低至只有十几分。原因何在?有老师说,学生太差。有老师说,学生太懒。就我看来,学生的因素固然重要。老师的指导才是关键。正所谓:“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近年来,有的普通学校能做到连续几年全部学生一次性过关,不能说他们没有薄弱生,可以肯定,他们的老师是下足了工夫的。  相似文献   

13.
普法维权     
老师体罚学生违法求助:您好!我是某初中的学生,成绩一直不好,尤其是数学,每次都是倒数后几名。数学课上老师经常骂我,罚站,有时还用教鞭打我手心。同学们都嘲笑我。我很害怕上数学课。请问,老师的做法对吗?我该怎么办?解答: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3条第2款规定:“学校应当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第15款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有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毫无疑问,老师也…  相似文献   

14.
陈云霞 《小学生》2011,(3):37-38
早读课,每当我漫步在校园时,总听不到那朗朗的书声;走近教室,总能发现学生嬉戏玩耍的身影;跨入教室用眼光看着他们时,他们才漫不经心地拿出书本大声地读起来,有的几人共读一篇文章,有的读上几句后,便停了下来。望着他们那种神情我有种心痛的感觉,心中暗自发问:如今的学生怎么了?怎么连书也不肯读了?如何改变学生在阅读中的坏习惯呢?主要策略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5.
公平起见!某日某中学,督学到校抽考,在晨会上向学生宣布:“为了公平起见,今年我先抽考一年级,明年二年级,后年三年级”。学生闻言后……可笑级别:大?儿子问老爸:1和20哪一个大?老爸:当然是20大!儿子:那么我考了20名,不就比第1名好!可笑级别:考试篇老师说:“平时考是点心,百吃不厌;段考是正餐,定时定量;联考是满汉全席,一次就够,你们为什么不好好用功呢???????”学生说:“报告老师,我们正在减肥!!!”可笑级别:吃烧饼有个人肚子饿了,到烧饼铺买烧饼吃。吃了1个没饱,再吃1个还没饱,一连吃了…  相似文献   

16.
如果要问一个语文老师教学中最怕的是什么?他的回答定然是作文教学;如果要问一个学生学语文最怕的是什么?他的回答定然是写作文。这是语文教学中最不该有但最普遍的一个怪现象。为什么会如此呢?因为作文难教难改,教师苦;作文难写不好得分,学生怕。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也曾有过如此困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经过多年的努力,我摸索出了一些方法,在我的教学中行之有效,现总结出来与同行共勉。  相似文献   

17.
崔卿 《现代语文》2006,(2):57-57
相信很多语文老师教授文言文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老师一篇一篇地讲,学生一篇一篇地学。到了高三下学期总复习的时候,你问学生还记得几篇,相当一部分学生抓耳挠腮:都想不起来了;做文言文训练时,老师联系课本中学过的类似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时,学生反而更茫然了:学过吗?我怎么没有印象?  相似文献   

18.
每一个做教师的,都希望成为一名被学生喜欢和尊敬的好老师;而每一个学生,又总在不知不觉中模仿老师,在老师的影响中健全个性。正因为如此,叶圣陶先生才说:“教师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  相似文献   

19.
赫甦 《教书育人》2006,(12):33-33
昨晚,有几位高一年级的学生来到我的办公室,其中的一个一进门就怯生生地问:“校长,我们能不能给您说个事?”“可以,请坐”.我赶忙笑脸相迎。接着,他们告诉我:他们的班主任老师,往往在上课时在教室外转悠——看看是否有“违纪”的同学,这本身表明老师对学生负责,可是,如果有人要是与老师“眼光相对”了,那么这节课堂一定是“完”了。因为自己总感到老师该对自己产生了不好的“印象”,甚至可能认为自己是个好“违纪”的学生,如此怎能安下心来?所以,诘校长转告老师别那样“转”了,让他歇歇脚。  相似文献   

20.
★1月话题:鼓励告状究竟对不对我是一名小学五年级学生。在我们班上,有几个爱向老师“告状”“打小报告”的同学,让我们感到很反感。但是我们的老师对这几个爱“打小报告”的同学,却持赞许和鼓励的态度,把他们看成是掌握班级情况和学生动态的“耳目”。我们对这种状况既感到别扭,又觉得气愤。请问,老师这样鼓励学生告状究竟对不对?——王子鸣截稿日期:2001年11月10日★2月话题:好朋友为什么不能常聚在一起最近,在我校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有几个初二年级的同班男同学,由于平时合得来,经常聚在一起玩耍、聊天。有一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