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将310名运动性软组织损伤患者随机分为3组(痛点局部按摩组、通经活络按摩组、局部按摩结合通经活络按摩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按摩方法进行治疗,通过各组间治疗效果的比较探讨不同按摩方法对运动性软组织损伤的恢复作用.研究结果发现通经活络按摩法对于下肢运动性软组织损伤的治疗效果优于上肢和躯干;通经活络按摩法对拉伤和过度使用损伤的治疗效果优于挫伤和扭伤;三组患者中采用局部按摩结合通经活络按摩治疗的效果最佳,而痛点局部按摩组和通经活络按摩组的疗效没有显著性差异.提示通经活络按摩结合局部按摩更易促进运动性软组织损伤的恢复,因此在运动性软组织损伤的治疗过程中应加强通经活络按摩手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体育院校学生运动训练损伤的特点表现为小的创伤及重复受伤者多。在慢性伤患者中,除受伤初期处理不当及过早开始训练所致外,更多的则是由于运动量安排不适当,使局部组织过劳、及因连续发生的细微损伤逐渐积累所造成。对伤后的早期处理,一方面是伤后的训练要安排得当,如酌情暂停或减少受伤部位的练习,避免边治边伤;另一方面却又不宜  相似文献   

3.
对170名击剑运动员损伤进行调查,探索击剑运动员损伤的发病规律,从而采取适当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或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调查结果表明:击剑运动损伤以慢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为主,其中发生在膝关节的髌腱腱围炎(占16.22%)、髌骨软骨病(占15.32%)、髌尖末端病(占13.96%)和躯干部位的腰背肌肉筋膜炎(占13.29%)最为多见;而急性损伤主要以肌肉拉伤(占12.61%)为主。损伤的原因主要有局部负荷过重(占25.23%)、准备活动不充分(占20.27%)、技术错误(占15.54%)等。  相似文献   

4.
闭合性跟腱断裂的早期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跟腱断裂是运动员的一种常见损伤,早期手术是良好预后的基本保障;早期、准确的诊断则是外科手术的前提条件;核磁共振成像是早期诊断闭合性跟腱断裂的一种非侵入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局部注射合成副肾皮质激素(常用醋酸氢化考的松,简写为HCA;醋酸强的松龙,简写为PLA。)治疗局部性的肌肉、肌腱、韧带、筋膜、滑囊等亚急性或慢性炎症(感染者例外),因其效果较好,副作用较少,在运动队伍中使用巳日益广泛。病史较长、疼痛为主要症状,运动上无机械性障碍者仍认为是良好的适应症。凡非感染性骨关节外炎症、引起疼痛或功能障碍的,几乎都可试用。本文主要综述这类药物的药理、在闭合性软组织损伤中应用的情况,应用的基本原则、方法、适应症、禁忌症、和并发症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测定了58名体育系男性学生推拿前后肢体血流量的变化情况,观察了推拿对家兔肌腱损伤后修复的影响的组织学和生物力学变化,发现推拿可以明显增加组织的血流量,加快损伤后的组织学修复和生物力学性质的恢复。探讨了推拿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7.
针灸梅花刺治疗短道速滑运动员跟腱慢性损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道速滑项目是我国冬季运动中的优势项目,但短道速滑运动员跟腱慢性损伤发病率高,影响运动成绩的提高,采用以针灸梅花刺为主,配合按摩并辅以运动疗法的综合性治疗方法,治疗74例短道速滑运动员的跟腱慢性损伤,治愈率81%,有效率100%。这种综合性的治疗方法对跟腱慢性损伤的恢复可起到理想的效果,为跟腱慢性损伤的治疗提供了一套有效的治疗方案,同时训练前后的功能练习是预防跟腱损伤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长期进行脚斗士运动训练和比赛的人群下肢关节慢性运动损伤的情况。方法:以90名参加脚斗士运动训练四年以上不同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X线、CT、核磁共振检查等方法对训练者下肢关节的慢性损伤情况进行调查并与未参加该项运动的学生对照组对比。结果:长时间从事脚斗士运动下肢关节的损伤情况与对照组存在差异,慢性损伤的发生率为:骶髂关节5.6%、髋关节3.3%、膝关节27.8%、踝关节34.4%、足关节16.7%,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角斗士比赛及训练过程中存在慢性损伤的风险。训练时间过长、训练场地不规范、训练方式不合理、对运动损伤的认识不够是造成这些慢性损伤的主要原因,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及改进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9.
运动性劳损是目前发病率最高的运动性损伤。持续地超负荷训练往往造成组织结构微细损伤,微细损伤的积累是运动劳损的主要原因,运动性劳损的本质是组织的慢性炎症.在悭性炎症过程中,前列腺素(PGS)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在炎症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治疗运动性劳损的关键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和降低其活性,从而减轻慢性炎症。本文还讨论了过度训练时肌腱、软骨和骨组织发生运动性劳损的特点以及解剖结构的异常与运动性劳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1一般资料2005-2006年共收治18例急性软组织损伤的重竞技项目运动员(不包括轻度及重度软组织损伤运动员),年龄最大25岁,最小16岁。所收治的病例中股四头肌损伤7例绳肌损伤6例,小腿三头肌损伤5例。2研究方法患者伤后48 h后开始每日一次的综合治疗,包括加密针灸,电针,电烤灯,火罐  相似文献   

11.
在拳击运动中,肘关节内侧软组织损伤比较常见,它是由肘关节的解剖特点和拳击动作的生物力学特点所决定的。本阐明了拳击运动员肘关节内侧软组织损伤的发生机制.并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2.
通过问卷调查法对2007年全国室内五人制足球赛(武汉赛区)10所参赛高校运动员常见运动损伤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教练员进了访谈.结论:五人制足球运动员损伤常发部位集中在下肢的踝、膝和足等部位;损伤类型以挫伤、扭伤、拉伤等软组织损伤为主,产生原因主要是由于恶性犯规、场地差及准备活动不充分造成的.经过治疗后,基本上都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调查访问等方法对我国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运动损伤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规律以及愈后效果等.结果表明:我国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率100%;以急性损伤和中、轻度损伤为主;以关节韧带损伤、肌肉损伤、滑囊炎、软组织挫伤为主;运动损伤的部位主要集中在膝、踝、肘、腕和肩关节等;运动损伤发生于日常的专项训练与身体素质训练时期.导致运动损伤的原因包括:运动性疲劳或运动量过大、专项训练过多、局部负担过重、自我保护意识差、心理状态不佳、带伤训练或比赛、准备活动不充分等.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优秀沙滩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参加第十届全运会沙滩排球决赛阶段的全部男女运动员进行运动损伤的流行病学调查,旨在探讨我国优秀沙滩排球运动员的运动损伤发生规律,为预防和减少沙滩排球运动损伤提供有效依据.结果显示,我国优秀沙滩排球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总体发生率为47.7%;急性运动损伤发生率的解剖学分布由肢体近端向远端逐渐增高,慢性损伤则呈相反趋势;我国优秀沙滩排球运动员的足踝部急、慢性损伤以及拦网时的运动损伤发生率显著高于国外.及时根据运动员的身体状态调整运动负荷、积极创新多样有效的训练方法、进一步提高准备活动质量、完善技术动作等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运动员的运动损伤.  相似文献   

15.
高校体育不仅肩负着培养学生健康体魄的任务,而且还应培养学生树立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思想,同时要教会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保护自己的意识。分析高校体育教学中常见的软组织损伤表现形式,指出所应采取的对策,在重视学生身体锻炼的同时,学会有效防护自身,不断增强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6.
骨骼肌损伤的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电镜和免疫电镜观察超过习惯负荷后人骨骼肌收缩结构和收缩蛋白定位延迟性变化的结果提示:超过习惯负荷后延迟发生的骨骼肌收缩蛋白的降解优势导致收缩结构的改变或解体。这种收缩结构的改变构成了后继负荷工作的背景,如后继负荷能促进收缩蛋白的合成则可促进收缩结构的恢复和增强;如后继负荷导致收缩蛋白降解优势的积累和稳定,则将引起收缩结构变化的积累和稳定而导致骨骼肌的慢性或急性损伤。这种变化的一过性和两向发展的可能性提示:在未形成稳定的变化之前,其变化性质是生理的或是生理—病理双向变化的过渡的性质。骨骼损伤的预防主要在于是否根据承受能力的可能性而适当地安排工作负荷  相似文献   

17.
身体功能训练是目前比较流行的训练方法,被许多发达国家运动队和军队采用.军事训练伤是日常军事训练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大问题.通过对近几年部队军事训练伤现状的分析,从运动训练的视角提出,运用FMS筛查测试、激活软组织、核心力量训练、动态拉伸等身体功能训练的方式,尽可能地预防军事训练伤.  相似文献   

18.
运用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参加2010年春训的全国12支青少年女子足球队130名优秀运动员进行运动损伤调查。结果表明:青少年女子足球运动损伤发生率为132.8%,其中急性损伤占50.8%,慢性损伤占49.2%。损伤中膝关节、踝关节和腰部最为多见,其发生率分别为41%、34.4%和19.7%。对其病因、病程、损伤种类及治疗方法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分析,根据损伤调查结果提出了防治运动损伤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