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西班牙人依靠"来复枪加十字架"征服了菲律宾,实行总督、最高法院和大主教的敢教合-殖民统治政策,这种统治特点直到20世纪初西班牙殖民地政权的终结.代之而统的美国殖民者将其"三权分立"的新殖民统治体系移植到菲律宾,给予菲律宾人一定的参政空问.用新教打击天主教,通过"美国武"教育的教化来控制菲律宾人的思想.但始终没有让新教干涉到国家的殖民政治,严格的坚守了政教分离的原则,仅把新教作为政治实施的一个工具.  相似文献   

2.
菲律宾,是东南亚海岛地区的一个美丽富饶的热带国家,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据中国文献记载,公元十世纪以前,在菲律宾群岛上就建立了古代王国。中国和菲律宾是一水之隔的友好邻邦,自古以来有着密切的友好往来。十六世纪中叶,菲律宾遭到西班牙殖民主义者的侵略,1571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菲律宾各族人民在西班牙殖民统治下,遭受残酷的压迫和奴役,但是他们不断进行反抗和起义。十九世纪末,菲律宾民族解放运动兴起,何塞·黎萨尔是菲律宾人民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先驱和领袖。  相似文献   

3.
16至20世纪,菲律宾先后遭受西班牙和美国的殖民统治,根基薄弱的自身文化受到西方语言帝国主义的强烈冲击和影响。西班牙殖民者采用分化语言政策,通过把菲律宾当地语言拉丁字母化来传播天主教,并禁止、限制菲律宾人使用西班牙语;美国取代西班牙占领菲律宾后采取殖民同化语言政策,通过新教传播而大力推广普及英语,使菲律宾至今仍是亚洲使用英语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共时对比研究西、美殖民菲律宾时期语言政策的异同,旨在揭示语言政策的语言学层面意义和社会学层面意义,以期探索其对新时期中国语言政策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北美13个殖民地建立后与宗主国长期保持相容、并存、互利的良性关系。英国通过在北美的殖民统治获取了巨大的经济利益的同时,客观上也促进了北美的全面开拓和发展。从1763年起,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统治政策改弦易辙,然而“新殖民地政策”却导致双方共处关系的交恶与决裂。因此,英国殖民统治政策是制导殖民地与宗主国关系的核心因素,在北美发展及其与母国关系演化的过程中发挥着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5.
宗主国对其他国家实行宗主权的国家。封建社会君主对诸侯的支配权力是宗主权;扩大到国与国之间,一国使他国从属于自己,干预其内政和外交的权力为宗主权,前者为宗主国,后者为附属国。到帝国主义时代,帝国主义列强推行殖民统治,殖民地为附属国,帝国主义列强为宗主国...  相似文献   

6.
菲律宾是亚洲地区最早受到西方文化影响的国家,也是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中心之一。从1565年到1946年的381年中,菲律宾经历了西班牙和美国的长期殖民统治,这两个国家在政治、社会、文化及宗教等多方面影响了菲律宾本土民族。同时,中华文化、马来文化、墨西哥文化、伊斯兰文化也增添了菲律宾文化的异域色彩。菲律宾多元性的民族、语言、宗教、文化对其教育体系和教育方式也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菲律宾的儿童文学具有本土文化的独特魅力。本文主要从菲律宾的三个历史阶段———西班牙殖民统治前后、美国殖民统治时期和独立后的菲律宾,探析其儿童文学的发展和特色。  相似文献   

8.
在日本确立了对"关东州"的殖民统治之后,为解决日本移民子女的学习问题而创办了专门招收日本人的小学校,并且很快就形成了寻常小学校、寻常高等小学校、高等小学校补习科的教育制度,日本在"关东州"小学教育中所实行的政策,不论是从教育制度方面或者是从教育方针方面而言,都具有殖民地色彩和特征,是为巩固日本对"关东州"的殖民统治服务的.  相似文献   

9.
19世纪末美国在菲律宾建立起殖民统治,与东南亚有了初步联系。不过,至20世纪初美国对东南亚并无更大的野心与更多的介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使美国确立了新的“东南亚观”。这个“东南亚观”不仅推动了美国战时介入东南亚事务,而且为美国战后制定东南亚政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英国是一个老牌的殖民主义国家,它有着丰富的殖民统治经验,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同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统治政策。缅甸是英国殖民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英对缅甸的殖民统治政策表现出了与其他列强不同的一面,同时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英也适时地调整在缅甸的殖民政策。  相似文献   

11.
殖民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矛盾是世界近代史的基本矛盾之一。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对外侵略扩张,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就开始了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在世界近代最早的民族独立运动发生在美洲,1775——1783年北美13州殖民地经过艰苦的斗争,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独立,成立了独立的美利坚合众国。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大大鼓舞了拉丁美洲人民。1791年,法属殖民地海地爆发起义并于1804年赢得独立,成为拉丁美洲第一个独立的国家。19世纪早期,西属拉美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在北美洲,墨西哥人民在伊达尔哥的领导下发动起义,经过10年多的艰苦抗战,1821年获得独立。在南美洲,1816年以后,玻利瓦尔率领起义军由北向南,解放了今天的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国;圣马丁指挥军队由南向北,解放了阿根延、智利和秘鲁首府以后引退。几年后,玻利瓦尔的战友指挥军队,彻底击溃了西班牙殖民军。在这之前,巴西也摆脱了葡萄牙的殖民统治,宣布独立。1826年,拉美的西葡殖民地基本独立。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彻底打碎了西、葡长达三个世纪的封建  相似文献   

12.
十八世纪下半期的美国独立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民族解放运动和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在独立战争中,美国人民不仅反抗英帝国的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而且,还进行了反封建争取民主的斗争。一恩格斯指出:“美国是一个独特的国家,它是沿着纯粹资产阶级的道路发展起来的,没有任何封建的旧东西,但在发展过程中却从英国不加选择地接受了大量封建时代遗留下来的意识形态残余,诸如英国的习惯法、宗教、宗派主义”。事实上正是如此,美国也有封建因素,随着殖民地的发展而带进美洲,决定了北美殖民地除了新生的资本主义外,还有封建因素的存在。  相似文献   

13.
当年的"日不落"英帝国,其殖民地曾遍布世界各地。二次世界大战后,殖民地纷纷摆脱殖民统治,获得解放,而前殖民地国家作家的创造力也在更大范围里有了极大的释放。殖民地独立后的文学创作可以被称为后殖民文学。与此同时,用英语写作的文学也成为前殖民地国家建立文化身份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是美国建国初期重要的政治家。他参加了北美独立战争,进行了争取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且积极参与了制定和争取批准美国宪法的活动,在改革国家政体方面发挥过重大影响。特别是他出任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期间,在改革经济体制,改变殖民地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对此改革,国内外都存不同评价。本文准备略谈自已对此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民族自决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民族殖民地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则。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以列宁为首的俄国共产党制定了正确的民族纲领和民族政策,比较顺利地解决了和解决着由于沙皇政府实行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而引起的各种复杂的民族问题,把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成为各民族团结合作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为全世界无产阶级政党提供了正确解决民族问题的丰富经验。中国共产党在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斗争中,一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民族自决权原则,并在制定我国的民族纲领和民族政策的过程中,借鉴了苏联解决民族问题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马来西亚是一个主要由马来人、华人、印度人等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其沦为帝国主义殖民地的历史长达数百年之久,其中英国殖民统治的时间最长,漫长的殖民地历史给马来西亚社会带来深刻的影响。告别殖民地历史,建设一个多民族统一的现代国家,是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比较充实的史料分析和论证了美国在鸦片战争后到“门户开放”政策提出前这一历史时期的对华外交政策 ,这是一种不同于英国的以和平伪装起来的外交政策 ,其目的是使美国获得更多的在华利益和特权 ,并使美国在中国清政府眼中有着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康拉德的《黑暗的中心》是一部引起很大争论的小说,本文论述了康拉德的小说《黑暗的中心》中的非洲和非洲人形象以及欧洲殖民者形象,认为康拉德虽然揭露了殖民者的罪恶,对非洲的苦难表示了同情,但由于受欧洲文化相对主义的影响,康拉德在小说中又一次复制了非洲神话,并且相信英国的殖民统治不同于欧洲大陆的殖民统治,它会给殖民地带来光明。因而,康拉德仍然是一个种族主义者。  相似文献   

19.
孙建党 《历史教学》2005,3(7):25-30
20世纪初以后,随着在世界事务中的影响和作用的日益强大,美国开始谋求改变旧的世界体系下的制度安排.一战后倡导对殖民地实行委任统治制度,二战期间提出殖民地管理国际化的设想,力图改革或摧毁欧洲殖民体系.美国关于殖民地区的整体政策,直接参与并促进了20世纪的世界非殖民化运动.  相似文献   

20.
老挝是曾被法国、日本、美国殖民统治的国家,语言政策上留下了深刻的殖民统治的烙印。老挝人民共和国独立后,制定了以老挝语为官方语言和教学语言的语言政策和语言法规,加强了老挝语言的传播和学习,也巩固了老挝的教学语言和教学制度。但是,法语、英语、汉语、越南语、泰语在老挝社会交际中仍然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