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超常搭配是语言陌生化理论的一个具体体现.<围城>中词语的搭配遵照语法规则,超越语义要求,以偏正式、主谓式.动宾式、述补式等超常搭配实现了语言的陌生化.  相似文献   

2.
概念整合与汉语量名词超常搭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琳 《湘南学院学报》2005,26(1):72-74,82
量词与名词超常搭配是一种反常合道的语言创新现象。运用Fauconnier和Turner等人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对量词与名词超常搭配进行认知层面的分析,以便在语言表达中掌握概念整合这一普遍的认知操作规律,了解概念整合理论对语言的实时创新所具有的超强阐释力。  相似文献   

3.
超常搭配的语用价值林秋云词语与词语的搭配,不外乎两种情形:其一是正常搭配,即符合一般语法规则、逻辑规律、语义特征和语用习惯的搭配;其二是超常搭配,即超出这些条件限制的搭配。超常搭配是一种灵活多变、具有特别修辞效果的变异性表达手段,有很高的语用价值。语...  相似文献   

4.
超常搭配在影视作品名称中很常见.受众要突破常规语法语义规则的束缚,从片名中解读出电影或电视剧的主题.超常搭配就必须控制在"可认知"的范围之内.这个"可认知"就涉及到语用预设的问题.只有当其预设能被受众领悟时,这种搭配才达到其"超常"的目的.本文结合语用学中的语用预设理论,来考察预设在片名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喝西北风"是惯用语超常搭配中的一种,它在结构上是合理的,是符合语法规则的,但在语义上是不符合逻辑关系的。其生成和发展的原因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1)历史因素;(2)心理因素;(3)联想因素。通过对"喝西北风"的分析,探讨惯用语超常搭配的表象特征及内涵本质。  相似文献   

6.
杜红梅 《考试周刊》2010,(47):40-41
流行歌曲中存在着大量的词语的超常搭配现象.本文以方文山作词的几首歌曲为例.分析流行歌曲歌词词语的超常语法搭配及超常语义搭配,并分析超常搭配在流行歌曲中取得的特殊表达效果,同时还指出超常搭配和语病有着明显的界限.  相似文献   

7.
笔者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研究分析中式英语在语法方面的概念整合,运用概念整合理论来解析搭配层面和时态层面的中式英语,揭示中式英语的语法认知基础。通过各空间的运作、操作过程,不仅仅是揭示中式英语言语中的语法问题,而且尝试提炼在概念整合合成空间操作方式下的文化背景、表达习惯等合成因素。并旨在为中式英语的语法方面提供认知机制和动力因素,并为探究创造中式英语的人在创造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和思维认知活动提供重要的、清晰的图解。  相似文献   

8.
词语"超常搭配"是现代汉语中一种特殊的词语组合形式,能够带来特殊的表达效果。学术界对这一语言现象的研究涉及语法、修辞、心理学、美学、语用学等方面和领域,笔者探讨了这一现象的审美效果、交际作用、语法特点、修辞特点及语境理论等项内容,从多方面阐述了"超常搭配"的功能、特点和释义方法。  相似文献   

9.
超常搭配是言语变异的手段,这种手段在言语交际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这里我们想先就超常搭配的结构分布和语体分布作一些调查,然后考察超常搭配的表达功能。一现代汉语中的句法结构到底有多少,诸家说法不一。我们以丁声树等先生著的《现代汉语语法讲话》为据,举例说明超常搭配在五种基本句法结构中的分布情况。这五种基本  相似文献   

10.
任何一个词语都有一定的语义特征,这些特征规定了它只能和哪些词语搭配,不能和哪些词语搭配,从而构成一定的逻辑制约和语法规则。如动词“吃”要求含有“动物”义素的名词作它的施事格.要求含有“食物”义素的名词作它的受事格,这是合乎规则、合乎逻辑的正常搭配。而在修辞上将两个语义特征互不相容的词语搭配在一起,就叫“超常搭配”,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爱着您的爱,幸福着您的幸福”等。这种搭配由于打破了语言的线性组合规律,不合逻辑、不合语法,造成了独具效果的陌生化现象,从而在语言接受上具有多方面的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词语之间的搭配分为两种:常规搭配和非常规搭配。非常规搭配不符合一般语法规则、逻辑规则、语义特征和/或语用习惯,因此,它们更具有吸引力,产生了特殊的语用效果。文章用常规关系理论对非常规搭配现象的产生进行分析,以探索其存在的理据及其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2.
中国学生在习得英语搭配时所犯的错误在语法、词汇和习语三个方面均有体现。造成搭配错误的原因主要在于对词的语法功能没有清楚的理解、来自于母语的干扰、对目的语规则的泛化运用、习得过程中的训练迁移和学习策略、忽略中英文化差异。搭配的习得有助于学习者克服中介语影响,发展语言综合能力,提高语篇理解能力和语用能力,掌握地道英语。在搭配习得中应将语法搭配与语法规则的学习结合起来,通过比较英汉表达方式,在大量的语言输入、输出中练习和熟练搭配的用法。  相似文献   

13.
汉语中的动结式是一种致使结构,其指示的复杂事件包含使因事件和致果事件,这两个次事件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关于这种结构存在的理据,很多学者从句法和语义角度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而从认知的角度,Fau-connier的概念整合和语法整合理论为分析解释这一语法结构存在的理据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动宾式动词+宾语”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各位学人对于“动宾式动词 宾语”句式的讨论,本尝试从历时与共时的角度,整体、系统地把握该语法现象,在历时研究方面,考察其历史源流,在共时研究方面,分别考察这种语法形式在新时期“复兴”的原因、可实现性、搭配规律以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5.
语块是约定俗成的复合物,与按语法规则拼装起来的句子相比它在日常应用中出现的频率更高,具有更明确的意义,在现代英语教学尤其是口语教学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语言是符号系统,具有线条性,这为语块理论应用于英语口语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及依据。在运用语块教学法时,要注重不同功能语块的搭配使用,注重使用时的多样性、梯度性以及其预制性和生成性的统一,从而提高我国英语口语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6.
词概念框架理论能够帮助学生明晰英语搭配的理据,帮助其理解和产出英语搭配。回顾英语搭配及英语搭配教学方面的研究,阐述词概念框架的定义与拟构原则,分析英语搭配的任意性和理据性并强调搭配的理据性对英语搭配教学更有意义,建议利用中心词义的扩展和词概念框架的比较来充分发挥词概念框架理论对英语搭配教学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任日慧 《海外英语》2012,(6):242-244
该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概念整合理论的主要内容,然后对该理论在广告中的应用进行了综合分析。概念整合理论认为概念整合不但对自然语言的在线意义解读具有普遍性,而且是人类思维和活动的基本方式。广告在现代生活中的普遍性使得广告成为此理论一个比较好的研究对象。概念整合理论也能对广告的意义构建提供强有力的阐释。但由于此理论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在研究范围等方面还存在争议,需要认知语言学家及其他学科的学者更加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对英语搭配的习得和积累是英语学习者向高级水平进阶的重要途径。搭配与自由组合及成语的区别主要在于词与词之间在形式和意义方面结合的紧密程度不同。按照性质,搭配可分为语法搭配和词汇搭配两类。语法搭配又可据其中心词不同分为名词、形容词、动词、限定词四类;词汇搭配可据组合关系不同分为“动词+名词”、“形容词或名词+名词”、“名词+动词”、“名词+of+名词”、“动词+副词”、“副词+形容词”六类。不同习得阶段,搭配习得的重点不同。  相似文献   

19.
词语的比较研究长期以来主要集中于词语本身的"意义""语法"的分析说明方面,词语在具体语境中使用状况的考察尚未引起重视。并且由于大多研究使用的是问卷调查,其调查结果的客观性尚有探讨余地。本研究从词语搭配视角,以日语中的汉字词语——"原因"和"理由"为例,基于『現代書き言葉均衡コーパス』[1]语料库,分析了它们分别与"名詞"、"动词"以及其他语词的搭配特征,考察"原因""理由"的比较方法,并基于分析结果,提案基于语料库的词语搭配视域下比较研究名词的雏形,以期继续利用语料库,探讨名词以外的制约词汇语义及使用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20.
如何提高EFL学生的英语写作技能一直是外语教学的难点。基于LOCNESS英美大学生作文语料库以Benson(1986)提出的词汇语法搭配为突破口进行对比教学,提供一条可以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