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业余体育教练员培养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3  
从运动训练学、社会学的视角 ,对我国业余体育教练员的培养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 ,业余体育教练员与在训青少年运动员配比基本适宜 ,但在我国竞技体育优势项目上显得分散 ,没有形成教练员人才资源优势。业余体育教练员的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2.
竞技体育统计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事业年报>中的竞技体育统计指标为研究对象,对原有竞技体育统计指标体系进行创新,完善以<体育事业年报>为核心的竞技体育统计指标体系,满足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经过调整、完善的竞技体育统计指标体系由体育人才、业余训练、运动成绩和竞赛计划4个一级指标组成.体育人才指标包括教练员、运动员和裁判员3个二级分类指标;业余训练指标包括项目在训人数分布情况和各省业训情况2个二级分类指标;运动成绩指标包括世界比赛、亚洲比赛、全国比赛和省级比赛4个二级分类指标;竞赛计划指标包括竞赛计划执行情况和未执行竞赛计划情况2个二级分类指标.  相似文献   

3.
近十年来,随着整个教育与体育的改革和发展,我国中小学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与业余体校已经成为我国学生课余运动训练的基本组织形式。培养我国竞技后备人才的支柱和摇篮。 毋庸讳言,由于一些主观和客观的原因,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与业余体校在训练指导思想、组织  相似文献   

4.
为设置一个切实可行并且具有专业性较强,又有特殊性的统一的青少年优秀竞技体育运动员的体检标准,参照常规人群的健康检查标准,根据多年的各学科运动医学临床经验和各运动项目的特殊性列出初稿,听取长期从事一线训练的各地区运动项目的业余和专业教练员的意见,最终请运动医学专家审定和论证定稿,将运动员的各科体检项目作出细化和规定,并对一些运动项目的特殊需求作出相应的标准,制定出符合浙江实际的《浙江省竞技体育运动员招生体检标准》。  相似文献   

5.
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是指开展学生体育活动形成传统并在一至两个体育运动项目技能上具有特色的中小学校。我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源于20世纪60年代,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初。中小学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在我国运动训练体制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它是我国竞技体育体制初级训练形式之一。运动员的文化成绩是学校业余运动训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  相似文献   

6.
业余训练的选材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通过某些指标的测试和基础训练,筛选出与本项目条件相符合的体育苗子,再经过高层次、系统的训练,培养出优秀人才。探讨业余训练选材,对于提高成才率,减少训练中的人才“浪费”现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军  鲁磊  储娜 《体育学刊》2006,13(6):121-123
通过对河南省17个地市的体育运动学校、业余体校和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调查,发现影响河南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有资金投入、设备条件、生源质量、运动员就业、管理体制、项目设置、竞赛体制、选材与训练、教练员水平等。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上海市区7~9岁少儿的父母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社会背景下的家长对子女参加业余运动训练的看法及主要影响因素:(一)家长体育兴趣、职业、经济状况与态度的关系;(二)家长对运动项目的态度;(三)影响家长对运动训练态度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沈阳市普通中学课余田径训练现状进行调查与研究,结果发现:项目设置、学生自身因素、教师水平、亲友支持、学校体育环境等是影响沈阳市普通中学课余田径训练的主要因素,并对非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沈阳市中学田径课业余训练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澳门田径运动业余训练现状及发展趋向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澳门田径运动训练大多数是业余性质的 ,运动员训练的动机都从发挥个人才能和凭爱好及兴趣出发 ,争取荣誉的动机不高 ,业余训练的方式和业余训练的动机限制了澳门田径运动的发展。从目前澳门田径运动发展的现状看 ,澳门回归前后仍应以业余训练为主 ,政府和体育总署应制定条件 ,向半专业化训练过度 ,建立相应的画圈部澳门田径的优势项目 ,促进澳门田径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1德国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学习与运动训练德国青少年运动训练绝大多数是业余的,主要是在俱乐部和各地单项体育协会举办的训练中心进行。2000年已有近9万个俱乐部,各个俱乐部中有相当数量的青少年学生接受各种项目的训练,其总人数约175万,占全国人口的10.4%。  相似文献   

12.
以运动训练控制理论、体育测量理论为指导,依据少年女子的生理解剖特点,结合中学和业余体校的实际训练条件,借助多元统计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手段,从影响弹跳素质的各种身体素质指标人手.限定性地展开对弹跳素质具有影响效力的诸指标的定量分析,并探讨其影响效应的强度序列,遴选与确定反映少年女排弹跳素质发展水平的监控指标体系,并构建出弹跳素质训练发展的数字目标模式和评价标准体系,为科学控制少年女排弹跳训练过程提供了数字化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如何搞好普通高校业余排球训练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排球运动是最受人们所喜爱的球类项目之一。它具有很强的群众性,便于开展。在高校业余体育训练中,业余排球训练工作占有重要的地位。搞好高校业余排球训练工作,能培养体育骨干,以点带面,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活跃校园体育气氛,提高排球运动的技术水平;并且在完成高校教学的目的、任务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学习,以及增强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4.
对德国大学健身体育的认知与诠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德国大学的健身体育活动开展极为普及,其健身运动项目设置适度,训练内容丰富,活动方式多样,是德国大学学校体育的显著特色之一。健身体育不仅可以满足人们身体健康的要求,还可以调节人们的运动情趣和行为方式,给人以自信,使人的生命保持最佳的运作状态。  相似文献   

15.
1 研究目的县市业余训练是我国体育运动三级训练体制的基础,多年来,为奥运战略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和为全民健身战略培养体育骨干做出了较大贡献。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县市业余训练受诸多矛盾困忧,发展艰难,致使训练组织在数量和质量上远远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严重影响了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本文在对湖南省县级业余体校、部分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普通中小学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现有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并探求发展对策,供决策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6.
梁凯 《精武》2012,(9):30-31
业余体育运动在强化人的身体素质,为国寐和学校的体育事业方面做出了突出飞贡献,很多国家的优秀体育运动员之所以能够取得辉煌的成就与平目的业余运动息息相关。业余运动训练也由于自身的优点吸引了大量的人参与,但是,随着国家对体育事业的重视,对竞技体育的过多投入,使得学校、社会以及企业在业余运动训练上呈现例退的现象。目前中国业余运动发展状况不甚理想,本文就国内普通高校业余体育训练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提出了相关发展策略,希望能够推动业余运动训练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儿童业余运动训练是整个业余运动训练中极其重要的环节,是早期发现和培养优秀运动员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对儿童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儿童业余运动训练,不仅能活跃儿童的业余文化生活,促进身心全面发展,提高儿童的体育素质.为上一级学校培养和输送优秀体育人才,而且还能为中小学培养体育骨干,推动学校体育的开展。  相似文献   

18.
单项运动协会实体化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单项运动协会实体化的思考臧超美从50年代开始逐步形成的运动项目管理体制,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是政府直接办体育的运行机制。运动项目管理体制是我国一种基本的体育体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群众体育、学校体育、业余训练体制的改革,因此,它是体育体制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对新疆建设兵团竞技体育资源配置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竞技体育资源总量不足;训练管理运行机制不畅通;项目设置不合理。建设兵团竞技体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对策是:增加竞技体育资源的总量,鼓励社会力量投资竞技体育;改革竞技体育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打破各级训练单位的界限,实现资源共享;以学校体育资源为依托,走教学、训练一体化的培养模式;根据建设兵团的优势项目,重新对各个训练单位进行项目的设置;加大重点训练基地建设,为竞技体育运动训练提供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20.
前言传统项目学校业余训练体制是我国现行得到肯定的业余训练体制,自确立以来为我国各级优秀运动队和体育学院系输送了大批的后备人才,对学校群众性体育活动的普及,学生体质的增强和提高我国学校体育的业余训练水平等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任何体制的建立都有它有利的一面,也有其不足之处;为能使该体制更加完善,适应“学校具有培养体育人才任务和加强学校业余训练工作”的需要。本文通过对开封市部分传统项目学校的调查,分析目前传统项目学校业余训练体制的现状,提出我们的对策和建议,以便使该体制更完善,为我国的体育事业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