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现代遥感技术快速发展,推动了遥感技术在水土保持监测中的广泛应用。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是针对地表各种地物动态变化的反映,对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三峡库区湖北巴东神农溪流域为例,利用支持向量机(SVM)分类方法对资源三号(ZY-3)高分辨卫星影像进行土地利用/覆盖分类,并对比传统的最大似然法及神经网络与SVM方法的分类结果,结果显示SVM方法分类精度优于最大似然法及神经网络法,能较好的分辨多类地物,为长江流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快速提供植被覆盖度和土地利用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文本分类的准确性和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潜在语义分析和超球支持向量机的文本分类模型.针对SVM对大规模文本分类时收敛速度较慢这一缺点,本文将超球支持向量机应用于文本分类,采用基于增量学习的超球支持向量机分类学习算法进行训练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超球支持向量机是一种解决SVM问题的有效方法,在文本分类应用中具有与SVM相当的精度,但是明显降低了模型复杂度和训练时间.  相似文献   

3.
先验概率对最大似然法提取土地利用现状信息精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最大似然分类法是提取土地利用现状信息时常用的一种遥感分类技术,但研究者分类前无法确切知道各类别的先验概率,因此先验概率是最大似然分类法的主要难点之一.该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先验概率对最大似然分类法分类结果生产者精度、使用者精度、总精度和kappa指数的影响,提出运用循环迭代法来消除先验概率对最大似然分类法分类结果的影响,并指出了循环迭代法能够进行的条件.最后以郑州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运用循环迭代法进行最大似然法分类保证了错分损失最小,可提高遥感影像总分类精度,但对不同分布面积的类别的分类精度影响不一样:对于分布面积大于平均值的类别,一般会提高其生产者精度,但会使使用者精度降低,使得分类面积大于实际面积;分布面积小于平均值的类别,一般会提高其使用者精度,但会使生产者精度降低,使得分类面积小于实际面积.  相似文献   

4.
本文选取河南省全年MODIS/EVI数据,进行土地覆盖分类。通过分析河南省的种植制度,然后结合地物波谱特征、物候规律,统计数据,非监督分类结果、相关专题图,采用最大似然分类、最小距离分类和支持向量机三种分类方法进行分类。每种方法又对主成分未标准化和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支持向量机的分类结果精度最大,效果最好。表明MODIS数据可以利用高时间分辨率弥补其空间分辨率的不足得到较高精度的土地覆盖分类结果。  相似文献   

5.
龚伏廷 《科技通报》2012,28(6):136-137,140
针对传统的支持向量机在分类中不能够逼近任意的分类界面,而造成分类精度低的问题,本文在传统的支持向量机核函数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支持向量机结构模型,并将该方法应用在DNA序列分类上。实验结果表明了本文算法在同等条件下要比传统的SVM分类方法具有更加优越的特征提取性能。  相似文献   

6.
高光谱影像的分类中存在Hughes现象,随着维数的提高,所需要的样本数量也越来越多,因此训练样本数量的增加会使分类精度得到一定提高。本文利用AVIRIS高光谱影像数据,在标准训练样本集的基础上选取5%、10%和30%三种样本数量,分别在主成分分析、等距特征映射和拉普拉斯特征映射3种降维方法,及最大似然、人工神经元网络和支持向量机3种典型的分类方法的组合下进行了监督分类实验,分析了训练样本数量对高光谱影像总体分类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训练样本数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高光谱影像的分类精度,但在不同的降维方法和分类方法上表现有一定差异,相对而言主成分分析法和支持向量机法的分类精度对样本量的增加更加敏感,且在相同的降维方法下支持向量机法的分类精度最高。  相似文献   

7.
遥感影像分类是提取遥感信息的基础步骤与重要手段,然而由于影像分辨率以及同谱异物与同物异谱现象,传统的分类方法难以实现高精度的分类。基于智能算法的非参数分类方法已开始应用于遥感分类中。本文以佛山市为研究区,对其遥感影像采用支持向量机方法进行土地利用覆盖分类研究,并对分类结果进行精度评价。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分类有较高的精度,是遥感影像分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基于MODIS的西藏高原土地覆盖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嵌的MODIS遥感图像,用最大似然估计分类器对西藏高原的土地覆盖类型进行了分类,并采用西藏高原数字高程模型(DEM)对MODIS分类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改进,最后分别用混淆矩阵和图集中西藏高原植被分类汇总面积对MODIS土地覆盖分类结果进行了分类精度评价。结果表明:①MODIS遥感图像能够有效地分类出西藏高原的主要土地覆盖类型;②根据西藏高原植被的垂直带性分布特点,由DEM改进的MODIS土地覆盖分类精度明显提高,主要土地覆盖类型的面积绝对误差都小于2%,其中,河流与湖泊、森林、高寒荒漠、作物和山地草原的绝对误差都在1%以下;③混淆矩阵分析的平均分类精度为87.68%。  相似文献   

9.
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相关反馈算法在反馈过程中只利用SVM的分类器,反馈结果排序会出现一定错误,提出一种改进的相关反馈策略,将图像的视觉特征度量函数和SVM分类器函数进行线性加权,作为相关反馈中的相似性度量准则.实验表明,改进策略能够优化遥感图像检索排序结果,提高检索的精度.  相似文献   

10.
陈平 《科技风》2012,(12):49
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校园地物分类,引入了面向对象的信息提取技术,以校园作为研究对象,实现校园用地的分类和提取。最终结果精度高达85%左右,比传统监督分类中相对成熟的最大似然的精度高出10%左右,同时克服了"椒盐"噪声的影响,各地物信息的提取特征比较明显,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1.
基于MODIS/NDVI时序数据的土地覆盖分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250m分辨率的MODIS/NDVI时间序列数据为主要数据源,通过Sacizkky-Golay滤波重建高质量NDVI时间序列数据;同时融合500m分辨率的MODIS多光谱反射率数据和90m分辨率的DEM数据.将非监督分类法和决策树法相结合,进行黑龙江流域土地覆盖分类研究.对分类结果采用已有的土地覆盖数据和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精度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利用MODIS/NDVI时间序列数据获得较高精度的土地覆盖分类结果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宫攀  唐华俊    陈仲新  张凤荣 《资源科学》2006,28(4):104-110
MODIS以其时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的优势成为全球及区域土地覆盖研究的主要数据源。但如何快速准确的提取所需土地覆盖信息一直是科学界研究的焦点问题。对于NDVI时序数列分类方面的研究很多,其中影响分类精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NDVI的数据质量问题。本文通过试验发现经过SavizkyGolay滤波处理的NDVI时序数列能够反映植被季相变化特征,与传统的滤波效果相比有明显改善,更符合实际情况。通过分析数据的波谱曲线,滤波后的时序数列能较好的区分植被与非植被、草本(一年生)与木本(多年生)覆盖类型。但研究区内一年一熟的农作物与高盖度草地、落叶针叶林与落叶阔叶林具有相似的物候特征,仅通过NDVI序列很难区分。为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利用MODIS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产品对NDVI时序数列修正,利用前5个主成分进行分类。所得分类结果用363个野外调查样区进行验证,总分类精度达到了69.15%,kappa系数为0.6499。结果表明添加LST的时序数列比单纯的NDVI夸大了覆盖类型的差异,提高了分类结果的精度。为充分发挥MODIS高时间分辨率的优势,下一步应对多源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结合植被的物候关键期识别土地覆盖类型,必将进一步提高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13.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张景华  封志明  姜鲁光 《资源科学》2011,33(6):1195-1203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是全球变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又是研究土地覆被变化的重要前提,它既影响着分类结果的表达,也决定着分类数据的应用领域。本文简要回顾和评述了国内外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系统的研究进展。研究认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系统,1970年代之前以土地利用分类为主,着重于土地用途的差异,主要用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土地利用制图;1970年代随着遥感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土地覆被为主的分类系统迅速发展起来,它着重于土地类型的差异,主要用于土地覆被变化研究。研究指出,目前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系统一般都适用于特定研究目的和研究尺度,没有统一标准,这种土地分类系统的不兼容性,给土地覆被数据的汇总、分析与共享带来了诸多不便。但一个"万能"的土地分类系统又是不存在的。鉴于此,研究认为一个标准土地分类系统应该是多级的、开放的系统,高级别的土地覆被类型可以直接基于遥感影像进行识别,以便于实现分类数据的比较和共享;低级别的土地覆被类型可以根据特定研究目的灵活制定,以满足特定的研究需要。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60年代,遥感技术在国际上兴起,自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以来,中国开始进入空间时代。为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遥感在我国也受到高度重视,得到快速发展。我国已形成了自己的遥感卫星系列,如气象卫星、海洋卫星、陆地资源卫星、环境与减灾卫星等。灵活、机动性强的航空遥感也在应用中发挥了重大作用。遥感应用是我国发展遥感科学技术的重点,30多年来遥感在我国成功地应用于国家土地资源调查、农作物和森林监测、地质矿产调查、城市发展监测以及海洋和海岸带资源调查等。在洪水、旱涝、林火、地震以及相关的气象和地质灾害发生期间,遥感总是起到关键作用。遥感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信息支撑。文章将在上述方面进行简要论述,以窥我国遥感发展之一斑。  相似文献   

15.
中国海岸带土地利用遥感分类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邸向红  侯西勇  吴莉 《资源科学》2014,36(3):463-472
土地利用分类是土地利用数据建立和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前提。鉴于我国海岸带土地利用多样性显著而分类系统研究相对不足的现实,本文简要论述国内外海岸带土地利用分类系统的研究进展、适用的遥感数据类型和制图精度,并从陆海耦合的角度出发回顾国内滨海湿地分类系统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海岸带土地利用遥感分类系统优化方案,包含8个一级类型和24个二级类型,较全面地涵盖了全国海岸带的土地资源类型,并从海岸带区域的特征出发,强调了湿地资源的细分;应用该分类系统,基于Landsat TM影像建立解译标志,并对2010年中国海岸带区域土地利用进行遥感制图,表明该分类系统具有较强的可行性。本研究可为全国尺度海岸带土地资源遥感调查、土地利用管理与规划、海岸带综合管理等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快速、客观、有效的森林资源变化监测技术是林业资源管理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本研究基于面向对象影像分析的思想,提出面向小班对象的森林资源变化遥感监测方法.首先,通过结合森林小班图层的大尺度影像分割,得到小班影像对象;其次,在森林小班专题对象内部,进行小尺度分割,自动提取变化图斑边界,得到变化与未变化小班影像对象;最后,通过对每一林地专题内部变化小班的分类解译,直接获得森林资源的地类变化信息.该方法可以根据影像分辨率的高低和森林小班图的尺度,满足不同比例尺森林覆盖变化监测的精度要求.以福建省厦门市为例,选用2011年RapidEye卫星影像和2007年森林小班图层进行森林覆盖变化信息提取.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在确保精度的同时,时间效率提高1~2倍,满足林业部门对森林覆盖变化信息快速准确获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面向对象的遥感影像分类方法克服了传统基于像元分类方法的弊端,将对象光谱、空间纹理等特征一并加入分类依据中,有效避免了“同谱异物”或“异物同谱”的问题,适合于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分类。以武汉市某街区公共遥感影像为例,采用上述方法,结合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进行地物分类识别,结果显示,分类总体精度达到了89.9913%,取得了良好的分类效果。  相似文献   

18.
张北县1∶1万大比例尺土地利用遥感调查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基于SPOT-5 2.5 m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等数据资料,该文探讨了开展大比例尺土地利用遥感调查的技术路线,进行了张北县大比例尺土地利用遥感调查的试验研究.调查结果表明:2002年张北县土地总面积为424 425.36 hm2,共包括37种土地利用类型,总图斑数是57 193个.其中,旱地、天然草地和有林地分别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43.77%、26.31%和7.76%,是该县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与同期1:5万土地利用调查相比,1:1万大比例尺土地利用调查得到的结果更为精确,得到了荒草地、裸土地、裸岩石砾地和苇地等在1:5万土地利用调查中所不能表达的零碎图斑,说明与以往调查相比,该调查结果可以为土地管理决策和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提供更为准确的信息支持,证明该文设计的应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1:1万土地利用调查的技术路线是正确的,对于今后类似的土地利用调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通过该试验研究得知,目前试行的<全国土地分类>还不甚完善,为满足大比例尺土地利用遥感调查的要求,<全国土地分类>仍须进一步修订.  相似文献   

19.
子像元定位技术是一种提高图像详度和分辨率的简单、高效的方法,近年来已成为遥感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该方法已经在许多方面得到了应用,但目前将子像元定位技术应用于湖泊水质制图在国内外鲜有报道.本文基于Landsat-7 ETM+数据对太湖的叶绿素a(Chl-a)浓度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水质监测中应用子像元定位技术可以获得超过遥感影像自身分辨率的叶绿素a浓度分布图,更好地反映了其空间分布的细节,说明子像元定位技术在提高湖泊水质监测的精度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力.  相似文献   

20.
净初级生产力遥感估算模型尺度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卫亚星  王莉雯 《资源科学》2010,32(9):1783-1791
提高净初级生产力(NPP)的估算精度,需要充分认识不同空间分辨率的遥感数据对NPP估算结果的 影响差异,即NPP的空间尺度效应问题。本文借鉴了多种成熟的光能利用率NPP模型的优点,同时充分考虑了研 究区生态环境的典型特点,建立了针对研究区域的基于光能利用率原理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遥感估算模型。选取 了具有空间尺度代表性的4种遥感数据作为NPP遥感估算模型的输入参数,估算了4种空间分辨率的NPP模拟值, 对比分析了这4种分辨率的土地覆盖类型空间格局的变化和NPP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随着遥感数据空间分辨率 的降低,NPP的模拟值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但其变化的程度差异较大。其中,分辨率由30m降低为1km时,NPP模 拟值变化程度最大,增加了15.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