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 2017分别建立了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和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分析了不同轴载作用下两种路面结构的应力和变形,并研究了钢筋埋置深度、钢筋直径和钢筋间距对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的应力和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轴载作用下,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应力水平较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小,而两者的最大竖向位移基本一致;随着钢筋埋置深度和钢筋间距的增大,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最大压应力和最大竖向位移整体上略有增大,而随着钢筋直径的增大,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最大压应力和最大竖向位移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2.
水泥混凝土轮迹道路结构受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泥混凝土轮迹道路是轮迹道路的主要结构形式,能承受较大的荷载重复作用,且交通适应性强,可以在公路中广泛使用.本文对水泥混凝土轮迹板及其基层和土基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各因素对轮迹带水泥混凝土板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使轮迹带路面板的各参数的确定更科学合理;通过分析基层的层底拉应力,确定合理的半刚性基层厚度和轮迹板适宜的尺寸范围,以控制半刚性基层的疲劳开裂破坏.  相似文献   

3.
旧沥青路面上加铺水泥混凝土层荷载应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有限元基本原理,采用通用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分析了交通荷载、路面结构层厚度、材料参数等对旧沥青上加铺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的力学影响,探讨了加铺层结构的荷载应力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针对近年来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中出现的主要病害问题,介绍了小板块水泥混凝土路面温度应力的计算原理,以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为基础,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对小板块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温度应力进行分析,探讨了小板块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层参数对其温度应力的影响规律,为目前农村公路小板块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的设计应用及其后续理论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水泥混凝土路面作为高级路面的主要形式之一,具有强度高、寿命长、水稳热性好、日常养护费用低、能适应现代化重载交通等一系列特点。80年代以后在我国得到了推广使用,但使用中出现了早期结构性损坏的问题。对水泥混凝土路面修复问题进行了研究,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日常养护和病害处治等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6.
水泥混凝土路面是指以水泥混凝土为主要材料做面层的高等级路面,其显著特征是具有较强的抗弯拉能力和较小的变形特征。结合淮南市道路重载下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破坏情况进行分析,主要从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选择、施工方法、质量监控等方面阐述质量控制,提出具体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防范措施,从而提高重载路面使用年限和降低维护费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资料收集、现场调查福建省各地公路和城市道路的“白改黑”工程现状,总结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结构的病害类型、特征、原因,得出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工程病害主要包括:反射裂缝、推移、车辙、沉陷及其引起纵向裂缝、网裂、坑槽和磨光.反射裂缝、推移是“白改黑”结构主要的破坏模式.旧板接缝、裂缝两侧弯沉差过大、结构设计不合理是病害的诱发因素,重载、车辆行驶状态等其他因素加快病害的发生和发展.“白改黑”结构存在反射裂缝是不可避免的固有特性,应控制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结构的设计施工与材料的敏感因素,减少旧水泥混凝土板裂缝、接缝的弯沉差,合理设计加铺层厚度,控制粘层油喷洒质量,改善加铺层抗车辙、提高抗剪强度和抗水损害性能.  相似文献   

8.
杨宇 《惠州学院学报》2007,27(3):96-101
研究了三种外掺料对路面混凝土早期开裂性能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 将水泥路面的早期开裂机理归结为混凝土具有塑性收缩、自收缩和干缩等早期收缩性能; 采用室内试验分别研究了聚丙烯纤维、钢纤维和粉煤灰对混凝土早期收缩性能的改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 聚丙烯纤维和粉煤灰能够大幅度降低混凝土的早期收缩值, 钢纤维的改性作用则不明显。建议为全面评价不同混凝土的长期开裂性能, 应增加开裂后的疲劳和冲击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9.
利用有限元程序ABAQUS分析了沥青路面车辙随温度和交通变化的关系,重点分析了这种关系的短期发生过程.分析过程中进行了路面车辙的温度和交通敏感性分析,并进行了针对其短期发生过程的预估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同样的交通和温度环境下,车辙深度随车辆轮胎压力呈线性增加特性,而在重载作用下则呈非线性特性;影响路面车辙的主要因素有日最高温度、日辐射量、日最低温度、轮胎压力以及荷载作用次数.最后给出了反映温度和交通特性的沥青路面短期车辙预估模型,该模型可以用于车辙的预估和预警.  相似文献   

10.
水泥混凝土路面承重强度高,稳定性好,适用于重载交通道路,在有重载要求和短线路段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但断板病害对道路的正常使用和使用寿命十分不利,也给路面养护、修复带来极大的困难,必须采取方法加以防治。  相似文献   

11.
造成沥青路面出现破损甚至早期破损的原因不一,传统的沥青路面设计方法对重载交通下的沥青路面力学响应考虑不足,基于这一点本文从理论上对重载作用下沥青路面结构层的应力场进行分析。方法:运用多层弹性体系理论,双圆均布荷载下,考虑车辆轴载的变化,分析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层力学响应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结果:重载下路面结构层力学响应明显,应力指标变化显著。结论:沥青路面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重载影响并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2.
利用BISAR 3.0程序,分析沪宁高速公路扩建工程的实体路面结构受力情况,得出不同荷载与层间接触条件下,路面结构拉应变、最大剪应力、竖向剪应力、拉应力的分布特征与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又分析了对路面使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超载引起半刚性基层、沥青面层、底基层两个界面层间滑动,进而使整个路面结构受到破坏。  相似文献   

13.
高温开裂已经成为沥青路面的主要危害之一。橡胶沥青是良好的沥青改性剂,其具有吸收应力,改善沥青高温性能、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延缓反射裂缝等优点。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选取15℃、20%和60℃下沥青路面的热特性参数,分析在不同温度下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对半刚性基层路面结构和柔性基层路面结构的应力应变规律,推荐合理的沥青路面结构层设计参数,为工程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太原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总体布局较为分散,只有搞好旅游交通规划建设,才能发挥出太原旅游资源的整体效应。太原旅游交通的优势在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大,具备较强的综合运输能力,高速铁路、轨道交通、等级公路的技术装备水平日益提高。存在的问题在于交通发展与旅游发展的空间耦合度不高,旅游景区道路标识欠缺,公共交通营运力度不足。旅游业相关部门应采取措施,合理利用交通优势,克服问题,推动太原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为了调查江苏省各种路面养护措施的费用-效益,对路面管理系统的养护历史资料、交通轴载信息、路面性能的数据进行观察和分析.与增长模型、线性模型、对数模型和指数模型相比,立方模型具有更高的回归精度,能够捕捉路面性能衰退曲线,因此采用立方模型来模拟路面车辙的发展.计算效益费用比来定量评价路面养护措施的费用-效益.研究结果表明,在中、低交通条件下,热拌沥青薄层罩面和微表处比其他养护措施的费用-效益更大;在重、特重交通高速公路上,热再生和厚热沥青罩面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和更大的费用-效益.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推动大粒径沥青碎石柔性基层在路面结构中的应用,通过室内试验的方法,对掺入橡胶粉和玻璃纤维的大粒径沥青碎石进行了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弯拉强度和回弹模量试验及高温稳定性能、低温性能和水稳定性实验,探讨了外掺剂种类和含量对大粒径沥青碎石力学性能和路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外掺剂后大粒径沥青碎石ATB-30的力学性能和路用性能能完全满足规范要求,尤其是玻璃纤维对大粒径沥青碎石性能的改良效果会更加明显,在外掺剂橡胶粉和玻璃纤维的作用下,适当减少沥青用量,既能保持ATB-30力学特征和路用性能不会减弱,又降低了大粒径沥青碎石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南京第二长江大桥环氧沥青混凝土铺装的服役性能,对其进行了现场调研与分析,包括铺装经受的交通量特征及铺装病害类型和程度等.调研观测发现:在3.8×104 m2的环氧铺装中,坑洞与龟裂等严重病害面积大约30 m2;铺装层裂缝可分为纵向裂缝、短裂缝、鼓包裂缝、圆形裂缝等;车辙和推移病害在南京二桥铺装中未出现.根据现场调...  相似文献   

18.
以临沂市区公路沿线土壤的重金属为研究对象,采集了05cm和205cm和2025cm处的表层土壤,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仪测定其中的Cd、Cu、Pb和Zn 4种重金属的含量,以查明当前公路两侧土壤受交通工具引起的重金属污染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沿公路线的土壤中存在较严重的污染,主要是Pb和Cd出现中度乃至重度污染,同时也说明公路交通也会对其沿线土壤重金属污染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超速引发的交通事故数量急剧增加,为了提高道路驾驶安全性,提出一种基于维纳复原的道路限速交通标志检测方法。首先,对原始街景进行维纳滤波复原图像预处理;然后,根据道路限速标志牌轮廓形状和颜色等特征,在 HSI 彩色空间进行红色阈值分割、Canny 边缘检测和 Hough 圆检测,对图像中的道路限速交通标志进行检测,定位出可能是道路限速交通标志的区域;最后,根据限速标志的内部特征排除定位出的非限速交通标志区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我国常见的 6 类限速标志检测正确率达到了 98.76%,符合限速标志检测系统的准确率要求。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混合非机动车道上快速行驶的电动自行车想要超越前方低速行驶车辆而进行鸣笛换道的现象,在分析经典Nasch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元胞自动机理论提出一种混合非机动车换道模型。首先,将混合非机动车换道过程分为两部分,即换道需求分析与换道操作过程|其次,在换道过程中引入鸣笛效应的概念,通过对基本换道模型的改进,建立混合非机动车的一般换道与鸣笛换道模型,并给出相应换道规则|最后,在改变交通流密度的情况下,对两种不同换道模型进行仿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当交通密度较低或较高时,鸣笛换道模型与一般换道模型得到的车辆平均速度及交通量几乎没有差别,但在中等密度范围内,鸣笛换道模型得到的车辆平均速度及交通量明显高于一般换道模型。说明在中等密度范围内,鸣笛换道行为有利于提高道路通行效率,但当密度较低或较高时,鸣笛换道行为对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几乎不起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