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不饱和烯烃与亲电试剂的加成反应,是烯烃中最重要的化学性质,其反应机理是研究较多的理论问题之一,在有机化学教材中占有较大的篇幅。笔者拟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把有关材料归纳到一处,对亲电加成的反应机理作个较全面系统的介绍。由一个σ键和一个π键组成的碳—碳双键,在试剂电场的诱导下,π电子云而不是σ电子云发生流动,表现出一定的供电性,其特征是容易和亲电试剂发生加成反应,π键断裂生成两个新的σ键。  相似文献   

2.
一、加成反应的理解1.加成反应的概念:有机物分子中的双键(或叁键)两端的原子与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有机物主要有:不饱和烃(包括烯烃、炔烃和二烯烃)、苯及其同系物、醛、酮. 能发生加成反应的官能团主要有:碳碳双键、碳碳叁键、苯环、羰基及醛基中的碳氧双键.  相似文献   

3.
乙烯乙炔哪个活动性更大山西张晓梅现行全国中等农业学校教材《化学》中讲:“烯烃分子的结构特点是合有碳成双键。双键中的键易于断裂,具有较大的活动性。”“炔烃分子结构特点是含有碳碳叁键。碳碳叁键和双键相似,由于π键的存在具有较大的活动性。所以,它们的化学反...  相似文献   

4.
由于碳原子的杂化状态不同,电负性不同;σ电子对π电子的屏蔽效应,反应活性中间体--碳正离子的稳定性不同;所以碳碳叁键比碳碳双键难于亲电加成.  相似文献   

5.
1 前言在羧酸中,羧基的碳是用 SP~2轨道化,这3个杂化轨道1个与氧成键,一个与羟基氧成键,一个与烃或氢成键,这3个轨道在一个平面上,键角大约120°,羧基碳上有1个 P 轨道与氧上的 P 轨道形成1个π键,因此,羧基具有下列结构:关于羧基的结构根据一般的写法似乎含有一个羰基,但实验证明它和醛酮分子中的  相似文献   

6.
为了便于学生能快速有效地掌握有机化学理论及有机化学反应 ,通过对碳-碳双键(C=C)、碳-碳叁键及碳-氧双键(C=O)三种π-电子云分析法的系统阐述,说明该方法是一种有助于掌握有机化学理论体系的好方法,对学习、理解与掌握有机化学知识可以收到高屋建瓴、事半功倍的效果,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在无机化学教材中讨论CO分子结构时,运用分子轨道理论得出CO分子中两原子间的结合与N_2分子中两个N原子间的结合相同,都具有三重键,即原子间有一个σ键,二个互相垂直的π键,区别只是CO分子的一个π键是配位键。 2N[(1S)~2(2S)~2(2P)~3]→N_2[KK(σ2s)~2(σ2s)~2(π_y2p)~2(π_z2p)~2  相似文献   

8.
共轭分子中,离域π键的形成有二个条件:一是共轭原子必须同在一个平面上,且每个原子可以提供一个彼此平行的P轨道;二是总的π电子数小于参与形成离域π键的P轨道数的二倍.前一个条件保证了P轨道之间有最大程度的重叠,后一个条件保证了成键电子数大于反键电子数.当共轭分子受到微扰作用,部分共轭原子沿σ键发生了一定角度的旋转时,P轨道不再彼此保持平行,因此也就不可能再保证P轨道之间有最大程度的重叠.由于不符合离域π键形成的条件,就不应再采用σ—π分离的近似方法,将π电子  相似文献   

9.
有机化学反应按反应机理不同与为离子历程、游离基历程和协同反应三大类.其中以离子历程的反应最为重要,按离子历程进行的反应与分子的极性及反应过程中分子的极化密切相关.例如,卤代烃碳卤键的极性为(?),因此,它容易受亲核试剂(NucleophilicReagents简写为Nu)的进攻,易发生亲核取代应应和消除反应.又如羰基化合物分子中碳氧双键的极性为(?),因此,它易发生亲核加成反应.而烯烃、炔烃分子中有易变形的π  相似文献   

10.
NO的配位性     
NO是奇电子分子.它的11个电子排布在(1σ)~2(2σ)~2(3σ)~2(4σ)~2(1π)~4(5σ)~2(2π)~1.其中(1σ)~2的成键作用与(2σ)~2的反键作用大致抵消,(3σ)~2的成键作用与(5σ)~2的反键作用大致抵消.NO分子是由(4σ)~2的强σ键和(1π)~4(2π)~1的π键结合起来的.(2π)~1是反键电子,总键级为2.5.(5σ)~2的能级(14.61ev)与N的2P能级(14.5ev)接近,(5σ)~2电子对可看成是NO中N原子上的孤电子对,在形成配合物时,可做给出电子对,表现出Lewis碱性.(2π)~1轨道还能接受电子,表现出LeWis酸性.NO属于π酸配体.这样NO就能生成大量的配合物.  相似文献   

11.
为了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无机化学下册有关元素部分知识,弄清离域冗键(大π键)的形成,是教师在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点。离域π键,是分子和离子结构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主要是指π键的形成不限于两个原子,而是多个原子(原子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这样在多个原子之间形成的π键叫离域π键。分子中含有大π键的分子叫共轭分子。 离域π键的形成条件: ①形成大π键的原子应在同一平面上(以保证P轨道的重迭)。  相似文献   

12.
分子结构与性质是选修3的主干知识,也是近年高考的热点之一。下面是根据选修3第二章的内容和考试说明提炼出的重要考点,并精选一些典型的例题,旨在阐释这些考点在高考试题中的考查方式。 一、简单分子的σ键与π键 σ键与π键在近年高考中主要涉及简单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类型分析及其数目的判断。题型主要以填空题为主。涉及的知识基础是:...  相似文献   

13.
一、FMO理论对电环合反应的解释直链共轭烯烃分子两端碳原子以σ键相连结形成环状分子的反应称为电环合反应.反应的结果少了一个π键,多了一个σ键.反应后可得到两种不同立体构型的产物,一种是顺旋产物,一种是对旋产物.以丁二烯为例,如图1所示,图中A、B、C和D是不同的基团,反应前这些基团与碳链在同一平面上,反应过程相当于两端碳原子旋转了90°,这有两种旋转方式,从而  相似文献   

14.
<正>1、非过渡元素化合物中的d-pπ成键 非过渡元素原子的d轨道,由于能量高且分布弥散,能否被利用来充分参与σ键的形成,在理论上尚有争议。但d轨道在重键中产生贡献,例如在含氧酸根离于系列SiO_4~(4-)、PO_4~(3-)、SO_4~(2-)、ClO_4~-中,中心原子除了与氧原子形成σ(配)键,价层均有与氧原子的充满Pπ轨道对称性一致的空dπ轨道,可重叠形成d-pπ配键。不过,由于中心原子3d轨道能级要比氧原子的2P能级高出颇多,重叠不是很有效的,意味着d-pπ键是很弱的键。上述含氧酸根中的X-O键无论从键长和键能看均是居于单键和双键之间,且键长比预期单键缩短值与计算的d-pπ重叠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15.
1解答有机物推断题的突破口1)不饱和键数目的确定①1分子有机物加成1分子H_2(或Br_2)含有1个双键.②加成2个分子H_2(或Br_2)含有1个三键或2个双键.③加成3分子H_2含有3个双键或1个苯环.④1个双键相当于1个环.2)具有特定碳、氢原子物质的量比的常见有机物  相似文献   

16.
具有桥键结构的物质众多,它广泛存在于缩酸、硼烷、原子簇等化合物中。 根据桥键的成键情况可分为二类:定域桥键和离域桥键。 一、定域桥键 若由二个或二个以上定域共价键所组成的桥键称为定域桥键。依据定域共价键种类不同,又可分为:σ桥键、σ_配桥键和π_配桥键。 1.σ桥键: 它由二个或二个以上正常σ键组成,即由桥原子引出的σ键数≥2。如焦硫酸中的氧桥  相似文献   

17.
Cr(CO)6是典型的羰基配合物。其构型为正八面体,成键时Cr原子采取矿d^2sp^3杂化,CO分子与Cr原子之间以σ—配键结合。CO提供的是5σ分子轨道中的一对电子,Cr原子的dxy轨道(有孤对电子)与CO分子的2π反键轨道重要形成π—配键。由于这种π—配键的形成所产生协同效应,是Cr(CO)6稳定存在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含有大π键(亦称为离域π键)的体系称为共轭体系,具有大π键的分子称为共轭分子。理论与实践证明,含有大π键的体系比较稳定,因此,分子或原子团中力图形成较多的、较大的(多原子的)大π键。在众多的无机化合物中,有相当一部分分子或离子为共轭分子,它们的结构不能用经典的结构式表示,只能应用大π键的概念来加以处理。下面我们简单介绍判断无机共轭分子结构的一般方法。 1.首先应用价键理论(杂化轨道理论或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将分子中各原于以σ键构成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分子骨架;若分子中各原子均在同一平面内(即中心原子以sp或sp~2杂化轨道键)。则有可能形成大π键;反之,  相似文献   

19.
<正>三氧化硫是最常见的无机化合物之一,其分子构型为平面正三角形,键长d_(s-o)=0.142m、键角∠o-s-o=120°.中心硫原子采取SP~2杂化,与其他三个氧原子形成三个正常的σ键,组成分子的骨架,而对于三氧化硫分子中的π键结构,目前存在两种主要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一、在化学实验中的探究式教学 1.实验题目:探究苯分子的结构 2.实验原理、实验物品、实验器材、实验说明 实验原理:苯分子的结构是6个碳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不存在独立的单双键,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