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育教学叙事研究走进了教师的生活。这种源于学研究的叙事方法,引导教师以研究的心态,置身于真实的教育情境中,通过结合教育理论叙述教育事件来改进、重建自己的教育生活,以其“平民化”的特点,深受教师青睐。但随着这一研究方法的推广和广泛实践,在运用中也出现了一些误区:一是叙事与学习脱节。许多教师沉迷于将自己生活中的故事叙写下来,但是却忽视了系统的理论学习,因此很难将自己的生活加以理论上的提升,写出自己的创见。二是叙事与研究脱节。许多教师研究随意化,只肯信手拈来教育生活中发生的某个现象或某一细节写出叙事,不能对教育实践中发生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完整的思考与研究。三是叙事与交流脱节。许多教师由于水平所限,写出的叙事没有发表的机会,内心渴望交流但却缺少交流的平台,极大地损伤了研究热情。  相似文献   

2.
教育叙事研究是指以叙事的方式开展的教育研究。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记录在自己的教育实践、教学生活中发生的各种真实鲜活的教育事件和发人深省的动人故事,表达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亲身经历、内心体验和对教育的理解感悟。教师进行叙事研究时,所讲的是自己的故事,自己在日常生活、课堂教学、研究实践等活动中发生的事件。通过叙述的故事,别人可以追寻我们的足迹,倾听我们的心声。  相似文献   

3.
教师职业叙事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教育叙事研究,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研究独立于叙事情景之外,以教师及其教育教学为研究对象,对其提供的叙事本进行分析和阐释;一种是教师自己当叙述、记述和研究,也即教师的职业叙事。教师的职业叙事是教育研究实现叙事学转向的根本标志和体现,也是宏观的教育叙事研究得以展开的基础和前提。教师叙写的故事,有着自身的特点,这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4.
教育叙事研究,就是以讲故事的形式,记录自己在教育教学中亲身经历的各种真实鲜活的教育实践和发人深省的动人故事,表述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内心体验和对教育的理解感悟,并通过各式各样人物的思想与行动的分析,看到这些真实事件背后的“复杂意义”,从而将“教学”与“学习”结合起来,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起码的动力支持。教育叙事虚构化、表象化、消极化弊病的出现。  相似文献   

5.
教育叙事研究属于人文主义的研究范式,具有自己的特征:它以经验性的故事作为研究的对象,而不是量化的数据;它以意义的阐释作为研究目的,并不追求论证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教育叙事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表现为:教师从事叙事研究有助于构建反思性实践共同体;叙事研究可以促进教师成为研究者;叙事研究有助于通过经验反思而积累实践知识。  相似文献   

6.
教育叙事:走向教学实践的教师培训课堂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架起对话平台是实现教师培训课堂"理论实践化"和"实践理论化"的有效途径.教育叙事的过程就是以当前的教育理念回溯已经历的教育教学实践,同时利用自己的教育教学经历来理解、内化先进的教育理论的过程.教育叙事能否使教师培训课堂"理论实践化"和"实践理论化",关键在于教师培训者能否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教师叙事研究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已经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叙事研究有助于教师研究素养的形成和提升教师专业实践。然而在当前教育现实中,教师的叙事研究遭到了严重的制约。本文拟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提出教师进行叙事研究的三个保证条件:自由充足的时间、一定的教育理论基础以及建立交流教师叙事研究成果的平台。  相似文献   

8.
教育“叙事研究”是近几年在我国教育研究领域内兴起的一种研究方式,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但广大的中小学校教师对于教育“叙事研究”的理解还只停留在表面上,本文从“保为教育叙事研究”等五方面的对这一概念做全面的阐述和反思,旨在进一步提升教师对这一新兴研究方式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叙事研究及其对教育研究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教育研究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轨、片面追求客观化和精确化的弊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很难真正进入研究者的角色。“叙事研究”是教师以叙述自己的教学经验事实的方式走进教育行动研究,以解决问题为最终目的,使教师真正成为教育行动研究者。  相似文献   

10.
丁岛 《中国德育》2010,(9):90-90
《课堂教学叙事研究:理论与实践》是教育科学出版社“教育智慧与智慧型教师研究丛书”中的一本,介绍“叙事研究”这一颇有人气的教育研究方法如何才能被一线教师从容拿来研究自己或其他教师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教育叙事研究在我国教育研究领域广泛兴起,引起了教师们热切的关注。所谓教育叙事研究(narrative),是指以叙事的方式开展的教育研究,其实质即“以叙事的方式反思并改变教师自己的教学生活,”让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生活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反思、研究、记录成叙事研究报告。本文着重探讨教育叙事研究为何成为教育科研的新取向;教育叙事研究的一般要素;教育叙事研究应注意避免哪些问题以及教师如何更好地开展教育叙事研究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张辉 《辽宁教育》2014,(5):48-49
正以讲教育故事为内容的教育叙事研究是教学反思的新形式,教师通过最深刻、最难忘、最有意义的教育教学故事的描述,折射出这些事件和行为背后的教育教学思想、理念以及价值。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思考和总结,积极探索与解决教学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充实自己,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笔者认为,教师写教育叙事与反思笔记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案例讲述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该如何用顿悟法,教后反思法,跟踪记叙法,模仿实践法,互相帮助等方法进行教育叙事研究。最终通过叙事研究促进教师成长,学生成才。  相似文献   

14.
教育叙事研究及其邻近概念的逻辑关系摭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叙事研究及其邻近的教育叙事、教师叙事研究,是在教育叙事研究理论发展与实践运行中经常容易混淆的三个概念.事实上,三者之间既存在着相互牵扯、彼此依存的逻辑耦连,又存在着相互区别、不可等同的逻辑分殊.对其做出明确的概念阐释与逻辑梳理,具有理论的建构意义和实践的导向价值.  相似文献   

15.
吕亚  万艾 《亚太教育》2019,(9):185-185
教育叙事研究,是指以叙事的方式对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事件、行为所得到的感悟、反思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和分析,以实践为前提,挖掘教育事件背后的教育意义、本质和规律。教育叙事研究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有鲜明的实践性特点,探讨教育叙事研究培养路径和策略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促进教育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教育叙事研究: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叙事研究是教师研究教育的一种新的范式,是教师在教育生活中认识自我和把握自身命运的一种有效途径.教师在实践中把自己的教育生活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教育叙事研究,对自己的教育实践不断反思,能更新教育观念,改善教育行为,提升教育水平,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7.
叙事是人们感受生活和经验,徜徉于故事的方式。生活世界中的叙事研究由来已久。学校教育叙事研究对于教师专业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叙事研究的实践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课堂现场叙事,教师成为倾听;教师自我叙事,教师成为反思;教师合作叙事,教师作为合作。  相似文献   

18.
教育叙事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在教师教育中,要加强针对农村教师开展教育叙事研究的实践探索:通过各种途径让农村教师了解教育叙事研究的特点和方法,引导他们在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的基础上,捕捉故事中值得反思的"关键事件"并从中获得对教育理念的感悟和自身教育行为的改善。另外,通过书面写作的具体指导,农村教师会更好地掌握并运用教育叙事研究的形式,提升教育科研水平。  相似文献   

19.
教育叙事研究以教师为主体,以教师的经验为出发点,通过日常生活的语言进行叙事研究,从而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进行教育叙事研究,不仅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有助于教师专业的发展,最终成为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的新型教师。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开展和深入,许多专家学者认识到教师是教育改革的关键因素之一,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已经成为教育界最重要的追求。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实践的一个重要的方式是"叙事研究",教育叙事研究的出现与兴起,为广大教师带来了曙光。  相似文献   

20.
教育“叙事研究”是近几年在我国教育研究领域内兴起的一种研究方式,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但广大的中小学教师对于教育“叙事研究”的理解还只停留在表面上。本文从“何为教育叙事研究”等五方面对这一概念做全面的阐述和反思,旨在进一步提升教师对这一新兴研究方式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