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周期安排 在一个大周期的所有训练阶段中,适当数量的水中爆发力训练应是训练计划中的组成部分。爆发力训练不会占用很多时间,所以很容易将这类训练安排进周计划,同时对其他类型的训练不会造成什么影响。在每个大训练周期的早期阶段,应重点强调运动员的爆发力训练,以便在强调耐乳酸训练开始前,能提高运动员的水上爆发力水平。  相似文献   

2.
全面、系统的排球训练应包括身体素质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战术意识训练、心理训练和作风培养六个方面。这六个方面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又相互制约的,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排球训练体系。然而,在日常训练中,有的教练员对战术意识的训练往往重视不够,致使战术意识训练与技术训练脱节,这必将影响全面技术的提高。因此,在排球技术训练中要重视并抓好战术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1、训练指导思想、训练目标的确定 青少年运动员在进行系统训练的同时,还要完成繁重的学业,训练周期、训练时间都很短。要使运动员在有限的训练时间里,尽快提高运动成绩,就必须根据运动员的个人特点,确定科学的训练指导思想及合理的训练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利用有限的训练条件,完成训练任务。为此,在运动员入学后,首先对其进行“运动技术诊断”。通过测试观察,了解跑的技术动作等特点,寻找不足之处。多数运动员都是比较单薄,身体素质差,力量较弱,特别是腿部及腰腹力量差。再加上训练年限短,训练水平低,尤其是专项训练能力差,对许多训练方法、训练手段都很陌生。因此,确定在全面发展身体素质的基础上,突出力量训练,突出速度及速度耐力的训练,有针对性地安排训练计划,  相似文献   

4.
三级跳远是一个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技术比较复杂,身体素质与技术高度统一的项目。要求运动员必须进行多年的系统训练,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加强专项身体素质训练、技术训练以及心理训练。然而,目前在我们的青少年三级跳远训练中,没有考虑到长远的训练安排,往往急功近利,不重视训练的系统性。在运动员的初期训练中采用大量的专项训练手段,这样在短期内虽然运动员的成绩提高较快,但出现了较多的运动损伤。  相似文献   

5.
短跑训练中的要点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短跑训练的整个过程中,训练计划的制定、训练手段的优化组合、训练方法及手段的运用、训练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细节等,对训练的成功与否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笔者多年训练的实践经验,论述了如何在训练中扬长避短,使运动员更有效地发挥训练水平和内在潜质,并为今后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如何提高初学竞走技术训练的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竞走技术训练是提高运动成绩的重要保证,在训练过程中只有在科学的训练理论与方法指导下,遵循合理的训练原则,依据人体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征及学习规律组织教学与训练,才能提高竞走技术训练的质量,取得满意的教学与训练效果。竞走是一项周期性运动。竞走技术从外形观察比较简单。所以,在技术教学训练中,运用程序式教法,实施完整法与分解法的有机结合,抓住竞走技术的重点和难点,针对教学训练中学生易出现的错误动作,采用有针对性的专门练习手段,从而加快训练进度,提高教学训练的质量,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竞走技术训练的步…  相似文献   

7.
朱煜 《中华武术》2006,(11):54-55
在中长跑等项目的训练中,经常会采用有氧训练来调节训练负荷,达到提高心肺功能以及增强血液携氧能力等目的。运动训练学指出,运动机体对一次适宜训练负荷的反应,可分为工作、疲劳、恢复、超量恢复和训练效应消失等几个阶段,充分利用人体在训练负荷下的生物适应过程具有阶段性这一特点,重视训练中和训练后的恢复,即可达到通过训练增强运动员个人运动水平和竞技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板块结构下的集中负荷效应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探讨适合高水平运动员的板块结构下的集中负荷效应训练后发现,从训练结构来看,在“板块结构”下集中负荷效应训练中,“板块”是目标层级途径,训练周是准则层级途径,训练日或训练课是指标操作层级途径,三级途径中都要强调集中负荷效应训练;从训练实施来看,集中负荷效应训练有一个训练链的把握问题,即:训练内容——训练负荷——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这三个环节都有设计、安排和操作的要求,应当在每一环节上都要讲究方法。  相似文献   

9.
张国超 《中华武术》2006,(12):10-12
短跑训练的科学原理提到,必须始终将提高肌肉的收缩速度作为训练中心,必须以无氧代谢训练为主,并将发展步频和步长作为训练重点。农村学校的基层短跑训练,应深入了解这些原理,运用这些原理来指导训练。另外,农村学生接受训练的年限短、基础差、水平低,因此,在实际训练中要考虑这些情况,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实际水平,以短跑训练的科学原理作指导,制定切实可行的训练方法,科学地开展训练,逐步提高训练效果,提高学生的短跑成绩。  相似文献   

10.
林勇 《湖北体育科技》2009,28(2):189-190
在跨栏训练和比赛中,往往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心理反映。通过心理训练的不同方法,使学生掌握调节自己心理状态的各种方法,以便在训练和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在以往的教学与训练中,教师更多的注重身体素质和技术动作的训练,往往忽视了对学生的心理训练,以致于在比赛时不能发挥最佳水平。所以心理训练对学习掌握运动技术和提高跨栏成绩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就运动训练实践经验的总结,以及人们目前对训练中客观规律的认识概括出: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运动训练的不间断性、运动训练的周期性、合理安排负荷量、以及因人而异,区别对待的原则。这些原则反映了运动训练的一般规律,它贯穿在各个专项运动训练过程中,要紧密结合专项的特点,灵活的掌握和运用。  相似文献   

12.
一、在多年业余训练中首先抓好速度训练 速度素有田径运动灵魂之称。在运动员早期和多年训练中,教练员要重视速度训练。必须从早期抓起乃至整个从事运动训练过程中要在速度上下功夫,有计划有目地进行培养。由于青少年的基础训练阶段处在速度训练的敏感期这一时期,注重速度训练是实际的有战略意义的。这一阶段运动员速度训练提高快,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 训练计划如果根据时间的长短来划分,可以分为多年训练计划、年度训练计划、季度训练计划、月训练计划、周训练计划和课训练计划。在制定多年和年度训练计划时,教练员对运动员的现实状态和运动潜力有很好的判断,从总体上宏观地规划运动员的多年训练目标和过程,然后,才能根据运动员的特点制定近期的训练计划,接着把每次训练课的内容结合运动员的近期训练计划,制定出课训练计划。  相似文献   

14.
当前,在多项运动中,软梯训练已被普遍应用。软梯训练能提高运动员身体灵敏度,使身体平衡,同时有效提升运动员体能。相对于传统的训练方法,软梯训练更具趣味性,为运动训练增添活力,能提高运动员的积极性,消除厌烦情绪。基于此,在高校网球训练中,为有效提高学生兴趣,可将软梯训练运用其中,作为主要训练方法之一,提高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5.
形体训练是通过徒手或器械练习的各种手段和形式来锻炼身体、塑造体型、训练仪态。实践证明,通过科学的形体训练,能够改变和改善体形,培养良好的气质。然而在形体训练过程中,人们往往注重训练的方式、手段、频率、时间和强度等因素,而忽视了训练过程中的呼吸方式对训练效果的影响。 呼吸是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的气体交换。运动时进行合理的呼吸,有利于保持内环境的基本恒定,提高训练效果及充分发挥人体的机能能力,因此,合理的呼吸方法必须成为该项运动技能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形体教学训练中,初学者或训练时间不长者,容…  相似文献   

16.
孙少波 《山西体育科技》2004,24(2):30-31,F003
随着当代科学化训练的不断发展,教练员在训练实践中,广泛运用有关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去建立新的训练理念,探索有郊训练途径和方法,以促进训练效果的不断提高。我在长期训练实践和学习的基础上,在青少年女子手球运动员训练过程中,运用生物节奏基本原理与训练节奏如何协调和相互适应,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尝试,取得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从我国竞走队训练析耐力项群的负荷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观察法,对备战雅典奥运会我国竞走队的训练特征进行研究。发现:我国竞走运动员未能在雅典奥运会上取得优异运动成绩,主要原因是训练中负荷强度过小,身体的各种机能不能适应激烈比赛时大强度的要求;各训练阶段在训练负荷尤其是负荷强度安排上相互脱节,造成训练效率低下;随着比赛竞争程度的加剧,在训练手段、方法不断改进的同时,运动负荷不断增加。而增加训练强度,经常采用超过比赛速度(短程高速)的训练,是耐力性项群的主要训练特征。  相似文献   

18.
一名800m运动员,每天训练要以有氧训练为主,但同时也不要忽略速度以及速度耐力的训练,另外,身体全面素质的训练和力量的训练也不容忽视。而且训练不能单一,要系统,不要总是围绕几种训练方法,要有创新。在训练时要注意培养放松能力,注意技术动作的训练。对于不同年龄段的运动员,训练的方法也应当不同,如果对少年运动员进行专业的系统训练,会促使运动员出现“早熟”,以及成绩“停滞不前”等现象。  相似文献   

19.
“没有疲劳的训练是无效的训练,没有恢复的训练则是危险的训练”。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要切实进行科学系统的训练,结合良好的消除疲劳措施和有效的恢复手段,保证运动员日常训练的有序进行,从而达到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所以说训练后疲劳的消除与机体恢复不容忽视,必须提到重要的位置,这也是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之一。这里就谈谈消除训练后疲劳与恢复的一些手段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一、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制订科学的训练计划 高三体育考生不同于专业的投掷运动员,他们的训练时间短,学习任务重,不可能有充裕的训练时间和缜密的训练步骤。每个考生的身体素质,训练情况和专项技术水平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制订训练计划时,就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切勿照抄别人的训练方法。同时一份科学的训练计划不仅可以避免训练时的盲目性,少走弯路,更主要的是能把较短的有限的训练时间科学地安排好,用最佳的科学方法来提高每次训练课的效率,进而尽快地提高自己投掷成绩。下面是笔者在给高三体育考生辅导时制订的一份年度训练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