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语言与音乐、舞蹈同属人类艺术的范畴,它们应当有着共同的符合艺术规律的东西。同样,语言教学与音乐、舞蹈教学也应当有着共同的符合教育规律的东西。中学英语教学应当借鉴一些艺术教育的方法,注意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感、唤起学生的通感、激发起学生的成就感。  相似文献   

2.
马青 《青海教育》2014,(4):27-28
少儿舞蹈教育是使学生在接受舞蹈艺术美的熏陶中逐渐具备较好的人体美的基本素质,获得协调动作的基本能力,领悟舞蹈艺术的基本特点和规律,从而提高审美能力,增强爱国主义情感,陶冶高尚情操。对培养良好品行、意志及良好的舞蹈艺术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一名舞蹈专业教师,不但要塑造学生良好的体态,训练身体的协调能力,培养学生对舞蹈的感受、理解和表现的能力,而且还要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使学生在得到艺术教育的同时,思想得到升华、情操得到陶冶。  相似文献   

3.
舞蹈是一种经过提炼、组织和美化了的人体动作的艺术。它有细腻的情感,深刻的思想。生活中舞蹈随处都在,清晨的街心公园、夜晚的舞厅、联欢会上……舞蹈可以使舞者的身心全面发展,动作协调,振奋精神,净化心灵,带给人以美的感受。舞蹈教育则是让美在人们的心里传播,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启迪艺术灵感。经过舞蹈教学多年,我感觉做好舞蹈教学工作不容易,应当把训练、表演、欣赏、创编乃至舞蹈评论等结合起来进行,而不是只局限于某一方面。那么在舞蹈教学中,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兼具舞蹈艺术的“情”、“意”、“境”,使他们在艺术的大舞台上能够“轻舞飞扬”呢?  相似文献   

4.
在舞蹈编导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学生在对某一舞蹈作品进行舞蹈编导创作时会出现没有动作,想不出动作的现象,致使,作品枯燥无味,没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对舞蹈编导专业学生在创作中的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以提高学生的舞蹈编导能力。  相似文献   

5.
从人类文明的蛮荒时代起,音乐和舞蹈就是艺术王国中一对孪生兄弟,并且长期以来一直都在以一种高度融合,甚至是"合而为一"的方式呈现在历史演进中。对此,音乐家和舞蹈家们都是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和进取的精神共同参与研究,主动融入舞蹈创作的过程中,结合各自亲身经历与艺术实践来共同打造舞蹈精品。在古今中外的艺术史中,无数的音乐与舞蹈结合的精彩篇章共同论述了音乐与舞蹈之间永恒的艺术关系。  相似文献   

6.
“舞蹈鉴赏”是普通高校的一门公共艺术类选修课程,是实施舞蹈美育的重要载体。其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对舞蹈艺术的理解、感知、表现和创意实践等素养。UbD教学模式与新时期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要求高度契合,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基于UbD教学理念,以中国古典舞单元为例,尝试对其教学目标、评估证据及教学活动进行逆向教学设计,以期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的舞蹈鉴赏课程教学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教学设计样板。  相似文献   

7.
舞蹈艺术教育是通过舞蹈实践活动而开展的有组织、有目的的一种艺术教育形式。如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当代大学生在舞蹈教学中受益?首先,要充分了解他们的需要。其次,应结合舞蹈艺术教育的特点,以舞蹈艺术审美为核心,以学生的鉴赏、体验等活动为主要教学方法,完成舞蹈艺术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舞蹈是一门可视艺术,更是一门综合艺术,它集美术、音乐、表演、服饰、文学、历史、地域文化等于一身。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教会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方位来了解舞蹈,同时懂得欣赏舞蹈。因此,在实施音舞结合教学的同时,必须侧重舞蹈成品的赏析,让学生从小就学会欣赏舞蹈。  相似文献   

9.
舞蹈与音乐的关系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舞蹈与音乐是同一个大艺术门类中的两个不同的艺术品质.从舞蹈与音乐的功能差异和共同基础.讨论音乐的情感表达和节奏特性、音乐与舞蹈的同步与不同步关系、乐艺术对舞蹈创作的动力性质.舞蹈审美中听觉感知范围和舞蹈音乐的结构.舞蹈音乐只有坚持其作为音乐作品的结构完整性,才能提供给舞蹈以高质量的音乐.  相似文献   

10.
浅谈高职舞蹈教学中的策略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舞蹈教育能够提高受教育者的艺术鉴赏力、创造力、艺术气质和修养。高职院校舞蹈教育主要以提高学生艺术气质,提高舞蹈基本能力和表现力以及对"美"的认识为目的。因此,要求我们在舞蹈教学中,必须坚持舞蹈基础为重点,突出美感教学。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强化实践教学,确保高职舞蹈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艺术是中华民族的舞蹈风格及特点形成的根基,了解我国民族舞蹈艺术的和谐美,有利于大学生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民族舞蹈艺术,塑造大学生正确和谐的审美情趣,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从民族民间舞蹈艺术有助于大学生感受独特的动作和谐美,领悟丰富的情感和谐美,体会多彩的生活和谐美三个方面研究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艺术教育对培养大学生和谐审美观的作用,使每一位大学生在追求真、善、美的和谐统一中实现自我完善的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12.
体育舞蹈是一项表演艺术,体育舞蹈表演者必须具备艺术表现能力.就目前高校教授体育舞蹈课程的现状来看,高校体育舞蹈课程还是偏重于训练舞者的舞蹈技巧,忽视了艺术表现力的教学与训练.通过对8所高校进行的实地调查、访问、发放问卷等方式对高校体育舞蹈课教学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提高体育舞蹈课艺术表现力教学措施.  相似文献   

13.
柳文杰 《辽宁高职学报》2009,11(4):78-79,100
通过阐述舞蹈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一个侧面,凭借多媒体技术对舞蹈艺术文化作品的感知,对舞蹈剧目作品创意的把握,对影视作品中的舞蹈文化启示,及对著名舞蹈作品的文化策略的理解,引导学生进入对舞蹈文化哲学层面的思考,并借助多媒体技术教学,从一个舞者过渡到学者的转变过程,以及如何提高舞蹈艺术学习和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4.
意境美是客观存在于人类审美意识中的综合性美感追求,而舞蹈意境的营造就是一个情景的交融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景、情、形、象、境逐步塑造的过程,同时也是舞蹈的结构层次.我们应该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孜孜不倦的追求、探索和实践去挖掘舞蹈中的意境美,去营造舞蹈的意境美,从而使舞蹈作品的质量不断提高,推动舞蹈艺术不断向更高的层面提升.使每一个舞蹈都具备深邃而悠远的意境,让全世界都感受到中国舞蹈意境的最高境界,让中国舞蹈艺术屹立在世界艺术之巅.  相似文献   

15.
卓舞是藏区独树一帜的民间歌舞艺术,本文通过佛教文化在卓舞歌词、队形中的体现和佛教文化与藏区农牧文化结合后对卓舞艺术的影响三方面阐述藏族卓舞艺术中的佛教影响因素,说明藏族卓舞在继承发展与创新的过程中,仍保留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和藏族人民虔诚的宗教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16.
哈尼族有着古老的民间舞蹈艺术,他们对大自然的崇拜通常以舞蹈的形式予以展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舞蹈就成为哈尼族人的语言情感的载体。由此以哈尼族民间舞蹈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艺术特质、文化内涵进行分析,从而为我们更好的了解哈尼族的民间舞蹈、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电视媒介时代的到来,使人们对传统舞蹈的认知发生了变化。多媒体艺术参与了舞蹈艺术的创作和表演,扩大了舞蹈艺术的表现领域,拓宽了舞蹈传统的表现途径,为舞蹈艺术提供了更为广泛的受众及表现空间。  相似文献   

18.
舞蹈是人体的艺术,是通过人体的动作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舞蹈课是学前教育专业必修课,在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注重学生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自信心是人的潜能源源不断得以释放的精神源泉,自信心的微妙展现是良好的气场和氛国营造的必要因素,自信情感在舞蹈中的融入也使舞蹈注入鲜活的生命.文章从舞蹈与自信心的关系入手诠释自信心对舞蹈的作用,对舞蹈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与分析,并提出培养舞蹈专业学生自信心的一些途径与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20.
舞蹈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了表达情感应运而生的,经过人们不断地升华,它所表达的内容又是高于生活的。舞蹈主要分为通俗舞蹈和艺术舞蹈,由于两者的风格不同,被人们接受的程度也不尽相同,二者的发展出现了不平衡的状况。本文分析了通俗舞蹈与艺术舞蹈融通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