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盼望     
一个孩子在作业本上用"盼望"造了这么一个句子:"我盼望勇老师早点退休."读到这个句子时,我的心情是很难描述清楚的,我无法判断孩子只是在作造句练习,还是心里确有这样的想法.如果孩子的心里真是这么想的,做老师做到这个份上,还有勇气面对学生吗?  相似文献   

2.
我是一个语文教师,而且一教就是十几年。有一次,一个学生在作业本上用“盼望”造了这么一个句子:我盼望我们的语文教师早点退休。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低年级的一堂说话课上,教师让学生用“我爱……”造一个句子,并且提出了一个附加要求,就是不准说重复的句子。这样一来,当第一个孩子说了“我爱我妈妈”之后,第二个孩子就不能再造这个句子了,即使他想说这个句子,因为再说就重复了。于是他只好说“我爱我爸爸”。第二个孩子造句子之后,第三个孩子也不能说“我爱我爸爸”了,只能说“我爱我老师”之类。越往后,孩子越难完成句子。有个孩子憋了半天,终于说“我爱五星红旗”。教师很高兴,进一步问她为什么爱五星红旗。孩子很为难,想了半天说,“因为五星  相似文献   

4.
班会课上,我让学生上讲台谈谈对自己的看法,一个文静可爱的小姑娘畏畏缩缩地走上讲台,怯生生地说:“我觉得自己很笨!”我听了,只觉得心里发酸:孩子,你怎么会觉得自己很笨呢?经多方面了解才知道,原来,这孩子在家还有一个哥哥。哥哥成绩优异,而这孩子成绩属中等偏下。长期生活在哥哥耀眼光环的阴影下,再加上爸爸妈妈有意无意的对比,孩子便认为:“我怎么这么没用!”在学校里,这个孩子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在各项活中表现平平,很少受到老师的肯定和关注。原来,是家长的消极评价与老师的冷漠直接导致了孩子的自卑心理。症结找到了,当务之急是对症下…  相似文献   

5.
学术的深浅     
余秋雨在《借我一生》中提到小时候母亲带他到县城听过一次“讲座”:……戴眼镜的男老师先把一个奇怪的句子写在黑板上,然后连续两节课都在分析这个句子。我首次接触这么复杂的句子,印象极深,后来又一再给我的同学复述,因此就牢牢记住了。  相似文献   

6.
阿娟  瞳瞳 《小学生》2016,(Z1):14-15
积累本上的惊喜经过一段时间,阿娟老师欣喜地发现:孩子们的"每日一句积累本"上的句子正在慢慢发生变化。有的孩子用比喻句来记录心情,如:今天我开心得就像一只蹦蹦跳跳的兔子!有的孩子用一个比较长的句子完整记录一件事,如:今天我穿着新衣服去上学,同学们都说很好看,我真开心。有的孩子甚至还写出了诗一样的语言,如:太阳照得大地暖洋洋,我的心里也暖洋洋。阿娟老师读着这些越来越灵动的句子,心里非常欣慰。她知道,孩  相似文献   

7.
老师的微笑     
放学后,我和往常一样把小朋友们一个个送过马路。走在路上,听见身旁的两个小女孩在对话,“今天我们老师笑了两次,你们老师笑了几次?”显然这个孩子很高兴,另一个孩子失望地说:“一次也没有笑!”我有点意外,孩子们这么在意老师笑不  相似文献   

8.
于雯雯  李冲 《现代语文》2004,(12):37-37
一次语文课上,老师出示几句子让我们辨别正误。其中有这么一句:“这次领导班子会议,实际还有三名群众参加。”当老师问我们这个句子是“正”是“误”时,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地喊道:“误!”老师愣住了,但不一会儿,老师好像突然来了兴致,接着问:“错在哪儿啦?”我抢先站起来回答:“‘群众’前面不能加上表示数量的词语。  相似文献   

9.
“老师,我真的得了100分?”望着眼前这个充满期待的孩子,老师微笑着拍拍他的头:“是的,你得了100分。只要你努力,你还会得更多的100分。”“嗯,我一定努力。”孩子使劲地点点头,笑着跑开了。一个从来没有得到过100分的孩子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心里充满了骄傲和自豪。  相似文献   

10.
在(新目标)英语八年级有这样一个句子“On the one hand,children need organized activities.”当我讲完本篇课文后,有位同学向我提出这么一个问题;“老师,organized这个-ed形容词怎么在这里可以描述activities(活动)这个表事物的名词呢?”面对同学所提出的问题,同时针对个别老师在区分-ing和ed形容词用法的一些说法谈谈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毕亢 《班主任》2013,(6):55-55
一个午后—— “毕亢,来看看这道题还有没有其他解法?”“吴姐,还有您想不出来的题啊?”“怎么跟你们老师说话呢?这么没大没小的!”“没事,这是我的小朋友,我们是忘年交!”……毕业多年后,我曾问过“吴姐”为什么允许学生这么称呼自己,她说:“真正的尊重是要放在心里的,嘴上说‘老师好’心里却在骂你那不是尊重。我宁可学生嘴上没大没小,只要心里敬我就行了。”我说:“吴姐,在我心里您永远是我的老师!”  相似文献   

12.
午睡的时候,孩子们睡得香香的。我在看书,偶而抬起头,看着孩子们睡得香香的脸蛋,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愉悦。这时方老师来找我,她说:“我在校门口碰到一个熟人,他们家亲戚的一个孩子在你班里,孩子的名字叫童非,有这个孩子吗?”我说:“有,怎么了?他原来  相似文献   

13.
孩子,你怎么了?每当我喊你回答问题,满怀期待地看着你,你为什么总是躲躲闪闪,不敢正视老师的目光?每当轻拍你的肩膀,问你有什么需要老师的帮助,你为什么总是摇摇头,一声也不吭?开学这么长时间了,你还几乎没和老师说过话,老师心里真不是滋味。孩子,你似乎生活在没有阳光的阴暗角落里,心里沉积着难融的坚冰。刚接这个班的时候,学生们就告诉我,说你是“弱智”,老师从来不喊你回答问题。我不知道,是因为你的“弱智”使老师忽略了你,还是因为老师的忽略使你渐渐变成了“弱智”?那天,下了一场厚厚的雪,下课了,同学们忙着打雪仗,而你捏着一把雪孤独…  相似文献   

14.
今天天真蓝     
一位做教师的朋友曾对我讲过这样一件事,有一次他在课堂上让学生用“天真”这个词造句,不少学生都造了“张小明是一个天真的孩子”这样的句子,惟独一个学生站起来后说:“今天天真蓝!”一开始我以为他是把这件事作为笑话讲给我听的,但事实却并不是,“这个句子造得最好。”他说。我的这位朋友称得上是一个好教师,他知道打破常规对于一个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从语法上看,那个孩子所造的句子显然是不对的、然而,谁又能否定那句话里所包容  相似文献   

15.
用糖造句     
《小读者》2010,(3):19-19
老师:“现在大家造一个句子,这个句子里必须有一个‘糖’字。” 学生:“我在喝茶。” 老师:“‘糖’在哪里?” 学生:“在茶里。”  相似文献   

16.
【案例】二年级期中考试试卷发下来,我在办公室里一张张地翻着学生的试卷,分享孩子们半学期的收获。其中有一道题吸引了我的目光,题目是:“老师总是这样———”。要求孩子补充句子。大多数孩子写“老师总是这样爱笑”、“老师总是这样关心我们”……看到这些,心里渐渐有一股暖流在向外洋溢着,感叹着这些孩子们的可爱、纯真。“老师总是这样说话不算数!”!”重重地描粗了几倍。我看到这里,心里不由一惊,不由得嘀咕起来,我什么时候说话不算数的呢?脑子飞快地思索起来。“说带他们春游,带了。”、说让他们每人当一天班长,也当了。”……实在想…  相似文献   

17.
美术VS语文     
美术老师有事,教务处通知我代课。我心里很是发愁,因为美术课已经有一个星期没有上了,孩子们都闹意见。果然,当我出现在教室门口时,孩子们的眼睛立刻就充满了失望与抗拒:“老师,怎么又上语文了?”“美术已经一个星期没有上了!”有些孩子还小声咕嘟:“不喜欢又上语文课,课程表上写的是美术课。”教室里乱哄哄的,我心里也不好受:看来学生要开始“咒骂”我了。  相似文献   

18.
一次语文课上,用“尽管……还是……”造句,一个学生写了这样的句子:尽管老师多次耐心地教育,顾烨同学还是不肯改正缺点。从语法上来讲,这个句子没有错,但是我对学生讲,这样写顾烨同学会很不高兴,况且顾烨同学本学期还是有一些进步的。对同学要多表扬,多肯定。请大家再写一个句子,让顾烨同学既高兴,又愿意改正错误。于是又写了这么一个句子:尽管顾烨同学很调皮,但经过老师的教育,还是有了很大的进步。平时上课没有三分钟热度的顾烨,这个过程他显得很安静。我敢肯定刚才老师说的话,他字字入耳。第二天课上,顾炸同学确实有了一点改变,能主动举…  相似文献   

19.
记得曾经读过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位老师在教完《孔融让梨》后,问孩子们:“有两个苹果,一大一小,你准备吃哪个?”孩子们大声嚷道:“吃小的!”突然,一个小女孩站起来说:“老师,我想两个都咬一口。”同学们便哄堂大笑,这位老师心里也犯嘀咕:这孩子怎么这么自私?  相似文献   

20.
刘文东 《广东教育》2006,(7):115-115
出差四天,刚回到教室,孩子们就围了上来,唧唧喳喳地对我说个不停。这个问我去哪里了,好玩不;那个告诉我他怎么样了;还有个调皮的孩子竟然学着冯巩的腔调说想死我了。看着孩子们那高兴的劲儿,我也感到格外的开心。乱哄哄中,有个孩子凑近我耳边悄悄地说:“老师,班里有好几个同学希望你最好不再回来呢。”我心里咯噔一下:不会吧,我和孩子们关系这么融洽,怎么会有孩子希望我不再回来呢?是什么原因让这几个孩子这么“恨”我?没理由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