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解决钢管与混凝土的脱黏问题,在钢管混凝土柱中采用了膨胀混凝土.由于混凝土膨胀,钢管与混凝土之间产生自应力,从而有效提升钢管混凝土柱的力学性能.分别对混凝土和钢管混凝土柱进行变形试验,对混凝土的自由变形和钢管的环向变形进行测量和分析,并提出了钢管混凝土柱的环向应变、自应力和徐变的计算方法.试验和计算结果表明:在混凝土内添加合适掺量的膨胀剂可以长期保持混凝土膨胀并产生自应力,从而避免了钢管与内部混凝土间的脱黏;增加膨胀剂用量和减小养护龄期均能提高钢管混凝土柱的膨胀变形和自应力;增加钢管壁厚降低了钢管混凝土柱的膨胀变形,但提高了初始自应力.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钢管与混凝土的脱黏问题,在钢管混凝土柱中采用了膨胀混凝土.由于混凝土膨胀,钢管与混凝土之间产生自应力,从而有效提升钢管混凝土柱的力学性能.分别对混凝土和钢管混凝土柱进行变形试验,对混凝土的自由变形和钢管的环向变形进行测量和分析,并提出了钢管混凝土柱的环向应变、自应力和徐变的计算方法.试验和计算结果表明:在混凝土内...  相似文献   

3.
自密实钢管混凝土是将混凝土填入薄壁钢管内形成的介于钢结构与混凝土结构之间的一种新型组合结构。实际工程中如何使钢管内混凝土密实,不产生夹层、离析和气囊,是确保钢管与混凝土共同工作的关键。文章通过工程实例详细阐述了泵送顶升自密实钢管混凝土施工工艺、节点设计与连接方式,以及原材料要求与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措施等,并通过工程实体检测,符合设计与工程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钢管混凝土结构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高层建筑中,它表现出来的优点和发挥的作用倍受重视。但是目前钢管混凝土在施工方面还没有专门的规范进行指导,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其发展和推广。通过分析钢管内核心混凝土柱的关键施工流程,采用ISO9000族标准质量管理的过程方法,制定其在实施中具体的质量控制方案。通过加强施工的过程质量管理,达到钢管中核心混凝土满足浇筑质量要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钢骨-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压弯试验的基础上,讨论了轴压比对组合柱延性影响的原因、试验轴压比与设计轴压比的换算关系以及组合柱轴压比限值问题.根据试验结果和分析可知,对钢骨-钢管混凝土组合柱,设计时可不必限制轴压比,这可以满足组合柱延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采用分段积分法编制了计算带肋薄壁方钢管混凝土柱耐火极限的程序,计算结果与相关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柱的变形及加劲肋宽度等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带肋薄壁方钢管混凝土柱的耐火极限随着加劲肋宽度的增加而增加;轴压比对耐火极限的影响较大,随着轴压比的减小,构件的耐火极限增加;除较小加劲肋宽度且低荷载的情况之外,在薄壁钢管混凝土柱内部设置纵向加劲肋能够提供一定的安全储备.  相似文献   

7.
钢管混凝土柱-环扁梁中节点静载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环扁梁中节点的构造和基本受力机理,以及环梁、环扁粱节点的静载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合理设计,环梁、环扁梁节点能有效地传递框架梁、扁梁梁端的剪力和弯矩,具有良好的变形能力.  相似文献   

8.
采用有限元法,全过程分析了考虑长期荷载作用下时构件的应变-荷载曲线。基于有限元模型,分析了长期荷载作用下圆端形钢管混凝土柱的工作机理。结果表明:考虑长期荷载作用影响对圆端形钢管混凝土柱的内力分布、变形有较大影响,对承载力影响不大,且随着高宽比的增大,构件的峰值荷载增大,延性减小。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钢管混凝土柱-环梁中节点(环梁节点)在静载和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设计方法,其可靠性得到试验数据的证实。结果显示,在地震区推广应用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环梁节点的结构体系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的处理方式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工程实例提出了保证混凝土质量的施工措施.高层建筑及大跨度建筑混凝土施工中,常有基础、柱、梁及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的要求,有时相差几个等级,一般在高层建筑及大跨度建筑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与施工中,为了满足柱轴压比的要求及使用要求,同时又要控制柱截面不过大,柱子采用较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是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