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3 毫秒
1.
超越死亡—海明威死之哲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建芳 《科教文汇》2008,(19):235-235
人是有智慧的生物,人不仅是要活着,而且是要活的有价值。而死亡造就了人的生命价值的失落,如何面对死亡。让生命更有价值是人类持续不断的思考。海明威在他的一系列作品中表现的死亡哲学,对我们的人生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告诉我们要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就要让自己的生命与整个人类的生命联系起来,让个体的生命在整个人类中得以延续。  相似文献   

2.
郭丽 《世界发明》2009,(8):72-74
“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这是法国思想家卢梭说过的话,看似简单,却又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生活,“生活”二字并不仅仅包含“生存”与“活着”的含义,找到理想的生活状态,抓住每一分生活的乐趣,这是许多人都梦寐以求却苫于无法实现的生活现实。而有这样5个小伙子,他们很幸运地找到了自己所喜欢的事业,并且享受着这种“随心所欲”的生活。  相似文献   

3.
《科学大众》2014,(7):2-7
为什么生物都有所谓的“寿命”呢?有没有生物可以“长生不老”? 我们大家总有一天会迎来死亡,这没有任何异议。而在动物世界里,无论是大象还是老鼠,随着时间的流逝,也终将迎来生命终结的一天。可是,把蚯蚓一分为二,就可以长出两条蚯蚓来,如果用这样的方式增殖,蚯蚓也会有“死亡”的时刻吗?  相似文献   

4.
李涛 《科教文汇》2012,(4):67-68
昆德拉和余华是两位可以进行对话交流的作家,《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和《活着》这两部小说都在探寻存在的本质,关怀人的生存价值,思考人生的悖谬、苦难和悲剧性.两部小说提出了一些尘世中让人颇感迷惑的命题,人的存在的矛盾状况和生命的荒诞和宿命是两部小说共同关注的命题,其中“轻与重”的关系、生命之轻、现实的无可选择性和人对苦难的承受力等成为两位作家思考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阎连科的《日光流年》讲述的是在耙耧山脉深处的几乎与外界隔绝的三姓村的故事。三姓村村民全都活不过四十岁,这也注定了死亡与生育生活生存的较量。历届村长带领村民与死亡斗争,充满北方人的对“生的坚强”和“死的挣扎”。三姓村村民的“生的坚强”表现在生育、生存和生活三个方面,而“死的挣扎”则表现在死亡的方式、意义和对棺材的重视三个方面。阎连科这种对死亡和生育的变态迷恋正是出于他对生命的热爱与绝望。  相似文献   

6.
姚瑶 《科教文汇》2012,(28):70-70
余华在《活着》里通过一次又一次对死亡的描述,突出了“活着”的艰难,也表达出了他对“活着”的理解。本文通过品读《活着》,试图探析余华创作从“先锋”走向“现实主义”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养生与养心     
人和其他一切活物,是靠“养”得以生存和发育的。人类之“养”,除了依赖老天爷赐予的不可或缺的阳光、空气和水之外,还要创造自己生存所必需的食物、衣物、读物等等,离了这些,即无法活着或活得更精彩。“养生”一词,便由此而来,进而催生了所谓“养生学说”。在人们努力提高生活质量的当今,各色养生学说大行其道。但是关于养生的宣讲中,不少却是功利色彩浓重的伪劣东西。  相似文献   

8.
本刊 《今日科苑》2014,(7):56-58
<正>我们的一生当中会有不同的经历,而每一次经历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这笔财富不管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都或多或少为你今后的人生道路指点方向。有的人忽略了这些,而有的人却因为这些经历,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在去往西藏阿里地区的途中,有一支部队因为高原反应呼吸微弱,行动迟缓,战士们疲惫不堪,无法继续前行。头晕、头痛、口干、四肢无力,那种快要窒息的感觉至今让秦建国无法抹去,深深刻印在脑海里。也正是因为这一幕,让他开始了对人类生命科学的探索,并提出了  相似文献   

9.
衰老和死亡,就像一幅巨大、沉重的阴影,始终笼罩着我们的一生,同时也是每个人都逃脱不掉的“命运劫数”,每个人从一生下来,就得恐惧而又无奈地面对和接受这一事实。为了能够达到长寿的目的,多少年来,人们一直在坚持不懈地探究着导致死亡的原因。除了一些外部的意外灾难事故之外,到底是什么魔手从我们的生命体内部吞噬并夺去我们的生命呢?对此,古往今来,有各种各样的说法。这是一种最古老的说法。在古代,曾经一度流行过一种温热说,这种学说认为,人的躯体和生命运动靠的是“温”和“热”在体内的流动,当“温”、“热”减少并消失时,生命也就随…  相似文献   

10.
一、“想大做大”实现人生梦想人活着都必须有梦想,人生要有大的梦想,要把你的梦想付诸于行动,想大才能够做大,不管面前遇到多大的困难与挫折都会义无返顾的发展下去达到自己理想的目标,人生的境界是由你的想法大小决定的。  相似文献   

11.
地球上的生物为什么一定会死亡?无论是科学家还是普通人都热切地关注着这个问题。科学家们曾在细胞的染色体顶端发现了一种物质,被称为“端粒”,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缩短一点。人的正常体细胞的平均分裂次数是50次,这时,端粒已无法再缩短了,于是细胞也就死亡。这是促使生命逐渐衰老直至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他还有氧化作用、DNA损伤等也能促使生命衰老。经过研究,科学家还有另一个发现:死亡与生物自身产生的一种物质有关,科学家们称它为“死亡激素”。科学家们的研究是从章鱼开始的。章鱼是一种海洋动物,寿命不长。它性情…  相似文献   

12.
正出生,成长,老化,死亡——这似乎是人类生存的自然循环。可是在这样的循环中,有人活得长久安康,有些人则过早终结了人生的旅途。法国的珍妮·路易斯·卡尔门特活了122年164天,成为吉尼斯世界纪录中最长寿命的保持者。究竟有没有办法能让普通人的寿命延续得更长久,让更多的人能像卡尔门特一样活过百岁呢?科学家们已经找到了在延缓衰老、延长寿命方面最有潜力的三种方法。端粒酶大作战我们身体里几乎所有细胞都有23对染色体,每个染色体都包含一条长长的DNA分子链,在分子链的末  相似文献   

13.
我们普通人几乎不会注意在地上爬来爬去的小小的蚂蚁。可正是这种被人们忽视的地球上组织最严密的社会化昆虫,有很多值得我们人类学习的地方。科学研究发现,蚂蚁通常采用最简单的法则来实现复杂的功能,甚至有很多人类无法完全解决的问题它们都能够轻易地解决。空中滑翔,避免受伤死亡没有翅膀也会“飞”,你可能会说,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但动物世界中的小小蚂蚁就突破了这种障碍。一种生活在亚马逊热带雨林树冠上的无翅小蚂蚁就有一种神奇的生存绝技,当它们从树上掉下时,能够滑翔回树干上。这种蚂蚁生活在离地面10多米高强风阵阵的树冠上,随时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苏轼的“人格”研究加深对生活的理解,对生命的体验,提高我们的人生品味,不断完善自己,培养自己“豁达大度”的美德。  相似文献   

15.
作为后殖民作家,奈保尔毫无疑问拥有多元文化背景和复杂的人生阅历。这笔财富给他带来得天独厚的“双重视角”和双重人文关怀的同时,也给他提出了一个无法避而不答的问题:我是谁?身份的追寻和认同困扰并影响着他的文学创作和艺术实践,其大作《抵达之谜》正是他的这种人生体验的写照和对自己身份的拷问。  相似文献   

16.
<正>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想在复杂的环境中生存而不受影响,实在不易。唯有心仰“乐土”,清白自持,方能摆脱庸俗,丰富人生。你是否曾发现,你和身边的人有着一样的爱好、表情或常用语?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近”则或“赤”或“黑”,应远离那些不利于成就良好人格的环境,趋利避害。不过生命中总有许多事是我们无能为力的,譬如家庭环境,无法选择却又至关重要。父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苏轼的“人格”研究加深对生活的理解,对生命的体验,提高我们的人生品味,不断完善自己,培养自己“豁达大度”的美德。  相似文献   

18.
褚焱 《科学中国人》2013,(10):38-41
殡葬,是一个人们十分忌讳的话题,因为它意味着人生的终结。殡葬,同时也是人们不容回避的话题,因为任何人都必须面对。而殡葬从业者就是这样一群人:由于岗位和工作原因,他们身上总是笼罩着一层神秘的色彩:他们脱离了正常的社交,一年到头几乎没有假日;他们忌讳的东西很多,如:从不主动与人握手,从不说"有事找我",  相似文献   

19.
吕永林 《科教文汇》2010,(30):12-14
就当代大学生群体而言,青春期往往是一个主体和客体世界之间的断裂感和陌生感不断加大的人生阶段,因而,它同时又是一个主体极其渴望其与客体世界能够重新获得普遍统一的人生阶段。也正是在此意义上我们断定,无论表面现象如何,广大青年学子内心深处对政治认同的需要或渴求其实是非常强烈的,他们非常希望能够生活在一个既为自己所爱同时又能爱自己的生命共同体之内,并且愿意以实际行动去创造、捍卫和拥护这个生命共同体。  相似文献   

20.
吴丹 《知识窗》2009,(9X):76-77
作为宋代士大夫的典型代表,苏轼是对儒释道三教思想结合得较好的一位。以儒为本,同时借释、道思想来完善主体人格、提高人生境界是苏轼生命哲学的理想范式,这一范式是苏轼在经历了诸多人世变迁之后总结出来的生存智慧,它对我们后世也有许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