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我国外语写作教学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学生单独写作,教师单独批阅”这样一种单向式交流的模式。而“写长法”教学则通过逆向思维的方式,鼓励学生“长长地写”,能写多长就写多长,并且不纠缠错误。这种“长写作”为今后学生有思想的短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真正发挥以写促学的功效,从而促成外语学习中听、说、读、写等外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全面提高,有效地建构外语教学。  相似文献   

2.
写读,就是在朗读教学中既读又写,读中有写,写中有读,读读写写,写写读读;就是从课文本身的内容出发,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设计与课文有血肉联系的“写”的内容,从而达到以写促读,以读带写的教学目的。“写读”这种教学设计思路适宜于几乎所有文体的课文教学。它运用在教学设计中,有着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在朗读指导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机地、科学地安排如句式学用、段式仿写、篇式模写、想像扩写、续写改写等多种常规的课堂学习活动以及一些富于创造性的写作活动。如《满井游记》的教学设计。全课教学由三个“读与写”教学…  相似文献   

3.
在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四项能力属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外显。而这些外显能力的提高,无不依赖于一个隐性过程——“想”(这里的“想”,说的是“思考”,并不完全等同于人们常说的“思维”)。“听”“说”“读”“写”与“想”始终是同步进行的,我们无论“想”什么都得运用语言,从简单的念头到复杂的思维活动,都是依靠语言。一句话,如果把“听”“说”“读”“写”比作四盏灯,  相似文献   

4.
逆向思维是人们的另类思维方式。当习惯性思路和实践不能带来预期的成果时,我们会改变做法,摒弃了习惯性思路,另辟蹊径,“反其道而行之”。在外语教学中,一些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方法会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本文提出以逆向思维指导和改进外语教学,认为当前实践的“写长法”教学理念正是外语教学反向思维的表现。作者除肯定“写长法”外,还从反向思维的角度提出其它可供实践与验证的做法,并认为在逆向思维的指导下可以多视角地让给英语教学提供新的理念,鼓励新的尝试,为英语教学的改革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读写结合”,是传统语文教学的一条重要经验、方法。但在中学语文教学实际中,很多老师以为读是写的准备和基础,写是读的任务和目的,因而往往只注重“以读带写,以读促写”,体现的是写作本位的教学思想。我以为,如果从写作训练的角度出发,以写作为目的,阅读作为辅助手段,“以读促写”作为写作课的一种形式,这当然值得肯定;但如果把“以读带写,以读促写”当作阅读教学的原则,那就成了语文教学的一个误区了。如何理解和把握“读写结合”呢?我以为“以读促写”可以,“以写促读”也完全可行,而且在实践中后者的做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所谓“以写…  相似文献   

6.
语教学要紧紧抓住思维能力这一“核心”进行训练,主要从五个方面着手:纵向深入、横向比较、逆向拓开、多点辐射、再造想像。思维的训练要有机有序地结合或穿插进行,并且它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教师要坚持将思维训练与听、说、读、写的训练结合起来,使我们的语教学真正成为传授知识、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完整的科学的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7.
逆向思维似乎都运用在数学解题上,其实,在中小学作文教学中,充分运用逆向思维,对培养学生作文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表达能力等都有独特的效果.运用逆向思维,文章不落俗套,想别人非所想,写别人非所写,新颖奇特,易于抓住读者欲读心理.下面举例说明逆向思维在作文中的作用.一、运用逆向思维,创立文章新意  相似文献   

8.
学生解题时往往习惯于正向思维 ,然而相当一部分问题在运用正向思维解答时 ,往往思路繁琐 ,甚至束手无策 ,反而不如逆向思维顺当。逆向思维不拘于题目中条件出现的先后顺序 ,从某一条件或结论出发 ,进行逆向观察或推理来解决问题。1 逆“看”逆“看” :即在解答一些数学题目时 ,对题目中的图示或排列方式从反面或后面观察 ,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例 右图所示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钟表面时刻 ,请你判断钟表指示的实际时间。思考与解答 :若从正面读出书上图示钟表面的时刻有一定的难度 ,不妨逆向“看” ,把题目图示翻过来 ,从反面读 ,就可…  相似文献   

9.
当前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要把每课书、每节课的教学同培养学生听读说写能力联系起来要问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什么,查看教案,在教学目的栏一般写着两三项。比如《梁生宝买稻种》的教学目的一般是这样写:一、学习梁生宝一心为集体、以苦为乐的高贵品质;二、了解文章插叙和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突出中心意思的作用;三、学习有关同义词和多音字。语文教学要“教学生学好课文”,要教“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语文基本训练”,但这不是最终目的。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读说写的能力。从这样的认识出发,  相似文献   

10.
技法点拨作文时,有些同学常会感到头痛,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写着写着就没词了,出现“卡壳”现象,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此时如果能及时地进行反向思维,逆向立意,往往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所谓“逆向立意”是指在写作上避开常规的思维模式,从相反或对立的逆向角度立意构思。  相似文献   

11.
作文时,有些同学常会感到头痛,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写着写着没词了,出现“卡壳”现象,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此时如果能及时地进行反向思维,逆向立意,往往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所谓“逆向立意”是指在写作上避开常规的思维模式,从相反或对立的逆向角度立意构思。一般可从下面三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2.
基于课堂教学实践,探究“读·品·写·说”的关联与融合,在理论内涵层面,构建“读·品·写·说”四维耦合推动高中生审辩性思维提升的研究框架,构建“读·品·写·说”四维耦合推动高中生审辩性思维提升的课堂训练体系,构建“读·品·写·说”四维耦合推动高中生审辩性思维提升的教学实践模式;在课堂教学实践层面,构建“读·品·写·说”四维耦合推动高中生审辩性思维提升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在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中,通过理解、质疑、明辨等“审辩式思维”过程,对文本内容做出理性判断,实现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从中师《语文教学大纲》提出的教学任务和要求看,中师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具备听、说、读、写、教等五方面的知识和智能。这五个方面,既要全面培养,更要有所侧重。从听与说来看,重点应放在“说”;从读与写来看,重点应放在“读”。而“教”本身是能力的一部分,但听、说、读、写能力都得通过“教”来检验,它是听、说、读、写的综合体现。所以说,“教”是中师语文教学的焦点。中师语文教学要具有师范专业的特征,必须从中师的培养目标出发,对中师语文教学、语文教材和语文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14.
吕晓蕾 《教学月刊》2003,(10):11-13
长期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 ,以“满堂灌”为代表的“注入式”课堂教学方式必须改革。可是在改革过程中 ,很多教师从“教”的角度出发去设计课堂教学 ,顺着“教师的思路进行教学” ,结果课堂教学效果还是不够理想。究其原因 ,教师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常受到压抑 ,因而学习兴趣不高 ,课堂效益甚微。因此 ,笔者从学生“学”的角度出发 ,结合教学实际构建了“读—研—写”这一阅读教学模式。“读—研—写”阅读教学模式是把研究性学习引入英语阅读教学的一种教学尝试。读 ,读教材 ,读相关的学习资料 ;研 ,对所读材料的主题…  相似文献   

15.
胡剑 《亚太教育》2019,(11):108-108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面临更高要求,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样既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也能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不断提升。对此,教师应该从教学内容与学生特点出发,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进行更多的逆向思维活动,帮助学生牢固掌握数学知识,以实现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本文将结合初中数学教学案例,提出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6.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教师应重视读与写的结合。为了推动语文学科教学的开展,从读写结合理念出发,结合批注阅读,丰富写作素材;以读促写,激发写作热情;读后仿写,提高写作技巧;情节续写,从锻炼语言思维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7.
读写结合式阅读教学设计例谈(上)—————湖北/余映潮所谓读写结合,也叫“亦读亦写”、“课文作文”,就是利用课文这个语言载体,从课文本身的内容出发,设计与课文有血肉联系的“写”的内容,从而达到以写促读,以读带写的教学目的,其关键还是以写促读。读写结合...  相似文献   

18.
往往有这种情况:一个问题,怎么也得不出正确的答案,但只要“倒过来”一想,就豁然开朗。这种逆向思维,在数学教学中是很讲究的。不少题目,从问题开始,步步向上作逆向推导,就能找到脉络,理清求解思路。语文教学也应十分重视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这是组成立休型思维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逆向思维在词语教学中起步为了使逆向思维训练及早起步,我在词语教学中就注意渗透。我设计这样几组词语叫学生读读想想:  相似文献   

19.
当前,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一种重“写”轻“读”的倾向。近年来,在若干介绍语文教学经验的材料中时常可以见到下列这样一些说法,诸如:“读只是个手段,写才是目的”,“读是过程,而写则是结果和标准”,“读中学写,读什么,写什么,读是为了写,课文就是学写的范文,学习课文要落实到写上”,“抓写就是抓主要矛盾,能写自然会读”等等。说法虽不完全一样,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就是轻“读”重“写”,把“读”仅仅视为学“写”的手段,只承认学“写”才是目的,似乎不是为了学“写”  相似文献   

20.
从教材出发培养学生读讲写画能力●伊春师范学校石宏磊中等师范学校是培养小学教师的学校。因此教学要有别于高中,要具有“师范性”。不仅要使学生“学会”、“会学”,而且要使学生“会教”。我从教材的编排体系出发,培养学生读、讲、写、画的能力,以训练学生做小学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