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5 毫秒
1.
个体获取信息、应用加工信息的能力不但是评价其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而且被看作是信息时代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能力。这体现在课程上,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便是对信息时代的回应。但在整合过程中出现了"整合"概念偏狭、由"讲授"走向"演示和播放"的偏向、"整合"目的未整合的误区。解决这些误区的对策是加强理论学习,明确整合内涵、探索整合模式,优化整合过程、实现有效整合,达至目标双赢。  相似文献   

2.
根据学科调整,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的课程整合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本文就目前在实施中存在的误区,培训教师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为了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适应信息化社会,必须提高学校课程的现代化和科学化水平,因此“整合”的重要性是无容置疑的。“整合”是教育技术学和课程与教学论共同的责任,现有的一些认识误区不利于“整合”的有效进行,只有走出这些认识误区并构建新型的课程整合模式才能对“整合”起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根据学科调整,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的课程整合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本文就目前在实施中存在的误区,培训教师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将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与数学课程加以整合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目前在实施中存在不少误区,要根据学科进行调整,并加强教师相关知识的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6.
当前各级学校正在大力推广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信息技术如何与教学有机地整合已成为热门话题。同时,也出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各种误区。本文主要论述了当前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误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种基于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方式,其目的是使学习者在信息化环境中,完成课程学习的目标并使学习者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培养.21世纪,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新举措,开展十年来,取得了一系列理论和实践成果.但是,在应用中,我们也发现还存在一些误区.我们只有认真分析和解决这些误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才能向着正确的方向去发展,改革的效果才能更加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8.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误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改已陆续开展了四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作为新课改的突破口,已经如火如荼的在一些实验学校进行了多年,但新课改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课程整合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误区,本文归纳了课程整合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误区,以给广大一线教师提供反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中小学推进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途径,但是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过程中还是普遍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误区。笔者通过对这些现象的分析,指出了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应注意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世界信息爆炸,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已成为信息时代社会每个成员的基本要求。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我国也将教育信息化列为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而普及和发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是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同时其他学科应用信息技术教学也是教学模式发展必然方向。然而在实际教育教学实践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课程整合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问题多多。本文就当前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对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过程存在的诸多误区作简单的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小班化教学的提出,全科型小学教师将成为教师培养的一大趋势,全科型教师的培养有助于教师专业化队伍的建设与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简单的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而是要创造一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师提供知识信息,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的学习环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化发展为根本目标。主要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特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领域和探讨最有效的整合方法等相关内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国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有人将这些问题归咎于教育资金紧缺、高考制度压抑等外在因素,却没有意识到这是我国国情的一部分,也是我们制定整合策略应该依据的一部分。要走成功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路,必须考虑本国的国情。本文立足于我国的国情,反思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尝试构建中国特色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路。  相似文献   

14.
综合实践活动和科学课之间有着相似的课程价值取向、课程目标和目标实现方法,将综合实践活动与科学课进行有机整合,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建瓯市通过“四个一”的举措,在整合两门学科教学上进行了积极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此过程中也发现了问题,笔者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以前,美国教师教育课程中的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是分离对立的,80年代以后,三者逐渐融合.三者的融合是进步主义关注学生兴趣和要素主义关注学术能力的教育思想的融合.从进步主义和要素主义影响下的课程改革的角度分析美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中三类课程融合的背景、表现和实效,为我国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并逐渐融入教育的过程,教师如何应对角色冲突成为课程整合的重要方面,文章借助社会学的角色理论,从教师角色的内涵、教师本身如何适应这一角色及如何在新的环境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等几方面进行分析,以期教师能更好地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立足点是新课程理念下的课程,它要求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三大功能(作为学习对象、学习工具与教学工具)统一起来,共同服务于对课程各个方面(包括内容和过程)的系统处理和实施,以实现课程目标。从信息技术与教育相整合的宏观历史进程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只是向前迈开的第一步,还不够彻底。我们需要从学习理念、学习目标、课程标准、学习内容及进度、学习方式、传统教学活动和媒体等方面着手,展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验与研究,从而推动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改革,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含义、层次及整合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利用信息技术的教学功能,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的变革,以促进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根据信息技术的定位及其与课程的整合程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分为独立开课、工具性整合和课程改革三个层次。为此,应该从学习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方式、媒体技术等方面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从而推动信息技术条件下的课程改革,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用人单位和在校师生做问卷调查,分析了当前分级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基于理论文献梳理和问卷调查的结果,构建了分级教学模式下ESP课程统整的理论模型。该模型主要由EGP与通识ESP课程统整、专门ESP与专业课课程统整两个部分构成。最后,试用任务型教学法对ESP课程统整的操作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