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息技术新课程独特的课堂教学特征,赋予了师生们广阔的教学自主空间。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师们正在学会理解新课程,理解课堂教学,理解师生之间的多元实践活动,正确辨析以往教学与新课程教学的差异,从实际出发处理新课程教学中课程标准与教材、教材与教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吴海青老师以学定教的“文本信息加工”——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是信息技术新课程让教师感  相似文献   

2.
李贤华 《教师》2012,(16):38-38
语文教学呈现的教学内容最基本的形式是一篇篇的课文,语文老师基本上是利用这一篇篇的课文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和能力的培养的。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已越来越受到教师的关注,许多老师在教学的形式策略上刻意追求有效性,而缺少对文本的深悟与探究,最终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只有当教师对文本进行深磨细琢,读懂读透教材,才能带动学生去感受课文的魅力。因此,有效教学亟须语文教师对文本进行深入地钻研与解读。  相似文献   

3.
徐莲红 《文教资料》2005,(18):39-41
新课程理念下,提倡老师跟文本的对话,是课程改革中教师解放思想,以便形成新的教学观念的必然要求。教师跟文本的对话是准备性对话,过程性对话,总结性对话构成的一个集合体,是这三要素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4.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教学的具体建议中,这样表述:“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比一下实验版课标,细心的老师们发现,新课程标准加进了“教科书编者”一词。这个小小的变化,提醒老师们在备课的时候,既要关注到文本作者本身的意图,还要合理把握文本的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阅读教学中,要改变教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老师留作业,学生做作业的局面.新课程阅读教学倡导师生双"悟",平等、自由对话,与文本发生情感碰撞、进行心灵交流,以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6.
在阅读教学中,要改变教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老师留作业,学生做作业的局面。新课程阅读教学倡导师生双“悟”,平等、自由对话,与文本发生情感碰撞、进行心灵交流,以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7.
一、案例背景 传统的英语阅读课教学不够关注文本。很多老师教学设计时除了翻教参就是参考别人的课件,或者再做点练习补充。课堂教学或伪文本阅读或超文本阅读,甚至就是纯粹为语言点教阅读。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文本解读的重要性逐渐被广大一线教师充分认识。但如何解读文本,如何实现文本解读最大的教学价值,如何通过解读文本让教学设计更加合理等问题仍然困扰着老师们。  相似文献   

8.
对文本的解读是新课程背景下阅读教学的根本。教师只有正确、全面、深入地解读文本,才能在课堂上做到胸有成竹、收放自如地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在小学阅读指导课中,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带领学生一起去解读文本,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慢慢习得语文的基本知识,培养语文方面的基本素养。文本解读的能力与教师基本素质直接联系。著名的教育家窦桂梅老师就曾说过:"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着文本解读的深度。"是的,对文本的解读,一般的教师都是只会按部就班,按照教参上提供给我们的理解来进行,很少能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的阅读教学中,我们的不少老师开始关注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这诚然是新课改带来的新气象,可随之而来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漠视了阅读教学的另一重要主体———文本的存在。提升文本地位,正确处理文本,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如何认识和对待文本,如何处理和运用文本,目前在认识上主要存在这样几个误区。一、对文本的一元解读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研天地2005.4教师垄断“话语权力”,他们常常以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来代替…  相似文献   

10.
阅读教学:基于文本的对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冰 《文教资料》2010,(23):69-70
在新课程全面推广的今天,阅读教学要改变文本解读缺失的现状。教师在加强文本解读的同时还应引导学生加大阅读量,强化文本解读意识,真正体现新课程教学所倡导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中提出:"(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在新课程的大力倡导下,越来越多的老师们也认识到"体验"与"感悟"的重要。课堂中老师们常常能引导学生通过文章中的语言文字来进行文本的解读,与文本进行对话,进而触摸作者的心灵。但这一目标的实施,离不开教师对学生逐层深入解读的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12.
俞周萍 《考试周刊》2012,(67):43-44
传统的语文课堂在很大程度上困囿了对话的深层展开,这与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背道而驰。语文新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老师和学生只有把握有意义的"话题",在平等和谐、真诚开放的氛围中,通过学生与文本、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等多角度的充分"对话",倡导动态生成,引导自我反思,才能深层对话,享受阅读,实现师生和谐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已成为共识,大多数的语文课堂学生读书、讨论、探究,热热闹闹,不过很少有老师去注意学生的语言表达。而这一点恰恰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关节所在,因为读书不仅要"读入",更要"读出"。语文课程标准规定"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  相似文献   

14.
孟强 《山东教育》2010,(5):22-22
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在《语文意识烛照下的语文之道》的报告中,提出了用语文意识来观照、统摄文本细读的主张。王老师认为,语文教师应该既要有良好的语感素养,又要有良好的境感素养;既要关注话语形式,又要关注话语意图。  相似文献   

15.
笔者听了一位年轻教师执教的《万以内数的认识》一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借助于媒体演示来对学生进行“数感”培养过程中出现了缺憾,这当中也反映出了一线老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数与代数”教学中对“数感”培养存在的共性和困惑问题。接下来,笔者就出现的缺憾过程进行一些分析与思考,愿与同仁共探讨。片段描述:……教师引导学生在经历10个1是10、10个10是100、10个100是1000、10个1000是10000后,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进行数感的培养,老师接着借助于媒体演示如下:分析与思考:“万以内的数”对于孩子来说已经不陌生了,那么如何去尊重学生已…  相似文献   

16.
【缘由聚焦】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和感悟,需要我们老师去响应、去对话、去引领。要使学生有感悟,教师首先要有感悟;要使学生能体验,教师首先要能体验;要使学生受感动,教师首先自己要受感动。只有当教师对文本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的时候,学生才能真正被熏陶和感染。新课程倡导学习方式的变革,然而,审视当下的语文教学,重学习方式变革轻文本解读的现象显得尤为严重,有的老师甚至将“形式”作为决胜课堂的砝码,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先确定形式,再找相应的文本来套用,明显带有形式主义倾向。从摇摆走向平衡,让我们一…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它强调课堂师生互动,其中要有老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但在教学实际中却并非如此,如何实现对话,让学生有话可说,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要善于创设一种民主、平等、真诚、信任的对话氛围   ……  相似文献   

18.
张元进 《福建教育》2007,(12):29-29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在阅读教学课堂中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恬文本,已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但是。新课伊始,教师自己读课文了吗?教师的读促进学生的文本学习了吗?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5年,许多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下逐渐成长,把新课程的理念转化为具体可感的教学行为,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本人认为有些老师误解课改理念.过于强调研究新课程标准,使有些语文课缺失内涵。本人认为以下几点做法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标准颁布、实施已近十年时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已经深入学校管理者、老师、学生心中.但是,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同时,教师在理解新课程标准上又有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