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艳艳 《美育学刊》2023,(3):114-120
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结束了义务教育“音乐”“美术”“艺术”3个课程标准并存的局面,开启了艺术教育全国统一标准的新时代。新版艺术课程标准将艺术课程内容规定为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5个学科的一体化体系,采取“一科切入,兼及数科”和“分段式”教学模式。新标准在3~9年级艺术课程的音乐学科设置了6项教学任务,对中小学音乐教师提出了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新要求,同时也对培养中小学艺术课程教师的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艺术教育专业提出了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要求。  相似文献   

2.
设置并实施综合专业是一项全新而艰巨的任务。综合专业名称应力求规范。综合专业应以培养合格师资为“唯一”目标,以培养中小学综合课程师资为主要目标,兼顾培养分科课程的教师;培养目标的广域性特点使得综合专业兼顾了中小学综合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和传统分科教学的现实两个方面,既有适度的超前性,又有现实的适应性,切合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特点。综合专业应提倡和推广教师自主发展的师资队伍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3.
通识教育背景下公共艺术课程存在诸多问题:缺乏对公共艺术教育的正确认识;公共艺术课程的选择性不强;缺乏高素质的教育师资队伍。通识教育理念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主要方法:建立健全的公共艺术教育体系;创建丰富的艺术教育课程;开展艺术实践活动,建设公共艺术团体;引导学生体会艺术的多元文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阐述了通识教育理念对公共艺术课程的影响、高校公共艺术课程面临的问题和高校通识教育理念下公共艺术课程的构建,以期高校以通识教育理念为依据,做好公共艺术课程的构建,从根本上提高公共艺术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5.
人类一切活动都不能离开对价值的追求,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开展理应有它的价值所在。本文针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在智育、审美、情感等方面对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价值探讨的同时,还重点阐述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对其它学科学习的促进价值,并提出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但要追求艺术的"本体"价值,而且还要重视挖掘艺术教育的"外沿"价值的重要作用,只有这样才符合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6.
在深化课程领域综合改革的推进过程中,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被推到最前沿,场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成为了新的亮点,公民的核心素养更是被前所未有的关注。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培养综合型创新人才除了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理论、科学的方法与途径外,还要有能够胜任当前教育的师资队伍。然而,在长期的校内分科教学体制下,各学科教师之间缺少联系,互相不了解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各扫门前雪。教师自身缺乏跨学科素养与资源整合意识,就难以很好地落实课改要求,为此,为了引领一线教师能在各类场馆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我们通过“走进场馆,开展实践探索;走出校园,拓宽专业视野;科研引领,解决课堂问题;广纳资源,研制开发学习单”四种策略对教师进行培训。最终,教师的资源教学化开发能力、跨学科综合素养和组织指导教学的水平都有较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公共音乐艺术教育是普通高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形式之一.因为音乐艺术的美育功能是其它任何一种教育所不可替代的,通过公共音乐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创新精神,促进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对于培养新时代合格的大学生具有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推进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艺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本文就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艺术教育的特点、课程设置、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了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8.
谈综合课程     
从2000年3月27日于北京召开的“国际中小学课程科学改革与发展研讨会”上传来消息:自2001年起,我国中小学将开设综合课程。据了解,今后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将构建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相结合的课程结构,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根据教师的适应能力和其他条件,可以选择以分科为主的课程,也可以选择以综合为主的课程;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相似文献   

9.
教育理论素养是指教师有意识地运用教育理论知识指导教育教学实践的意识和能力,主要包括教育理论知识、教育观念以及运用教育理论知识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思维和方法等。公共教育学课程是教师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对教师教育理论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构建以"培养人"为主脉的理论内容体系、进行以实践训练为主的微格教学、关注教育学研究领域的新进展、充分利用教育学课堂教学的示范性、运用案例教学诸方面进行了探索教育学课程的"改革"。  相似文献   

10.
高校艺术教育专业是跨艺术学中的音乐、美术和舞蹈等三个二级学科的艺术综合类专业,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必将涉及到音乐、美术和舞蹈等艺术学的三个二级学科,专业能力的培养上包含吹、拉、弹、唱、说、写、舞及绘画等诸多专业技能,鉴于艺术教育专业面广、范围大,意在抛砖引玉,从功能、现状、定位以及问题等方面对高校艺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进行探究与分析,以期为地方本科高校办好艺术教育专业、培养好艺术教育人才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提高中小学教师劳动教育学科渗透力是积极响应国家劳动教育政策、促进学生综合全面发展的有效措施。中小学教师劳动教育学科渗透力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在本学科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的元素,以学科为载体培育学生劳动素养的一种能力。在实践中,中小学教师需要确定劳动教育目标渗透契合点、探寻劳动教育渗透内容立足点、把握劳动教育的学科渗透方法以及开展学科渗透式劳动素养评价。为有效提升中小学教师劳动教育学科渗透力,需要创设劳动教育环境以营造劳动渗透氛围,完善教师成长体系以提升劳动渗透能力,改革教师评价机制以增强劳动渗透意识。  相似文献   

12.
"三年制师专综合文科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结构体系研究"及综合文科教育专业的开办,是高师院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具体体现,是实现高师院校推动、引导、服务于基础教育功能的重要举措,也适应了高师院校长线专业改造的需要.课题研究和专业建设的实践,采用了理论研究、实践探索、总结完善交互进行,建立理论研究和专业建设的支持系统,坚持民主参与和科学决策的运行机制,加强教材建设和教师培训等策略.从师范教育的主要功能和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际出发,确立了综合文科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合格的中小学综合课程师资;按照"整体构架,通盘考虑,模块结构,分类要求"的思路,重新构建了综合文科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体系;遵循"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重个性"的总体要求,积极探索综合文科教育专业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理论研究成果较丰,学生素质明显提高,促进了教师教育思想、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变革,提高了教师的教学和科学研究水平,促使了教师与课程改革一道成长,为长线专业的改造提供了借鉴和经验,使参与、支持综合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的社会氛围开始形成.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体育教育专业设置球类综合课程的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育教育专业现行的篮、排、足球三门课程以竞技为中心的分科教学模式巳不适合学生的需求和中小学的实际,设置球类综合课程是现实的需要。其综合过程应遵循三条准则:1)还球类运动游戏本原;2)以球类健身知识技能为教学主线:3)以学科重组为综合模式。  相似文献   

14.
我国大专学历教师教育模式及课程体系建构的实验工作已开展多年,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同时存在诸多不足.大专学历小学教师教育专业设置应以高中毕业生为教育对象,学制三年,按小学课程门类分科设置相应的学科教育专业来培养专业教师.在课程体系建构上应该遵守五个基本原则,建立由公共综合基础课、专业主干课、教育类课、思想政治及职业道德课四部分组成的课程体系框架.同时加强教育实践环节,把教育实习由原来的6周延长为15周,以利培养出高素质的具有大专学历的小学教师.  相似文献   

15.
论生态式艺术教育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生态式艺术教育是继灌输式艺术教育、园丁式艺术教育之后的一种新型艺术教育。生态式艺术教育改变了各种知识之间的生态失衡状态,通过音乐、戏剧、舞蹈、绘画等多种艺术间的交叉、融合,通过美学、艺术史、艺术批评、艺术创造等多种学科之间的互生、互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艺术能力。这种新型的艺术教育形式意在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培养具有真正智慧的、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16.
建设一支具有专业化标准的现代高素质艺术教师队伍,是适应中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本文在分析国内外艺术教师教育状况的基础上,从音美教师整体化培养原则,整体化设置课程内容,整体化培养的组织系统等多方面,阐述了构建现代中小学音美师资培养培训模式的构想。  相似文献   

17.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提升学生素质的重要载体,艺术实践是提高公共艺术教学效果的主要方法,在高校艺术教育师资、教学资源等要素有限的情况下,结合地方优秀文化艺术资源开展艺术实践的教学方法可以为高校更好地进行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幼儿团课程改革的趋势是由学科课程走向综合课程.主题活动与数学教育整合是实施综合课程的一种形式,实现了地位从分科到综合、目标从单一到多元、途径有客体和主体、形式面向生活和生本,从而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背景和现状,探讨了新形势下,地方高校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原则、素质目标、课程结构体系等问题.并以池州学院为例,理论联系实践,提出教师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基础教育的预备教师,他们应具备大学生的基本素质、专门学科素质、教育素质;其课程结构体系必须体现"三性"即高等教育共性、高师教育个性、基础教育特性;构建了通识类、学科类、教育类三大类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分析了当前高师公共教育学科类课程改革面临的困境,提出了高师公共教育学科类课程改革必须从变革课程设置、加快教材建设、革新教学观念、贴近基础教育改革实际、设计课程模块上谋求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