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邱晓军 《科教文汇》2007,(1):149-149
宗教信仰是美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具有强大辐射性和渗透性的因素,宗教因素时美国的文化、教育、传媒甚至经济和外交各个方面都产生着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时美国宗教各个层面的探完和分析,基本展示了宗教时美国意识形态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杜鲁门时期美国进行的大规模对外援助活动,对战后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第四点计划”是二战后美国政府首次对非西方国家的大规模援助,它为解决欠发达地区的贫困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尝试。然而,作为推行冷战外交的工具,美国的对外援助政策受其全球旧中国的支配,“第四点计划”所取得的成绩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西藏的建设至关重要,经济全球化、网络文化、市场经济意识形态、封建农奴制意识形态、宗教意识形态、地处边疆、民族政策等因素都可能对西藏人民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感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舒洪水  杨谨铖 《情报杂志》2023,(7):20-28+36
[研究目的]准确研究美国智库对中巴经济走廊的认知,有助于分析研判美国对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舆论走向和战略决策,为中巴两国全方位合作提供启示。[研究方法]研究选取美国7所主流智库作为研究样本,对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以来发布的代表性研究报告考察发现,美国智库对中巴经济走廊关注集中在建设意图、建设情况及可能产生的影响三个方面。[研究结论]美国智库的认知以负面为主,反映了对华意识形态偏见与现实利益考量。这些负面认知将会对美国政府决策、他国政策及舆论产生负面影响。我国应辩证吸收美国智库的合理认知,重视舆论引导工作,加强多元交流并改善区域安全局势,推动中巴经济走廊与“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弱势美元指美元的贬值,也是作为国际货币的美元数量的增加。美国政府推行十几年强势美元政策的目的,是吸引国际金融资本对美国的流入,这种流入伴随着关于"新经济"的意识形态神话,创造了美国十年持续增长的经济奇迹。美国股  相似文献   

6.
彭粲 《科技创业月刊》2009,22(12):23-24,26
作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之一,次贷危机引发的美国金融危机已经对全球的金融市场和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以及一些列连锁事件的分析对我国的金融市场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对美国和中国金融市场的监管及发展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陈书平  朱东波 《预测》2023,(1):83-89
当前全球经济发展进入深度调整期,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世界各国的重要课题,也是当前经济新常态形势下的迫切任务。本文构建计量模型检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技术进步作为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国内外技术研发资本存量均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正向影响,且各地区提升水平不同。技术进步作为中介变量在国内外技术研发资本存量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分地区来看,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技术进步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呈显著性,中部地区不显著。结合相关实证结论提出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合理引导对外投资、积极吸收先进技术等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奥巴马时代的能源政策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头号能源消费大国的地位,决定了其能源政策必将对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深入研究奥巴马时代的能源政策,并分析其对世界能源生产和消费、能源发展趋势可能产生的影响就显得十分必要,这对于当今中国能源相关政策的制定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自2017年美国特朗普政府开始,美国科技政策做出了一些重大改变,对美国和其他国家产生了很大影响,认识美国科技政策发展的逻辑和未来走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分析科技政策在美国的含义和影响出发,对特朗普政府四年科技政策的主要进展做深入探讨,概括总结拜登政府科技政策的要点,分析美国科技政策发展的内在及外在因素,提出美国科技政策未来发展的若干趋势和对中国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孙际 《中国科技信息》2005,71(13):228-228
国内史学界在研究美国外交政策时,往往将视角集中于研究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而忽视了美国人的文化价值观在其制定对外政策时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一种独特的国家认同模式使美国人相信美国具有一种独特的国家身份,即自由的捍卫者,这就为美国外交注入了强烈的道义色彩,同时也导致了其外交中的干涉主义;而影响人们的政治态度及行为相关的信仰、习俗、思想等文化价值观,这些存在于人们的潜意识之中,尤其是那些决策者更是难以摆脱这些观念的束缚,这些美国人所特有的文化价值观对外交政策产生的影响,使其表现出独有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创新政策研究述评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范柏乃  段忠贤  江蕾 《软科学》2012,26(11):43-47
从创新政策的内涵与分类、创新政策的演进历程、创新政策的评估及创新政策工具的选择四个方面系统地回顾和分析了国内外创新政策领域的研究现状与成果。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有明显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一刀切式的统一的货币政策难以满足一些地区的实际情况。本文从被动的基础货币供应和冲销政策的角度,研究中国货币供应在部门间和区域间存在的不平衡问题。通过模型和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统一的总量性冲销政策导致了中国货币供应的不平衡,使得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流动性过剩,中西部流动性不足。通过外汇储备投放基础货币,又以国内信贷回笼货币的总量性货币政策,造成了区域货币供应的不平衡,东部地区投放过多,流动性明显过剩,经济过热;中西部地区货币需求一直得不到满足,经济增长缓慢,人民收入较低。因此,东中西部地区分区域的外汇占款冲销政策的制定,应由中央银行下放权力到地区分行,依据各地区具体的金融形势具体制定相应的调控政策。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农地流转呈现规模化、多样化和区域化的趋势,农民意愿是决定农地流转的根本因素。农民意愿受到农地价格、非农产业、教育水平、文化传统、社会保障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了解这些影响因素,有利于确立以人为本的政策导向,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农地流转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4.
文章考察二战以来美国技术政策的演变过程,阐明对各个阶段技术政策发展的动力、目标和特点。文章指出冷战时期美国技术政策隐含在科学政策中,冷战前夕美国明确提出技术政策,并在冷战后得到发展。文章把美国技术政策发展的决定因素总结为国内因素、国际环境和科学技术特点,并对美国技术政策发展的未来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本文旨在于探求美国外交政策制定中的法理渊源问题,并渴求在法学理论与外交关系这两个不同的研究领域之间构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通过对于《联邦宪法》中并未明确记载的外交权力的精神源泉、制宪者们关于该项权力的深刻反思以及在制宪会议中关于外交事务处理的具体设计的回顾与分析,初步展现出这一"隐秘"权力背后关于美国宪政与民主政治之间令人难以捉摸的关系图景。  相似文献   

16.
祝影  孙锐  翟峰 《科研管理》2016,37(12):28-36
本文突破外资研发投入直接影响自主创新产出的研究范式,提出外资研发投入直接影响内资创新投入而间接影响内资创新产出的外资研发溢出路径,构建创新投入、创新产出两阶段模型及其联合分析的理论框架,从资本和劳动两种创新要素的维度,考察外资企业研发投入对内资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差异。基于中国11个高技术产业2004-2012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外资研发对自主创新既有抑制作用又有促进作用,外资研发资本投入会抑制内资企业创新产出,外资研发劳动投入会促进内资企业的创新产出。  相似文献   

17.
中国节能政策演变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晓丽  洪东悦 《软科学》2010,24(4):29-33
首先分析了影响中国能源消费的关键因素,从历史演变的角度,分两个阶段研究了中国节能政策的发展变化过程;其次,在进一步阐述国外能源政策新趋势对中国借鉴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未来节能政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朱天慧 《大众科技》2012,(2):200-202
文章介绍了国外常用的6个成人依恋测量工具(AAI、ASM、RQ、AAS、AAQ和ECR)以及国内对国外成人依恋量表的试用和修订现状,并且对当前成人依恋测量中存在的争论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19.
赵长轶  揭筱纹  顾新 《软科学》2012,26(12):103-107
以资源基础论和战略选择观为理论基础,以美国半导体业、制药业、化工业、信息与通讯技术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影响"产业战略转折点"后企业绩效的内部关键因素。研究发现:(1)"产业战略转折点"后影响企业绩效的内部因素随着产业类型和"产业战略转折点"的转折本质而变化;(2)在"产业之间融合式转折"的背景下,创新能力越强的企业和闲散资源越多的企业绩效越好,物质资本越多的企业和采取低成本战略的企业绩效越差。  相似文献   

20.
周阳杰 《科教文汇》2011,(12):13-14
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政治意识、自我意识、学习生活发生了新的变化,这既有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原因,也有社会改革、社会腐败不正之风、网络、竞争和就业的因素及国外思想意识的影响。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及其教育者的应有作用,把握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从社会现实出发坚持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